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中泰证券首席分析师杨畅: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或让货币政策制定陷入两难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opinion.hexun.com/2020-12-25/20269989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中泰证券首席分析师杨畅: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或让货币政策制定陷入两难

202699893.jpg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2020年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年份。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一季度达到峰值,导致一季度GDP负增长6.8%。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二季度GDP增速反弹至3.2%,三季度进一步反弹至4.9%。

尽管GDP增速显著反弹,但是依然低于经济潜在增速。

今年经济增速会如何?明年中国经济是否会持续强劲?明年应该如何部署疫情期间对冲性政策的正常化退出?近日,时代财经专访了中泰证券政策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杨畅。

杨畅预计,今年四季度GDP增速会进入6-7%区间,结合整体情况,全年经济增速有望修复到2.2-2.5%区间。在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速乐观情景,以及二三四季度环比增速回归常态的假设下,2021年GDP增速有可能在8-10%区间内。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杨畅认为,“十四五”时期目标增速设在5-6%区间相对适宜,有利于兼顾稳增长与调结构,在确保经济总量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尽管今年下半年物价表现持续走低,杨畅认为并不构成进入“通缩”的判断。他指出,除畜肉以外的主要食品价格并未出现同步上涨,非食品大类中同比增速下行的空间有限,其中,猪肉价格拖累CPI,或延续5个月时间。

杨畅还指出,近期一线城市房价也出现上涨迹象,或对货币政策的制定造成两难。“一方面由于近期信用债事件,或需要定向‘补水’;另一方面在基建和地产拉动下,中上游出现物价全面上涨。后续货币政策如何抉择值得关注。”

在杨畅看来,疫情期间非常规的政策措施在明年有望逐步回归常态,但政策退出应是有节奏、有选择、有针对性的相机调控。

预计今年GDP增速在2.2-2.5%

时代财经:你预估四季度以及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是多少?

杨畅:由于疫情的冲击,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GDP增速反弹至3.2%,三季度进一步反弹至4.9%。结合四季度经济表现以及部分高频指标,可以对四季度以及全年经济增速进行预估。

从生产法来看,尽管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逐步变大,但难以短期监控,一般会用工业增加值增速大致估计月度经济增长情况。从10月经济数据来观察,工业增加值增速与9月持平,同比增长6.9%,保持在较高水平,但环比增长0.78%,是3月复工复产以来的相对低点。从工业产能利用率来看,也基本修复到往年同期水平。因此,整体上看,中国经济仍然具有一定的修复动能,但修复的斜率日益平缓。

由于去年四季度中,10月工业增加值的基数相对偏低,而11月与12月的基数有所抬高,可能会压低今年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

预计四季度GDP增速能够维持在6-7%的区间内,结合整体情况,全年经济增速有望修复到2.2-2.5%的区间范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提及具体经济增速目标,而是对就业目标更加重视,总体来看,就业数据表现良好。1-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9万人,已经提前了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较前值下降了0.1个百分点,也表明经济修复状况是比较稳定的。

时代财经:随着国内经济向潜在增速回归和疫苗陆续投入使用,你预计明年经济增速是多少?能够作出合理预估和预期吗?

杨畅:由于疫情的异常冲击,2021年经济增速呈现高位回落的迹象非常明确。一季度有望成为全年经济的高点,但对于全年经济增长的指导意义相对有限。

伴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的逐步推开、防疫管控常态化,以及疫情致死率不断下降,经济运行回归常态的可能性大幅提升。

由于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于经济工作的要求也可能较高,相应推进经济增长的力度也会较强。从近年经济增长的表现来看,一季度会出现绝对数值较低,但增速较高的特点,呈现“开门红”迹象,二季度和四季度环比增速会较高。

综合来看,2020年第四季度GDP增速可能在6-7%区间,而2021年,在一季度同比增速乐观情景,以及二三四季度环比增速回归常态的假设下,GDP增速或在8-10%区间内。

经济增长内生动能依然存在

时代财经:明年,中国经济开始步入十四五规划时期,双循环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十四五规划需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合理确定中国经济的增长目标。截至目前,部分经济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的中国经济增长率进入“换挡期”的结论。你对十四五经济增长目标如何设定有何建议?

