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020年写作和个人管理总结(210108)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a84550102zb1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每年年初自己习惯总结下去年一年的个人写作,个人自我管理,日常工作和生活。相信对很多人来说2020年都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但是不论是否艰难,每个人仍然需要砥砺前行。

时间飞梭,自己从毕业进入职场,工作还有几个月满满的20年时间,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实践和个人成长,能够参与公司核心产品规划和架构设计,大型集团IT项目建设和管理,相关知识和经验也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的更新。

自己从2006年开始写博客,到今年已经15年的时间,特别是从2017年2月开始进入到博客日更阶段,也快接近4年的时间。同时在17年自己养成了一个新的习惯即早起跑步,到今年也差不多4年的时间,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习惯保持了下来。

特别是在最近的3到5年时间,逐步形成了个人工作和生活原则,做事情的节奏感,更加坚定了做一个长期主义者的个人意愿。

对外不迎合他人,对内不放纵自我。

对于每个独立的个体来说,实际上要做到上面两点很不容易,你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实践,严格的自律,或者还需要一些运气和机遇。但是当你迈过这个阶段后,你才能够更好的掌控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能够多留出一些时间进行主动的思考而非被动的接受。

写作-从学习到复盘

阅读使人充实,写作使人精确。写作是为了更好的思考,如果没有写作将学习和实践的内容进行体系化,那么很多时候你接收的大量碎片化内容仅仅让自己更加虚胖而已。

动嘴容易,动手难。

当前很多人存在的问题就是会动嘴皮子,到处指点江山,真正让他自己去做一件事情,去输出一个方案往往则惨不忍睹。这就是典型的自己知识框架和结构不完整,已有的学习实践内容没有体系化为自我经验和方法论,无法指导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面对的新问题。

写作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库。

其一是通过学习,将已有的各种理论知识,他人的经验分享转化到自己的知识库,完善自己的知识库体系。但是理论终归是理论,需要自己实践证悟,因此写作第二点则是在实践后的总结和复盘写作,通过写作将实践内容体系化,将已有知识库中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模式库。

证悟实际上是我最近几年谈的相当多的一个词,即:

即凡所有事,必须经过你亲自实践或验证,往往你才能够最终确定是否满足你的期望,是否能够满足他人期望。

对于过程和结果,大部分的长期主义者可能都会和我有共同的认识,即过程往往更加重要,过程即结果,结果仅仅是过程这个长期线条里面的一个点。目标很重要,但是没有长期过程的努力何来的结果。当你真正把兴趣爱好变成一种完全潜移默化的内在驱动的时候,你就会从简单的关注目标到能够真正去享受每天的过程。

写作应该是一个值得长期坚持的事情,无关乎是否变现。

写作应该是一个值得长期坚持的事情,在前面我谈到当你的写作原则是不迎合,不盲从,不追逐热点和吸引眼球的时候,实际上通过写作变现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写作本身带给你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提升你个人在某个专业领域的规划架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才是能够伴随你终身的个人资产。

2020年个人写作总结

在2020年完成了自己第4年博客日更,要做到博客日更实际上不容易,需要安排好每天的个人时间计划,同时充分的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写作内容和框架的构思。

在上半年没有开通头条号写作前,自己在新浪博客的写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随意,因此写作时间往往控制在30分钟到1个小时左右,而从2020年6月份开通头条号写作后,一篇文章的写作时间差不多要2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头条文章的写作需要更加的考虑文章的结构,内容的可读性,可视化呈现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整体写作框架的构思,PPT构图都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但是通过下半年头条文章的写作,也进一步帮我梳理和结构化了以往新浪博客输出的内容,很多细分的领域也进一步搭建完整的框架结构逻辑。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了解核心的概念模型。

不论是写作还是做事情,实际我都在强调概念模型的重要性,即对于新领域学习你需要快速的建立自己能够理解的概念模型,而对于自己已有领域,你又需要能够输出他人能够理解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就是一个知识领域的骨架,骨架清楚了才可能逐步扩充血肉。

技术类文章写作

整个技术类文章的写作实际上主线相当清楚,即围绕从消费互联到产业互联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个里面本身又分为了规划和业务层面,技术层面两块。

  • 业务层面: 数字化转型,企业架构规划,中台规划
  • 技术层面: 云原生,SOA,微服务,DevOps,容器云

整个技术类文章的写作基本围绕上面两个部分内容展开。同时在2020年给出了对数字化转型整体框架,云原生整体框架,微服务治理框架的完整思考。给出了传统企业架构规划方法在中台和微服务规划中的一些裁剪和优化。

