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3·15 晚会呼声高却未上榜的 6 大名单,我们挨个点了名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ifanr.com/140617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3·15 晚会太难了。

曝光,被说曝光力度不够,避重就轻;没有曝光,被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之所以阴谋论成为 3·15 晚会的紧箍咒,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一些轰动全网的维权事件没能登上 3·15 晚会,这是对其公信力的一种削弱。

315.jpeg!720

其实也不能怪 3·15 晚会,节目时间就那么长,肩负了很多责任,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

有不少朋友反映,今年的央视 3·15 晚会令人失望,于是爱范儿决定自告奋勇做一期「3·15 晚会续集」,看看近一年还有哪些维权事件值得关注。

上榜名单

  1. 刹不住车的特斯拉。Model 3 车主维权刹车失灵,坐在副驾驶位录像,记录特斯拉工作人员驾车撞上护栏全过程。
  2. 劣质口罩流入市场。疫情期间口罩供应紧张,劣质口罩浑水摸鱼,不仅谋财,还可能害命。
  3. ETC 乱扣费。货车司机未出市,被扣 4100 元。工作人员:不可能,你瞎说!
  4. 随心飞不随心。不限次、任意飞都有附加条件,飞去容易飞回来难,随心飞根本不随心。
  5. 精准收割年轻人的租金贷。长租公寓和金融小贷公司联合收割,把房租挪作它用,房东收不到房租,年轻人背上高利息租金贷被扫地出门。
  6. 燕窝风味饮品变燕窝。某主播直播带货时宣称的燕窝变成了风味饮品,「家人们」表示无法原谅。

刹不住车的特斯拉

vlad-tchompalov-jwyO3NhPZKQ-unsplash.jpg!720

▲ 图片来自:Vlad Tchompalov(Unsplash)

【关键词】特斯拉、刹车失灵、ABS(防抱死系统)

【网友质疑】路面湿滑有泥沙就能刹不住车?

【上榜理由】多次被点名和约谈,销量和股价却在质疑声中高歌猛进

【事件梗概】

今年 3·15 晚会前,一位特斯拉车主上传了一个维权视频,再次把特斯拉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位 Model 3 车主认为车辆的刹车系统有问题,要求特斯拉工作人员亲自驾车体验。视频中,工作人员按照车主的提示先点刹,再重刹,却没能及时停住 Model 3,最终撞向了路边的护栏。

1000_DGE.jpg!720

▲ 视频中特斯拉工作人员亲自驾驶的 Model 3

特斯拉回应称:「结合车主提供的现场照片可看出地面存在大量砂石,且因大量积水较为泥泞,初步判断该事故主要原因是地面湿滑和车主最初踩下制动踏板时幅度较轻,导致刹车距离变长」。

一辆把安全自动驾驶作为卖点的车,却在低速行驶状态下刹不住车,这样的话题 3·15 爆点属性十足。事发后,有人认为是点刹触发了 ABS(防抱死系统)才导致无法刹车,也有不少人质疑,认为「哪家车企没有(搭载)ABS 的车,谁会在二三十(公里)时速下刹不住」,呼吁 3·15 晚会曝光特斯拉。

就在 3·15 晚会前一天晚上,特斯拉再次通过微博回应说,已邀请了汽车检测服务公司对事故车辆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车辆刹车系统合格。

3·15 晚会第二天,车主发布了一份声明,表示在后续多次测试中,特斯拉车辆均正常在安全刹车距离内停车,同时认可了特斯拉的检测结果,不存在质量问题。

奇怪的是,声明发出之后,车主又删除了这份声明,并表示正在跟特斯拉谈和解。

【点评】

近几年,随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有关特斯拉的负面舆论不时出现,刹不住、起火、方向盘故障等等时有发生,次次都会被网友口诛笔伐,但这并不影响特斯拉一次次交出漂亮的财报,股价节节攀升。

每次事件发生,特斯拉的程式化公关已成为没有悬念的剧本,或许是在赌大家骂着骂着也就麻木了?

鲶鱼不可或缺,不过再看重鲶鱼效应,也不能让鲶鱼变成食人鱼。

劣质口罩

001NBLkrgy1gok8sejx2dj61900u0jzt02.jpeg!720

▲ 口罩. 图片来自:每日经济新闻(微博)

【关键词】新冠疫情、口罩

【网友质疑】不仅谋财,还想害命?

