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规避“扶人被讹”不能光靠摄像头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opinion.hexun.com/2020-12-25/20269617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规避“扶人被讹”不能光靠摄像头

202696170.jpg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近日,一段题为《九江义工扶起92岁晕倒老人反被讹》的视频引发关注。监控视频显示,12月20日近14时,在江西九江市修水县黄港镇,一名老人突然倒地,正好在一旁有车辆驶过,车上有人员下车扶起倒地老人。令人意外的是,扶起老人的女子帅黄玲及同伴随后却被老人的家属诬告为肇事逃逸,后经交警部门调查,老人系自己摔倒,义工一行无责,警方责令家属向义工道歉。(12月24日《南方都市报》)

6年前的一则春晚小品,曾让“路遇有人摔倒扶不扶”的议论如火如荼。尽管扶起跌倒者依然是社会的主流,但“好人被讹”的尴尬却并未绝迹。这次帅黄玲扶老人被诬告的遭遇,再次撩拨起人们那根脆弱的神经。“道歉没有用,假如这次没有监控录像,究竟谁能说得清”“不要让助人为乐的人寒心”……网友的吐槽道出了事件的症结:规避“扶人被讹”,不能只靠摄像头证清白。

在老人一再言明“是自己摔倒的”情形下,老人的家属仍不依不饶坚称“老人都九十多岁了,脑袋糊涂了”,并以扶人者肇事逃逸为由选择向警方报案。这究竟是出于何种心态?是要为可能发生的医疗费用寻找“买单者”,还是缘于“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的惯性思维,甚至是要借机“碰瓷”,向扶人者敲诈勒索?所幸被扶老人的身体并无大碍,扶人者也被老人邻居家用于养蜂的监控证实了清白。但即便是这样,仍不能消减“好人被讹”对爱心善举的伤害。

据报道,扶老人义工帅黄玲因此事委屈大哭,但表示“不会改变助人初心,以后会注意保护自己”。读到帅黄玲的这番心迹表白,相信每个人都不会无动于衷。如何避免“好人被讹”的尴尬重演,好人善举不再被冤枉、误解甚至是被诬告,除了向摄像头求证,我们还能为善举证清白和好人有好报做些什么?这是弘扬见义勇为、乐善好施传统美德,践行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直面和回答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屡屡出现跌倒老人求助求救时呼喊“是我自己摔倒的”以及扶人救人者“先拍照后施救”的尴尬,更增加了这一话题的几分沉重。

防止“好人被讹”,首先需要唤起受惠人对施惠者的感恩之心。“见义勇为”与“知恩图报”原本应该是有着孪生姐妹般密切关联的善心义举,只有两者的良性互动、相辅相成,才能形成彼此交融、相互促进的正向激励效应,但在一些场合,两者却双双成为亟待救赎和弘扬的稀缺之物。被帮扶者的良知泯灭、怕背负感恩责任或有意碰瓷,让社会产生好人寒心、善念却步、围观者忌惮和道德滑坡的负面效应。

其次,要运用道德和法治的双重手段为爱心善举保驾护航,形成标本兼治的救赎合力。面对好人帮扶的善举,目击者要仗义执言、勇于作证;鼓励被讹者依法维权,用“好人法”(《民法总则》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为好人善举撑伞救济、免责除忧。

对企图浑水摸鱼讹人钱财的恶行,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予以惩戒,让失德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漫画/陈彬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