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再获2.5亿美元融资,资本为什么还投瑞幸?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18403195079936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再获2.5亿美元融资,资本为什么还投瑞幸?

观潮新消费 · 21分钟前
2021年咖啡的故事还在继续。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作者 | 可可

编辑 | 紫苏,36氪经授权发布。

投资方真的还这么看好现在的瑞幸?或许是不甘此前蒙受的巨额损失,也或许是想在国内火热的咖啡市场再赌一把。

v2_63a662bd0f704210aa9b585466e57554_img_000

接盘侠来了。

4月15日晚,瑞幸咖啡发布公告,宣布已和公司现有机构投资人签署一项总额为2.5亿美元的融资协议。其中,大钲资本领投2.4亿美元,愉悦资本投资1000万美元。并且在特定条件下,大钲资本和愉悦资本可按比例再追加1.5亿美元投资。

v2_e407d9ff05a743f68d4947caf4476d16_img_000

其实,这次投资早在一月前就有迹象。

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了解到,3月16日晚间,瑞幸曾在官网表示,已与主要债务持有者达成重组债务及加强资本结构的协议,并将于近期履行这一协议中的债务义务,票据持有者预计将获得现有票据面值的91-96%。

当时公告还披露,瑞幸正积极准备一个替代性方案,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融资,拟通过私募募集至少2.5亿美元。可推断,本次的2.5亿美元融资正是这项“替代性方案”。

进入2021年,沉寂一年的瑞幸又开始了新的扩张:门店继续加盟、重启无人咖啡机的招商,换了新的代言人,新品一个接一个的上,融资也如期而至……

陆正耀是真的想做好咖啡生意,然而他所持瑞幸股份已于去年被清零。国内咖啡市场彻底被唤醒,投资人们掂量,再次上桌加码。这次,瑞幸还能重演当年的“盛况”?

大钲、愉悦为什么还投瑞幸?

瑞幸的诞生,源于陆正耀的咖啡情怀,绕不开刘二海、黎辉。

在愉悦资本刘二海的描述中,这是一个横跨近十年的故事。“2008年,在尼亚加拉瀑布跟陆总讨论神州租车时,他带了一杯便宜又好喝的加拿大国民咖啡。聊完神州后,他说咖啡生意也不错,加拿大就没多少人喝星巴克。到了2017年下半年,他问我还记不记得说过的咖啡。我说当然啊,瑞幸咖啡就这样启动了。”

毫无疑问,瑞幸是资本催熟的典型样本。瑞幸背后的主要投资方基本都跟神州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钲资本、愉悦资本更是连续多轮押注。以至于,后来很多机构想投都投不进去。

业内曾有评价称,瑞幸就是“哥几个攒的一个局”。陆正耀、黎辉、刘二海被视为铁三角,在神州租车、神州专车、瑞幸咖啡三个项目中他们紧密抱团配合,将公司一一送上市。

黎辉曾是华平资本亚太区掌舵人,随后单飞创立大钲资本,他曾投资并担任过神州优车副董事长。而瑞幸创始人钱治亚曾任神州优车董事兼副总经理、神州优车前COO,她是陆正耀的得意门生,黎辉和钱治亚也是十多年老友。

不过刘二海曾做出正面回应:“我和陆总是很熟,十几年了。但这钱是LP的钱啊,熟人再熟,他白拿我们家钱也不行,这是理性的投资行为。”

v2_0883d36f634e4ad6b5b2fb18a51dabf9_img_000

黎辉和刘二海在瑞幸成长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IPO前,陆正耀持股30.53%,钱治亚持股19.68%,大钲资本持股11.9%,愉悦资本持股6.75%。

然而刚上市近一年,瑞幸自曝财务造假——COO刘剑以及部分员工伪造交易价值大约22亿元。上市神话破灭,随后瑞幸收到纳斯达克退市通知。

2020年年底,想“活下去”的瑞幸同意支付1.8亿美元罚金与SEC达成和解,后者免除了对其财务造假的指控,这也创下了中概股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罚金。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在瑞幸自曝财务造假后,依靠投资获利的刘二海、黎辉和陆正耀利益关系发生了“破裂”。

