15

产品经理职场入门课(5)常见的面试问题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581920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产品经理职场入门课(5)常见的面试问题

产品经理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上一次更新这个系列已经是两个半月前了,虽然这个系列关注度不高,但还是保持不随意弃坑的好习惯吧。

上一篇讲到,面试要做好简历设计、做好经历描述,讲好自己的求职故事。除此之外,新人产品经理因为缺少产品实践经历,经常会被问到一些格式化题目。坦率讲,这些是可以准备的。

首先,网上offer收割机们的面经,是可以参考的,尤其是目标厂对应的真实的案例。不过这些面经一方面不一定全面,另一方面通过者的总结容易有幸存者偏差。,今天就具体讲一下这几类问题的应对方法。

第一类问题:对问题、产品、行业的看法

这类问题是考察产品经理分析能力的基础,其实我的公众号的非知识类内容大部分就是这类内容。和这类面试回答相比,作为一个老PM,区别是有更多行业信息做判断。对于新人而言,更多是在大众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思考。

具体问题,比如某团的经典问题:为什么电影是先选座位机票是后选座位;为什么机票可以选座,高铁只能选靠边或者包厢。

传统问题:使用过什么小众点的产品,你觉得这个产品能怎么改进?

行业看法:你对目前在线教育、社区团购行业怎么看?

具体问题说实话,答出来就好,最好是有一些经济学、心理学的知识作为思考依据,然后给一个言之有理的结论,重点是思考和分析的过程。这些问题本身没啥意义,甚至我感觉有一点傻逼,但是没办法,很多大公司的产品经理就喜欢问新人这些问题,要适应环境。

产品问题需要平时多思考了。使用各种互联网产品时,也多思考产品系统层面的问题,有一个分析问题的框架。初级产品书里有个“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但大家基本都看过一两本产品书,这么分析就显得初级了。如果学过营销,会从产品定位、SWOT分析等出发,这个就稍微好一点。如果互联信息知道多一点,可以分析商业模式、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未来发展抓手之类的,这样最好。

行业类问题最好就是之前有一些思考,如果没有,现场想就很容易露怯。所以需要保持对行业的关注,也了解一些互联网行业的信息,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对求职公司有一些基础的了解和思考。

提高这部分作答能力,首先是看一些具体的case,互联网上一搜一大把,我就不赘述了。其次要系统性看一些产品书,还是可以推荐《结网》和《启示录》,然后可以加一下王慧文的清华产品课(网上找电子版)。

我个人不喜欢问这类问题,太玄学了,但是这类问题还是产品经理面试的主流问题,尤其是大厂。

第二类问题:个人经历和个人故事

你为什么要当产品呢?虽然真实的原因可能是代码写得不行当不了程序员、本专业就业待遇太低看不上,觉得产品没要求就来试一试。

但是,不能这么说,你得表现出这都是你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我当时是真的深思熟虑之后给了个答案:“清华理工科毕业就业主要是三类:咨询、金融、互联网。咨询用管理学工具给人做PPT,没什么价值,不喜欢。金融实习试过,感觉主要是依赖和人搞关系,这不是我喜欢做的事情。我自己更喜欢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做有价值的工作,之前实习过产品,感觉很充实,就选择产品了。”就很实诚。

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你有什么长期坚持的习惯?你为了做产品做了哪些工作?你未来3年有什么打算?

这些问题说实话,也是可以准备的,但是风险很高,有经验的人稍微追问一两句就露馅了。最好的状态就是梳理好自己的过去、准备好现在、规划好未来。

考察的重点是希望候选人是一个深思熟虑有规划有行动的人,而不是脑子一热就来面试了。同时也希望对方有过成功经历和坚韧、积极的性格,这是优秀的人的基本素质。

对自我的描述都要有具体的案例支撑。比如说自己是个学习能力强的人,追问一句“怎么证明呢”,很多人就无法举出例子了。

还有就是不要一着急就说“虽然我不知道这些产品知识,但是我可以学”。我遇到过好几次这种例子。追问了一句“从你决定做产品到现在,你做了哪些准备”,发现就是看了几篇公众号文章。

总而言之,饱和式准备,而不要试图随便看看就过了。现在产品校招已经卷到人均两个大厂实习并且出口成章。不怎么准备的裸考行为还不如去刮彩票。

第三类问题:具体实习经历的细节

这个基本上就是自己描述,然后被追问一两个问题。

描述的时候说清楚当时的场景、看到之后怎么拆解,为什么选了这个方案,上线了有什么效果,有什么反思。

最好有数字,抓住重点、切记面面俱到说太多。被追问了也不要慌。尤其是一些没什么素质的面试官喜欢搞所谓的压力面,抛的问题就是“我觉得你这个项目没什么价值”。这种时候,针对问题,说一下价值是什么就行了,有礼有节。

这里需要准备的就是,按照这个框架,把自己的经历梳理下。就算项目没什么价值,也站在更高处思考,如果再做一次可不可以做得更好。为什么这个没价值的需求要做,组织内决策流程是不是可以优化等。

面试准备和面试通过不是必然关系,有很大的随机性。每个大公司都有很多平庸甚至傻逼的产品经理,这些人也可能成为你的面试官。很多公司可能并不想招人,但是没有校招会显得公司遇到了问题,就组织一波面试。有些人可能单纯觉得你能拿到很多offer,自己公司各方面竞争力不强,把offer留给了更可能来的人。

更不用说很多品质是说不好是好还是坏。你希望到了公司多学习提升自己,有人觉得这是有学习意识和成长性,有人觉得公司让你来干活的不是学习的。甚至出现过面试官星座不合拒绝候选人的情况。

梳理好自己的经历、好好准备应对就好。如果感觉面试官要挂自己,可以在问题环节当初问下对自己的评价,愿意说就说,不愿意说也无所谓。

面试完多思考自己回答得不好的问题,然后对自己进行反思和迭代,自己的面试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产品这样高薪低门槛的岗位的确很容易内卷,现在竞争太大了。没有拿到大厂的产品offer也不要气馁,多给自己的人生想几条路,人生有很多种可能,认真准备过就好。

此处省略掉无数个励志案例。让我用我刚百度到的名言警句结尾: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

来自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祝同学们走向成熟。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