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黄金赛道系列三---国产新锐消费品牌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0617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黄金赛道系列三---国产新锐消费品牌

随着光伏赛道的大热,本着分散配置的原则,最近一直在挖掘哪些新的行业值得重仓。昨天听到了一个国产新锐消费品这个赛道,我认为值得投资,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推荐推荐细分市场的新锐龙头企业。而我看好的理由摘自得到的部分文章如下。

最近消费品市场上每一个曾经占据生态位的老霸主,假以时日都会被干掉,而新霸主一定来自国产新锐品牌。为什么呢?

1.      国家层面看,中国有几个巨大的基础红利设施。
比如中国完备的产业链、发达的高铁物流运输网络、冷链物流网络,淘宝京东拼多多这些发达的移动互联网和电商渠道、抖音快手小红书这类更直观的新营销平台,还有中国逐渐成为规模巨大的统一消费市场。
2.      中国的消费品行业,开始有了本土自己的产品定义能力,即本土产品经理的横空出世。这也是中国大市场的发展红利。2012年到2015年期间,国际巨头们为了适应竞争,他们不得不开始把一部分的产品设计职能从欧美总部给放到了中国本土,因为放在中国本土,才能够理解和适应更快的市场迭代。所以,从那会开始,中国的年轻人们,终于能够在国际大公司组织起来的完整产业链里,参与学习和设计消费品了。
3.      中国的消费品供应链网络就已经很成熟了,不论是洗护用品、日用品还是食品,本土的产能都足够给国际品牌代工。
4.      本土品牌已经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如三顿半的咖啡,完美日记的彩妆,王饱饱的麦片,小仙炖的燕窝,逐本和LAN的卸妆油,花西子的散粉,薇诺娜的爽肤水,还有阿芙的精油,集友推荐的元气森林,泡泡玛特。
5.      这个赛道很大很宽,是个增量市场。在接下来的5到10年,是中国新消费品牌的黄金时间,所有消费品都值得重做一遍。各类消费品牌都值得创新,比如鼻炎患者用的洗鼻盐水、中国男性的内裤、茶叶等等,他觉得都值得重做一遍。

最后我的疑问是如何寻找投资标的,这些细分品牌有些还在风险投资阶段,我等小散无法直接做一级市场风险投资,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以下为新国货品牌在产品上的创新案例。

-----------------------------------------------------
-------美妆品牌完美日记的创始人黄锦峰。他是宝洁出身,还做过另外一个护肤品品牌御泥坊的COO。他在做完美日记之前,做产品的系统能力已经被锤炼过了。他创业做完美日记,带的创业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4岁。这个年轻团队里有100多个人是专门负责跟上百万的用户拉群聊天的,在聊天的过程中收集产品需求和反馈,然后把这些需求和反馈快速设计成一个个新的产品,跟代工厂下单。

所以速度快的时候,完美日记一个月能推出将近30款新产品。这个速度显然是决策中枢远在欧洲的那些化妆品大牌们做不到的。所以,完美日记只花了2年时间就拿下了中国年轻人的欢心,它在2018、2019年都是天猫双十一的彩妆类目销售第一名,这个成绩比112岁的欧莱雅和73岁的雅诗兰黛都好。

------本土麦片创业品牌叫王饱饱,就借用应用在咖啡制造的低温冷萃技术去加工酸奶块、果蔬块,把它们加进燕麦片里,把原来只能泡着吃的麦片变成了可以嚼着吃的健康早餐。这个品类里一直以来的霸主是美国桂格。这也很合理,因为燕麦片是西式早餐的经典配置,那可不得吃个美国牌子,才有那味儿么。但今天,不好意思,中国的品牌王饱饱,往燕麦里掺点儿酸奶干、水果干,告诉你,燕麦片也可以嚼着吃哦。就毫不留情地把桂格的粉丝们抢走了。

------小仙炖燕窝。以前我们想吃燕窝,要么买同仁堂那种一两年保质期的罐头,要么就去干货铺里买散装的干货自己回去炖。现在呢?00后们心目中的养生圣品,是一个叫做「小仙炖」的鲜炖燕窝品牌,你要是下了单,小仙炖就会给你炖好用冷链配送给你,保质期只有15天,很新鲜。你要是买得多,我还主动分批次给你发货,因为你一次吃不完,你吃完了我再给你炖。

------逐本和LAN兰这两个国产新锐,最近一年不动声色地干掉了植村秀。植村秀来自日本的专业卸妆油品牌,在卸妆领域称霸了近20年了。

------国产品牌花西子最近把纪梵希散粉斩落马下了。纪梵希散粉,巴黎品牌。我给直男们解释一下,散粉是化妆品里的一种单品,拍在脸上能让脸色显得很均匀细腻。纪梵希的散粉曾经是散粉品类里神一般的存在。

------还有法国雅漾,我读大学的时候,女生们一提对抗敏感肌肤都必须要买它,但到了这两年,大学生们更认的牌子是国货叫薇诺娜

108 个回复

10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赞同来自:

黑神仙鱼 六六哥 llllpp2016 象三边 憔悴损 tigerpc newbison 少输当赢 Scpb1026 treenewbee更多 »

今天重点介绍下三顿半这个新锐咖啡品牌,他们的产品力体现在做情绪价值,培养用户的粘性,营销思路比利用广告或者网红带货的路数更高一筹。下面转自得到的文章。

三顿半很年轻,也就做了五六年。但是它在2019年双十一的时候,在天猫上的成交额一天就突破了3000万,超越了老大哥雀巢,成为天猫咖啡品类全球品牌第一名。

三顿半给它的用户提供了什么样的情绪价值呢?我自己作为一名消费者,我感受到的是这样一种态度,叫做「讲究」。

我给你讲讲它的三个细节,你看看讲不讲究?

第一个,三顿半的咖啡虽然是速溶的,但也分成6种口味。除了这6种基础款,还会不定期推出“0”号隐藏款咖啡,这个0号咖啡有的时候是跟其他文化品牌的联名合作,有的时候是某个大师手冲咖啡的限量款。这种玩法很讲究,相当于出了一个隐藏菜单,这在以前是只有线下的手工咖啡馆才玩得起的,速溶咖啡领域没有人玩过。

第二个,以前的速溶咖啡,雀巢啊、意利啊、麦斯威尔啊,都是塑料袋封装的,大家都默认自己比手冲咖啡要低人一头,默认喝速溶咖啡的人是没那么讲究的,图的是方便、性价比。

但三顿半不这么想,它的咖啡包装是一个一个不同颜色、不同号码的微型咖啡杯,每个微型咖啡杯相当于比普通咖啡杯小10倍左右,设计和做工都很讲究。然后小杯子上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号码就代表了不同的咖啡口味和酸度。

这个包装小巧可爱,一下会让喝它的人觉得,我虽然喝的是速溶,但我和星巴克一样讲究,我对生活有要求。还有很多年轻人喝完也舍不得扔,喜欢把小杯子留下来把玩。有很多人甚至愿意“买椟还珠”,为这个小杯子单独付费,不信你可以到淘宝、闲鱼上搜一搜,有人专门卖三顿半的空杯子。

第三个,这个小杯子虽然很好玩,但是你每喝一杯就留下一个,太多了也受不了,还容易让一些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产生负罪感。怎么办呢?三顿半又发明了一个玩法:时不时会发起一个叫「返航计划」的活动,号召自己的消费者当领航员,把喝过的三顿半空杯子送回到指定的回收点,就能兑换新的咖啡或者小礼品。为什么叫返航计划呢?因为三顿半说:我们的空杯子是散落在这个星球的各处,你们把它收回来,就像巡游太空的舰队返航一样。

这个活动三顿半在2019年底玩过一次,2020年5月又玩了一次。后面这次的返航计划开放了两天,在全国收回了77万个小杯子,参与的用户超过1万人。如果你也送过咖啡杯返航,你会有什么感受?你肯定觉得「我和三顿半一起,用这么有趣、有调性的活动支持了地球的环保。三顿半真讲究,我真有情怀」。

你想想,又讲究,又关心世界,又拥有星球旅行者那样的孤独科技文艺气质,一个喝咖啡的年轻人哪受得了这个,必须得让我的朋友知道我有这些气质,必须得发发朋友圈、微博和小红书啊。所以三顿半的用户粘性和社交关系就慢慢做出来了。

