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戴建业,在B站晚年成名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2249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戴建业,在B站晚年成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硬核读书会,原文标题:《戴建业:不读古诗词,传统就会丢在我们手里》,采写:苏炜,编辑:钟毅,策划:萧奉,题图来自:Google

关于读书人的成名,张爱玲在1944年小说集《传奇》的再版序言中写道:

“以前我一直这样想着:等我的书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上去看看,我要我最喜欢的蓝绿的封面给报摊子上开一扇夜蓝的小窗户,人们可以在窗口看月亮,看热闹……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从电视时代到互联网时代,读书人或早或晚地走出书斋,来到聚光灯下,品尝“出名”的况味。

在视频时代成名的老师当中,戴建业无疑是比较特殊的一个。

那些学生时代记了又忘、忘了又记的古诗词,对于当代生活或许提供不了什么功利性的帮助,但偏偏被这位白头发的老教授用浓重的湖北麻城口音一讲,就成了年轻人追看的网红课程。

戴建业讲诗词很投入,读到李白的《将进酒》时激昂慷慨,读到苏轼悼念亡妻的《江城子》时潸然落泪,很容易感染台下的学生和屏幕外的观众;

戴建业讲诗词很幽默,每一堂课他都笑眯眯的,妙语连珠,带着学生也一起开怀大笑,他说那些幽默表述并非提前准备,而是真性情的流露;

戴建业讲诗词很通透,离开了应试教育的樊笼,对古老语句的解读变得更加快意自由,总有人在评论区留言,听完他的课,才真正懂了童年的诗词。

很多人不知道,在“火”起来之前,戴建业除了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教授,还是笔耕不辍的专栏作家,他的文字里,有自己的人生体悟,也对社会百态表达看法,他保持着阅读和书写的习惯,于专业性之外,坚守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性。

85

读了一辈子书,戴建业对于阅读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和见解。戴建业最新随笔集《我的个天》已问世,他真诚地和年轻朋友聊天。

在新书《我的个天》中,他总结:“不同的阅读和思考习惯,短时间内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时间一长就出现天差地别……你自己选择了什么样的阅读习惯,你就为自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

Q=新周刊硬核读书会

A=戴建业

“一个人严肃不起来,那也没有办法”

Q:目前的生活状态和工作节奏大概是怎样的?与“成名”之前相比,有什么的变化?

A: 生活状态和过去不太一样,过去的生活比较宁静,现在忙一些,我尽量避免去社会上参加太多活动。工作主要是写作和讲课,不过现在讲课很少在课堂上,很多都是通过视频录制课程。下个月我就正式退休了。

Q:如何评价“成名”对于您的影响?

A:正面地来讲,更有社会影响力,负面的影响就是静不下来。这么多年在书斋养成的生活习惯,对社会上的那套东西不太适应。

Q:您的新书中收录了您关于人生、社会问题的一些思考,您觉得书写社会和书写专业有什么区别?

A:这是传统知识分子的一种特质,像鲁迅、郭沫若,既能从事研究,也能写出漂亮的文章,今天的很多教授,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

你看英国的罗素,是数学家、哲学家,还拿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觉得学者努力把文章写好,不仅不影响专业研究,还能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去年,全国出了两百万种图书,其中有一百九十多万种只卖出去几十本,很多书根本没有人读,写出来只是为了评职称,这种书一出来就“死了”,对资源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Q:在讲课过程中,您总是挂着笑容,课程内容也不乏很多有趣的表达,您觉得您这种乐观和幽默的源头是什么?

A:首先这来源于个人的天性,我们乡下过去不叫幽默,叫“说笑话”。我的父亲总说男孩子说话应该严肃,但一个人严肃不起来,那也没有办法。

其次来自于年龄,对一些事情看得很淡。其实我年轻的时候也焦虑,年龄大了,尤其是过了四十岁之后,人就变得越来越平和。同时对社会、尤其是对广大网友、同事,我也怀着一种感恩之心,我的工作和生活都比较顺利,我感念我们教研室无论年长的还是年轻的老师,都很支持我的工作,我的家庭也很圆满。

85

“社会应该给年轻人提供更宽松的环境”

Q:在一些访谈中,您曾经表达过对当下年轻人的理解,认为他们面临的困难并不比物质匮乏时代的人们小。您对他们有怎样的建议?您认为这代年轻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找到自己的答案?

A:我教书和年轻人打交道多,我感到他们普遍很紧张,而且变动常常很大。高强度的工作,使年轻人失去了梦想,高昂的房价让城市年轻人的很多劳动丢掉价值。和国外的一些企业相比,他们缺乏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我觉得社会应该给年轻人提供更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有机会持续地“充电”。

年轻人自身要学会精神和身体上的放松,对自我的期望值不宜太高,社会给的压力已经够大了,不要再给自己太大压力。以我个人经验来讲,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年轻人要学会和挫折共处。

我们现在的很多竞争,都是“恶意的竞争”,大家耗费了很多精力竞争,对个人和社会都没什么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应该思考是不是可以跳出这场游戏,充分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长处。

Q: 身为老师,有一项“特权”,就是可以深入观察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在您看来,不同代际各有怎样的特点?他们的优势和烦恼各自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A: 大体上来讲,我们那代人物质生活很困难,但只要考上大学,在工作和精神上就没有什么压力了。我是77级,当时大学生数量很少,完全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刚刚改革开放,面向世界,我们那代人的家国情怀要强烈一些。

那时的人们有时间系统地读书,现在的研究生刚到二年级就想着找工作,没有心情系统阅读,即使读博士也总想着未来的事情,他们对未来的担忧比我们那代人更重,而且也不是太自信,特别焦虑,在这点上我感觉比较遗憾。

年轻人固然要对社会整体的成就感到自豪,但也要对自我的成就拥有自豪感,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不同人读诗词,能收获不同的感悟”

Q:现在很多人会在感到苦闷之后,求诸于诗人的智慧和诗词的宽慰,在很多时候,传统诗词的解读都变得庸俗化、鸡汤化,您怎样看待这种趋势? 

