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mise入门到精通(初级篇)-附代码详细讲解
source link: http://www.cnblogs.com/xmjt/p/1426055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Promise入门到精通(初级篇)-附代码详细讲解
Promise
,中文翻译为 承诺,约定,契约
,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应该是类似某种协议,规定了什么事件发生的条件和触发方法。
Promise的诞生和一个词有关,就是异步
什么是 异步???
首先javascript是运行在浏览器端的语言,必须依赖javascript引擎来解析并执行代码,js引擎是 单线程
,也就是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来执行程序,这种单线程很容易因为一个任务发生延迟,造成整体的耗时变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就有了 异步
这个概念。
异步就是当系统执行一个事件的时候,不会等待该事件结束,而是会去继续执行其他事件,当这个异步事件有了响应结果之后,系统会在空闲的时候继续执行该事件。
简单来说就是js引擎会首先判断该事件是同步任务还是异步任务,如果是同步任务,将该事件压入宏任务队列中排队等待执行,如果是异步事件,则进入微任务队列中等待宏任务队列处于空闲状态时,再将微任务队列中的事件移入宏任务队列执行。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不确定执行时间的一些事件用异步来执行。提高了程序运行的效率,
Promise的核心概念
Promise中的核心概念是状态,状态转换就是Promise执行异步事件的 时机
在Promise中有存在3种状态,分别对应的是:
1、等待(padding)
2、承诺实现(fulfilled)
3、承诺失效(reject)
Promise初始状态只能为等待的padding状态,在适当的时机,我们可以选择改变padding的状态到fulfilled或者reject。
:warning: Promise中的状态是不可逆转的 ,且仅允许改变一次,所以无法从fulfilled或reject状态再次切换到其他状态。当初始的padding改变为fulfilled或reject后,该Promise就相当于完成了它的使命,后续的异步处理就会交由一个then( )的方法来实现。
Promise的基本构成
在ES6语法中,Promise是一个 构造函数
,使用时需要用 new
关键词来创建实例对象。Promise构造函数中自带 excutor
执行器,excutor执行器中有2个JavaScript中默认的函数参数resolve,reject
resolve函数的作用是当Promise状态从padding转换到resolve时,可以把Promise中的对象或者变量当成参数传递出来供异步成功时调用,reject函数的作用是当Promise状态从padding转换到reject时候可以把Promise中的对象或者变量,以及系统报错当成参数传递出来供异步失败时调用。
then是Promise原型上的一个方法,
Promise.prototype.then()
所以通过构造函数创建的Promise实例对象也会自带then( )方法。then( )方法接受2个函数参数,作为Promise中异步成功和异步失败的2个回调函数。
Promise实例的基本代码结构:
//ES6 箭头函数写法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if(/判断条件/){ resolve()//承诺实现 }else{ reject()//承诺实效 } }) promise.then(res=>{ //处理承诺实现方法 },err=>{ //处理承诺失效方法 })
:exclamation:️:exclamation:️:exclamation:️注意:Promise函数本身不是一个异步函数,在excutor执行器中运行的代码是同步的。执行异步的是then( )方法中的事件
console.log('步骤1');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console.log('步骤2'); }) console.log('步骤3') //执行结果 ### 步骤1 ### 步骤2 ### 步骤3 console.log('步骤1');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console.log('步骤2'); resolve() }).then(res=>{ console.log('步骤3'); }) console.log('步骤4') //执行结果 ### 步骤1 ### 步骤2 ### 步骤4 ### 步骤3
.catch也是Promise原型上的一个方法,用来接收和处理Promise中的异步失败,乍一看怎么和then( )中第二个函数参数的功能是一样的嘞?没错滴,这2种方法都是用来处理异步失败的回调函数,但它们2个之间还是有一些小小的区别。:star2: then( )中第二个函数参数只能处理当前Promise异步失败的回调,而catch( )可以处理整个 Promise链
上发生的异步失败的回调,便于异步失败和系统报错的整体处理。
let promise new Promise ((resolve,reject)=>{ reject('发生错误了') }) promise.catch(err=>{ console.log(err) }) //执行结果 ### 发生错误了 let promise new Promise ((resolve,reject)=>{ throw ('发生错误了') }) promise.catch(err=>{ console.log(err) }) //执行结果 ### 发生错误了
:o:️ ( 推荐在Promise中使用catch来捕获处理异步失败方法和抛出错误 )
Promise链式调用
链式调用是Promise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属性。也是Promise能控制异步操作的关键,那么链式调用是什么?它的原理又是什么呢?
链式调用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使 异步事件同步化
,将多个异步事件变为同步,
let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setTimeout(()=>{ resolve() },100) }).then(res=>{ console.log('我成功了'); }) let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resolve() }).then(res=>{ console.log('我也成功了'); }) //执行结果 ### 我也成功了 ### 我成功了
可以看出,这两个方法执行顺序并不按照代码结构上的顺序来执行,也就是所谓的异步事件 ,
链式调用主要原理就是Promise.prototype.then方法和Promise.prototype.catch会返回一个新的Prmise对象,所以我们在Prmise后面可以一直使用then方法来处理异步事件,这样每个异步事件都会等上一个异步事件的then( )方法触发后才会执行自身,从而达到同步的效果.