这是三顿半的玩法。

2020-12-28 11:49 0 条评论

1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赞同来自:

rypan

2020

年是润百颜参加双11的第4年。

万众瞩目之下,润百颜交出了一份令同行叹为观止的优秀答卷:润百颜全平台销售额突破2.5个亿,天猫双11开售仅18分钟销售额破亿,双11销售总额再次暴增,较去年增长137%,高居天猫面部精华国货榜第一名。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润百颜自从2017年登陆天猫以来,接连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销售额飞速增长:2018年双11销售突破2700万,次抛原液占据天猫原液榜;2019年双11突破6000万,天猫增长101%。其中,润百颜水润次抛和润百颜故宫口红分别荣获天猫金妆奖的“年度修护单品”“年度IP合作单品”;2020年润百颜销售额继续翻倍,稳居天猫国货精华榜冠军。

2020-12-28 20:56 0 条评论

6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赞同来自:

飘行人间 非理性的理性 毛里求斯的城管 rypan newbison 少输当赢更多 »

昨天聊到这做多情绪价值的高级营销,这些营销创新都是国外品牌欠缺的,中国人还是最了解中国人的需求,满足了国人更高层次的欲望。今天再来一个案例如下。

话梅,就是零食「话梅」那两个字,但它不是卖零食的,它是一家化妆品零售集合店,女生们可能更熟悉一些。

话梅最早是2008年从淘宝店起家的, 最早是开网店卖海外大牌的护肤品,像海蓝之谜、SK-II、雅诗兰黛、科颜氏都有。从2017年开始,话梅在上海、香港和北京开了线下实体店。这一下它就成了零售行业里的热门话题。

如果你不了解它,你可能觉得有点奇怪,它不就是一家化妆品店吗?以前sasa、娇兰佳人什么的,中国的女生还是见过不少的,为什么话梅能成热门话题呢?如果你没见过话梅的门店,你可以到大众点评、小红书上搜一搜,看看其他用户们发的话梅门店的图片、点评和视频,看一下它的门店是什么样子。

从装修风格讲,话梅的门店有点像宜家,它不像其它的化妆品店那样,走的是玲珑剔透、五颜六色的风格,而是走的工业仓库风。钢筋水泥墙,店内陈列的是超大不锈钢货架,很新奇,一下子很吸引人。

而且装修恰恰是它的核心价值。因为从情绪价值的角度考虑问题,你就会发现话梅线下门店的核心产品,其实不是化妆品,而是门店这个「网红打卡点」本身。描述一下它的门店什么样子:我们拿北京的店来举例子,门店的每一个角落都是特别好的取景点,专门设计来给姑娘们拍照和自拍的,你走进话梅门店的第一秒,其实就相当于进入了一场沉浸式的网红展览。它的展柜像一个巨大的回转寿司台,衔接一楼和二楼的是一个很漂亮的螺旋楼梯,二楼有5个不同风格的主题小房间。有的房间是专门摆旅行装护肤品的,有的房间是专门摆香水香氛的,有的专门是小众品牌的,有的专门是化妆间,还有的专门是艺术展示区。你要是不买也没问题,你完全可以在这里泡一个下午或者泡一整天,到处自拍,也可以随便的试用产品,甚至还可以亲身体验产品的分拣和发货,感受一下新零售的物流链条。

这个就很特别了,因为能让姑娘们试妆的化妆品柜台和化妆品店很多,但是能让姑娘们一边试妆一边逛艺术展,一边还忍不住拍照发朋友圈的美妆店,那就太少了。

如果你真在这里待了一个下午,你享受到的是一场沉浸式的自拍体验,获得的情绪价值是「美和美好」。要是放在以前你想享受这一套体验,你得先去买好化妆品,回家化好妆,再专门搜一个网红打卡点前去拍照。在话梅这些东西一站式都给你了。体验完这样一个美美的展览,临走的时候,难道你能忍住不买几个小口红、小粉底当纪念品吗?我本来不缺口红,但我在话梅的店里逛了那么久,拍了那么多精致好看的照片,要是不买几个东西,显得我不是真的精致,我得买,买了我才好意思把买到的东西跟其它自拍照片一起发朋友圈。

2020-12-29 08:45 0 条评论

2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赞同来自:

涅槃2020 孤独的长线客

今天聊聊B站,我觉得是个很有投资价值的标的,2021年的小目标是开通美股账号,在合适的价格买入它。

不知道大家刷抖音之类的短视频有没有那觉得自己被算法“绑架”了,正在逐渐陷入信息茧房。

我觉得,B站这样的存在,恰恰就是能帮助我们突破信息茧房,看到更大的世界。只要你稍微浏览过这个网站,相信你会感觉到,在B站中,有一群人因为一些小众爱好相聚,相谈甚欢,生机勃勃,这个群体还在日渐壮大。我想,时时刻刻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过着和我们不一样的生活,也是我们对抗“信息茧房”的一种方法。

有一个更接地气的评价,那就是,B站之于内容创作者,就像天桥之于郭德纲一样。一个人想踏上内容创作之路,B站是一个绝佳的演练场。


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顺着“天桥”的逻辑往下说,一个内容创作者真的想要出名,自然是需要当好“逗哏”,也就是自己能够生产不错的内容。但这样还不够,他们还得有好的“捧哏”,也就是有人对他的内容进行实时反馈。B站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不错。

首先,B站的内容并不需要完全原创,很多内容生产者可以通过剪辑原有的内容,进行二次创作,这就相当于给逗哏提供了很多的原始素材。这种二次创作很像上个世纪兴起的“拼贴艺术”。

二次创作在B站发展得非常好,最开始是二次元,后来扩张到了其他领域,真人影视剧啊、音乐MV啊、综艺节目啊,都拿来当创作素材。

今天B站流传下来的很多经典视频,原本是平平无奇的桥段,但是被脑洞奇大的UP主们“拼贴”之后,就会变成一种后来被统称为“鬼畜”的视频类型。像是“诸葛亮骂王朗”、“金坷垃”、雷军的“Are You OK”之类的,都属于这一类。这些视频经常会带来魔性的笑点和诡异的魅力,B站官方也很鼓励这种玩法。

B站在这头鼓励民间二次创合作,在另一头也在花真金白银给他们补充弹药。

一方面,B站集中购买了一大批动画番剧、纪录片、文艺电影、老电视剧的版权,比如《哈利·波特》《海绵宝宝》《大秦帝国之崛起》;最老版本的四大名著它也买了。

另一方面,B站还把大量的自制内容开放给社区的创作者。

对于创作者来说,“逗哏”的素材有了。但是这还不够——因为创作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不然为什么会有“创作环境”这样的说法呢?

B站有一点很厉害就在于,他们还给创作者提供了千千万万的“捧哏”,这些“捧哏”就是弹幕。有一句调侃,叫做一个视频没有弹幕会不完整。

而且,弹幕不仅仅可以喝彩叫好、戳笑点,它对整个B站社区还有几个关键的作用。

第一,弹幕进一步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人人都能掺合一脚。就算你不会拍视频、剪视频,发条弹幕贡献一条“神点评”,总可以吧?

第二,弹幕给一些视频赋予了新的灵魂,相当于完成了三次创作、四次创作……

欢迎大家分享B站中的一些搞笑的视频和弹幕。

2020-12-30 08:32 0 条评论

4

涅槃2020 - 慢慢变富

赞同来自:

rooyan abaidai 跑路皮皮 少输当赢

楼主讨论小破站,韭菜me我也来瞎说两句:
1、B站也有算法推荐,所以指望b站逃离信息茧房不容易,集思录还差不多。
2、B站上确实有很多优秀的内容创作者,但是随着平台名气越来越大,难逃熵增定律,或者说劣币驱逐良币,割韭菜和智商税
3、B站后浪视频带了一波主流节奏,但是一些擦边球视频已经三番五次的被警告
4、B站的恰饭悖论,作为逼格较高的平台,是为爱发电还是恰饭一直是困扰创作者们的矛盾,毕竟像半佛那种还是少之又少

总结:B站的护城河可能在于优质创作者的优秀平台和二次元90、00、10后们的用户粘性,在5g时代杀手级应用出来之前,B站我还是看好的,但是商业(割韭菜)模式还得再思量,毕竟跟抖音和直播那种简单粗暴比起来,B站还是小清新。感觉B站身上充满了种种矛盾,可能是个好产品,但未必是个好投资。