【上榜理由】底线低下令人震惊,把人命当儿戏。

【事件梗概】

新冠疫情发生后,口罩成了紧缺品,灰色渠道的口罩价格每个暴涨到几十元,交易十分活跃,口罩这个词一度成为社交软件的敏感词,发送口罩两个字,轻则禁言,重则封号。

丰厚的利润让一些不法商家动了歪心思,生产根本不具备防护能力的劣质口罩,再以上百倍价格售卖。

全球疫情数据让人见识到新冠病毒的烈度,如果劣质口罩大规模流入市场,无异于谋财害命,恶劣影响难以估量,于是各地迅速展开了稽查。

2020 年 2 月,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了销售劣质口罩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 62 万元。同年,江苏共查获假冒伪劣口罩 2104.7 万只,广西贺州警方查扣伪劣口罩成品半成品 205 余万只。

如果一般生活用品质量不合格,大家顶多骂几句然后去维权,但如果口罩是劣质的,可能一个做好防护的患者直到去世都不知道,原来是那些劣质口罩要了他的命。

【点评】

国内疫情暂时控制了,对口罩的关注度也没有那么高了,劣质口罩会消失吗,或者说劣质医疗器械会发消失吗?未必。

小小劣质口罩,可能只是劣质医疗器械的冰山一角,本应用来救人的用具,可能夺人性命于无形。

ETC 乱扣费

3151.png!720

【关键词】ETC、 扣费

【网友质疑】扣费简单,维权困难?

【上榜理由】涉及面极广

【事件梗概】

ETC 在给广大车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乱扣费。

2020 年 9 月 27 日,有消费者投诉,自己在 9 月 26 日收到建行发来的 ETC 卡扣费信息,显示名下车辆途经甘肃玉门收费站的扣费记录,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费用也不明不白扣了。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一名长途司机货车一直在本地,ETC 却扣费 4100 元,找到相应银行咨询,工作人员表示:「不可能,你这是在瞎说!」

正常渠道维权未果,司机只能找媒体帮助,舆论给银行施加了不小的压力,最终调查结果显示,确实存在乱扣费的现象,退还了相应费用。

640.gif

还有网友爆料:「我这个月都没上过高速,今天收到短信扣了我两笔高速费一共 126 元,需要请两天假去申请退款。」很多被乱扣费的 ETC 用户提到退费,都会用八个字概括:困难重重,成本不低。

好在这些现象得到了相关部门关注,去年 5 月 29 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表示,此前发生的乱扣费等问题,主要是因为 1 月 1 日系统转换初期的问题,在恢复收费之后都已经解决了。

【点评】

这件事反映出了近几年的共性问题,一些民生领域的系统或产品很难满足民众的最低要求,能做到不难用就已经很不错了,出现问题导致的维权成本却需要公众自行买单,是否可以建立民生系统或产品考核制度,把 BUG 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随心飞不随心

alexey-starki-91ykdj2WQeg-unsplash.jpg!720

▲ 图片来自:alexey starki(Unsplash)

【关键词】 新冠疫情、航空业

【网友质疑】薅羊毛不成,自己反被薅,小丑竟是我自己?

【上榜理由】弄虚作假,夸张宣传

【事件梗概】

疫情期间,航空业遭受重创,为了逐步恢复业务,不少航空公司推出了「随心飞」、「快乐飞」等打包航班套餐,宣传可以随时随地飞到你想去的城市。

很多人入坑之后才发现,类似「随心飞」的产品使用条件极为苛刻,机票兑换难,体验不理想,回程机票难订

3152.jpeg!720

据界面新闻报道,有的航空公司要求旅客提前 7-30 天订票,还把国庆中秋等假期排除在外,不仅如此,还还限制了单次航班可预订的数量,比如东航规定有空余座位的情况下才可以兑换使用,海航将每个航班可预订座位数量限制在 20 个,南航「快乐飞」规定,同一始发机场至同一达到机场最多可兑换 2 次。

消费者协会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加之产品的宣传重点是「不限次」,宣传内容与消费者体验形成较大落差,让消费者留下了企业是在虚假宣传的印象。

【点评】

小事见人品,放到企业上也是一个道理,如果弄虚作假的风气刮入注重安全的航空业,还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呢?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空难发生时,谁能想到是也许是一次简单的虚假营销产生的蝴蝶效应。

精准收割年轻人的租金贷

zufang20.png!720

【关键词】 长租公寓、租金贷

【网友质疑】对年轻人「赶尽杀绝」?

