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新能源反弹!内资砸盘VS外资抄底,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gelonghui.com/p/43685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新能源反弹!内资砸盘VS外资抄底,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

基金君 昨天16:03

2020年即将结束,国内与国外环境对比,套用本山大叔的小品台词:国外比较乱套,成天勾心斗角,今天内阁下台,明天首相被炒,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劾领导,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

这一年,也是外资大规模流入的一年,重视中国资产的投资,已经成为国际大机构一致是认同。而现在的A股,外资与内资,双方扮演的角色更像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

内资砸盘,外资抄底

昨天,新能源大崩盘,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板块集体暴跌。出现大规模的杀跌,跌停个股众多,跌幅超过5%的有19只,赣锋锂业、杉杉股份、明阳智能等代表性个股跌停。

这些杀跌的背后,在于资金的高速轮动加快。哪些强势热点,抱团行业,集体崩,跌停一片,与此同时,5G、芯片迎来资金回流。在昨日的盘面上,调整近小半年的5G开启反弹,大权重股中兴通讯涨停,带动一批小弟股价行情。

而且,新能源、白酒也是四季度以来,市场的主要抱团对象。在上周末,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警惕机构抱团瓦解”。跨年后资金博弈行为趋于缓和,局部投机性抱团大概率瓦解。年末“规模战”和“收益战”压力下,机构继续抱团消费和新能源板块。

机构重仓板块年末实际卖盘减少,反而变相刺激场内活跃资金的投机行为,借助主题和赛道逻辑炒作概念,追逐机构重仓板块,驱动板块内前期滞涨的非龙头品种大幅上行,催生出一些不匹配基本面特征的纯市场炒作行情。

中信证券预计到明年年初,排名战结束后机构将迎来集中调仓时点,“机构抱团”逻辑下驱动的投机资金也大概率会从相关品种中撤出。

所以这次也是机构抱团推高之后,第一个带头跑路的直接引发的连锁反应,所以内资在砸盘。但是外资而言,内资砸盘,我来捡便宜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昨日收盘外资数据显示,北上资金今日净流入44.71亿,隆基股份净买入8.51亿,东方财富净买入6.31亿,格林美净买入4.65亿,通威股份净买入3.71亿。

而且这一周来,外资也在持续的买进新能源,其中隆基股份净买入30.03亿元排在全市场第一,另外的新能源个股分别是宁德时代和通威股份。

455a2-49ea1ace-2ab9-443e-9e0c-5f7cde1725f6.png

所以,内资砸来砸去,便宜的筹码都被外资买走了。外资与内资,这犹如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

新能源反弹

其实在昨天收盘之后,市场消息面上就传出多个利好消息:

首先,在最新的货币方向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四季度(总第91次)例会于12月25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字当头,不急转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

工信部,2020年12月28-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会议指出,我国“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同时新能源行业利好上面,雅化集团公告,下属全资子公司与特斯拉签订合同,特斯拉将向公司采购价值总计6.3亿-8.8亿美元的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

宁德时代,在昨晚连发三条公告,称为进一步推进公司产能布局,拟投资建设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锂离子电池福鼎生产基地以及扩建动力电池宜宾制造基地等多个项目,总投资不超过390亿元。

所以,今天新能源,雅化集团大额资金封涨停,创业板大权重宁德时代大涨超10%,总市值首次突破8000亿元。也是直接带动新能源板块反弹。

c7aa1-31c4b533-8086-4729-b528-48f2c44b2016.png

fb22b-d8765865-5dce-4e0b-8d0f-63a3005a5a34.png

在这种交易博弈之下,赢家还是外资。而昨天砸盘的那些缺少格局的内资呢?大概率是距离2020年结束不到两个交易日,提前结账,锁定收益。而从公司的角度来看,新能源的个股的的确确涨太多了,有所回调也是正常的。

不过从发展的视角而言,新能源在未来依旧是蓝海,是一个万亿的市场。目前,中国的资源结构仍然是以煤炭发电和核能发电为主,这个能够提到的部分便是以光伏为主导的新能源企业。

而以汽车来看,同样具备替代的空间,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1.9万辆和110.9万辆,产量同比下降0.1%,销量同比增长3.9%,增速成功“转正”。中汽协预测,从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走势来看,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将超过130万辆,同比增幅将超过8%,有望超预期完成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响,今年年初,中汽协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的预期为100万辆,但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企业快速复工复产,我国新能源汽车单月产销增幅于7月开始转正,并持续走高。到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月销量达20万辆,同比增幅达104.9%。

而在这巨大市场规模之下,现阶段走出来的企业也仅仅是目前被机构抱团最凶的几家企业。正是因为市场空间替代性以及未来的成长性。这些企业的成长空间也是被进一步的打开。

这也正是比如高瓴投资、外资疯狂买进的逻辑。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