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没有产品卖点,只有消费者价值点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adquan.com/post-2-30320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没有产品卖点,只有消费者价值点

作者: 左尔击 关注

2021-04-08 02:13 浏览 · 9649

收藏(60)



林桂枝老师的新书《秒赞》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16176816219efbd3e8d5d60be1.jpg

这个故事里,水饺的高端、精致是产品卖点

但林老师并没有从这个“所谓的产品卖点”出发,而是选择转换角色,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撰写这条文案。

在这个立场之下,林老师抓住了“吃饺子的人压力大,必须吃点好的犒劳自己这个点。

此时,“犒劳自己”是一个消费者的价值点

对上述的饺子案例做进一步的挖掘,我们就可以发现:消费者永远不会因为你的产品牛逼而买你,他们只会为自己能够获得的价值而买单。

在看完书中写水饺的这段后,我合上书开始反思过去到底有多少的方案进入了“重(zhòng)卖点”误区。

5G速度快延迟小!所以?

产品美白功效好!所以?

原厂Cherry轴体!所以?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围绕着产品做广告。

在一轮轮的讨论后,从客户提供的几个产品卖点中挑选出一个“核心沟通卖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的演绎。

这样的流程下,我们在大多数时候,都容易陷入了一种“只见产品,不见消费者”的方案模式中。

到这儿,你可能会反驳我,说:不对,我们明明有分析消费者,挖掘了消费者洞察,你怎么能说我们“不见消费者”呢?

如果你抱有这样的想法,请仔细回顾一下,你的消费者洞察如何而来。

是挖掘出来的?还是为了迎合卖点硬靠上去的。

161768162193c18ff5a7682fa0.jpg

卖点、主张还是消费者价值点

说卖点肯定绕不开一个概念:USP。

那么,请问:USP究竟是什么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独特的销售主张)还是Unique Selling Point(独特的销售卖点)?

我最早接触这个名词时,USP是被解释成后者的,即独特的销售卖点。

直到后来,开始系统的梳理营销理论时,才知道自己一直理解错了。

在USP理论中,P代表了主张,而非卖点

我的理解中,销售主张是一个偏感性的概念,而卖点是一个偏理性的概念。(也有十分理性的销售主张,这点后文会提到)

比如“think small”(感性)是一个销售主张,而“甲壳虫车型小”(理性)则是一个厂家提出的卖点。

16176816229fe088660eafab6b.jpg

在USP理论中有写到:USP是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的终极体验

这个必要条件下,USP就需要满足三个标准:

  • 利益承诺,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哪些很实际的利益

(能够收获什么价值点)
  • 独特,竞争对手没有或者尚未提出的

(只能从我这儿获得这个价值点)
  • 主张有销售力,能够打动、感动消费者

(愿意为这个价值点买单)

经过括号内黑色加粗内容的翻译,我们可以一眼看出,所谓的“终极体验”其实就是消费者价值点

从卖点到主张,兜兜转转一圈以后又回到了原点:消费者价值点才是思考的起点

消费者价值点决定卖点

说完了长期被“我”误解的USP后,我们接着聊回消费者价值点。

以开发商及购房者两个群体为例,前者代表了产品,后者代表了消费者。

比如开发商开发了一个临近地铁的楼盘。开发商作为甲方,都会告诉乙方,将“比邻地铁”作为楼盘的一个卖点,但事实上来看这个点并不一定会吸引消费者来购买,即使ta们是刚需(比如上车/婚房用)购房者。

1617681622e15a854c8b6c0a5d.jpg

我听一中介说,他曾经服务过的一个买家,对方看中了某个超一流学区的房子,在临近房子成交前反悔了。

事后追问原因,对方告诉中介,他发现步行去学校的路上要穿一条马路,由于接送孩子的是自己的老母亲,他担心过马路时不安全。

看,在这个事件中,“安全”就变成了购房者的价值点

16176816239b288ebaf1ad11e6.jpg

回到那个比邻地铁的楼盘,它离地铁近也许是卖点,但并不一定是用户的价值点

因为对于一个出行基本靠自驾的用户,地铁可以为ta提供的价值不足以让他掏出几百万。

对于这个楼盘而言,用户的价值点可能是“30分钟直达市中心(无车通勤族)”,可能是“周边高端配套成熟(品质生活族)”,也有可能是“夹在医院和学校中间(三代同堂族)”。