当我们想让2个异步事件也遵循同步来执行就可以用Prmise的链式调用方法来重写代码结构:
let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setTimeout(()=>{ resolve() },100) }).then(res=>{ console.log('我成功了');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resolve() }) }).then((res)=>{ console.log('我也成功了'); }) //执行结果 ### 我成功了 ### 我也成功了
Promise链式调用的规则
链式调用是Promise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能有效处理同步异步之间的逻辑关系,但是链式调用也有着自己一套使用规则,熟悉掌握它的规则才能更好的在开发中灵活的使用
规则1 :Promise对象会默认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当我们不手动进行干预的时候,这个返回的Promise对象状态为fulfilled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resolve() }).then(res=>{ }).then(res=>{ console.log('规则1'); }) //上述的原理等价于下面的写法:point_down|type_1_2: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resolve() }).then(res=>{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resolve() }) }).then(res=>{ console.log('规则1'); }) //执行结果 ### 规则1
规则2 :Promise对象返回值类型是非Promise时,会自动转成状态是fulfilled的Promise对象,这个返回值会被then( )方法中的第一个参数所接收。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resolve() }).then(res=>{ let str ='规则2' return str }).then(res=>{ console.log(res) }) //上述的原理等价于下面的写法:point_down|type_1_2: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resolve() }).then(res=>{ let str ='规则2'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resolve(str) }) }).then(res=>{ console.log(res) }) //执行结果 ### 规则2
规则3 :Promise对象可以手动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这个新的Promise的状态类型可以由我们来决定在什么时间转变为fulfilled或reject,自由度较高,方便我们自由的来控制逻辑如何执行
function init (params) {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let num=params resolve(num) }).then(res1=>{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res1>=5?resolve('大于等于5'):reject('小于5') }) }).then(res2=>{ console.log(res2); }).catch(err=>{ console.log(err); }) } //执行 init(10) //执行结果 ### 大于等于5 //执行 init(1) //执行结果 ###小于5
规则4
:Promise的回调函数中如果抛出错误 error
,会返回一个状态为reject的Promise对象,将这个错误作为参数传递给下一个Promise链中的 then( )
方法的第二个函数参数或 catch()
方法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throw new Error('发生错误') }).then(res=>{ console.log(res); }).catch(err=>{ console.log(err); }) //执行结果 ### 发生错误
规则5
:Promise的值可以发生穿透现象,当中间的 then()
方法没有定义回调参数时,上一个Promise链上的值会作为参数传递到下一个Promise对象的then( )方法的回调方法中,可以发生多层穿透。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规则5') }).then().then().then(res=>{ console.log(res); }) //执行结果 ### 规则5
规则6
: Promise的resolve和reject只能传递一个参数,如果传递多个参数必须用数组或对象进行封装,否则多余参数的值为 undefined
//用数组封装参数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resolve([1,2]) }).then(res=>{ console.log(res); }) //执行结果 ### [1,2] //直接传递多参数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resolve(1,2) }).then((num1,num2)=>{ console.log(num1,num2); }) //执行结果 ### 1 undefined
Promise解决的实际问题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大致了解了Promise的用法,但是为什么我们要使用Promise,在什么地方去使用Promise呢?接下来就来告诉你
在JavaScript中尤其是Node.js中,很多的Api方法都是异步方法,获取结果后通过回调函数来执行,当多个这样的异步方法嵌套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臭名昭著的 回调地狱
,我相信大部分开发者面对一个复杂的回调地狱时都免不了头皮发麻。下面用这段计数器功能的代码简单模拟一下回调地狱的形式
let num=0 let callback = function (value,fn) { console.log(value); fn() } callback(num,()=>{ num++ callback(num,()=>{ num++ callback(num,()=>{ num++ callback(num,()=>{ num++ callback(num,()=>{ console.log('结束'); }) }) }) }) }) //执行结果 ### 0 1 2 3 4 结束
上面的代码只是简单的在每次回调的时候进行num+1的操作,但整体看上去就让人有点不太舒服了,更不要提在回调中执行其他异步操作,定时器,接口请求等,这种写法的代码层级嵌套太深不说,就代码长度来看也是越来越宽影响阅读体验。
接来下我们就用上面学过的Promise方法来简单的改装一下这个计数器代码
