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平台/生态梦:价值、神话与故事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t.qianzhan.com/daka/detail/210106-98bf64d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平台/生态梦:价值、神话与故事

 管理思考录 • 2021-01-06 14:41:09 来源:管理思考录 E1427G0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刘昶  来源|管理思考录(ID:o-liuchang-o)

平台战略

这些年不知道听过多少个关于创建平台的设想与商业计划,可以说几乎每一位企业家都有一个“平台梦”,只是想做或已做、成功或失败的问题。

平台之价值

平台模式带来了新的商业想象与机会,因其网络效应,企业有望实现爆炸式、指数级的增长,比以往更短的时间成为大公司,并获取巨大的财富。平台模式下,大量的供给方与需求方得以对接和交易,成为层级制与市场之外,第三种组织经济行为的方式,增加了就业人数,提供了创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增长;共享平台下,资源得到高效、有效的利用,减少了人类对大自然无度的索取,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零工经济平台下,创造了新的工作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采取新的工作模式,人的多面向才华得以展示,兴趣与工作融合,就社会而言,更充分地利用了人们的盈余时间、认知与智慧。可以说,平台尤其经济、环境、人文多面向的价值。

平台之神话

平台模式最为吸引人的是其爆炸式增长、赢家通吃的特征,也因此造就了“平台神话”,但是这不是平台模式的必然结果。平台模式早已有之,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打破了时空限制,由此形成网络效应。平台不意味一定产生网络效应,例如像滴滴、美团,因为地域割裂的限制,网络效应已经弱化。到了产业互联网上,因为交易频率低、交易的非标准化、长周期的谈判与交付、需求的动态调整等原因,就很难产生网络效应了。

平台化,并不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升级的通用选择。即使采取平台模式,但也要建立合理的预期,不要寄希望于产生网络效应。“平台神话”带了一些问题,因部分平台的爆炸性增长与赢家通吃,使得商业变得浮躁,人们更关注平台与商业模式,而不是产品,但服务于人的、有价值的产品永远是商业的根基。平台起到了对现有产品交易的挖潜作用,但是影响了新产品、伟大产品的创新。

另外,平台市场影响力巨大,垄断数据与资源,侵蚀了市场竞争机制。它们赢得了巨大的利润,员工薪水也高于一般公司,公司的不平等,进一步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以及诸如2016年美国大选中的公司作恶行为,这些都是对社会制度的侵蚀。

互联网这项技术,曾许下去中心化、分布式、民主化的诺言,而今却用来实现经济上垄断,权力上的集中,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生态战略

“平台神话”渐渐褪色,一方面是无数的平台商业计划受阻,一方面人们找到了一个更高级的“玩法”,就是生态战略。“

生态商业模式在1993年,詹姆斯·弗·穆尔已经提出来了,1996年写成《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一书。他认为,生态系统为“商业世界的有机体”,在核心企业的引领下,相互依赖的企业形成能力与角色上的互补关系。更进一步地说,这是一种世界观,与原子世界观相对,视世界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从生物学的角度上看,强调的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整体性。所以,我认为,理解生态的关键是:互补性、有机性和整体性。

生态是一种世界观,如此观之,所有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也只有放进关系之中,才能得到理解。所以,可以说,每一家企业自己本身的各个单元、部门就可以构成一个生态,我称之为内生态;而与其生境中各类利益相关者则构成外生态。所谓平台,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过去企业内部或外部的关系,处于弱连接或割裂的状态,而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使之有机会成为一个“强交互的有机整体”。

每一家企业都可以生态化,生态化不是平台企业的专属。要知道,我们所说的平台,是基于双边市场理论,而双边市场这个概念是2003年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让·梯若尔及其合作者提出,要晚于商业生态系统这个概念10年。当然,也不可否认,平台企业更可能构建成更强大的生态系统,实现跨界整合,这种生态被称为平台生态,平台生态的强大,至少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平台企业具有强大的市场地位、权力与资源,生态参与者更依赖于它们;第二,因其网络效应,具有巨大的流量,可以用于滋养自身的新业务、以及参与者的业务;第三,具有强大的资本能力,可以通过战略性投资、收购的方式,快速地扩展更具价值的生态参与者;第四,作为数字化企业,具有更强的数字化能力,有助于降低交易与交互成本,也可以通过自身经验、提供工具赋能于参与者,吸引生态参与者。