当时,大钲资本和愉悦资本回应表示,“只是投资人,对瑞幸咖啡的造假并不知情,谴责一切形式的企业造假和欺诈行为。”随后,黎辉、刘二海等人还提议召开董事会,罢免陆正耀的董事和董事长职务。

2020年7月9日,英属维尔京群岛法院判决任命KPMG担任清盘人,代表银行处理陆正耀家族控制的Haode等实体的资产,陆正耀失去了瑞幸的控制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月,瑞幸咖啡完成增发并发行可转债。大钲资本部分减持,套现了2.3亿美元。这次减持已经收回当初对瑞幸资本的投资,但愉悦资本一股还没来得及卖。

创始人走了,但咖啡未凉。作为瑞幸咖啡最大的机构股东,大钲资本在此次投资中表示,“继续看好瑞幸咖啡业务模式和长期发展前景。”

根据最新的投资协议:大钲资本同意通过公司的定向增发,认购瑞幸咖啡总额为2.4亿美元的高级可转换优先股;愉悦资本同意通过公司的定向增发,认购总额为1000万美元的高级可转换优先股。在特定情况下,大钲资本和愉悦资本可以同比追加投资1.5亿美元。

不过,公告也表示,该交易的交割取决于数项交割条件,包括瑞幸咖啡与持有4.6亿美元的可转债持有人的债务重组安排完成。

瑞幸咖啡则称,计划利用融资来完成最近公司和可转债持有人达成的重组计划,以及履行美国证监会达成的和解协议。交易将使公司能将其现有资金专注于业务运营和拓展,继续拓展核心的咖啡业务和达到长远增长目标。

v2_58f900945c4f4f12b8805c6589456224_img_000

“技术是瑞幸咖啡商业模式的核心,基于此的运营效率提升是瑞幸业务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这也是我们看好瑞幸的价值所在。”黎辉曾在瑞幸咖啡上市的时候直言。

投资方真的还这么看好现在的瑞幸?或许是不甘此前蒙受的巨额损失,也或许是想在国内火热的咖啡市场再赌一把。

瑞幸劫后重生

“碰瓷”星巴克起家的瑞幸咖啡,也确实瓷实。虽说一系列丑闻缠身,但并不影响生意。优惠券照样发,新品照样上,消费者继续享受“国货之光”。

2020年12月,一份由瑞幸咖啡联合临时清算人向开曼群岛法院提交的报告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据未经审计最新财务信息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瑞幸咖啡的单季收入分别为5.65亿、9.8亿和11.45亿,同比增长18.1%、49.9%和35.8%。

v2_f94079bd60a34117a7a517c9409fe7c7_img_000

这份经营数据显示,瑞幸在2020年8月首次实现了门店层面的盈亏平衡,门店中有60%实现了盈利。2020财年,预计收入将在38亿元至42亿元人民币之间。

瑞幸官方并未回应上述报道数据。不过在公布此次新投资前,瑞幸宣布委任中正达会计师事务所替代麦楷博平作为其独立审计师。并表示,计划与中正达合作尽快提交2019年和2020年年度报告。

一系列的丑闻风波后,瑞幸居然又活得更好了?

2020年初,瑞幸全国门店数突破4500家,超过了当时在中国拥有4200家门店的星巴克。暴雷后,2020年底,瑞幸门店总数从4507家减少至3898家。

今年年初,瑞幸CEO郭谨一在内部信中透露了一组值得注意的数字——目前瑞幸门店总数近4800家,注册用户已近1亿,现制饮品销量超过3亿杯。2020年,瑞幸共推出了77款全新现制饮品。

今年1月中旬,瑞幸启动“0加盟费”的加盟店计划。数据显示,2021年1月,瑞幸新开门店数超过120家,但郭谨一并未透露他们的直营或加盟比例。

他还强调,2021年春节假期期间,瑞幸咖啡约全国1900多家门店开业,现制饮品杯量为去年同期的近5倍,收入为去年同期的近7倍。

v2_cb16a3c3ffe04c80af52deb643bb7c2b_img_000

今年来,瑞幸的动作明显加快了。3月1日,瑞幸宣布演员谭松韵为其品牌大使;3月12日,瑞幸咖啡微信公众号推文,宣布已暂停了10个月的无人咖啡机“瑞即购”业务再次启动招商;广告也出现在杨幂的新剧《暴风眼》中。

如今,钱的问题大概是缓解了,但2.5亿美元对瑞幸来说可能不够。大量悬而未决的处罚和诉讼影响,还想再扩张的瑞幸需要储备更多资金。但看似“老套”的模板,是否还能达到当年的效果?

