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给“打扮”后的国美家装涂点卸妆水?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intu360.com/a69133.html?s=8&o=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给“打扮”后的国美家装涂点卸妆水?

摘要:没有人会想到,跨界家装居然成了黄光裕复出后的第一选择。

1719cc605-f093-cd3a-daca-2103b34cab8f.jpg

人虽长期不在江湖,但江湖一直流传着关于黄光裕的传说。只是没有人会想到,跨界家装居然成了黄光裕复出后的第一选择。

去年12月,国美收购了打扮家80%股权。上个月,黄光裕高调亮相打扮家发布会。会上,黄光裕宣布国美正式进军大家居行业,将通过数字化推动行业标准化,并提出了3年5000亿市场规模的目标,而在随后的5月1日正式启动价格战。

对于国美而言,家装毕竟算是跨界,3年5000亿市场规模的目标多少有些另看客们惊讶。如此大手笔的投入,设立这么高的目标,家装赛道究竟能否让黄光裕这位曾经纵横捭阖的商界枭雄,拿回自己失去的芳华呢?

抢滩家装市场:国美的优势匹配度价值几分?

家装产业的骨头,一直以来都是公认的难啃。而黄光裕此番信心十足的样子,看起来这一仗似乎很有把握。综合看来,国美选择布局家装的压舱石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电零售生态的原始积累

国美布局家装一定会充分利用自己原有业务的积累和资源禀赋,而家电无疑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点。通过家电切入家居家装行业,使得结合度相对贴合一些,所以国美其实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从这个维度来看,国美像是在致力于打通前端家装与后端家电零售的产业闭环。

第二,提前卡位

公开资料显示,国美其实于2015年就开始对家装行业进行试探,虽说看起来似乎并没有过多的深入,但至少算是有所卡位,不算是从0到1进行跨界。

第三,借力“打扮家”

在国美最昌盛的时候,投资并购似乎就是其快速发展的一大利刃。此番布局家装也让我们感受到原来的味道。通过投资“打扮家”,国美可以缩短自己的布局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短板,实现快速布局。

第四:市场亟待进一步整合

家装行业市场规模巨大,却缺少引领行业的头部企业。待整合的潜台词其实就是机会。国美此次家装战略的推出,也是剑指家装行业整合者领导者的交椅。

看的出,国美的家装布局战略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真的具备进入家装市场的资源支撑。

然而,优势多少并不重要,优势匹配度才是关键。目前看来,基于国美自身布局优势,似乎也流露出一些相对明显的挑战。

家电供应链的确是国美一直以来的优势,但这确也是整个家装产业链相对来说问题最小的环节,因为家电市场的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真正的难点其实是前面的装修环节。设计师、材料供应商、装修公司、装修工人等要素的复杂关系,才是家装行业真正的痛点难点。

从起点来看,国美确实不是小白,但起点似乎也不算太高,在试水家装期间给人的感觉好像不算特别深入。一个新入局的玩家,哪怕是站在姑且称之为巨人的国美零售肩膀上,真的能三年5000亿,逆袭现有玩家这么多年的积累吗?不是不可能,只是在旁观者眼中似乎多少有些困难。

此外,国美投资了打扮家,但打扮家在印象中好像是设计软件出身,它确实可以快速进入家装的大门,但这似乎是一张座位并不靠前的进入“门票”,对国美的帮助或许是有限的。

综合看来,国美布局家装行业的优势,可能与行业的匹配度并不算特别高。再考虑现阶段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国美的家装“新航路”开辟还要面临许多竞争对手的挑战。

阿里方面,淘宝天猫总裁蒋凡去年表示,天猫将推动产业从“货架式的产品陈列”到“沉浸式导购体验”的转变。京东、拼多多围绕家装也布局频频。而家居卖场出身的红星美凯龙,布局家装更是近水楼台。

而在已有的垂直行业玩家方面,已经跑出齐家网这样成熟的上市公司,据Fastdata极数统计,截至2021年3月,无论是在活跃用户、装企覆盖度还是用户满意度,齐家网都高居行业榜首,而且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上,齐家网借助SaaS布局也在持续发挥着引领者作用。

家装市场的价值在被越来越多人看到,赛道也变得越来越拥挤,这对于新入局的玩家而言或许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零售思维的他山之“石”,攻的动家装“玉”吗?