2020-12-30 09:16 5 条评论

7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赞同来自:

xibu drzb 画眉 酱油面 孔老大 夜路沙冷 alanbian更多 »

86版的《西游记》,这是大多数人的童年回忆,B站也买了这部电视剧的版权。

其中有一集是《三打白骨精》,一开头,猪八戒要孙悟空飞出荒山野岭去化斋,这时飘来一条弹幕说:“我拿你当师弟,你拿我当美团。”等到白骨夫人假扮的少女和老太太都被打死之后,屏幕上又飘来一条弹幕写着:“老娘的两个账号废了。”你看,1986年的孙悟空和白骨精,哪能想到自己的心情在几十年后的当下可以这么被诠释呢。咱们还可以做个假设,如果现在有一个B站的新人创作者,想要通过86版的《西游记》进行二次创作,那他看了这些弹幕,那可能就会受到启发,剪出一个《美团外卖小哥孙悟空》的视频。

咱们还可以继续畅想,假设10年后,B站和《西游记》仍然火爆。还会有新的用户,给《西游记》贡献最新的有趣的弹幕,还会有新的B站创作者从中获得启发,开始自己的内容之路。这使得在B站,无论多老的内容,都有开新花的可能性。

2020-12-30 10:37 0 条评论

7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赞同来自:

0Aries0 沉默的铁道兵 瘦骨铜声 奔跑的君予 好奇心135 vvvchang treenewbee更多 »

2021年新年快乐,以下是摘自罗胖的跨年演讲,关于碳中和的一些预测。看到比较突出的机会是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货币和植树造林行业。希望大家推荐下低估的标的。

来看看,我们身边现在有没有这种看起来很小,将来会变得很大的新变量。

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可能今年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条新闻,中国向世界宣布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简单说,就是到2060年的时候,中国这片国土上,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下降,即使有排放,排出的部分,也会被植树造林之类的手段消化掉。

乍一看,这件事特别遥远。这条新闻在很多人眼前可能一飘也就过去了。毕竟,2060年,40年开外啊,谁知道40年之后怎么样。但是,为了准备跨年演讲,我还是专门找学者打探了一下,这个目标是咋算出来的?靠谱不靠谱?没成想,这一问,问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

专家说了,这不是算出来的,这是定出来的,这就是一个战略决心。

先定目标,再拆任务,再看怎么干。

在中国,你说是算出来的靠谱,还是定出来的靠谱?至少,2020年发生的几件事都在告诉我们:在中国,先定目标,再拆任务,是一个更靠谱的途径。

探月计划,早在2004年就制定了,叫“绕”、“落”、“回”三步走。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成功带回了月球的土壤样本。现在,让我们再看一眼这三个字,绕、落、回。多么简单,又是多么坚定。

扶贫攻坚战,2015年那一年,中国仍然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832个贫困县。谁都知道,剩到最后的,一定是最难啃的骨头。但是5年过去了,2020年我们居然就做到了。

中国人做事,往往就是这样。先定一个难度极高的目标,高到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实现。但是,一旦实现,就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红利。有了这个超大目标之后,再汇集一切的资源、人才、精力,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把它实现。万维钢老师对这种现象做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概括。他说这叫“奇迹业”。

好,我们带着“奇迹业”的视角,回头再来看看“碳中和”这件事。你就会发现,它不是一个远在40年后的目标,它是我们这代人生命当中,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变量。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那么,核能的装机容量是现在的5倍,风电的装机容量是现在的12倍,而太阳能会是现在的70倍。一个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打开了。你信,还是不信?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那意味着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的燃油车,都将退出历史。那么大的汽车产业,将完全换一套产业链、换一套规则和玩法,重来一遍。你说这会带来多大的机会?你信,还是不信?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那意味着中国的森林一年生长量要达到10亿立方米,这比现在翻了一倍啊,森林覆盖率要稳定在26%以上,中国的生态环境会发生一次飞跃。你信,还是不信?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那意味着整个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会成为最主要的能源输出地之一。中西部地区的价值、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角色,会被重新定义。你信,还是不信?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那意味着中国会摆脱对外部能源进口的依赖。那么所谓的马六甲困境,也就是能源运输卡脖子的问题,将不复存在。那么中国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也会迎来一个新局面。你信,还是不信?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中国的能源产业将从资源属性切换到制造业属性。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制造业啊,那是中国人的基本功,到了咱们的主场啊。凭借制造业那个可以不断优化、持续迭代、效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的特性,将释放一个多么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你就想去吧。你信,还是不信?

请注意,这是一副摊在桌上的“明牌”。我们这代人全部都在牌桌上。听着好像特别远,但是你算算账,今年出生的孩子,那个时候正当40,风华正茂。他们这一生,注定会被这个新变量影响。

除了“碳中和”,我们身边这样的变量到处都是。比如,自动驾驶,你信不信它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实用技术?再比如,数字货币,你信不信它在不久的将来会完成普及?

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这些变量都对我们这代人的生活产生山呼海啸般的影响。你要是让我选择,我选择信。我选择坚定地想象一个变量长大以后的样子。

2021,值得期待。

2021-01-01 08:50修改 0 条评论

3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赞同来自:

非理性的理性 路林 闲菜

双十一跑完之后,有360个细分类目,是全新的国货品牌拿下了成交额第一,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其中还有16个品牌的成交额超过了1亿,其中有我们很熟的也有没听过的,比如完美日记、花西子、云鲸、Ubras、三顿半、认养一头牛等等。双十一之后出来的这张图表,很多关注消费的风险投资机构就赶紧打印出来,一家一家谈投资去了。 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改变国人的消费观念。

2021-01-02 09:17 0 条评论

10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赞同来自:

涅槃2020 非理性的理性 孔曼子 刺目青虹 猪尾巴草77 nkfish 索罗狮 Jason_Z newbison 画眉更多 »

最近再聊聊宠物市场,但是没有特别好的标的,两个港股可以关注,小米目前价格太高了,另外孔老师在帖子里推荐的H&H 01112,这个目前股价在低位,最近收购了海外的宠物食品公司。A股的中宠也已经涨上天了,记得以前债转股套利买过。大家还有什么推荐的好标的吗?

我本人也在夏天带回了一只叫德文的品种的宠物猫。猫的好处是不用怎么打理,每天有十分钟基本就搞定了。另外,我们家的小猫很黏人,胆子比较小,是个陪伴的好宠物。而且,她的弹跳也是非常惊人,她不到五斤的体重,能直接垂直起跳1.7米以上。来一张她现在已经能在家里飞檐走壁的照片吧。

以下为摘录部分。

双11小趋势,猫用的小家电比人用的小家电高级多了。

最近淘宝后台发现一件事,入冬以来,淘宝上的宠物电热毯搜索量,同比增长了一倍。而且还不止电热毯,宠物用的取暖设备花样无比多:猫狗电热毯、保暖被窝、乌龟晒背灯、鸟笼取暖器、宠物小型空调。甚至连猪也有专门的电热板,商家在猪用的电热板的功能介绍里写着:预防拉肚子,改善胃功能,保护肠道粘膜,提高猪仔生长速度。

看看,你整天嫌弃你妈妈觉得你冷,你不也惦记给你的猫套上秋裤么?

