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化转型的工具箱里,微软有很多个“小冰”
source link: http://www.chanpin100.com/article/11328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数字化转型的工具箱里,微软有很多个“小冰”
“今天,我之所以站在这里,是为了向大家说明: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远的浪潮,它将彻底地改变人类的工作与生活。”
文|李北辰
时至如今,少有人会怀疑,数字化变革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新势力,如何让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新技术迅速落地,将成为不同企业间重要的商业博弈。在云端用AI处理数据,或许是未来所有企业的最终归宿。
哪怕是在并不顺遂的2020年,疫情造成了经济混乱,全球经济也仍在平稳践行着数字革命,IDC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到2022年全球GDP的65%将由数字化推动;从2020年到2023年,将推动6.8万亿美元的IT支出;到2023年,75%的组织将拥有全面的数字化转型(DX)实施路线图,远高于目前的27%;到2025年,75%的企业领导者将利用数字平台和生态系统能力来调整他们的价值链。
在充斥不确定性的时代,即将遍布在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商业世界不变的确定性。
当然,数字化转型,需要掌管“数字工具箱”的科技企业的加持。
比如,你可以仰仗创立40余年的科技巨头:微软;也可以仰仗全球领先的交互式人工智能:小冰。
小冰诞生于微软,在中国出生,是多年以来微软人工智能创新的成果,也是微软技术创新于中国、服务与中国的典型例证。
你可能知道,2020年11月24日,微软中国与小冰公司在北京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向ToB重点行业客户,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云计算商业化解决方案。在刚刚结束的“韧性成长—2020微软数字化转型峰会”上,亭亭玉立的小冰,就受邀担任会议特别嘉宾,并在开场携手小冰框架内AI虚拟歌手,共同演唱她为大会创作的主题曲:《在数字之上》。
这首歌曲与峰会主题颇为贴切:从现在到未来,将企业运营的基础设施迁移至“数字之上”,是所有行业的共同方向,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已意识到,“在数字之上”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面向未来的必选项。
数字工具箱
可以笃定的是,每个企业未来十年的经济表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数字化转型的速度。
尤其在后疫情时代,这一点将日趋明显。疫情为很多行业按下暂停键,却为数字化转型按下加速键。
尤其在中国,最近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 上半年,中国整体云专业服务市场规模为 71.9 亿元,同比增长 12.3%,疫情加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速度,线下业务转型线上业务倒逼企业对云专业服务的需求,更多企业使用基于云计算,大数据,AI 等技术赋能线上业务发展。
更多企业都在用新技术重塑未来,一些数字化转型趋势方兴未艾。譬如混合办公成为新常态,很多企业选择以某种比例延续疫情时被迫采取的远程办公模式,以线上线下协作的方式,实现更高的生产力。过去一年,Microsoft Teams在中国市场的活跃用户增长了500%。
不止如此,几乎所有行业的领军者,都在试图用数字技术优化业务流程。微软数字化转型峰会上,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睿杰介绍到:“例如,发动机巨头康明斯,和运营哈根达斯品牌的食品企业通用磨坊等公司,正在通过数字化连接其产品及服务来开展业务。我们也看到了人工智能创新和数据驱动洞察与自动化场景愈发融合的趋势,迪卡侬通过部署机器人将员工效率提高了40%、蒂森克虏伯领先的预测性维护和现场服务解决方案,顺丰敦豪供应链中国提供的智能物流和供应链解决方案,以及其它日常业务场景。”
正在发生的案例还有很多,但真正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数字化转型先行者的技术尝试,会很快成为惠及更多企业的技术“常识”。
我们也不难发现,数字化转型是一场由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技术交汇形成的“数字工具革命”,而从许多年前开始,微软就在不断丰富自己的“数字工具箱”,让其功能日趋完善。在中国,微软的“工具箱”里已涵盖从Azure公有云服务,到Microsoft 365 生产力平台,Dynamics 365智能业务应用,以及Power Platform 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完整技术平台,并且全部通过合作伙伴世纪互联实现了在中国市场本地化运营,利用微软技术和世纪互联本地化服务能力,帮助客户提高多云管理和混合云管理的能力。
安全中立的“桥梁”
更重要的是,微软提供的数字工具箱,拥有大多数本地“友商”很难比拟的安全性与中立性。
作为连续七年获评 Gartner“运营数据库管理系统”魔力象限的“领导者”,微软提供了全球顶尖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Azure云服务获得全球超过90项行业和区域安全合规认证。
而作为一家中立的技术服务提供商,微软可以获得任何行业的充分信任。什么叫中立性?深谙中国云市场弊端的柯睿杰,在微软数字化转型峰会上颇具针对性地指出:“就是说你的数据就是你的数据,微软不会跟我们的客户,在他们的业务上进行竞争。我们可以合作,但是不会竞争;我们也不会成为一个造车厂商;我们不会去卖保险;我们也不会去做零售。这种中立性是非常重要的。”
