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关于“一万小时定律”的好消息与坏消息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t.qianzhan.com/daka/detail/210115-2dcff40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关于“一万小时定律”的好消息与坏消息

 伯凡时间 • 2021-01-16 15:30:36 来源:伯凡时间 E322G0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伯凡时间 来源|伯凡时间(ID:bofanstime)

在《如何超越那些天赋异禀的人》这篇文章中提到过,尽管那些天赋异禀的人更容易得到人们的关注,但作为普通人,我们无需因为天赋平平就自怨自艾。天赋只是给人提供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而最终的高度,往往取决于我们练习的精度。

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增强连接,得到强化,形成越来越强的解决眼前事物的能力。在多达上百次的练习后,一名叫做史蒂夫·法隆的普通大学生将随机记忆的数字突破到了88个,而在刻意练习之前,他能够记忆的数字极限只有7个。

在随机记忆数字这件事上,如果没有经过刻意练习,那些天赋异禀的人的极限也仅仅只能达到11-12个,天赋与刻意练习对能力的影响高下立判。

而关于刻意练习,相信每个人都能联想起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一万小时定律——即一件事,只要能够持续做一万个小时,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可对于很多人来说,明白道理往往都很容易,能不能做到就另说了。一万个小时是多久呢?一万个小时等于476天,即没日没夜地坚持练习476天,当然这不太现实,假设一个人每天练习4个小时,完成一万个小时的练习则需要2500天,将近7年。

对于那些能够狠下决心,有顽强的意志力和自制力的人来说,达到一万小时的练习还算可行;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一听到一万小时这个数字就望而却步了,这么长时间的练习实在是太漫长、太痛苦了。

其实,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无需因为漫长的一万小时而心灰意冷。事实上,从来不存在什么一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他试图表明大量练习的重要性,但却造成了人们对于练习时间的一种绝对误解。

首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一万小时的最低阈值。其中,优秀专业演员的专业技能习得时间为3500小时;类似于上文提到的史蒂夫·法隆这些记忆类专家技能的习得时间通常为数百小时;小提琴练习花费的时间则长一些,优异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时间为5301小时,其中最杰出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时间为7401小时;Hacker News网站的读者们也进行了类似的统计,他们对大量互联网公司创始人的专业技能习得时间进行了统计,同样也没有达到一万小时。

其次,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它更取决于每个人的练习方法。我们身边肯定不乏一些看似努力、却始终没有取得成绩的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有效的练习方法,并随着时间和效果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不断精进,而只是每天机械地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只为达成“一万”这个目标,最后坐等出众的才能降临到自己身上。然而,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最多可以成为一名高级新手,而非是一名专家。

一万小时定律意在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业或领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长时间艰苦卓绝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也许并不需要恰好一万小时的练习,但仍然要花很长时间的积累。如果人们误把时间当做一个绝对的标准,单纯砸时间而不讲究方法,终究还是一种打着勤奋旗号的偷懒,尽管形式上他们是在刻意练习,但实质并没有达到刻意练习的效果,因为他们没有激活大脑的深度思考,能够在更深入的层次中探究事物并找到解决方案。

坚持刻意练习十分重要,但找到刻意练习的方法更重要,它能让我们实现肉眼可见的进步,提升进步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如何刻意练习,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其著作《刻意练习》中提到了四个关键要点。

第一,有目的的练习要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例如你希望将小提琴拉到出神入化,但在练习时却总是漫无目的,毫无疑问这样的练习一定是见效甚微的,但如果你能在每次的练习中给自己设定好目标就不一样了。例如你经常在一首曲目中拉错音,那么你就可以给自己今天的练习设下一个目标:我今天要练习这首经常出错的曲目,最终能够连续完成三次,并且不犯任何错误,最后在练习完成时检验自己的练习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后就会发现,这种量化目标的练习方法会有显著且可见的提升。

第二,有目的的练习需要专注。不论是学会一门课程还是写好一篇文章,要想取得进步,就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经常走神和分心,很难让我们在这件事上深入;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一次集中练习或学习1个小时后,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而后再进入到专注状态中效率往往更高。

第三,有目的的练习需要包含反馈。在刻意练习中,及时的反馈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自己哪里做得对,哪里做得不对,方便我们及时找准自己的位置,将练习内容调整到正轨上来;同时,反馈还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进步的愉悦感,鼓励我们在接下来的路程中再接再厉。

第四,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走出舒适区都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很多人往往在一开始还能够努力取得进步,但当他的能力超过身边的人并且游刃有余时,就特别容易在这个阶段停留,认为现在的能力已经足够,不愿再克服痛感继续前行。但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守着高级新手的称号再次变得平庸,并被后来者迎头赶上,永远与最初向往的专家无缘。

真正的提升需要迫使自己不断走出舒适区,在离自己极限不远的地方迎接挑战,将新的挑战不断转换为我们的新的舒适区,循环往复,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件事上持续精进,成为在这个领域真正有影响力的人。做到以上四点,我们的练习才能够称得上是有效果的。

关于刻意练习,很多人一听到“一万小时”后就望而却步。不过好消息是,它并没有那么严格的标准线,根据技能的不同,人们达到专家水平的练习时间也各不相同,它通常都不及一万小时那么多。而坏消息是,单纯地砸时间并不能够真正地实现进步,通过堆积时间来实现改变的想法终究是包裹着勤奋外衣的偷懒,我们需要在刻意练习时找到有效的方法,不断推动自己实现肉眼可见的进步。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伯凡时间(ID:bofanstime),作者:伯凡时间

本文来源伯凡时间,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