许多年前,很多人以为家装和电商一般只是一个整合信息的双边市场罢了,事实证明这一认知其实是有失偏颇的。

电商属于单一型双边网络,没有自营电商,天猫们依旧可以发展的很好。但家装不同,它和长租公寓、房产交易这样的市场类似,需要在供求双边网络之外,建立起一个供应链网络,并且实现网络效应。房产交易的贝壳、家装的齐家网现在就在做这件事,致力于打造一种“以面容线,以线连点”的形态。

互联网家装是要把“非标”的家装服务变成“标准化”流程下的“家装产品”,通过深入整合家装需求端和供给端,以行业整体的规模效应,降低家装行业流通成本。

家装行业的需求,一个是降低成本,另一个是把碎片化行业重新聚合。而后者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前者。碎片化的整合,使得平台具备极强的成本控制能力。齐家网等主流家装平台经过数年的布局,在供应链层面建立起自己的网络。以齐家网为例,从优势产品库搭建、仓配服务能力建设、技术系统赋能三方面打造供应链生态系统,形成自己的供应链网络,这种网络优势开始呈指数型上升。

而国美方面,进军家装的第一战国美选择了价格战,这一点很“黄光裕”,价格屠夫的称号诚不欺我,可这似乎是一种零售的促销思维。

事实上,价格战或许并不一定适用于家装行业。对于家居家装领域的消费者来说,如果价格低的超过一般认知,可能会带来他们对品质的质疑、对增项漏项的忧虑。此外,发起价格战,但国美家装给人的感觉或许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成本优势,毕竟国美是新晋玩家,供应链的搭建需要时间。现在去完善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最后的结果也是未知的。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供应链是行业的命门,影响着接下来的行业竞争,决定了产业的效率和弹性两大关键要素。

从效率方面,供应链网络里参与的企业就越多,越有效率,可以强化产业链各个链条的联系,运营成本也就越低。

从弹性来看,个性化定制时代,供应链实力决定了企业的服务输出弹性,企业的数量同样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网络的弹性。

从这个维度来看,国美发力家装接下来或许需要恶补一下自己的供应链功课。

对于国美而言,家装行业的水要比零售深。靠零售的价格战思维,可能征服不了这片新的大陆。

新故事,旧生意:创造性的外衣,适应性的里子?

数字化成为商业社会的主旋律,而在发展过程中,遵循着信息-商品-服务的发展路径。家装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其实也是如此,最终需要实现信息、商品以及服务三者的数字化融合态势。

服务层面的技术性难题很多时候不是问题,因为大家可能都一样;而资源性难题才是关键,空有技术,却无足够庞大的供应链企业可供连接。

此番黄光裕出征家装,推出了“打扮家”BIM智能装修平台,旨在将设计平台、材料平台、家居平台、施工平台统一到同一个装修平台上,力图实现设计、选材、报价、施工全链路的数字化,打造一体化的平台经济,推动行业规范化。

“打扮家”BIM智能装修平台的价值显而易见,在数字经济时代这会是行业的标配。

然而,业内垂直玩家们在用家装SaaS平台推动数字化方面已积累了多年的实战经验,很多已有玩家其实都有这些信息和服务的数字化布局,在商品层面上可能还更全面。以齐家网为例,目前已经形成了以SaaS订阅服务为基础,叠加营销服务、供应链服务、创新服务等众多增值服务的成熟的业务布局,这一点或许也是国美目前所欠缺的。

从这个维度来看,国美在做的其实是适应性商业活动,而非创造性商业活动。目前并没有看到什么增量改变,仍处于1.0时代的信息中介思维,而原有家装巨头,齐家网们早已上升至2.0时代的产业生态思维。

家装行业规模大,整个装修行业规模大概4万亿左右,就算在整个大消费行业都是屈指可数的存在,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四万亿市场甚至都没有出现过千亿市值的公司。市场需要一个整合者,但国美想成为这个整合者目前看来似乎还很难,不过这或许只是能力问题而非态度问题。

新价值点是在旧价值点上生长出来的,国美缺乏支撑家装业务发展的旧价值点。从这个维度来看,价格战似乎是它目前最好的选择,或者说是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因为布局真的太晚了。

当然了,家装行业的大门尚未关闭,国美还有机会。供应链层面的能力问题,其实属于一种“安全区壁垒”,理论上是可以通过时间去弥补的,我们也期待曾经的中国首富在新的战场上取得一番成绩。

本文为 品途商业评论(https://www.pintu360.com)投稿作者:互联网江湖 的原创作品,责编:lucky。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pintu360.com/a69133.html?s=8&o=0。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品途商业评论观点。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