生态之价值

生态战略下,可以实现跨部门、跨企业,乃至跨行业之间资源的流动、匹配、整合,从而释放出巨大的潜在价值,生态全流程得以反馈、优化,循环加速,有望可以集全生态资源、以协同共演的方式,满足无数用户“此情此景的需求”。普拉哈拉德写过一个公式——R=G,N=1,前者的意思是企业应该从全球获取资源,后者的意思是创造每一位顾客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消费体验,模仿普拉哈拉德的公式,可以写出生态战略的公式:R=E,N=1。

由此可见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从输入角度看,既有资源创造了更大的价值;从过程角度看,资源到价值的转化效率更高;从输出角度看,提高了产品/服务的价值,更敏捷、更个性化地满足用户。由于既有资源潜在价值的释放,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降低对大自然的索取,有意思的是,商业生态系统益于自然生态系统。如果我们将生态视作一个知识汇聚与组合的地方,那么生态则成为一个创意、创新、创业的空间,成为一个共创价值的空间。生态因为对人的知识与智慧的尊重,成为一个更具人文色彩的商业模式。

生态之神话

如果平台为神话,那么生态自然亦是神话。平台的基本机制是撮合,生态的基本机制是协同。撮合之下,是交易关系;协同之中,是交互关系。交互要比交易难得多,因为交互涉及理念、价值观、商业惯例、机会主义、信任等问题。这些必然超越大数据、AI与区块链的边界,是所谓的智能协同“能力不及”的。交互是有机性的,而不是机械性。借用领导力学者罗纳德·海菲兹理论来说,交互之难在于,它是一个“适应性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调整习惯、态度和价值观,这自然是不容易的。

例如某化肥生产企业试图发展农业生态系统战略,希望成为像约翰迪尔公司一样的公司。这家开发了一款APP,搜集农民、土地、产量、气象等信息,同时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指导生产、购买化肥等,这就需要农民要习惯使用APP,改变农耕理念与方式;其购买习惯的改变,自然引出渠道问题,过去因为销售点与农户熟悉,采取赊销和记账的方式,那么接下来如何处理渠道问题、“去中介化”?博弈,还是合作?这些都是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平台企业若要生态化,其关键就不是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了,而是降低交互成本,多方共同解决“适应性问题”,共同探索、学习、创新,而这正是现在企业通常所欠缺的。这些年BAT不停地跑马圈地,战略性投资不够劲,就全资收购。没错,产业互联网是需要双方的深度探索,但是如果只有捆绑在一起之后才能进行探索,只能说明企业之间合作能力的不足。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在七十多年前那位人际关系学派开创者乔治·梅奥的研究,他关注人的两种能力:一种是技术性能力,即利用物体服务人类的能力;另一种是人际性能力,即与他人达成合作的能力,他认为,“在提高人际性能力这方面,我们并未做出足够的努力以跟上技术爆炸式的发展。”因此呼吁,“除了谋求技术发展之外,一个社会必须获得每一个人的有效参与协同合作。”这简直就是对当下企业家与管理者所说的。

在30多年前,法国组织社会学家米歇尔·克罗齐耶也曾呼吁:“对于企业而言,第一要务是现实主义,不是管理控制意义上狭隘的现实主义,而是人际关系与合作能力,这两点与企业资金的合理配置同等重要,有时甚至更为重要。”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忽视、轻视这一点。无论是在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还是在组织与组织之间,管理者们都难以、也不愿意穿越这些边缘,以形成良好的人际与合作关系。

在设计生态战略的时候,种种互补性构想,都是“假设的”,可能是虚假的互补,也可能是真实的互补,不能以为逻辑上说得通,就认为万事大吉了,需要对互补性进行测试、协商、对话,进而达成协作,这是不容易的。至于人们所期盼的网络效应,是否存在,强度多大,就更难说了,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情景进行判断,例如要看生态节点之间的互动的频率、周期、数字化程度等因素决定。

那么,应该如何面对生态战略?

