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日将尽》:一种慰藉
source link: https://blog.imalan.cn/archives/the-remains-of-the-day/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长日将尽》:一种慰藉
《长日将尽》这本书是在高铁上读完的。去程读了三分之一,回程一口气读完。也许列车这一物件与此书气质相合,毕竟石黑一雄正是借由史蒂文斯驾车远游途中的回忆写出了本书。
以一位老牌英国管家的口吻叙事,让这本书趣味无穷。谨小慎微、面面俱到的语言,有时甚至显得絮絮叨叨,让隐含其中的情感无比细腻。必须认真揣摩才能抓住史蒂文斯镇定自若的叙述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一旦抓住,则让人感触至深,甚至合卷叹息。
虽然只是一位管家的回忆,展现的图景却相当宏大。一二战期间达林顿府往来无白丁,达官显贵是府上常客;至战后门可罗雀,落到宅邸出售给外国人的境地。历史如同车轮般滚滚向前,其间兴衰交替、人物沉浮,既体现在世界大局上,也体现在每一个小人物身上。
诺贝尔文学奖给石黑一雄的评语是:
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的虚幻联系之下的深渊。
以小见大是《长日将尽》的一大特色。这或许这不是石黑一雄的本意,他说本书的出发点是想书写:
你是如何为了成就事业而荒废了你的人生,又是如何在个人的层面上蹉跎了一辈子的。
在我看来,成书真正达到的高度何止如此。书里涉及的议题非常多,大至世界如何运行,小至职务细节,都借史蒂文斯的口表达了有趣的见解。当然,他绝不会直接说出来,但是通过许多顾左右而言他的叙述,周周转转之下我们还是能揣摩一二。
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以史蒂文斯为中心的,写他的一生,以及他所经历的巨变。他对「伟大管家」的理解以及对职业精神的追求构成了他做出抉择的依据,也直接导致了他的成就与遗憾。
坚决声称自己只是旁观者的史蒂文斯对自己以及达林顿勋爵的态度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坚决地维护「达林顿勋爵是一位真正的绅士」,另一方面又对爵爷亲纳粹的倾向感到不快,甚至拒绝承认自己是达林顿府管家;一方面只字不提对肯顿小姐的感情,一方面又一厢情愿地希望在若干年后请她回府上共事。这是一位非常矛盾的人,恐怕他自己也因为这些矛盾而感到困扰。
这本书的动人之处是其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石黑一雄能将藏在事物背后的情感呈给读者,又做到恰到好处、绝无煽动读者的嫌疑。
这可能就是二三流作者与一流作家的差距。总之,我为能读到这样一部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感到无比幸运。
一件趣事。读《长日将尽》时我不禁想,这要是能由霍普金斯出演拍成电影就好了……合上书,发现书背上写着确实已经在 1993 年拍成了电影,主演也确实就是安东尼·霍普金斯。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