let num=0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console.log(num); resolve(++num) }).then(res=>{ console.log(res); return ++res }).then(res=>{ console.log(res); return ++res }).then(res=>{ console.log(res); return ++res }).then(res=>{ console.log(res); }).then(res=>{ console.log('结束'); }) //执行结果 ### 0 1 2 3 4 结束
两段代码进行对比,首先在样式上Promise方法书写的代码看起来更具有美感,在结构上Promise的代码比正常回调函数的写法更具结构性,每一个then方法里对应一个回调,这样写出的代码更容易被其他人所读懂。
在普通回调函数中,我们不能保证每次回调的执行时间和次数和我们预设的一摸一样,当2个开发人员共同开发一个功能模块的时候可能由于沟通出现问题或另一个开发者的粗心,把传入的回调执行了多次
function init(fn) { let num = 1; fn && fn(num); /* #### 其他业务代码 */ num += 1; fn && fn(num); //这个方法可能被错误的调用了2次 } init((num) => { console.log("我被调用了,输出" + num); }); //期望得到的结果 ### 我被调用了,输出1 //实际得到的结果 ### 我被调用了,输出1 ### 我被调用了,输出2
如上面所见的模拟代码这就可能会造成系统运行上的报错或得到了一个错误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那我们如果用Promise改进一下呢
function init(fn)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let num = 1; resolve(num) /* 其他业务代码 */ num+=1 resolve(num) resolve(num) }).then(res=>{ fn && fn(res); }) } init((num) => { console.log("我被调用了,输出" + num); });
这样用Promise修改的代码,无论后面调用了多少次 resolve()
方法,都不会再执行了,因为Promise的状态一旦被改变,就不能再更改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回调被多次执行的问题。
Promise存在的一些问题
1、Promise一旦被生成就会立刻执行,中途是无法退出的
2、Promise执行器内部的代码如果在resole或reject改变状态后出现报错,是无法通过 then
方法第二个参数和 catch
捕获到,必须通过内部回调或者用try catch的方式来抛出错误
//程序在resolve()被执行后出现报错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resolve() throw new Error('错误') }).then(res=>{ },err=>{ console.log(err); }).catch(err=>{ console.log(err); }) //期待执行结果 ### Error: 错误 //实际执行结果 ### 没有任何输出 //用try catch捕获错误方式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try { resolve(); throw new Error("错误"); } catch (error) { console.log(error); } }); //执行结果 ### Error: 错误
总结
Promise
是 ECMAscript ES6
原生的对象,是解决javascript语言异步编程产生回调地狱的一种方法。但它的本质也没有跳出回调问题,只是把嵌套关系优化成类似层级结构的写法来帮助开发者更容易处理异步中的逻辑代码。配合它的一些Api方法让我们更容易处理一些网络请求,但它也有自身的缺陷,在项目大量使用的话会降低一些性能,需要开发者在适时的时候去正确的使用它。
Promise入门到精通(中级篇)-附代码详细讲解
(Promise Api在项目中对应用场景) 正在码字中~
Promise入门到精通(高级篇)-附代码详细讲解
(深入了解Promise原理,并手动实现一个Promise) 正在码字中~
对Prmose后续知识点感兴趣对小伙伴可以先关注我噢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错误需要修正,请联系我,采纳通过修改后,您的用户名会留在下面的感谢名单中
感谢名单
感谢对本篇文章的贡献
Recommend
-
115
Web技术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如果你不与时俱进,就会被淘汰。因此,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HTML5,本文总结了几个实用HTML5的初级技巧,希望能对你进一步学习好HTML5会有所帮助。新的Doctype声明XHTML的声明太长了,我相信很少会有前端开发人员能手写出这个Doctype声明。...
-
117
1.什么是Promise? Promise是JS异步编程中的重要概念,异步抽象处理对象,是目前比较流行Javascript异步编程解决方案之一 2.对于几种常见异步编程方案 回调函数 事件监听 发布/订阅(深入了解发布/订阅,可以看我的文章用发布订阅模式
-
64
前言 本文主要从webpack4.x入手,会对平时常用的Webpack配置一一讲解,各个功能点都有对应的详细例子,所以本文也比较长,但如果你能动手跟着本文中的例子完整写一次,相信你会觉得Webpack也不过如此。 一、什么是webpack,为什么
-
13
SpringMVC入门详细讲解 看过请留个言,转载请注明出...
-
7
hasekell 初级入门发布于 今天 00:31 Due: Mon, Jun 28, 1:59pmHow to SubmitThese filesmust compile without errorsin GHCi. Put al...
-
3
GetX代码生成IDEA插件,超详细功能讲解(透过现象看本质) 本文章不是写getx框架的使用,而且其代码生成IDEA插件的功能讲解我之前写过俩篇很长很长的getx文章一篇入门使用:...
-
6
微任务终极考验,一文讲解async/await转换Promise若愚在饥人谷学前端、Java、C++。 咨询见个人简介
-
4
任何先进的技术均与魔法无异【 经历了6个月的失踪,我将带着干货终究归来!【RocketMQ入门到精通】】什么是消息过...
-
4
【RocketMQ入门到精通】— RocketMQ初级特性能力 | Message Reliablity,消息可靠性(不能多也不能丢)如何解决? 精选 原创
-
6
【 声明: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联系信箱:feixiaoxing @163.com】 前面的文章,我们学习了如何仿真、如何编译代码、如何写代码。但是如何调试这些代码,涉及的不是很多。因为如果要把ros真的用起来,真正服务于自己的项目当中去...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