不过,4800家店确实已在中国咖啡市场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

回想此前刘二海在采访时指出:“瑞幸表面上看是咖啡公司,但最重要的还是供应链和数据。供应链做好之后,产品质量就会上去;数据分析上去,营销、用户体验、回馈就会上来,这是最核心的两点。瑞幸就是新基础设施下的传统行业转型的代表,应该叫‘数据咖啡’比较准确。技术驱动改变了价值链条,价值创造的方式发生变化。”

劫后重生,为了中国人的咖啡平权,投资人煞费苦心,瑞幸殚精竭虑。

中国咖啡市场“新故事”

缓过来的瑞幸可能也没料到,仅一年时间中国咖啡市场又发生巨变,它的对手也不仅仅是星巴克那么简单。 陆正耀应该也想不到,当年给他带来创业启蒙的加拿大国民咖啡Tim Hortons进入中国,并在拿到腾讯、红杉资本中国等大笔融资后,也加速开店中,计划未来几年在中国开1500家咖啡店。

v2_197934bc60ff4c7b9ccf166d8b8a6ae2_img_000

目前,Tims的主要门店形式有三种:标准店,Tims Go(优选店),以及少量主题店、Tims Lab这类创意体验型门店。标准店一般开在综合性的购物中心和商场,Tims Go则门店面积更小,以手机点单、外卖或自取为主。

此外,国内一系列咖啡新品牌也在崛起。

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根据网络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国内互联网咖啡创业公司近年来公布的融资金额共计近30亿人民币,背后涉及VC/PE达30家。

v2_bd1896ca7bc44a35a555c68c86dd5a7b_img_000

2020年,资本对咖啡市场的关注度高涨,主要集中在线上品牌,如三顿半、隅田川、永璞等。据公开信息统计,去年共计有11家企业完成13起融资事件。其中7家品牌重线上,挪瓦咖啡、Tims、艺咖、Manner咖啡则重线下。

进入2021年后,咖啡市场热度持续高涨。被誉为“2020年度最大黑马咖啡品牌”的中国本土高端精品咖啡连锁品牌M Stand,1月份获得融资时仅开了10家店,总估值超7亿元。

v2_84822e2266844f448832a8013050da58_img_000

另一家上海咖啡品牌Manner,也在2020年迎来了爆发。仅在上海本地的门店总数已达102家,估值超10亿美元。

相较于速溶咖啡,现磨咖啡市场前景更为广阔。就连时萃、三顿半等,也开始拓展线下门店。更不要提,加速在中国开店的星巴克、麦当劳子品牌“麦咖啡”,还有凑热闹跨界卖养生咖啡的同仁堂。

2018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6.2杯,预计到2023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约为10.8杯。

中国的咖啡市场想象空间巨大。全球咖啡消费平均增速为2%,但中国的咖啡消费正在以每年15%的惊人速度增长。且中国消费者对咖啡的需求不断提升,消费量远超产量。

v2_cedadca6fa404a89bf54785080ce5e78_img_000

伦敦国际咖啡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预计2025年可以达到1万亿元。中国咖啡市场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新品牌崛起的速度更快。

发展至今,咖啡市场经历了3次浪潮:雀巢等速溶咖啡是第一次浪潮;以星巴克、Costa等为代表的手磨咖啡是第二次浪潮;当下咖啡市场正在进入第三次浪潮,在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带动下,咖啡市场变得更加多元化。伴随基础设施的变化,咖啡行业也在经历着重构。

抛开早年速溶咖啡的争夺战,咖啡在中国市场真正快速崛起和增长发生在最近5年。如果说奶茶界现在三足鼎立,如今的咖啡市场还处于百家争鸣。更何况,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都在加大对咖啡市场的投入。

40年间,中国咖啡市场经历了数次更迭。不管是卷土重来的瑞幸,还是扩张的Tims,或是崛起中的精品咖啡店, 2021年咖啡的故事还在继续。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系信息发布平台,36氪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