生态之条件

关于生态战略,一般有构建者战略与参与者战略之分,构建者给人机械感,参与者给人主次感。既然已为人所熟悉,我也继续沿用,但是使用中要警惕其中“潜念”的影响。

是采取构建者战略,还是参与者战略,首先,要看行业的痛点与潜在的价值空间、行业结构可变性的大小与演进的节奏、以及技术成熟度等因素,从而思考生态化发展的可能性与节奏,这里涉及如何驾驭革命VS进化的悖论。其次,要看穿越边界的能力,即如何驾驭行业VS跨界之悖论。企业可以从交易与交互成本、地位与权力、资源与能力几个角度审视自身企业,是否具备扩展边界成为生态的条件,以及突破约束条件的可能性与方法。若要做生态,不妨静心自问,究竟是源于审时度势下的理性思考,还是仅仅是“帝国梦”作祟?

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够成为生态型企业,除了构建者战略,还可以选择参与者战略。作为参与者者,需要确定进入某个或某几个生态。在此基础上,基于“结构视角”确定自身于生态的位置、角色,基于“过程视角”跟踪生态的演进,于不同阶段重新设计自己的角色与战略,与生态紧密协同。不要痴迷于宏大的商业概念而轻易地做“生态梦”,而要专注做好产品、做强管理。

生态之标准

生态是生长出来的,不是一块一块组建出来的,所有的组件不会自动发生化学反应,变成一个有机整体。生态不是一个单项规划的过程,而是一个多方协同共演的过程。它不是模块的机械组合,而是合作的扩展秩序。生态若不是有机整体,那可能要重演多元化战略的悲剧。那么,如何成为有机整体?方法之一是智能方法,依靠大数据、AI、区块链等技术促进协同。虽然智能协同带来了极大的希望与可能,但是它有其边界。商业世界中,没人有能力设计出完全合约,智能技术只能止步于关系合约之外,区块链只能让人“没有不相信”,“不能让人相信”。智能方法也有其局限,技术不解决价值问题。因此,有机整体之实现,还需要社区的精神。明茨伯格说:“网络提供连接,社区提供关怀“。智能方法与社区方法之差别也在于此,而且不止于此。社区提倡互惠、发展关系,促进对话、传递智慧,社区拥有一套信念、价值观、规范、管理,可以成为生态的一套制度逻辑,与智能方法的技术逻辑互补,从而促进生态协同共进,创新创造。借明茨伯格之言,可以说,智能提供数据,社区提供智慧;智能提供事实判断,社区提供价值判断;智能提供技术基础,社区提供人文基础。

生态之选择

跨界生态自然诱人,但是难度也非比寻常。一方面需要驾驭行业VS跨界的悖论,确定生态范围的大小,另一方面需要驾驭深思与涌现的悖论,测试生态扩展的可能性。由此,可知一个务实的姿势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生态战略,并适时地为下一步的生态扩展进行探索和测试。

至少存在五种具有连续感生态战略:

第一种是内生态战略,即实现内生态的数字化,打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内部割裂的状态,基于用户数据调整研发、安排生产、调整销售,即使打通其中两个节点,对企业也是很大的价值贡献。如果企业存有多种业务,那么可以考虑业务之间可能的互补性,设法避免它们的割裂,促进其协同,这个问题也是一些企业的常见问题。

第二种是相关者生态战略,即打通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的割裂状态;居第一种生态战略时,可以进行第二生态战略的测试,例如如何实现与供应商的数据共享。

第三种是节点平台/生态化战略,即基于自身资源与能力,以及网络效应的可能性,针对行业问题,选择一个产业节点进行平台化,战略实施中,开放VS封闭的平衡成为难题与考验;居第二生态战略状态时,可以针对行业痛点,尝试、洽谈诸如工具、方法共享的可能,为开发赋能工具做准备,寻找增加平台吸引力的办法。