而在云原生方面,重点仍然是在微服务和DevOps方面,附带也整理了我们自己的云原生整体技术解决方案,覆盖从开发,运行到运维监控的整体生命周期。也对云原生整体发展趋势进行了思考,并逐步清晰了我们自己的整体技术平台规划和发展方向。

思维类文章写作

对于思维类文章今年输出不多,但是整个思维框架体系更加清晰。

即整体思维框架里面包括了学习,知识库,事物认知,问题分析解决,复盘几个关键内容。而这些内容刚好形成了完整的思维框架闭环。

对于学习方法和模式,2020年上半年进行了重新输出,给出了六阶段学习金字塔,这篇文章我在头条输出的比较早,阅读的不算多,但是仍然强烈推荐搭建阅读参考。

思维价值最终都体现在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思维的价值最终都将体现在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你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实践,总结和复盘,最终都是积累你自己的知识经验库,方法模式库。

这个经验库的价值不在于你重复处理已有事务性工作,而在于你能够举一反三,能够快速的切入新领域,或者能够快速的分析解决已有领域的新问题。

人们不可能通过思考养成一种实践习惯,而只能够通过实践学会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而这种思考方式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个人经验模式库。

读书笔记类整理

在2020年整体的阅读量明显上升,更多的还是偏技术了书籍阅读,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台建设,微服务治理,DevOps,云原生方面。这些书籍的阅读也及时进行了知识笔记的整理。

自己每年基本都会重读金刚经并进行笔记整理,围绕空,无住,无相展开,从自我实践证悟来说本身又是围绕闻,修,悟的持续改进和循环。里面最重要的还是修行,即学习和实践。而修行里面的几个重点如下:

1. 思想上:无所住,需要断除我执和法执
2. 实践上:修行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佛法经书的理论学习,一个是日行六度的日常修行实践
3. 工具上:我们谈的佛,佛法,经书,佛说法均是方便法门,皆不可得

如果将这几点对应到日常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你会发现核心思想完全一样。

对于宋词,今年买了两本书,一本是《宋词鉴赏辞典》,一本是《蒋勋说宋词》,当时希望是系统学习和背诵,但是没有坚持下来。现在偶尔诵读,结合作者生平,历史大背景,深感宋词之美,而这些体验也是原来学生阶段所从来没有的。

在2020年也完成一个小心愿,就是多年成书的《SOA和大数据-企业私有云PaaS平台建设》这本书正式由清华大学出版。后续如果还要再出版书籍,初步考虑是在技术方面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云原生,而在其它非技术层面则希望整理自己思维方面的文章进行系统化。

日常随感类文章

在去年日常随感类的文章写作并不多,其中最主要的一篇还是《我眼中的长期主义者-孤独的行者》,实际在这篇文章里面已经将关键的内容全部做了体现。

如果再简单总结一下主要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原则: 形成自己做事情的规律和原则
  • 实证: 凡所有事情,必须自己亲身证悟才有所得
  • 自律: 所有个人自我管理都从自律开始
  • 精进: 持续学习实践和自我改进,不要自己放弃成长

一个 长期主义者是一个懂得慎独的人,也是一个孤独的行者 ,他们是具备了强大的内心力量和自我驱动力的人。只有这样你才可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采取计划和行动。在你坚持和行动的路上,你可能会很孤独,没有伙伴,也没有观众和喝彩,你唯一的观众就是你自己,你在完成和你自己的一个约定。

你要相信一个你真正能够长期坚持做的事情,一定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你所有的付出和改变是不要让自己在将来变为自己厌恶的人,而不是让自己变成别人羡慕的人。

个人自我管理

个人自我管理实际上包括了个人知识管理,学习成长,个人精力管理和锻炼,团队建设,工作和生活平衡多方面的内容,在这里简单做下总结。

对于个人知识管理方面整体围绕学习和实践展开,同时学习和实践的内容又通过写作进行体系化的输出,不断的积累完善自己的知识库和经验库。今年在公司内部也进行了学习方法模式,个人知识管理方面的培训,准备明年继续加强思维和问题管理方面培训。

个人自我能力提升不在于知识管理,而在于思维能力。

在个人管理方面我始终强调一个点就是要形成自己做事情的规律和习惯,并保持良好的节奏感,只有这样你才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同时要多将精力花费在你自己专注的事情上,尽量减少外界对你的干扰,这样这样才能够精进。

