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永辉超市难辉煌:利润下滑99%、新业态试水失败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7515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阅读时间大约8分钟(3079字)

2小时前 永辉超市难辉煌:利润下滑99%、新业态试水失败

利润下滑99%,新业态试水失败。

【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5月4日报道(文/林京)

4月30日,永辉超市公布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0年永辉实现营收931.99亿元,同比增长9.8%。

值得注意的是,永辉超市2021年Q1仅实现营收263.34亿元,同比下降9.99%,净利润2.33亿元,同比下降98.51%。永辉超市方面称,主要是去年下半年全行业受线上业务特别是社区团购等新兴业务的冲击,导致收入和毛利率下滑明显。财报称,公司2020年全年综合毛利率21.37%,同比下降0.19%。

012153y2imfj.png

来源:猎云网

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在财报会议上表示,“我们非常抱歉,永辉在管理上没有做好。2020年后期,包括2021年第一季度,受制于后疫情时代的大环境变化,我们在应对,措施,举措上都存在不足。但是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也有了明确的应对方案。”

财报发出之后,也引起永辉股价震荡。截至4月30日午盘,永辉超市大跌9.22%,报5.61元,总市值533.86亿元,较一年前的1000亿元市值已近腰斩。

新业务探索失败

永辉旗下包括云超、云创、云商和云金四大板块。云超是云超市,是以永辉超市和mini店为主的零售,是永辉集团的核心业务。云创是超级物种等新业务,云商和云金是供应链和金融业务。

云创曾被视为永辉发展的第二曲线,涵盖着永辉除了商超业务之外的所有新业务探索。2015年,永辉超市孵化出永辉云创,先后推出永辉生活、超级物种、永辉到家等业务。

自2016年盒马鲜生创立以来,大润发优鲜、苏宁苏鲜生、美团小象生鲜、京东7FRESH等新零售业态相继成立,但在烧钱补贴之下,纷纷陷入关店潮。

永辉亦未能幸免。2017年,永辉定位于“高端超市+生鲜餐饮+O2O”混合业态的超级物种,吸引了腾讯以42.15亿入股永辉,占股5%。按照永辉的计划,2018年超级物种要开出100家门店。但2017-2019年期间,超级物种所开门店的数量之和都不到100。

到2020年上半年,超级物种门店数已减少至50余家。近日,超级物种在重庆、深圳相继关店,永辉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是正常的业态调整,超级物种已经不是集团核心业务,未来永辉主业还是回归超市的。

mini店定位于社区生鲜超市,生鲜占比超60%,这也是永辉对社区场景的重要补充。但永辉用以前开大店的模式去开小店,让mini店也折戟。2019年到2020年,永辉mini店数量由573家降至156家,而这个数据在2021年Q1季度,再次减少86家,仅剩70家。

对于关闭mini店,永辉称,一是后疫情时代,包括社区团购、线上,对小型业态会造成很大冲击。二是战略上做了聚焦,小型业态尚未跑通的模型,会继续打磨。同时将战略聚焦到科技转型和全渠道业务的转型、Bravo业态的提升上来走。

互联网观察家、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告诉猎云网,从模式上来看,永辉生活、超级物种、到家业务等业务既可以独立运营,又能协作起来,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生活服务。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遭遇的竞争对手太多,每个业务都有强大的对手,经营难度很大,协作更是难上加难。

丁道师认为,其实永辉云创大有可为,但它真正关注点不应该是炫技,推一些华而不实的概念,而是依据场景需求,落地到消费者实际需求中来。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永辉线上销售额达36.7亿元,同比增长75.6%,占比13.3%。此外,“永辉生活”自营到家业务已覆盖1000余家门店,实现销售额19.7亿元,同比增长33%,日均单量28.9万单,月平均复购率为48.45%。

张轩松表示,线上业务要回归永辉超市本身特长,增加SKU数和提高拣货效率,提升服务意识,增加用户体验。在线上加大投入,2020年的线上占比10%,未来一定是更高的比例,传统商超必须改变理念。

财报会议上,张近东还透露了一个信息——永辉生活APP会进行最大程度的改版,在5月实现新升级。同时,永辉内部的生鲜交易平台已经在4月28日上线,需要一定时间的内测期。未来生鲜交易平台都可以开放给实体零售伙伴。

永辉超市成立于2001年,由张轩松和张轩宁正式成立,在“农改超”(农贸市场超市化运作)红利之下迅速崛起。三年后,永辉走出大本营福州,开启全国扩张之路。

2016年,永辉开始新零售等业务的探索,由张松宁主导的永辉云创被委以重任。张轩宁曾坦言:“永辉如果没有创新业务,哪一天用户不喜欢了,就会非常危险。”