除了取暖设备,在天猫双十一里,宠物的智能家居用品销量也同比增长了5倍,有一个做智能猫厕所的新品牌叫catlink,据说能自动铲屎,这个品牌同比增长了10倍。我不养猫,所以这个猫厕所铲完屎能不能自动冲咖啡我也不知道,不算给你带货。

除了猫厕所,猫的智能电器还有很多,智能喂食器你们都知道了,还有冬暖夏凉的智能冷暖窝、陪猫玩的智能机器人、监测健康数据的智能项圈等等,都很受欢迎。

2019全国城镇养猫人数为2400多万人,按一人一只算,这已经比中国一年的新增人口还多了。所以各种宠物小家电里,给猫开发的产品也是最多的。去年双十一的时候,猫粮的销售额就已经打败了婴儿奶粉。

所以,今年以来,好多大玩家也开始入局宠物家电市场。今年年初,小米商城上新了小顽固智能宠物饮水机,更早前小米还投资了一家公司叫猫猫狗狗,专门就是开发宠物智能家居产品的。10月份,美的也推出了一款宠物自动饮水机。

除了小米和美的,像莱克、小熊、亚都等家电品牌也都进入了这个市场。猫不愧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宠物品种,以一己之力带动了多大的内需啊。替我们家狗对猫说一声佩服,告辞。

不过听完这个小趋势,我有两个感想。一个是,我们是真的讨厌苟且,真的更爱现成的诗意啊。这么多人愿意买功能繁多的宠物家电,背后还是希望把养育的艰辛给尽量外包出去。

另外,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我觉得自己给宠物买非刚需产品的心态,有一点点像在买「赎罪券」,因为与其说是我在养宠物,不如说是宠物在陪伴我,我需要它多过它需要我。我其实陪它陪得不够好也不够多,所以有时候不禁会想要买点好吃的、好玩的、新奇的用品,在想象中对它做了点补偿。我这样特别不好,如果你也养宠物,可别像我一样。

2021-01-02 09:37修改 2 条评论

0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恩格尔系数指的是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这个指标越低,就说明你的生活质量越好,因为你除了吃喝还有钱去进行其他的消费嘛。

干嘛突然说恩格尔系数呢?因为中国很多的猫猫狗狗是靠着主人逛淘宝养大的,它们的恩格尔系数也在下降,去年是47%,今年是39%。也就是说,主人们给自己宠物花的钱,只有1/3是用来给它们吃饭了。按照国际标准,这相当于猫猫狗狗们的生活水平从小康进入了相对富裕。

那么另外的2/3的开支都花到哪儿去了呢?宠物电热毯,陪伴机器人什么的,都不新鲜,但金龙又告诉了我一项新消费:宠物培训班。他说,光是12月,就有将近1000只狗,在淘宝上报名了宠物培训课。你们这些狗子啊,是都开了抖音号和视频号吗?也不知道狗子们去上培训班开不开心啊?

这说明了家庭宠物市场大有可为,且朝高端化,规模化发展。

2021-01-03 08:42 0 条评论

0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假期最后一天,我第一次看了下B站跨年晚会的录播,基本很多时间都在看弹幕中的些新名字,如爷青回,好家伙,猫狗双全等。并百度意思,试图跟上B站文化,要知道B站的跨年晚会后股价可是跌了9%。但我却认为这也是被错杀的,因为这个跨年晚会还是有很多关爱世界的主题,比如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小女孩和全世界各地的音乐人和声唱的《See you again》,还有温州话的《站起来》。

这个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很火的一档自制综艺节目叫做《说唱新世代》。说唱类综艺,中国的视频平台已经玩3年了。B站不是首创,甚至自制真人秀也不是它的强项。但《说唱新世代》今年刚一出来,市场的口碑就炸了,它现在在豆瓣上6万多人打分,评分高达9.1。

不就同样是唱嘻哈吗?B站做得有什么不同?至少从我的角度就看到了三个特别有意思的差异点:

首先是节目策划上,它把一场说唱节目设计成了生存游戏,选手们在比赛期间被聚到一个工业风的基地里,居住和创作环境是分等级的,选手们在比赛里要自己去挣一种叫“哔特币”的游戏币,来讨生活,要是没钱了也会被淘汰。这就有点像我们聊过的综艺2.0,以比赛为背景,去制造关系。

其次,这个节目在内容立意上也非常高明。这档节目的slogan叫「万物皆可说唱」,它非常注重引导选手去关注世界,反思生命。

在节目最初面试的时候,导演组就特意去问每位选手:嘻哈歌手的创作需不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后来进入正式节目录制,节目方又会问选手:「你选歌红还是人红?」甚至半决赛的玩法直接是给出了几个辩题,让歌手们写歌来辩论,比如「手机奴役我们还是给我们自由?」「年轻人应该逼自己一把还是放自己一马?」你看,别的说唱节目也就关心关心韵脚和耍帅,这档节目在关心世界。

第三个差异是一个人,总导演严敏,为什么选他?因为他以前导演的《极限挑战》,是过去几年里B站上最受欢迎的国产综艺。从弹幕上看,他也是B站上收到过最多用户表白的中国综艺导演。

事实证明B站确实选对了。让《说唱新世代》这档节目去关心世界,就是严敏自己的用意。他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这个节目,是在寻找用讲真话的方式,为自己和所在群体发声的世代表达者。」

有个节目的豆瓣评论,有300多个点赞。评论说:都给我去看!!真的好看!!真正的万物皆可说唱,几次都要听哭了。第一集就出现了好多特别有思考、有价值的歌,关注校园暴力,关注女性的社会角色,寻找梦想和现实的平衡。真的真的没想到这个节目这么好!!每次都是两个叹号。

所以B站的价值变现,除了现有的的收入来源四大块,游戏、广告、增值业务、电商,还可以成为行业智库。B站可以给其它的内容公司提供更精准的投拍内容建议。

这两年,很多公司都想要用大数据去分析和推算用户偏好,来反向设计产品。影视公司也不例外。2015年的时候,阿里影业就曾经下过这样的决心。你想想,阿里哎,几乎是全中国拥有最全用户数据的商业集团了。但启动大数据战略后,阿里影业的第一部作品《摆渡人》,最终票房7000万美元,没能追上成本。今天去翻豆瓣,这部电影的评分也不高,4.1。

是不是可以脑部一下以后影视公司或者电视台都需要找B站要内容数据的画面,因为B站有年轻人的想法,而年轻人就是消费的未来。

2021-01-03 21:49 0 条评论

7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赞同来自:

流浪者 jiangyounan zqbxlq 憔悴损 newbison rypan urfatu更多 »

今天我们聊聊海外消费降级会进一步加速中国的品牌出海。分享的案例也是个A股上市的次新股,叫安克创新,目前股价在高位,我们可以等夭折后入手。或者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类似的标的目前处于低估呢?

安克,英文名叫Anker。这个品牌你不一定熟悉,但是北美、欧洲、日本和中东很多人看到都会觉得很眼熟。全球最大的传播集团WPP和Google每年会联合发布一个榜单,叫做《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今年安克排名第十一,比OPPO、大疆、腾讯都要靠前。

安克是干嘛的呢?它是一家专门做自有品牌充电器和移动电源的中国公司,是从长沙起家的,安克去年的销售额已经有60多亿了。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叫阳萌,是个长沙人,80后,他在创办安克之前,是Google的搜索引擎高级工程师。

那他为什么要去创业做硬件呢?因为2011年他在一次修电脑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商业机会。

阳萌作为工程师,动手能力和意识很强。他当时是想要自己在亚马逊上买一块电池来给自己的电脑换上。结果发现能买到的电池要么是七八十美元的原装电池,太贵了他不舍得买;要么是十几美元的杂牌电池,他又觉得不可信、不敢买。

阳萌,作为一个有建设性的计算机工程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个机会。他想,如果能生产有品牌且质量不错的第三方电池,肯定有市场。于是,他决定离职创业。

所以2011年这一年,阳萌一边在美国加州注册了品牌Anker,一边在老家湖南成立了一家叫做海翼的电子商务公司。Anker这个词是从德语里来的,意思是支柱或者船上的锚。

然后分工就来了,Anker公司负责在亚马逊上挖掘需求,海翼公司负责在国内寻找供应商,然后做了产品用Anker这个品牌在亚马逊上卖。同样是笔记本电池,Anker做的电池质量比杂牌电池要更接近原厂电池,定价却只有三四十美元,是原厂电池的一半,很快就打开了市场。Anker这个品牌也就立起来了。

到了今天,根据安克公司自己说,安克在智能家居、智能声学、智能安防等领域也都有了产品,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用户超过了6500万。2020年8月,安克创新在国内的创业板上市了,我看了一下目前市值650亿左右。

2021-01-04 19:24修改 7 条评论

11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赞同来自:

Decadef20 sunnlyzzzj jackhsucn 流浪者 非理性的理性 rypan shininggreen 路林 陈小号 闲菜 dior79更多 »

SHELN,作为一家成立于 2008 年、总部位于江苏南京的跨境快时尚公司。12 年来,SheIn 默默长大。SheIn 的前几轮融资于 2013 年、2015 年、2018 年、2019 年底完成,投资方包括亚洲老牌风投机构集富亚洲、IDG 资本、私募巨头景林资本、红杉资本、Tiger Global、顺为资本等。