精进是从广度到深度过程,是缩小关注圈并进一步聚焦。

在2020年9月,我完成了自己一年的蛋奶素饮食体验,这个自我体验对自己相当重要,我当时也明确说明了这个实践的原因就是很多事情必须亲身证悟才能够体验,而不是听别人谈感悟。其次就是当你坚持和专注的事情已经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事情,你必须要找一件新的打破自我舒适性的事情来实践,以脱离舒适区。

舒适没有错,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在舒适温床下督促自己前行。

在2020年我在咕咚跑步上记录的跑步总里程为1692公里,比2019年整体跑量下降了300公里。在2020年的2月9日我开始了自己的持续不间断跑,也就是差不多还有1个月的时间,我将完成自己在跑步上的一个新实践,即持续不间断跑步1年。

从持续不间断跑步100天,到跑步1年,我用了差不多3年的时间。虽然整体跑量和配速在2020年都明显下降,但是这个不间断1年跑对自己仍然意义重大。

一件事情当你形成自己的节奏和规律后,就不会轻易去打破。

危机和忧患意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一种忧患和风险意识。简单来说就是提早的做准备和积累,正如在谈时间管理的时候我经常谈到的,真正做的好的时间管理不是说你碎片化时间利用的如何好,更加重要的是提升自我效率,能够风险驱动的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

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进入到自我可控的节奏。

即为了保持你的状态,你必须时刻实践,同时还需要有一定压力的实践。我所思考的,所做的,所总结和复盘的,都是为了下个关键项目的顺利展开而努力。

磨刀不误砍柴工,但是真正到了砍柴的时候,往往已经是十万火急,你没有刀往往也得硬着头皮上,而不是还能够给你磨刀的时间。所以真正懂这道理的人,一定是未雨绸缪,没事就磨一磨刀,时刻保持自己手里面的刀在一种锋利的状态。机会稍纵即逝,只有这种状态你才不会浪费任何该有的机会。

产品规划和团队管理

早在2019年我就整理了围绕云原生整体解决方案下的公司技术平台整体架构,其核心仍然是围绕微服务,DevOps,容器云三者展开,同时覆盖整个软件研发,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全生命周期。

在2020年对整个云原生整体解决方案和架构设计进一步完善,一个是开发态增加了微服务开发框架和低代码开发平台的融合,其次是在运维态增加了监控运维,服务治理管控方面的内容。而在DevOps方面则进一步参考DevOps成熟度模型进行完善,拆分DevOps整个支撑平台的各个独立组件和子域中心能力。

同时在2020年对公司围绕云原生解决方案的APP端可以浏览的响应式网站进行更新,对云原生整体售前解决方案进行更新。

而在SOA方面,重点仍然是传统的ESB服务总线和API网关两个关键内容,同时围绕API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API开发平台,API网关和API监控运维平台三个独立子系统。

团队培训

在2020年做了PPT制作和呈现,个人知识管理,学习方法模式,问题分析解决方面的培训。整体还是偏思维和软技能层面。同时也整理完整的技术人员技术知识体系和培训内容的纲要目录。

对于整体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在今年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围绕实际的项目需求和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工作。

由于今年疫情的原因,实际上今年外出技术交流,售前方案讲解都比较少,很多都采用了腾讯云会议的方式来完成。在今年9月份自己受邀参加了在珠海举办的华南CIO大会,进行了《平台+应用-传统IT架构微服务化改造》的主题演讲,整体反响还不错,至少我研究和实践的内容实际上当下很难传统企业IT架构转型实际所需要的内容。

团队管理

不论是产品管理,项目管理还是研发管理,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团队管理和对人的管理。选人,用人和培养人始终都是最重要的内容。实际上决定个人成长的往往并不是简单的项目,培训,更多的还是个人思维和意识的转变,个人强大的自我内驱力。

任何一件事,你只要做细,你就总能够在做细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知识点,更加的可总结的经验,并在做细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技能提升的过程。

而实际上大部分人做事情,没有应该具备的精品意识,把事情做细,一个是对项目和团队不复制,同时也是对自己不负责,放弃了个人成长的机会。

就个人成长来说,实际就体现在态度和技能两个方面,首先是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把事情做细做精的态度;其次就是我前面谈到的实践,必须要通过大量一线项目的实践来提升技能,同时将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论,而整个里面最重要的又是思维能力的提升。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