但永辉云创并未成功让“大象转身”,反而一路亏损,4年间累计亏损26.46亿元。如果算上2020年前5月的实际亏损,永辉云创的亏损额可达30.72亿元。

永辉创始人张轩松和哥哥张轩宁在永辉云创的发展定位上产生了分歧。“他看好餐饮,我认为重心应该做‘送货到家’。”张轩松在股东大会上坦承。

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2018年,永辉超市在营业收入增长20.4%的情况下,净利润却下滑18.5%,永辉云创对上市公司的拖累明显。为保上市公司业绩,永辉超市不得已将永辉云创剥离。

此后,永辉云创股权开启转让、增资、再收购等一系列操作——

2018年12月,永辉超市同意将其持有的永辉云创20%股权(对应出资额2.5亿元)转让予张轩宁。股权变更后,永辉超市的持股从46.6%减至26.6%,张轩宁成为第一大股东。

2019年5月15日,永辉超市决定向永辉云创增资10亿元,现有股东对其进行同比例增资。其中,公司出资2.66亿元,增资后公司对永辉云创的持股比例不变,仍为26.6%。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9月,张氏兄弟“分家”之后,永辉云超体系便上线了永辉买菜APP,是基于永辉线下超市门店、mini店,及独立前置仓发货的1小时达到家业务模式。这与永辉云创体系的永辉生活颇有内部赛马的意味。疫情的爆发,让永辉的到家业务订单激增,也促使永辉买菜与永辉生活的融合。

2020年7月31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永辉超市与张轩宁签订《永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张轩宁以3.8亿元的价格向公司转让永辉云创20%股权。

此次交易完成后,永辉超市将持有永辉云创46.6%股权,成为永辉云创第一大股东,重新拥有永辉云创的管理权和经营权。永辉云创回归上市公司体系。

重获云创经营权,永辉的目的是加大对到家业务的投入。官方称,考虑到永辉生活APP在公司业务的重要性,进行该交易能使公司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线上业务的效率和服务质量,突出上市公司主业、利于上市公司增强独立性、减少关联交易,以及避免同业竞争

永辉超市CFO兼财务总监吴莉敏在财报会议上表示,永辉云创的定位还是一家科技服务公司。调整了“超级物种”和“永辉生活”的小店这两个业态之后,云创更加聚焦在“永辉生活”APP打造,用户运营、数智中台的建设。以“永辉生活”APP作为自营平台的线上入口,永辉门店和仓作为履约实体,逐步形成以交易中台、数智中台和商品中台等平台的能力。

吴莉敏表示,并表后云创的亏损问题,基于刚才讲到的以“聚焦的方式”这一战略指引下,预计2021年云创经营型亏损会大幅减少50%以上。

传统商超业务触及天花板

截至2020年底,永辉的超市业态门店1017家,这代表着永辉正进入了“千店时代”。从其官网可以看到,目前正在筹建中的门店有213家。永辉超市也正在冲刺千亿营收,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营收超931亿元,同比增长9.8%。

012155i4cxth.png

来源:永辉超市财报截图

永辉超市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毛利率下滑主要系销售成本有所上升,线上毛利率水平低于线下。财报显示,永辉超市一季度财务费用为3.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7.59%。永辉超市解释,系非豁免租赁合同确认的利息支出增加所致。

此外,由于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增加,导致今年一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57亿元,同比减少389.37%;投资收益为-2984万元,同比下滑410.6%。

永辉公司财务总监吴莉敏表示,去年同期的公允价值主要是理财产品出售将原分红后净值下跌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转入投资收益,需要与投资收益结合起来看,今年一季度的公允价调整-2.57亿元主要是公司投资的金龙鱼、KT等金融资产在一季度末股价回落所产生的。而在2020年,由于股价上涨,这类投资在为永辉超市带来了11.5亿元的利润(税前)。

012156f3r22i.png

来源:永辉超市财报截图

在新零售、社区团购的冲击之下,以永辉为代表的商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永辉超市七个大区的营业收入均在下降,合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09%。此外,七个大区的毛利率也同比减少3.48个~4.31个百分点不等。

012158dw7rkz.png

来源:企业供图

此外,永辉频频因为食品安全问题陷入舆论漩涡。

2020年6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华润、大润发、永辉位列前三。而在2020年下半年(7月1日-11月30日),全国百强超市中,共43家企业被监管部门点名,涉及237批次不合格食品。被点名的企业中,永辉以41次“上榜”居首,华润和大润发上榜的次数加在一起也仅比永辉多出一次。

近年来,永辉超市俨然成为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黑榜上的常客。2018年以来,永辉超市在北京、福建、浙江、安徽等地的门店,多次出现在当地监管部门的“不合格”名单中。今年一季度,永辉超市在福州、莆田、龙岩等多地多家门店共有1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对永辉来说,比起疯狂开店,当下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稳定供应链的问题。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