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非暴力沟通》:有些话真的可以好好说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scarsu.com/nonviolent_communication/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非暴力沟通》:有些话真的可以好好说

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

2020-06-14 | 02阅读 | 读书笔记 | 2.5k 字 | 8 分钟 | 阅读量 5820 条评论

当有人批评指责你的时候,你的愤怒和失望会让你作出什么反应?

你是否会以同样的方法去报复?

还是干脆置之不理,实施冷暴力?

有时候,你是否很想与家人、朋友、爱人进行友爱的沟通,和同事进行高效的沟通,却以矛盾、吵架和不愉快收场?

当你看见别人的恶行、听见别人的恶语、在网络上遇到扛精喷子的时候,

你是不是很想重拳出击,指责、批评、贬低、嘲讽、惩罚他?

上面列举的这些沟通问题都可以归类到 暴力沟通 的范畴。

暴力沟通 困扰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造成精神伤害,蒙蔽了我们的爱和情感。

如果你也被类似的沟通问题所困扰,那么《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能启发你,如何通过 好好说话,来解决这些问题~

今天分享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于2018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是美国的 马歇尔·卢森堡 博士,豆瓣评分: 8.8。

非暴力的表达+聆听

这本书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

让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去了解自己的观察、感受和需求,有意识地使用语言。

使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非暴力沟通的4要素

非暴力沟通模式下,我们需要关注4个要素: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 第1是表达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清楚表达观察的客观结果,而不是去主观判断或者评价。
  • 第2是了解和体会感受,比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
  • 第3,我们需要去弄清楚,是哪些需求导致了我们这样的感受。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他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

我看到桌子下面有两只脏袜子,
我不太高兴,
因为我比较看重整洁

  • 接着她可以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4个要素,也就是具体的请求。

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者放进洗衣机

这一要素,要明确的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哪种行动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这样这位母亲就清楚的说出了非暴力沟通的4个要素,借助这4个要素,诚实高效地表达了自己。

下面我们将这4个要素拆分开来看,逐一分析,如何将这4个要素做好。

01 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的第1个要素是 描述观察

它强调的是我们要如实的表达出观察的客观结果,而不是我们的主观评价。

举几个主观评价的例子:

哥哥昨天无缘无故的对我发脾气
我男朋友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我女朋友是一个很霸道的人

其实以上这三个例子,在我们以往的沟通中十分常见。

我们常常通过单一的行为去给一个人贴标签,

我们通过静态的语言去定性变化不断的现实。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去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将客观的观察和主观的评价混淆,往往会在沟通中造成误解,让人产生逆反心理。

想要更合理的表达出我们的观察,而不是评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去改善。

  • 我们应该去关注有事实依据的具体行为
  • 而不是我们的愿望情感推测
  • 不应该把形容词和副词当作观察结果
  • 应该更少的使用“总是,从不,每次”这种言过其实的夸张词汇

附上一张书中的对比表格:

观察和评价

02 体会和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2个要素是 表达感受

当我们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的感受可能会有:兴奋,喜悦,甜蜜,开心,振奋等等。

当我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的感受可能是:害怕,担心,焦虑,忧虑,着急,绝望,失望,不满,尴尬,遗憾等等。

附上一张书中的感受词汇表:

感受词汇表

在往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中,我们往往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因为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需求。

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使我们习惯于考虑:人们期待我怎么做,而不是倾听自己的内心。

但是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使别人更好的了解我们的需求,更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

03 挖掘感受背后的需求

非暴力沟通的第3个要素是 表达需求

在分析非暴力沟通第2个要素的时候,我们强调,我们的喜悦或者失望的感受,都来源于 我们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这一点其实至关重要,我们通常会错误的认为自己的感受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有一个闺蜜冬梅,有一次情人节,她男朋友因为加班没有陪她。

如果冬梅跟她男朋友说

你昨天没陪我,令我很失望

那么她就是认为:她的感受是由别人的行为引起的

如果他跟她的男朋友说

你昨天没陪我,我很失望,因为我需要你的陪伴

那么此时冬梅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感到失望,是因为她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感受是他人的行为引起的,那么我们更倾向于指责别人

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来达到我们的需求,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通常都是反驳和申辩。

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求,对方就更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但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于从需求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

在沟通中,如果双方都习惯于指责对方,这样的沟通往往都不会得到好的结果,伤害彼此的情感。

因此从我们的感受,去发掘我们的个人需求,而不是下意识指责他人,是十分重要的。

04 发出请求

在我们清楚地表达观察感受和需求之后,对方往往会做出积极的回应。

如果对方没有对我们的需求所处反应,那么我们可以提出请求。

这也就是非暴力沟通的第4个要素。

在提出请求时,我们应该提出更加具体可行的请求。

举一个例子来说

我希望你尊重我的个人隐私
我希望你进我房间之前敲门

这两种表达,后者是非暴力沟通所倡导的,具体的请求。

另外,区分请求和命令也很重要:

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如果提出请求的人批评和指责对方,那么这就是命令。他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

如果别人拒绝了你的需求,那么你也可以通过更深的沟通,去了解别人拒绝你请求的意图,和隐藏在背后的需求。

在有些场景下,书中的固定模式应用起来也许不太合适,

但是,只要掌握了非暴力沟通的 核心思想 ,都能达成非暴力沟通。

那就是 以需求为驱动

无论是怎样的沟通场景,

无论你是表达的一方,还是聆听的一方,

不要急于表达和作出反应,先去 观察感受 ,去发觉彼此的需求,

当你透过语言,洞察到了别人的需求,你会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人际关系,让自己和家人、朋友、同事、爱人,都拥有更好的交际体验。

当你透过情绪和感受,洞察到了自己的需求,你能够用更高效更友善的方式,去达到自己的需求,令自己更舒适,令你的生活更有乐趣和爱意。

好好说话的力量

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好好说话的非凡力量

非暴力沟通这种充满善意和爱的沟通方式。

能使我们脱离情绪的控制,更好的了解自我,与自我建立和谐的关系。

使我们拥有更清晰的沟通思路,更高效的掌握沟通信息,达成沟通目的,

同时,还拥有更好的沟通体验。

让我们能更加舒适、更加专注的去追求人生的方向。

读完这本书,可以发现,非暴力沟通的实践和应用,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

我分享的只言片语,也并不能传达全书的信息。

因此这本书,值得你反复阅读、思考,并亲身实践。

附上书中的一首诗歌:

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