A:每个人都不会带着空白的大脑去读诗词,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心境的读者去读,就获得了不同的感悟,这个是很正常的。

鲁迅先生说,在《红楼梦》中,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不同的大脑,看同样的诗词也有不同的感受,大众在诗词中获得什么感受,是他们的自由,没有什么可非议的。

我认为普通人如果从传统诗词中得到安慰,即便将它们一定程度上鸡汤化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一个专业人士不能总是关心鸡汤,作为专家,应该尽可能地向大众传递专业知识,并且完成通俗化的表达。

我既是诗词的爱好者,也是诗词的研究者,我更希望在阅读中,体系化地摸索出诗词的演变,看看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上的情感表达是怎样变化的。

Q: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传统诗词作为一种文体,在今天面临式微,音韵、格律教育都已经逐渐退出当代生活。大众对于诗词的接触也相对窄化,历史上大量的诗词,除了专业研究者之外,很少有人去阅读了。您怎样看待诗词在当代汉语中的地位和价值?未来,诗词将还有没有可能复兴?您如何评价目前的诗词教育乃至语文教育?

A:无论是近体诗还是古体诗,在今天不存在复兴的可能。

诗词创作只能作为一种爱好,传统修养的表现。今天能够传颂的诗词,的确是艺术上的精品,但每一种文学体裁,都应该属于其所在的时代。

古代,汉语中单音节、双音节词汇很多,产生了《诗经》、乐府诗、五言诗、七言诗。汉语目前已经发生了变化,多音节的词汇很多了,比如“电子计算机”“宇宙飞船”,已经无法进行诗词创作。

同时,传统诗词受格律的束缚太大,没有办法表现今天的复杂生活。明清时的长篇小说,已经多使用白话,这才足以描写世俗生活的情态。

目前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古诗词呢?因为它们的确是精品中的精品,展现了汉语的简洁凝练、生动优美,诗词融合到现代汉语中,使语言更加悠扬。比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就很雅致,这样的句子记多了,我们就能将传统的精华融入到现代语言当中。如果人人都不学诗词,那么传统将失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就太可惜了。

Q:您在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很多都与诗词有关,其实您本人的研究范畴囊括从魏晋到唐宋的中古文学,古典文献学。这是否说明只有一部分知识适合在新媒体平台传播?您后续有没有想法将那些更艰深、更冷门的内容与观众分享?

A:唐宋诗词相对来说更适合在新媒体平台传播,传播它们,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也有很大的作用。古典文献学一类的知识则不然。一来大众不需要,二来也不容易理解,按照我个人的计划,这部分知识比较难和读者分享。

“还是要养成阅读的习惯”

Q:很多人认识您都是通过新媒体平台,您怎样看待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对于人们认知方式的改变?

A:在今天,无论喜欢与否,没有人能离开新媒体平台,它是信息流通的主要渠道。那么新媒体也势必对知识精英、大众、甚至语言本身,产生深远的影响。很多人说要抵制网络语言,这怎么抵制呢?语言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

但我希望年轻人在这样一个时代,还是要养成阅读习惯,阅读太重要了。

Q:互联网时代,很多人的观点反而更加激,但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开放的,也即作品的解释权不仅仅属于作者。您是怎样完成对文学作品的解读的?怎样处理与您不同的理解?

A:文学作品的任何解释都是开放的,没有谁能够一锤定音,只要不违背文本和常识,各种解读都应该尊重。如果所有人都保持一种解读,那才是可怕的。对于文学作品,多元比一元好,开放比封闭好。

Q: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的读书技巧和读书心得?

A:要分两种情况,对于专业的研究生、大学生而言,我认为他们要读自己专业领域经典中的经典,反复精读。对于一般的大众而言,我觉得他们应该尽量整本地阅读原著。

如果有志于写作,应该在阅读的同时,及时地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对书本才有更深入的理解。比如说我要学习某个哲学流派,就要精读这一流派的经典,泛读相关的一些书籍,辅以心得回顾,写得越多,也就写得越好。

Q:今天的阅读好像更为广义,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无纸阅读、电子阅读、网络阅读、有声书阅读,或者看一些课程视频。您怎样看待这个更加多元丰富的阅读环境?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阅读形式是否应该保持、应该怎样保持呢?

A:我偶尔读电子书,有些课程视频,我也会鼓励看一下,因为它足够直观、生动,可以培养某一方面的兴趣,有了兴趣再去读书,与书本参照,相辅相成,但我认为新的阅读方式不会完全代替纸质阅读。读书一定要反复揣摩,眼到手到,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硬核读书会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