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拼多多“破解”脉脉匿名后,越来越多的“内幕”浮出水面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column.iresearch.cn/b/202101/905206.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拼多多最近屡上热搜,燃起熊熊大火,一不小心烧到了脉脉。

别以为匿名,我就找不到你?

深夜,脉脉发声

1月10日,夜深人静!

脉脉的公关还在点灯熬夜,其后火速发布了“关于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声明”。

诚如其言,作为职场社交平台,保护用户信息安全是脉脉的安身立命之本。

这一切在没有遇到拼多多之前是成立的,但遇上拼多多后,匿名无效。

事件的起因是拼多多员工王某在脉脉上发帖,其后疑似因帖子内容包含不恰当言论被拼多多辞退。

不只是“拼多多第二猛士倒下”那条言论被曝光,王某发布的所有言论都被曝光了。

作为互联网“内幕中心”,脉脉一直采用的是匿名的方式发帖,脉脉也信誓旦旦地说过,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完备的保护与捍卫,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前提。

那问题来了,拼多多是如何确定帖子就是王某发布的呢?

拼多多是这样解释的,在怀疑王某后直接询问,他自己承认的。

在经历了知乎“造谣”后,网友直言,我信你个鬼。

不认可拼多多的说法就意味着有人泄密,于是网友将矛头指向脉脉,质疑脉脉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一时搅得互联网界人心惶惶,许多人担心自己一直是在脉脉上裸奔。

于是“脉脉被拼多多收买了”传言四起,直接将脉脉置于舆论风暴的中心。

脉脉再也坐不住了,深夜加班加点地发声明,急于跟拼多多撇清关系。

因为此时和拼多多搅在一起,风险大于收益,拼多多已屡次因负面上热搜。

但是脉脉官方在深夜回应的时候竟然对微博设置了“无法评论”。身正不怕影子斜,何必呢。

这下网友不答应了,直指“连评论都不敢开,谁会相信这种回应?”

此前有人说拼多多的公关蠢,但脉脉的也不见得有多聪明。

显然这次公关是失败,脉脉非但没有像知乎那样蹭到拼多多的热度,反而惹来一身骚。

很多职场人士纷纷表示,以后不能相信任何平台是完全匿名的,发帖要谨慎,再谨慎。

拒绝了无数CEO的删帖,却栽在了拼多多手上

一旦脉脉丢掉了“匿名”的保护,谁还敢在上面畅所欲言,爆料中心的地位或将不复存在,这对脉脉的打击或是致命的。

可是在脉脉发表声明后,质疑声不减反增。创始人林凡也坐不住了,感受到了浓浓的寒意,再不打补丁可能就来不及了。

他发文表示:今天某公司员工因发布真实、公开内容而被开除,网传是脉脉泄露的信息。这么多年来,为了保护员工平等发声的权力,我们拒绝了无数投资人和CEO的删帖/查信息的请求,也因此接了无数官司。

在这无数投资人和CEO中,有没有拼多多?大家可以见仁见智,至少想一下不犯法,何况“想”绝对是匿名的。

拼多多是做电商的,但其实电商前面一直有一个“社交”。所以玩社交,拼多多绝对不会比脉脉差,人家都用社交的方式玩出了一个电商帝国。

所以匿名社交的那点套路,拼多多早就一清二楚。在拼多多面前,匿名是无效的。

从这点上来讲,拼多多找到了匿名发帖人,脉脉遭受牵连,也备受网友质疑,这一次一点也不冤,谁让它是拼多多呢?

不认栽又能怎么样?

脉脉发迹于“腹黑吐槽”

拼多多有多厉害,大家肉眼可见,短短5年,便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市值超过2200亿美元。

纵观2013年成立的脉脉在上市的路上还找不着北,同样是玩社交的,不同的玩法产生了不同的商业模式,拼多多的社交电商已人尽皆知。

脉脉社交到底要走向何方,目前并无清晰的路径。

2013年,搜狗核心创始团队成员林凡,离开了相伴7年的王小川,开始单干。

说起创业初心,脉脉显然比不上拼多多。林凡是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他做社交就是为了突破自己的社交恐惧。

社交无处不在,他要做垂直赛道的社交,于是踏进了职场社交这条赛道。

互联网的隐蔽性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社交恐惧”,如果还是感到恐惧,那就在社交前面加个“匿名”,于是脉脉的匿名社交应运而生。

“匿名除了腹黑吐槽,还可以是积极正向的内容”,这是林凡对匿名社交的定位。

为了增加流量和曝光率,脉脉将重心倾向“腹黑吐槽”。果然以匿名之名,脉脉成为大公司的爆料中心,声名鹊起,一度成为最大的职场信息交换平台之一。

匿名是一把双刃剑

这个时期,脉脉干了几件大事,比如:阿里收购优酷、明星衣橱拖欠员工薪水、美团收购摩拜、熊猫直播被卖身、陆奇离职等互联网大事件,都是从脉脉最先爆出。

这些哪个不是大厂,所以才有了“无数投资人向脉脉主动示好”“无数CEO发出删帖请求”,但林凡说“都拒绝了”。

示好得不到回应,请求得不到满足,脉脉就成为众矢之的,不断被人起诉。

起诉、投诉多了,自然会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2018年,脉脉匿名板块被北京网信办责令关停数周。其后,又被相关部门联合约谈,责令关闭其匿名版块。

为了规避监管,脉脉将“匿名”版块升级为“职言”,不过还是保留了匿名发言的所有功能。

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整,就是匿名者从此匹配唯一ID,此前ID随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拼多多员工王某因一条言论而被找到了所有历史言论。

这也为发帖者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那么多帖子,总有一条可以成为辞退你的理由。

试问,以后谁还会在这上面爆料公司的负面?

失去了“爆料中心”的地位,谁又愿意在这里混呢?

显然,脉脉的这一次公关危机才刚刚开始,未来如何化解用户的信任问题需要大智慧。

很多投资人和CEO也在暗中窥探,未来是迎合资本,赚一笔就跑,还是坚守初心,誓死捍卫用户的个人信息,这是摆在脉脉面前的一道难题。

脉脉创始人林凡曾说“行胜于言”,且看他如何“知易行难”,爆出更多内幕。

作者:风清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