161768162350e813de99d69eb7.jpg

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最终可以触动消费者的价值点不是来自于产品本身。

看到这儿,你会觉得有地方不对劲。

在你眼里会觉得上面例子中的价值点明明就是产品的卖点。

产品需要卖点,但这个卖点不是由品牌或者厂家说了算,而是由消费者说了算

只有能够击中消费者的价值点,才能被称为卖点否则这个卖点就是一个“自嗨的卖点”。

在广告传播中,有一个经典的例子。

上世纪40年年代,雀巢在美国推出了第一代速溶咖啡,打的广告是:让你在繁忙的早晨,也能快速简单的喝到咖啡

16176816246e4ab972a8df8f71.jpg

然而如同所有有价值的故事一样,雀巢咖啡的第一次推广不出意外的扑街了

在对目标消费者——家庭主妇——做了调研后,将重点放在了口味改良上。

可即使雀巢经过了多次调试,口味一再改良。雀巢的速溶咖啡始终摆脱不了销量扑街的困境。

后来经过多次的交流和沟通,雀巢公司终于发现了真正的原因。

“我们对口味并不介意。”

“如果咖啡这么容易就能上桌,我们担心会被认为是懒惰的家庭主妇。”

随后雀巢公司将广告改为:给懂得品位又能把握时间的“聪明”主妇的咖啡。

1617681624b67d53df57831582.jpg

这支广告一经推出,雀巢速溶咖啡的销量一飞冲天。

这个案例中,恰恰是雀巢以为的卖点——快速方便——成为了消费者购买的阻碍

之后,雀巢将卖点转换成了价值点:省下来的时间能够让主妇去做其他事情

类似将卖点转换成价值点的案例还有浓汤宝。(这里不做展开,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找资料来阅读)

这个案例也出现了在空手老师的新书《传神文案》中(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作为一本涵盖了许多经典案例的书籍,我诚挚地建议所有人都可以买来看看。

既然说到了空手老师的新书,就不得不提书中的另一个案例:乐百氏纯净水,27层净化

“27层净化”是一个极为突出的卖点,同时整句话也是一句经典的销售主张。(即上文说到的理性销售主张)

1617681625a65e5388301da044.jpg

表面上,在这句话是围绕着卖点展开的,但实际上只是将消费者价值点给藏了起来

“27层净化”的卖点,真正触动消费者的核心依旧是卖点背后的价值点——“干净、卫生”

本质上与雀巢写出“三秒变身精明主妇”没有任何区别。

当然这样的销售主张在我看来是可遇不可求的。

因为“27层净化”这样一个说辞有消费者的共识基础——净化越多层,水越干净卫生

这样的共识与无线路由器的“天线越多,信号越强”并无二致。

161768162540cc613757ff6c31.jpg

继续说回“27层净化”。

进一步思考,如果消费者的价值点在“喝上去”有味道呢?“27层净化”还行得通吗? 

如果消费者的价值点在“”上面呢?崂山白花蛇草水的诡异味道能触动消费者吗?

如果消费者的价值点在“健康”上呢?有糖可口可乐还能能触动消费者吗?

如果消费者的价值点在“既爽又健康”上呢?元气森林的赤藓糖醇(赤藓糖醇的安全性高、成本更高、口感最接近蔗糖)能触动他们吗?

161768162682b341aa4f5e0c51.jpg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一眼看出:品牌提出的产品卖点再好,如果与消费者的价值点不匹配,那么这个卖点就是毫无意义的

本文标题其实有些夸大,产品卖点当然是存在的。

但卖点只是项目对于品牌内部及乙方供应商而言,对消费者而言ta只关心自己能够获得什么样的价值点。

通过奢侈品获得身份认同/心理满足的价值,通过苹果全家桶获得生态的价值,通过五菱神车获得快速回本致富的价值……

卖点,不过是消费者价值点背后的支撑点。

参考书籍:

空手:《传神文案——文案写对,营销才能做对》

林桂枝:《秒赞——文案女王20年创作技巧与心法》

- En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首发公众号:左尔击(ID:leftearji)

1588143475569129.jpeg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