第四种是产业生态战略,即在一个节点成功后,即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互补性业务/资源的整合,成为平台生态;这个过程也可能实现多平台化,即多个产业节点的平台化;在第三生态战略状态时,可以进行可能的互补性测试。

第五种是跨行业生态战略,即进行产业之外互补性资源的整合。

五种状态,具有连续感,像一个探索测试的过程、战略学习的过程、一个资源积蓄的过程、能力炼成的过程、一个由内而外、不断拓展的过程。但是,不具有阶段式发展的必然性,只是一个生态扩展范围与节奏控制上的启发性思路,所以谓之“连续感”,而不是“连续性”。如果产业稳定、或变革节奏较慢,适宜采取这种由内而外的策略,但若产业变革已经迫在眉睫、甚至轰轰烈烈地进行中,这个策略可能导致丧失良机。所以,企业需要结合产业现实,以及自身的条件,选择上述中某一种生态战略,并对与之有连续感的下一个战略状态进行准备和铺垫。

生态之意义

商业生态是什么?也许是数字化时代商业的“新果实”、必然的“新现实”;也许只是一个探索企业成长的故事,我曾一时感慨写下过这么一句话:

平台也好,生态也好,我们去思考它,去研究它,但它究竟是什么?也许,只是一个故事。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目的,用不同的语言,讲着各自的故事。因为故事,想象得到刺激,合作得以促成,可能性边界不断扩展。

故事,我们讲着讲着,它变成了“现实”。曾经的众声喧哗,终于以一个故事落幕。而这个故事里的人,或成为伟大企业的创造者,或成为经典理论的创作者。企业是一个故事,理论也是一个故事。

这里涉及适应VS塑造的悖论,如果说生态遵循的是塑造逻辑,那么对于生态而言,重要的不是它是什么,而是它成为什么。而当我们关注其成为什么的时候,就必须关注一个规范性问题,即既然现实为我们所创造,那么我们应该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现实,应该关注数据、算法等层面的伦理问题;应该妥善地使用所获取的巨大权力;应该推动更积极的商业信念、关系、规范、惯例的改善;应该承担更大更多的责任,帮助生态参与者;应该具备更大的梦想,使之成为可以超越组织与市场的第三种组织经济行为的方式。

生态是是一个故事,故事开始于一个野心勃勃的梦想(生态的见解、构想),心中想象着远方的美景(生态愿景),越来越迷人,越来越渴望,盘算一下(可行性评估),发现囊中羞涩,初期困难勉强可以应付、体力足以支撑、开支基本可以承担(具备发展生态的必要能力与资源条件),但是必须结伴而行发展生态伙伴),互相帮助(获取互补的资源与能力),同时做好准备,一路需学会应变、提高体力、开源节流。为了避免山穷水尽、弹尽粮绝,计划了第一段行程(MVE,最小可行生态系统),这段路不算艰险,即使走不通,损失和风险都在可承担范围之类,只是扫兴而归。而如果能走通这段山路,翻下一段路的高山时,就知道如何应付了(发展能力),沿途直播的创意若能实现,后面的开支问题也就解决了(积累资源)。路越来越顺、越走越快,同行的伙伴也越来越多,越走越近(符合生态有机整体的标准),终于有一天到达了梦想的地方,在大家为梦想的实现而欢呼的同时(发展人、成就人),一个更远、更美的画面令人无法驻足(生态扩展)……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其《领导智慧》一书中所说,故事具有吸引人类心理的两大组成部分,一为理智,一为情感。生态故事既要能经受情感检验,产生共鸣,激发梦想与激情;也要能经受理智检验,令人信服,符合常识与逻辑。

不难发现,在生态中,涉及诸多前面提到的悖论,例如适应VS塑造、革命VS进化、深思VS涌现等。如果说这些悖论之中存在神话,那么生态就是多项神话编织的更大的神话,为神话之上的神话,无论多美好,都要慎之又慎!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管理思考录(ID:o-liuchang-o),作者:刘昶

本文来源管理思考录,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