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 GTD 原则完成一次讲座
source link: https://xiang578.com/post/use-gtd-to-speach.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前几天,在导师的邀请下,给17计算机班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分享讲座。内容大概是关于去年在滴滴实习时做的一些工作以及主观意愿下的大学学习建议。作为一个号称实践 GTD 的人,必不可少的要将 GTD 原则使用到这一次分享准备过程中。
自然式计划模式
这样子的一次活动,正好符合 GTD 中关于项目的定义。《搞定1》第 3 章中提到了「控制项目:纵向管理项目的5个阶段」。现在结合五个阶段,来复盘一下我准备讲座的过程。
1. 定义目标和原则
你为什么做这件事? 做这件事的真正目的或动机是什么? 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成功? 你的目标是否足够清晰明确? 什么样的行为可能会损害我正在进行的工作? 我怎样才能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
我决定做这一次分享时,主要有下面的4方面原因。
第一,整理。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次自己我反思。所以我需要整理一下之前在滴滴工作时留下的资料,以及梳理前几年的学习感悟。 第二,演讲。说句实话,我的演讲的能力很弱。体现在,口齿不清楚、演讲时语速太快和听众没有交流。众所周知,演讲能力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提升演讲的关键在于实践,所以给其他人讲解我熟悉的内容正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第三,回馈。虽然私下里和其他人骂过很多学校和学院的规章制度之类,但也不能忽视学校所提供给我的成长机会和空间。之前书记也在一次党会上说过,我们很多党员的材料中,只有那一年考了多少名,又获得什么奖这些的,没有和群众交流。 第四,参考。作为一个软弱的人,我很少会去谈给其他人有什么影响,也不会整天去批评这个那个,只希望自己的经历给其他人一个参考。所以,我很喜欢学院里面搞的《榜样的力量》栏目。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到学长学姐有多么努力,获得了什么样的成就。事实是,我们这样的普通学校中,很多优秀的人都已经模板化了,集中在绩点多少高,获得过什么奖学金,当过什么部门的什么而已。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该培养的学生达到「千人千样」。
2. 展望结果
成功是一番什么景象?听上去会怎样?有什么感觉?专注!创造出清晰可见的结果。只做积极性思考,不考虑不利因 素
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一次分享是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是实践 GTD 原则,是完成一次公众演讲,也是完成一次和学弟学妹的交流。不过,由于个人经历的限制,我所分享的东西,终将是少数同学所感兴趣的,只希望这部分人听到我的一些观点,未来的学习会有那么一点点不同。也许多年之后,互联网上有一段文字记录,提起那个晚上我所讲的观点。
3. 头脑风暴/集思广益
在这张的纸的反面的正中央写上项目名称,开始头脑风暴。追求数量,不求质量,不判断,不质疑,不评估,不批判。 不要急于分析组织。1)目的?2)害怕什么?3)我所不知道的?4)有哪些不利因素?
上面写了这么多,终于到了最关键的一步。由于这是一次个人分享,所以也谈不上什么集思广益。不知道现阶段有没有什么头脑风暴的工具,我直接掏出几张草稿纸就开始搞了。上面的介绍也提到了,头脑风暴的原则,将大脑中的想法排空,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

4. 组织整理
在完成头脑风暴之后,我开始使用幕布来整理之前想到的想法。上图中蓝色的对勾就是在整理时的记号,标记整理到大纲中的内容。最后导出一张思维导图,到这里为止我就清晰的知道自己要分享的内容。

5. 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目前我是在使用 Emacs 中的 org-mode 管理这些项目。所以,我就将自己要做的事情放到一个文件中。下图是完成这个项目之后的结果,当然也有些行动被我取消了。

来总结一下这次讲座之后的想法。
从辅助工具上来说,自己的 PPT 水平很差,也就认为不能把时间都放在准备 PPT 上。所以思考过其他一些工具,但都不是很乐观。考虑过两种类型的工具,可以生成 ppt 的软件,比如 Marp(利用 markdown 生成)以及 org-ioslide (利用 org-mode 生成),这两个工具很难实现图文混排。另外,就是幕布的演示模式,使用时需要展开和折叠大纲,有点麻烦,也容易导致出错。最后,还是只能硬着头皮去做了一个简单的 ppt 。

从演讲效果来说,内容是很丰富的,但是我的演讲能力很差,之前在上面提到的问题,都暴露无疑,还是需要加强锻炼。也由于时间上的一些原因,我的准备不够充分,试讲次数也太少了,导致节奏控制也不好。还要对浪费17计算班同学的时间,表示一些歉意。
点击查看我使用的ppt,文字形式的分享等我有空再来整理吧。
Recommend
-
14
我的GTD方法论2.0 发表回复 之前沉迷豆瓣和知乎的时候,像是饿久的人,胡乱朝嘴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理论、观念和方法。每一种理论或产品都有一大群支持者,他们将...
-
7
GTD 实践 1 个月心得 发表于 2018-02-28...
-
3
Getting Things Done (GTD) 读书笔记本文来自 inertial 原创投稿。 我第一次听说《Getting Things Done》这本书的时候误以为它和世面上的那些成功学书籍没什么区别,后来在不少书中看到了...
-
7
GTD学习中… July 31, 2009April 23, 2019 谢谢cc的分享,再一次意识到时间管...
-
7
更好的应对信息洪流,不被其打乱节奏,减少信息焦虑,减压 遇见一个信息就处理一个,很容易打乱节奏,先收集再定期处理,类似计算机进程调度 和任务管理协同执行,定期处理信息、更新任务,可...
-
7
GTD和番茄工作法的完美结合 本文写给那些熟悉 GTD思想 与 番茄工作法,并为寻找一款顺手的工具而折腾不休的人。 阅读本文前,建议你学习这两本书: 为什么我们需要时间管理? 当你还是一个小助理时,手头上的事情不多,工作...
-
4
oldj's blog老杰的作品标签:GTD返回所有文章列表学习GTD
-
9
⌈随笔⌋ GTD 与设计体系 刚刚看过《大三儿》,工作日中午一人包场。小片儿生存环境恶劣,排不上黄金时段,或许很多朋友会都因此而错过。原本计划如果在上海找不到合适的场次,就跑到杭州嘉里中...
-
3
使用 GTD 优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算起来工作已经四个年头了,刚开始工作就在使用 TODO 工具,比如 OneNote、奇妙清单(现在叫:微软 TODO)、滴答清单。但是,在用的过程中很多 TODO 直到项目结束了,依然是 TODO。直到最近遇到了 GTD,简直是打...
-
6
OKR + GTD + Note => Logseq 2021-04-27...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