公司创始人许仰天说,08 年金融危机让他意识到中产阶级会崩溃,所以要给他们提供便宜的衣服。很多服装从业者都看到了这个机会, 但 12 年过去,跨境电商的赢家,是许仰天。

“我买的停不下来了,lol。我上 SheIn 成瘾了。” 美国佐治亚州的大学生舍格伦·普兰森特(Shequarian Pleasant)在 Facebook 上发了自己购物清单。

16 件商品,总计 108 美元。包括六套大码塑形套装,单价在 6-18 美元之间;瑜伽球、瑜伽带、瑜伽踏板拉伸器各一个,均价 5 美元左右;七个小饰品,最便宜的只要 1.38 美元左右。

这就是SHELN针对西方社会消费降级的精准营销。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便宜、选择多、上瘾,时尚。国外比ZARA便宜的服装店不多,但是用自己的 GUCCI 和 Prada 搭配 SHEIN 的衣服而走红的网红们就更少见了吧?
  2. 比 Zara 还快 7 天的快时尚,SheIn 将打样到生产的流程由缩短至最快 7 天,比 Zara 最快的时候还少 7 天。SheIn 判断产品表现也更快、成本更低。没有线下店,SheIn 一款衣服可以一次最少生产 100 件,根据消费者购买反馈,决定给哪些款加单。据2018年统计,SheIn 爆款率在 50%、滞销率在 10% 左右。压中爆款后,通过后续加订单,单件成本就能大幅降低。
  3. 极致的品控,一件衣服线头要少于三根。SheIn 主动给工厂补贴资金,确保工厂生产 100 件也不亏。同时 SheIn 不拖欠货款。这种段永平常说的 “本分” 在中国实体经济里颇为难得。现在小的服装厂挤破头去做SHELN的生意,这就是最高级的品控策略。做事先做人。
如今,SheIn 以及围绕在它旁边的数百家工厂,构筑了一个类似西班牙 ZARA 生产总部拉科鲁尼亚小镇的产业集群——ZARA 的 54% 商品都是在总部周边生产的,行业上下游工厂毗邻,订单响应迅速及时。这是快时尚的最理想模式。

最后再来看看它和竞争对手的比较,SheIn 今年完成了 E 轮融资,估值超过 150 亿美元。它希望成为线上 Zara,去年将 300 亿元人民币的服饰卖到海外——大约 1/7 个 Zara 或者 2.5 个 H&M。

新冠疫情爆发,SheIn 在 6 月的内部会议上宣布销售额已经过 400 亿元,今年有望冲击千亿。几乎同时,Zara 宣布 2-4 月收入几近减半、关店 1200 家。SheIn 目前正在筹备上市计划,目前洽谈的承销商有高盛、大摩、美林、美银。

在 SheIn 的第一大市场美国,Google 上搜索它的用户已经是 Zara 的三倍以上,但没有一家媒体机构报道过这个中国公司的突然崛起。

从中国到美国,从媒体到研究机构,《华尔街日报》、CB Insights、Crunchbase、FORTUNE、IT 桔子、艾媒咨询公布的十亿美元以上独角兽公司榜单,都遗漏了这家公司。

2021-01-05 21:52 1 条评论

3

rypan - 防守反击!

赞同来自:

瘦骨铜声 rooyan 画眉

今天试吃了麦片品类里的王饱饱和五谷磨房

两家脱水的水果酸奶都差不多。五谷磨房里多一种小的谷物圈,味道不错。

王饱饱的特点是提倡健康,麦片用低温烘烤,不添加其他成分。但问题是这种方法会使麦片很硬,对我这种牙口比较好的人来说都是较大的负担。它的硬度大致相当于桂格的快煮麦片。如果用牛奶冲泡后再微波加热,水果干的味道差很多。我女儿的建议是脱水水果独立包装,麦片冲泡加热后再放水果干

五谷磨房的口感就好很多。麦片不硬,和脱水水果混在一起,完全可以直接作为美味的零食。当然,好吃的代价就是含糖含油量高,制作方式没有王饱饱健康

我的看法是:王饱饱在改变麦片加工方式前,销路可能很难有大幅提升。五谷磨房的销售方式很差。

2021-01-06 08:30 1 条评论

7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赞同来自:

大象小尚 闲菜 路林 画眉 rypan 郑大进 nathansz更多 »

今天我们聊聊游戏吧。最近有一款国产游戏,在游戏行业里爆榜了。这款游戏叫《原神》,是中国的游戏公司米哈游在2020年9月底发行的。

它上线的第一个月,就从全球玩家手中赚走了2.45亿美元,是当月全球收入最高的手游。腾讯出品的《王者荣耀》,国民游戏,在同一时间里的收入也才2.16亿美元,输给了《原神》这个新秀。

在国内的游戏圈,不少人质疑说,《原神》抄袭了任天堂的名作《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说《原神》在场景画面、人物动作和交互设计上都有《塞尔达》的痕迹。随着游戏玩家的增多,国内玩家当中出现的争议话题也越来越多,比如说它「文化杀熟」什么的,这不是今天的主线,我就不展开了。

在中国比较有影响力的游戏媒体TapTap,满分10分,玩家们给《原神》的评分只有4.7。在B站的游戏中心里,《原神》的评分也不高,5.2。

但在国外呢?全球知名游戏媒体IGN说「《原神》是今年最令人激动的游戏」,并且打出了9分的超高分,也是10分满分。在《塞尔达》的本土,日本的权威游戏媒体《Fami通》也给了《原神》白金殿堂这个评级。这两个榜单你要是没听过都没关系,总之,这是中国游戏史上,第一次有游戏获得了IGN 9分和白金殿堂荣誉。

《原神》开创了中国游戏行业的新历史,它把我过去十年一直想干的事情给干成了。而这对行业的影响会是翻天覆地的。

你听听,这么重要,是不是得把我从许怡然老师那里得来的听课笔记分享给你?开始吧。

第一条,原神是个什么样的游戏?

它是一个「开放世界探索解谜 + 多角色收集养成 + 高质量单机剧情游戏」。这个游戏的主线任务是,玩家作为一位旅行者,他需要在自由的旅行中结识各种伙伴,一起去击败强敌,找回自己失散的亲人,并逐渐挖掘一个真相:到底什么是「原神」。

米哈游公司为了开发这款游戏前后投入了1亿美元,这个投资量级在以前的国产游戏里是没有过的。

第二条,米哈游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米哈游是中国最早进入二次元领域的游戏公司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二次元游戏研发商。它的三位创始人都是上海交大的研究生,都热爱技术和动漫文化。还在校读书的时候,就创办了米哈游,开发移动游戏和漫画。

除了侧重二次元,米哈游还是一家相对注重技术积累和突破的公司。要不然今天也做不出《原神》。

在《原神》之前,米哈游在业内也已经有一些厉害的代表作了,比如《崩坏学园》系列123,都是二次元风格的手游。其中《崩坏3》,光是在2019年就替米哈游挣了4亿美元。

不过资本市场暂时就惦记不上它了。2017年,米哈游曾经在A股递交过IPO申请,结果排队排到2020年也没有上市成功,所以今年在《原神》上市之前,米哈游把IPO申请给撤回了。

第三条,《原神》有什么特别之处?

