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读书笔记:打造facebook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mednoter.com/facebook.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读书笔记:打造facebook

二爷今天给了一本新书,王淮的《打造facebook》。 抽了几个小时读完,本书的重点在管理方面,其中关于员工成长、企业文化培养、招聘等方面见解深刻,值得一读。关于打造产品,书中也有讲解,但我更喜欢DHH的《重构》以及Growth Hacking。

总体而言还是本不错的书,对facebook管理好奇的同学可以读一下。准备拿王淮风投的同学也读一下,了解一下他的喜好。知己知彼,钱才入袋。

对待公司秘密

facebook的原则:对内知无不言,对外守口如瓶。一旦泄漏,无论是谁,立即解雇。

在硅谷,与员工大谈「忠诚度」是很无聊的事情,公司应该以产品、理念、理想,以及期权,薪酬,福利等财务激励体系留住员工。忠诚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整个团队的认可。

facebook如何面试

思维面试官会分别考察求职者的编程能力,价值观,系统设计。

编程能力

通过交流代码发现求职者的风格。是「愣头青」直接敲代码?还是理清思路后再敲代码?

价值观

求职者的价值观与公司最重要的文化是否兼容。

系统设计

如何设计实现高性能,可扩展。

学习热情

求职者是否有强烈的学习冲动。

公司的招人标准:只和最好的人合作

一个好的工程师可以顶一百个「菜鸟」。我十分认同作者的观点。

但平庸的公司仅需要码农,可忽略此条。facebook将招人的优先级永远放到第一位。

崇尚黑客文化

facebook像google一样,是一家工程师主导的公司。黑客文化备受推崇。工程师主导产品经理,销售仅仅起辅助作用。这一点与靠运营起家,技术含量低的公司截然相反。

  1. 试错 => 修复 => 试错
  2. 不追求极致,完成优于完美。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这一点与《重构》的作者DHH非常相似,通过试错寻找用户的痛点,快速迭代,完善产品。

人才的内部流动通畅

牛人与庸才的区别很明显,牛人喜欢挑战自我,不愿意长时间的停留在自己技术的「甜蜜区」。在facebook,只要公司的整理利益大于局部利益,组与组之间的人才流动不会受到team leader的刁难。

人才的发展路线

员工可以走技术专家路线,也可以走管理路线,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自由选择,最终都可以拿到很高的薪酬。

还有很多知识点,但是对于我用处不大。

吕小荣
08 January 2013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