【上榜理由】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事件梗概】

去年,蛋壳公寓暴雷,不少使用租金贷年付、季付租房的年轻人,发现自己被蛋壳公寓和小贷公司联合收割了。

蛋壳公寓告诉年轻人,只要使用租金贷租房,就可享受首月 5-8 折房租优惠和全年房租 95-98 折优惠。很多年轻人向小贷公司申办了贷款,小贷公司抽取手续费后一次性转给蛋壳公寓,蛋壳公寓却把资金挪作它用,没有按时缴纳给房东。

最终,房东找到租客,要求租客搬家,双方在房门口发生剧烈冲突,「你换门锁我就报警」、「你装摄像头我就发律师函」,甚至有租客声称要在房间内自杀以维权。

IMG_454.jpg!720

▲ 房门口成了租客和房东的「战场」. 图片来源:新商业文化(知乎)

无家可归的年轻人失去了租来的家,只能在麦当劳和肯德基过夜,还得每月按时还款高利息租金贷。

据多家媒体报道,年轻人在维权路上走得格外艰辛,蛋壳公寓人去楼空,维权群被解散,相关部门踢皮球,绝大多数租客只能自己认栽,乖乖按时还贷。

【点评】

类似长租公寓套路的东西,其实已出现过多次,十几年前的农村非法集资,前几年的集资入股「生态化反」,前两年的 P2P,去年的共享单车,今年的租金贷等等,只要有利可图,这种「空手套白狼」的套路会换着花样来收割不明真相的群众,背后的狼可以说吃人不吐骨头,更有甚者闹得受害者家破人亡,演变成群体事件。

蛋壳公寓暴雷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极为复杂,暴露了许多深层次问题,对年轻人社会观的影响极其深远,理应重点关注,未能上榜确实是一个遗憾。

燕窝变身燕窝风味饮品

3153.jpg!720

【关键词】直播带货、燕窝

【网友质疑】你就这么对待你的「家人们」?

【上榜理由】直播商品到手货不对版,维权的退货退款,不维权的定向收割

【事件梗概】

2020 年 10 月 25 日,辛巴团队的主播「时大漂亮」在直播时向粉丝推荐了一款燕窝产品。收到燕窝后,有消费者质疑即食燕窝「是糖水而非燕窝」,并要求辛巴对此作出解释。

辛巴现身猫妹妹直播间进行回应,为了验证品牌的真实性,辛巴连开数罐新燕窝进行演示,并拿出了产品检验报告自证清白。

辛选官方微博还发布律师声明,公司和「时大漂亮」对部分网络用户对原视频进行于剪辑和修改后发布诋毁评论的侵权行为,将委托律师调查取证,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这下子舆论炸锅了。

职业打假人王海出示了一份检测报告,数据显示所谓的燕窝产品就是糖水,舆论的质问声音越来越多。最后辛选(辛巴直播团队)将涉事燕窝产品送检,发现产品的燕窝含量不足 2g,与品牌方宣传不符,是风味饮品而不是燕窝保健品。

f636afc379310a55812185440a19deae832610d8.jpeg!720

▲ 检测报告显示,燕窝产品实际是糖水. 图片来自:王海

11 月 27 日,央视点名辛巴,同一天,辛巴承认了自己的责任,并承诺退一赔三,先行赔付 6000 万。

12 月 8 日,广州市监部门宣布立案调查辛巴假燕窝事件。

本以为至此事件暂告一段落,但没想到,有新闻报道称,爆料燕窝有问题的当事人姐姐发文表示自己的妹妹被网络暴力骂到抑郁,不得不搬家。

直播带货成为商业新风口,到底是吹起了消费升级的风,还是大规模售假的风?

有的消费者收到假货时默不维权,也许有几分无奈在里面,东西也没多贵,维权耗时费力,还不一定成功,就当吃一回哑巴亏了,直播带货的团队正是看透了大家的心理,才敢越坑越大。

建议对直播带货的监管参考交管「随手拍违章」模式,开放「打假有奖」的互联网渠道,发动群众的力量。

如果商家真把消费者当「家人」,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家人们」的监督呢?

愿天天都是 3·15

消费者是期待 3·15 晚会的,因为它用行动明明白白告诉了消费者,最高意志对消费者的权益是极其重视的,并在努力解决问题。

但有 3·15 晚会就够了吗?远远不够。

3·15 晚会只是一档节目,不可能面面俱到,它是一个有一定威慑力的维权符号,某种意义上是象征式维权的产物,但如果监管只是一个节目,一场晚会,一个 show,一阵风的舆论现象,那只能暴露日常监管常态化的缺失。

002sRokily1gokyk97oqjj60m80ci0va02.jpeg!720

只能让各种公司公关部门紧张一两天的 3·15 晚会,不是真正意义上好的维权方式。真正能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是时时刻刻悬在企业头上的监管之剑,这把剑既要有兼顾市场实际需求的灵活性,也有「谁犯错就收拾谁」的灵敏性,还要能随时随地轻松被消费者握在手中挥舞,重塑消费者对市场和商家的信任,天天都是 3·15。

我们期待「天天都是 3·15」从一句口号变为现实,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你也想给「3·15 晚会续集」贡献素材,欢迎在评论区续写剧本。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