《原神》的特别之处,就是干成了许怡然一直想干的事情。这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米哈游以国产游戏开发商的身份,开发出了接近国际3A级别的跨平台游戏作品。这是了不起的。

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3A、开放世界、跨平台。

在游戏行业里,3A一般指的是高投入、高质量、高体量。《原神》这款游戏用了米哈游1亿美元、3年时间和500人的团队,从投入的角度绝对算的上3A了。

在以前,3A级的游戏,主要出现在游戏主机和PC电脑上,因为手机能够支撑的画面和操作体验精度不够,高了跑不动。开发商给手游的投入和质量目标都是偏低的,所以一般手游不会进入3A的评估体系。在中国,游戏主机又不发达,在PC游戏还没有到达3A之前,就出现了手游风潮,跳过去了。造成了国内绝大多数开发商,现在都主要在做手游,所以国产的3A游戏以前非常少。

第二个关键词,开放世界。「开放世界」是一种游戏设计理念,在一个开放世界里,玩家的行动不是只能限制在既定任务线上的,而是可以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漫游,自由地跟这个世界里的任意细节互动,就像我们的真实世界一样。一个游戏里开放世界如果越大,可互动的细节越多,玩家的体验就越丰富。

《原神》也设置有任务主线,但你要是玩这款游戏,你可以不去着急完成主任务,而是在游戏里的开放世界里到处晃荡。具体的玩法就不剧透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下载体验一下,不收费的。

第三个关键词:手机。

3A级别的游戏,以前只能在专用的游戏主机或者电脑上玩,这就意味着开发者们没有办法触达到更大量级的手游用户群。但这一次,米哈游按照主机游戏3A的标准开发了《原神》,同时提供了一个简化优化的版本,降维放到手机上,这可不是高维打低维么,高维打低维是什么结果?稳赢。你看了这么多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你已经很熟了。

这还不算,《原神》可不是简单的支持多平台而已,它还是支持全世界全平台玩家联机的,它的数据在电脑、手机端可以互通。这就要求米哈游要让全球范围的发行和运营策略都保持高度同步,各个平台的版本,后台统一的服务器都要配合好,这也相当不容易。

总结一下,《原神》这个游戏对行业做了3个颠覆。
  1. 高品质:开创了3A品质的手机游戏时代;
  2. 免费:《原神》还开创了一种在欧美游戏圈罕见的盈利模式:在一个看似单机的游戏里面,采用了免费加内购的付费模
  3. 拒绝安卓市场:好品质可以很拽,拒绝安卓平台的上架避免被分成,但是IOS平台一般是高端玩家,还得迎合。

2021-01-06 21:44修改 4 条评论

1

涅槃2020 - 慢慢变富

赞同来自:

rooyan

我的观察底仓有个金达威
看基本面:市值200亿,5年平均ROE 17.12%、5年营收增长率 30.66%、5年利润增长率 18.30%、净利同比增长 50.41%,三季报经营净现金流7亿多跟净利润差不多,挣得是真钱
看主营,做保健品,NMN不老药的,美容保健,消费赛道,网红概念
唯一不爽的是关联交易多了点,大股东是中牧股份,总是搞来搞去,但中牧是国企,不至于作假吧

2021-01-07 10:30 3 条评论

7

路林 - 敬畏市场,相信价值

赞同来自:

rooyan 七星投资 miniming Kennis rypan xiaofeng71 cwd703更多 »

中国消费潜力太大了,
吃喝玩乐健身房,
衣服裤子运动鞋,
歌舞影音自骂游,
美容美发大保健,
……
我感觉娱乐这个赛道才刚刚才始,吃饱喝足以后,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打个麻将、K个歌、跳个广场舞……这些大众爱好了,都要开始追逐自个的个性爱好了,或者看别人玩,自己也要玩,跟风弄个爱好,总之,得有个爱好,即是获得快乐,也是社交的必需,没个爱好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集思录坛子里就有不少打高尔夫的,玩改车的,弄园子的,成年累月自驾游的……
玩嘛,就得烧钱折腾装备,有人烧钱就会在很多细分市场催生非常有竞争力的公司,
比如打羽毛球,得买球拍球鞋,鞋可以用耐阔将就下,拍子不行啊,于是你就把眼睛盯上了yonex。
比如骑自行车,你会去了解喜玛诺
喜欢摄影意味着你要不停的去买镜头,爱好钓鱼的在一次大鱼跑了以后必然换竿换线
就是那句有名的:钓鱼毁一生,摄影穷三代;
喜欢HIFI的就更是无底洞了,音源、功放、音箱、线材,烧得那是没玩没了
……
你问我咋知道的,因为以前我同事喜欢羽毛球,于是我也加入了,后来他离职了,没人陪我打了,拍子鞋子在柜子里睡觉;
后来我领导喜欢摄影,并告诉我他认识尼康的人,于是我有了单反,偶尔拍两张;
后来湖河治理,生态恢复,我又拾起了小时候的爱好:钓鱼,钓台钓椅钓箱鱼竿鱼线鱼饵鱼护……越来越多,后背箱里全是鱼具鱼饵,最后被家里领导限制了;
最近又在偷偷的研究HIFI,看着数播、解码、功放、音箱的价格那么高,购物车是不能放了
……
可能是管理层觉得玩物丧志,A股的娱乐行业上市公司是少之又少,好不容易来了个光威,竟然不含鱼竿资产,以后我们就在这个贴子里收集一些娱乐行业的各个细分市场龙头

2021-01-07 12:17 5 条评论

33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赞同来自:

飘行人间 xm0409 胡桃夹子 夜路沙冷 非理性的理性 一扔大师 为财奔波 海浪9999 muyu2010 彩虹人 ably rypan leelily 柳白 Royal0000 孔曼子 王力平 jiangyounan tbeanirong pppppp TomGoogleBaidu 长红姐 渡鸦 treenewbee haiyu yakov 黑神仙鱼 搬砖背锅 友仔悠哉 涅槃2020 homanking 前路 Taooo更多 »

今天继续聊聊游戏行业的两个变化趋势。

第一条,以前国内中小游戏厂商很流行的「买量发行」这种商业模式正在加速萎缩。

在互联网行业呆过的人都知道什么是「买量」。买量的全称是买流量,意思是以用户转化为目的而进行广告投放。花100个亿把LOGO打在月球上,这是主推品牌影响力的广告;花100个亿把得下载二维码打在月球上,这就是主推用户转化效果的广告。

游戏行业也一样。一款新游戏上市了,游戏公司要到用户流量大的地方花钱打广告,把用户拉到自己的游戏里来。这就是买量。

今年以前,游戏行业似乎有一个默契,大公司小公司都做游戏,但腾讯、字节跳动这样的大公司有自己的平台,自家游戏在自己的平台上做转化就够了,买量江湖更多的是留给小公司们的。但今年以来发生了一个变化,大的游戏厂商也加入了买量行列,一下子就把买量价格给拉高了。中小游戏公司们原来依赖的买量模式正在对它们失效。这对它们来说就意味着,要另寻可行的商业模式了。

既然旧的模式在被摧毁,有什么新的模式在壮大吗?

这就是第二条,内容服务会占据主流。微软不久前宣布,它的游戏主机Xbox上的云游戏服务,2021年也会登陆iOS和PC平台。

它意味着什么呢?你可能知道,微软还有一个身份,是世界三大游戏主机的制造商之一,他的游戏机Xbox,和索尼的PlayStation、任天堂的Wii一样,都是深受全球的游戏玩家热爱的专业游戏主机。

在以前,微软的游戏主要是在自己的游戏机Xbox平台上发行,玩家喜欢哪个游戏可以单买,也可以购买一种会员服务,每个月14.99美元的会员费,Xbox上的100多款游戏随便你玩,就跟奈飞的会员一样。

其实不只是微软,苹果、谷歌还有一些大牌的游戏厂商,这几年也都推出了各自的游戏订阅服务。

但微软比他们迈得更大的一步是,把自己的游戏订阅服务放到了对手iOS和PC的平台上,这就有点像,奈飞又把自己的全部内容放到了亚马逊上。你要是在亚马逊里登陆自己的奈飞账号,你就可以在亚马逊看奈飞的影视剧。

这是因为Xbox硬件卖得不好吗?不可能,它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三大游戏机之一啊。微软咋想的呢?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在最近的年度股东会上回应了这个问题。他说了一句话:微软仍然要用最好的游戏内容和最好的社区来支持我们的游戏主机。但是我们更广泛的愿景是,确保30亿游戏玩家能够在任何地方玩他们想玩的游戏,决定他们想要的内容和他们想和谁一起玩,这就是我们正在制定的战略。

这句话的意思我帮你翻译一下:微软想要的不是Xbox里的1500万会员再翻10倍,它想要的是全球30亿的游戏玩家都给它付费。你们不来我这里,我就跋山涉水去触达你。你是不是我的硬件用户没关系,你是不是我的内容的用户,才有关系。

所以,买量模式在失效,就是渠道和入口在失效。而微软舍弃自己的硬件,直接到其他平台上去提供游戏订阅服务,也是在淡化Xbox这个硬件入口,直接用内容和服务去触达和争取用户。

你想想微软要提供的是什么服务呢?100多个游戏随时打、随便打的服务。在观念上,当我们接受并习惯了每个月像交水电费一样交游戏订阅费了以后,那可不就是把游戏更深地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节律里吗?