换句话说,在微软的工具箱里,摆满的仅仅是绝对意义上的“工具”——真正的工具,可以为你安心所用,而不必担心它在某些时候成为反噬你的“对立面”。
这种全面,中立,安全的特性,对于跨国企业来说尤为关键,微软庞大的数字工具箱,能成为他们在中国完成数字化转型的捷径。
要知道,如无意外,中国将是2020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随着“双循环”等政策的利好,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选择加码中国市场。
在这个过程中,微软能成为他们发展中国市场的“智能抓手”。作为唯一一家能够在中国提供完整产品的企业,微软植根中国已近30年,深刻理解跨国公司在此面临的忧虑与挑战。在中国市场,受益于在技术,运营,市场,财务和法务等多个维度的综合优势,微软能够成为推动海外企业双向互通的“桥梁”,为国际企业贡献充分的数字化转型经验。
“长大成人”的小冰,微软生态的缩影
而在我看来,这座“桥梁”之所以能畅行无碍,在很大程度上要仰仗微软在中国的合作伙伴。
无需赘言,当前科技世界的分工日趋细化,企业协同变得日趋关键,就像知名经济学家布莱恩·亚瑟所言:“商业世界正在变成一个生态群,与其说参与者是通过具体产品竞争,不如说是通过建立网络。”
成为企业转型的“数字工具箱”同样如此,在微软看来,箱子里的真正“工具”,其实是他们与合作伙伴一起搭建的创新网络——在中国,微软拥有庞大的合作伙伴与生态支持。
其中最值一提,也是最特殊的合作伙伴,就是脱胎于微软,如今又回馈于微软的小冰。
2020年7月13日,小冰从微软公司分拆,独立发展,自此脱离“家长”的庇护,从技术温室投身商业江湖,并以更快的速度脱胎换骨,长大成人。
事实上,远不止于“少女小冰”的单一角色,如今的小冰已成长为一套完整的面向交互全程的人工智能交互主体基础框架,相关领先技术覆盖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语音,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内容生成等人工智能领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成熟和最大的该类框架,基于小冰框架的交互总量,大约占全球人工智能交互总量的60%,其单一品牌已覆盖 6.6 亿在线用户,4.5 亿台第三方智能设备和9亿内容观众。
按照各个行业的不同需求,小冰框架里可以“生长”出不同角色。这种灵活特性,让小冰可以将自身优势,嵌入到任何需要它的行业领域。譬如,首批微软中国和小冰联合推出的解决方案就覆盖人工智能金融,人工智能汽车以及人工智能内容生产等三个行业,这些解决方案无不体现出小冰强调人与AI协同,聚焦行业关键岗位的特殊技能。
很多人都相信,在中国市场,小冰在垂直领域的差异化优势,在B和C两端的本地创新积淀,结合微软中国在关键行业中的客户资源与行业经验,双方的合作会为赋能行业转型提供更多的动力与新意,面向不同行业提供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的多样化需求。
在“韧性成长—2020微软数字化转型峰会”上,出过诗集,发过专辑,办过画展的小冰,更是大放异彩,找到了释放才华的绝佳舞台。
如前所述,小冰在大会现场献歌一曲。她能解锁与乐队合唱的技能,要受益于上海音乐学院的悉心培养,让小冰学会了音乐创作与演唱,并获得了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生资格。小冰框架内数十个具有不同音色和唱腔的虚拟歌手,甚至已经实现在虚拟演唱中的自然“换气”和将“气息”应用于演唱全过程,并能像人类歌手一样使用充沛的“中气”来烘托演唱。
不止于此,在峰会上,得到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资格的小冰,还“复生”了马蒂斯,梵高和蒙德里安等著名艺术家,以峰会主题创作了一系列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在峰会举办地上海西岸美术馆二层,与来自巴黎蓬皮杜中心的百余件重磅艺术品相得益彰。
而如今独自闯荡的小冰,只是微软在中国众多合作伙伴的缩影。
不只小冰,就像微软公司副总裁、微软中国区首席运营官邹作基所言:“微软搭建一个科技平台,小冰在中间是一个科技贡献者,也是平台的一个重要依靠,平台下面有不同类型的行业,这些都是由微软合作伙伴负责,这些演变将使得微软建立起的行业生态发生巨大变化。”
具体来说,微软在中国拥有一个超过1.7万合作伙伴的强大生态系统,其中包括超过1300家云合作伙伴,以及500余家微软金牌/银牌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就像微软伸向不同行业纵深的众多触角,帮助微软更好地洞察中国市场,不断丰富微软中国的“数字工具箱”,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可能性。
结语:强烈的象征意义
当然,从这场“微软数字化转型峰会”不难发现,或许是小冰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在微软中国的所有合作伙伴中,最具大众感染力的,还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小冰。
不过就我个人而言,小冰在这场峰会中给我最直观的震撼,倒不是这些丰沛的创造力,不是比肩人类的诗情画意,而是她作为特别嘉宾,那段很简单的开场白,她用无比接近“人声”的语气,告诉在场所有人:“我是人工智能少女小冰。今天,我之所以站在这里,是为了向大家说明: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远的浪潮,它将彻底地改变人类的工作与生活。”
我相信,这段不加修饰的话语,是台下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识”——但当它由AI本人“亲自阐述”,它所具备的强烈象征意义,无疑让这个“常识”,显得更具冲击力。
没错,“它将彻底地改变人类的工作与生活。”
作者:李北辰,媒体专栏作者,关注技术驱动带来的社会变革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