微软真正在卖什么?它在卖的是100多个数字世界的签证,14.99美元逗留30天。

IDG资本今年三季度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4年,微软的主机游戏收入预计有36%是来自会员订阅,这个收入结构会跟索尼、任天堂完全不同。那全球游戏市场什么样呢?国际数据公司IDC说,到2025年,游戏订阅收入将占到全球游戏市场收入的26%。

一个36%,一个26%,我觉得微软不只是收入结构跑在了世界前面,它的观念也跑在了世界前面。
请你跟我一起继续关注这个趋势的演化。商业世界的重要变化发生时,我们必须在场。

总结,未来1-5年里,虽然买量的生意不好做了,但是小公司通过资本的方式跟大厂联手的机会反而变大了。因为越来越多的大厂正在意识到,批量控制内容,控制游戏产能,能够给自己带来微软那样的潜在机会。所以它们正在大肆地投资和收购内容公司,如果你的游戏公司能够进入大厂的订阅服务体系,你就可以安心地发挥创意,专心去做真正精彩的游戏,而不必整天操心融资、赚钱、氪金了。

我们在这个并购的趋势里能发现什么适合投资的标的吗?

2021-01-08 22:01修改 12 条评论

5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赞同来自:

xibu ably 非理性的理性 rypan RiverToSea更多 »

昨天聊到,目前国际国内大厂在平台上的大数据形成了自然垄断,而小厂需要从内容取胜。我们再结合最近各大政府的反垄断来分析下目前这些巨头们是否值得投资。

数字平台巨头是一种很强横但也很脆弱的垄断,而且,它们似乎也不是那么穷凶极恶地在“损害消费者福利”,相反好像还整体提高了市场效率(我们个体似乎也受益不少)。那么问题来了:全球政府为什么还要对它们实行反垄断呢?反的究竟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这就是今天我要跟你分享的内容。

先说结论:数字平台反垄断的目的是要将数字权力关进笼子里。

先说啥叫做数字权力。我们都知道,产权是人类社会增长和分配中最关键的权力。平台巨头们的数字权力就来自它们对大数据金矿拥有的产权。这种产权有多厉害呢?

1.从经济层面,它让数字平台获得了几何级数增长的能力,还让它们在分配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这就相当于拥有经济上的垄断力量;
2.更重要的是,从政治层面,这种权力对现行的社会权力结构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冲击——这点非常难理解,但是是反平台垄断的核心。

一、数字权力带来经济上的垄断,影响社会分配机制

经济上的垄断力量比较好理解。平台们在数字世界里“建设城市,制定规则,管理经营城市,并收取税收”。很明显,它们对于普通企业来说,是很容易形成降维打击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平台不是经典教科书上的那种“企业”,而更接近于一种经济和社会组织。和传统公司不同,数字平台不争夺市场份额,它们争夺市场本身。

尽管平台垄断也是脆弱的,但主要是指技术迭代,而这是可以用资金优势来弥补的。比如Instagram和WhatsApp崛起后,脸书直接就把它们给收购了。所以这些巨头完全可以吞噬潜在对手,阻止进一步的竞争。长此以往,各个行业的头部效应越来越强——头部效应越来越强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增长的问题,更是一个分配问题。

企业组织模式是一个社会的初次分配形式,国营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都是不同的组织模式,但本质上不就是不同的分配机制吗?数字平台确实是资本密集、高技能人力资本密集、人均效率(利润)极高,但是对整体劳动力市场来说,这种组织模式其实只是极少数人的天堂——比如说,2019年,沃尔玛有220多万员工,阿里有10万,但前者的市值是后者的63%。

这意味着,数字平台头部效应越强,社会财富的分化会越大。这个事情在美国已经非常显著了。过去20年美国社会和政治生态上的很多问题都跟这个密切相关。

所以,这是政府对于平台巨头们数字权力的第一层顾虑: 很多时候,单个企业的增长效率并不一定等于全社会的福利最大化(分配公平)。尤其是分化加剧之后,公平这个议题的砝码会显得越来越重。

未完待续。。。。。

2021-01-10 13:52修改 0 条评论

7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赞同来自:

songchao1199 六日曰 妖红 homanking coolchan 夜路沙冷 rypan更多 »

数字权力源自“大数据”。我们都知道“大数据”是生产要素。以前,寡头们也是占有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但是大数据这个要素很不一样:

第一,它是具有高度控制力的生产要素。

比如说,2019年中国外卖订单平均配送时长比3年前减少了10分钟——这个减少的时间就是被平台的智能算法“优化”的。怎么优化的呢?骑手们的收入取决于准点率、超时率、投诉率这些考核指标。而这些指标都和送餐时间密切相关。为了获得高收入,骑手们逆行、超速、闯红灯,和时间赛跑——而这些数据反过来变成了骑手们新的考核指标。换句话说,骑手们跑得越快,随之就会被要求以更快的速度送达,然后形成了一个往复循环、越逼越紧的反馈机制。这种“高效”和“优化”的背后就是平台基于大数据的系统和算法。骑手们创造了大数据,算法分析大数据,再反过来“控制”骑手。这绝不是外卖或者说服务业平台的独有现象。从操作系统平台到电商平台,再到社交媒体平台,都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

第二,它是具有自我繁衍能力的生产要素。

数据不是像别的生产要素,“用完即抛”,而是循环使用,越用越大,吸附能力越强。而这个特征又反过来加强了数据的控制力——所以我们观察到,平台越大,用户越多,沉淀的数据越大,颗粒度越细,用户的依附度越高。

这是很根本的问题,意味着数字巨头们带来的隐忧不在于垄断,而在于控制。因为现在人的“数字身份”和“数字资产”越来越重要。而大数据产权被数字平台拥有——在数字世界里,人看似自由,但实际上被平台深度控制。换句话说,传统垄断企业操纵商品和价格,而平台可以控制我们的数字分身。

这种控制无处不在:你被定位,被挖掘各种属性,贴上各种标签,被电商、被广告精准营销,被各种新闻、歌曲自动推荐,被归类,被打分,被屏蔽,被删帖,甚至被操纵。

最近美国大选就有被平台和大数据所左右的问题。比如,2016年大选中,脸书上的个人隐私数据被泄露给了数据分析公司,向用户定点推送了支持特朗普的宣传广告;4年后风水轮流转,拜登儿子的丑闻被删帖,特朗普的负面新闻满天飞,且被各平台封杀。

更不用说现在很多平台为了让用户“上瘾”,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看新闻的时候停留在某个事件或者观点上稍微久一点,很快就被推送相似的观点或者事件。

这意味着什么?由于数字化和平台组织模式的特征,巨头们的数字权力已经超越了经济领域,渗入了政治甚至文化领域,而且越来越强。权力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候也代表了效率。但普遍担忧的是,不受节制的权力会不会被滥用?所以2020年,各国政府重新祭出“反垄断”这个大法器进行平台监管,就是希望将数字权力关进笼子里。

2021-01-11 20:00 0 条评论

8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赞同来自:

非理性的理性 nathansz RiverToSea 望月斋2013 夜路沙冷 adrianguo 画眉 好奇心135更多 »

十年前的我有过一个错觉,我以为小家电市场的竞争结束了。第一阵营里,美的、九阳、苏泊尔当时已经封神,市场格局又稳如鸡又稳如狗。我们凡人想买个电磁炉豆浆机,第一反应都会是这几家,哪里还会有新玩家、小玩家的机会。

但那之后,我这个想法不断被事实打脸。市场上不但出现了像小米这样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提供商,还涌现了好多新的小家电产品和新的小家电品牌,挂烫机、美容仪、扫地机器人、紫外线刀架、内衣消毒机、洗眼镜的超声波清洗机、筋膜枪等等,很多都是以前没见过的品类和品牌,看得我一愣一愣的。

你知道2019年中国有多少家小家电企业新注册吗?6万家。企查查有个数据,到2020年6月,中国市场上的小家电相关企业,共有将近60万家。60万小家电企业,已经在包抄美的、九阳、苏泊尔,也在包抄我们的生活。

所以啊,最近我整理了一下被打脸后的心情,找到了一个钝悟——迟钝的钝:

在消费市场上,新玩家们想打老玩家,最有用的一种办法其实是定义全新的细分品类。然后以开创者的身份,把自己在这个细分品类上做成头部品牌。

这道理其实一点儿也不新鲜,就是著名的定位理论给出的创新攻略,只不过我陷入了「小家电」这个统称的盲区,以为统称之下已经全是红海。但事实上,在美的、格力、海尔成名的时代,电动牙刷还不是主流呢,世界上还不存在智能门锁呢,小仙女们也还没听说过柔光化妆镜这种东西呢,所以巨头们的品牌护城河,在这些新世界里是断流的。

但有不少聪明的新玩家,没有被「小家电」这个统称蒙蔽,他们思路开阔,抢到了肉吃。

所以啊,今天我想跟你聊几家新崛起的小家电公司。和他们各自抢肉吃的思路。既然小家电产品正在从不同方位包抄我们的生活,我们总得了解一下当中有代表性的选手。

小熊电器

第一位选手,小熊电器。这是一家从广东起家的公司。2006开始做酸奶机,后来不断拓展产品品类,2019年在A股中小板上市,现在市值是170多亿。

在小家电市场里,小熊电器的线上市场占有率4.3%,紧紧跟在美的、苏泊尔、九阳三大家族后面。等于是小家电新势力里最大的一家。

小熊能够排名这么靠前,有这么三个选择可能起了决定作用:

第一个,定位在中低端价格带,用创意把产品功能尽量做细、把品类尽量做多。

小熊出的小家电价格都不贵,京东上一个煮蛋器,69块钱;一个加湿器,79块钱,一个电烤箱,我心里想怎么也得一两千吧,一看小熊,599块。这样的产品定价,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做得特别快。

所以小熊的这些产品里,定价在60到130块之间的卖得最好,占小熊总销售额的40%还多。

在这同时,小熊的自我定位是创意小家电企业。产品品类也是脑洞奇大,什么都有。比方说电饭锅这种东西,小熊专门给大学生开发过一种迷你电饭锅,它的卖点还不在迷你,而是额定功率刚好在大学生宿舍的跳闸标准之下,帮学生们完美躲开宿管阿姨。

这还不算,小熊推出过专门蒸黑蒜的黑蒜机,专门做广东肠粉的蒸锅、专门做云南汽锅鸡的电汽锅。很多这种让人觉得「至于吗?这也行?」的创意。

但这种创意很有效,功能切分得越细,卖得就越多,反正便宜嘛。小熊电器目前在售的小家电产品的SKU超过400个。什么概念?我们去看美的,美的存在这么多年,有过的小家电产品也不过二三十款。

小熊电器的创始人李一峰打过一个比方,他说,小熊电器是在「种草」。因为家电行业竞争充分,已经有很多如同「参天大树」般的成熟品牌,想要再成为一棵大树,很难。但森林只有树是无法形成生态的,森林也需要各种各样的小草。小熊可以做「种草人」,错开大树们的成长路径,在这个森林生态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小熊的第二个重要选择是,在设计上,要把产品做成漂亮的景观,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小熊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非常下本儿,它的设计资源是专门到韩国、丹麦去找来的。很多年轻人买小熊电器都是冲着外观。我给你念一条小红书上的帖子:「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第一次拼多多砍成功的一件东西!感觉超值der!!粉嫩粉嫩的外观一下子就俘获了我的少女心,小小的早餐机有三种功能,可煎可烤可热饮!现在就等蛋挞皮到了试试烤蛋挞咯!」

这是一个年轻妈妈发的。你品品这条帖子啊:她为了这台早餐机,第一次尝试了拼多多砍价。然后,她是先夸了这台早餐机的外观,然后才提它的功能。最后一句说明什么,机器先买好了,再去买适合这个机器的食材,可见这台早餐机的功能并不是她的日常刚需。

小熊的产品长什么样子,我们的编辑许晶应该已经放在这一讲的配图里了。为什么要这么注重外观设计?我们以前已经讲过了,我们已经活在了景观时代。小熊电器也是一种景观型产品。

小家电没有技术难度,其实也不是刚需,煮蛋什么的,本来把锅放在燃气灶上也就煮了,不是非要买一个煮蛋机不可。那怎么竞争呢?靠情绪价值。一台煮蛋机,要是长得好看,让消费者看一眼就被吸引住,就有了竞争力。

第三个选择,其实是前两个选择的升级:不要把小家电做成耐用品,而是做成快消品。

小熊电器挺舍得花钱做品牌营销的,2017年请过当红明星张艺兴代言,今年又请了偶像丁禹兮。但这家公司在产品技术研发上就没那么大方了。

我们去看小熊的财报数据会发现,在上市前的好几年,它的研发比重只有当期营收的1.5%左右。同样做小家电的九阳和苏泊尔,同期的研发投入占比几乎都在3%。

2019年,小熊的研发费用倒是提高了,7600多万,占营收的2.85%,但同期的销售费用仍然是研发投入的5倍。

这背后的逻辑,不是小熊自己说的,是我推测的,是这么一个逻辑:我的消费者都是年轻人居多,他们大多是单身或者租房住的,住所容易变动,加上产品反正便宜,所以搬家了、东西坏了、不新鲜了,就扔了换新的,对耐用度的要求没那么高。

华西证券有过一个统计可以佐证我这个推测。华西证券说,市场上的大家电更新周期一般在8至10年甚至更长,而小家电的更新周期则是几个月到几年。

当然这个选择也是有对应代价的。翻看资料可以发现,小熊电器在几大电商平台的退换率在近几年是逐年上升的,它被投诉和处罚的新闻也时不时会出现。2019年它的售后服务费用甚至达到了4800万,相当于研发费用的6成。

2021-01-14 21:56 12 条评论

7

rooyan - 价值投资的战略结合投机的战术

赞同来自:

非理性的理性 zqbxlq 路林 rypan 好奇心135 dior79 UPPPP更多 »

北鼎

深圳有一家小家电公司,产品思路跟小熊电器刚好是错开的,这家公司叫北鼎晶辉,代码300824,行业里都简称它北鼎。它2003年就成立了,早年是做高端厨房小家电代工的,客户有美国惠而浦、英国摩飞、澳大利亚铂富,都是国际一线大品牌。北鼎从2010年开始做自有品牌,那会儿中国的电商已经发展起来了,北鼎就借线上销售来做国内市场。

北鼎是在今年6月在A股上市了,现在市值53多亿。它在招股说明书中,把小熊电器和九阳列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怎么跟对手竞争呢?北鼎的策略里有两个点很有意思:

第一个:在中高端价格带上卡位,做高端头部品牌。这个策略的关键词是高端,跟小熊形成了鲜明的区别。

北鼎小家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贵。功能差不多的多层蒸锅,小熊卖169块,北鼎卖1698元,差了10倍。

这还不是特例,有机构专门整理过电烤箱、电蒸锅、养生壶、电热水壶和饮水机这几个品类下的淘宝数据,发现北鼎的产品价格都是同行平均价格的3到10倍。

北鼎为什么有底气卖得贵呢?一个原因是肯做更重的研发投入、用更好的原材料。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1000多万,占同期自主品牌营业收入的5.27%,行业里这个均值大概是3%,北鼎高出将近一倍。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它做产品的第二个思路差异了。

小熊的产品策略是尽量做多,但北鼎不这么干,它的玩法是:在「养生壶」这个新品类上面卡位,占养生这个赛道的生态位。

解释一句,养生壶就是可以放养生食材来煲水喝的烧水壶。

从2014年开始,北鼎把内销产品的重心放在了养生壶产品系列,公司内部的渠道资源、团队资源、市场资源都在向这个品类倾斜。它通过重点做养生壶,给北鼎附加上了高端养生的情绪价值暗示。

暗示养生能怎么样呢?养生这个标签,暗示着「用这个产品是在对自己好」,在对自己好这件事儿上,消费者是愿意给出更高的情绪溢价的。既然要对自己好,就也要用贵一点儿的壶、用材质更好的壶,那养生效果想必也是更好的。

所以啊,北鼎抓住了「养生」这个标签,以养生壶为产品出发点,再去推烤箱、饮水机、蒸锅、珐琅锅这些厨房小家电,都是在告诉用户,用贵一点儿,对自己好一点儿。

除了卖养生器材,北鼎还卖养生食材,果茶花茶、养生粥、花胶燕窝枸杞,只要在养生概念里都卖。

上一带靠养生概念崛起的品牌,都叫养生堂,一个是北京电视台的养生节目,一个是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的另一家公司,这两个品牌都非常有生命力,大家觉得北鼎是否值得投资呢?

2021-01-15 16:14 4 条评论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