杨畅:2021年中国经济开始步入“十四五”规划时期,双循环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从要素投入角度来观察,“十四五”时期,劳动和资本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存在进一步减弱的可能性,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望相对上升。

第一,人口总量增速或将进一步放缓,较大概率迎来中国人口的总量高峰,而劳动参与率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人口老龄化速度继续加快,上世纪60年代初是出生高峰期,这部分人即将超过60岁,导致人口老龄化程度存在短期加速的可能性。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十四五”时期劳动力供给总量存在加速下降的可能性。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减弱,有可能在“十四五”时期转变为负贡献。

第二,人口老龄化会带来消费率上升,进而推动储蓄率下降,以及资本积累水平下降。传统产业的需求将进一步回落,这将压制传统产业的投资回报率,进而导致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减小。

第三,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技术进步是支撑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进入“十四五”后,我国与国际前沿技术的差距或将进一步缩小,这也会导致“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传统空间或被进一步压缩。如果“十四五”时期不出现较大的技术革命,技术进步的速度难以大幅度提升,但由于劳动力与资本等其他要素的下降幅度可能更大,会导致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相对上升。

事实上,从需求来看,投资、消费、净出口等传统三驾马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结构变化,尤其是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短期进出口出现了巨大波动。“十四五”时期,伴随着进口存在进一步扩大的空间,净出口存在转向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可能性。因此,内需的重要作用有望进一步被强化。

在投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落导致制造业投资难以出现大幅度回升,“房住不炒”基本原则下,房地产开发投资难以保持高位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着力点。

在消费上,经济超大规模性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市场的潜力和成长性独一无二,消费将更加成为核心动力。

综合以上方面,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或较前期出现回落,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仍然存在,结合“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因此,将“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目标增速设定在5-6%的区间内是较为适宜的。这会有利于兼顾稳增长与调结构,确保经济总量扩张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CPI或在明年下半年出现拐点

时代财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物价数据显示,CPI同比降0.5%,PPI同比下降1.5%。这也是十一年以来CPI增速首次降为负值。这是否表示出现了通缩压力?

杨畅:11月CPI同比下降0.5%,时隔11年再现负增长,环比下降0.6%,单月同比下降0.5%并不构成“通缩”的判断。

从改革开放以来,有过三次CPI同比增速负增长,第1次在1999年前后,时长约22个月;第2次在2001年前后,时长约10个月;最近一次在2009年,时长约9个月。但如果与2009年相比,就会发现差异明显。

从食品价格看,2009年出现负增长,主要由于2008年食品价格出现了普涨,例如食用油、鲜菜、猪肉、水产品和鲜果等,这个高基数导致2009年负增长。而今年情况与2009年有显著差异,除畜肉以外的主要食品价格并未出现同步上涨,主要是猪肉价格从2019年4月持续上涨到2020年9月,拉动了整个CPI食品价格以及CPI上涨。

除食品以外,CPI还包括其他七个大类,在今年非食品大类中,除居住类价格前期存在高基数外,其他大类前期都比较平稳。之后,食品价格基数逐步走低,对于CPI同比增速的拖累作用会逐步减弱。因此不能把11月CPI同比降0.5%就认为是陷入通缩压力。

时代财经:预计未来一年CPI将会有个什么样的走势?

杨畅:明年一季度以及整年CPI的走势,要考虑猪肉价格。一般而言,猪肉价格拖累CPI可能延续5至6个月,因此,明年下半年或出现拐点。

根据经验数据显示,猪粮比价领先猪肉价格及增速约14-15个月左右,两者呈负相关关系。背后逻辑基础是,从养殖利润变化到猪肉供给变化大约需要15个月左右,养殖利润变化——补栏(1个月左右)——可繁殖母猪(4个月左右)——生育仔猪(4个月左右)——仔猪生长(6个月左右)——生猪出栏/猪肉供应——猪肉价格变化。数据显示,如果用猪粮比价作为观察猪肉价格的领先指标,大概5至6个月的时间后,猪肉价格可能出现最低点。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CPI环比下降0.6%,表明下游消费需求仍然偏弱,主要大类中,除衣着类环比上涨外,其余均环比下降。

从行业来看,除有色矿采、印刷记录环比录得负增长外,其余行业呈现出全面涨价态势,上游的煤炭开采环比涨2.2%、油气开采环比涨0.9%;中游的化学原料环比涨2.2%、油煤加工环比涨1.7%、化学纤维环比涨1.9%、黑色冶炼涨1.5%。从高频指标来看,近期钢铁、水泥、玻璃价格仍然具有一定韧性,表明下游基建、地产对于中上游价格的拉动效应较为明显。

除中上游价格全面上涨外,近期一线城市房价也出现上涨迹象,或让货币政策陷入两难:一方面由于近期信用债事件,或需要定向“补水”;另一方面,在基建和地产拉动下,中上游出现物价全面上涨,后续货币政策如何抉择值得关注。

非常规政策的退出必然是相机抉择

时代财经:周小川近日也提及要把资产价格纳入通胀的观察指标。据央行数据,11月末,M2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2.5个百分点。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亿元。有声音认为,“市场上资金很多,但压根没有拿去消费,正在酝酿疯狂的资产通胀。”你怎么看?

杨畅:不能简单认为“资金压根没有去消费”。从今年下半年以来,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代表的实物消费,增长超过预期。根据10月数据显示,社零总额同比增长4.3%(前值3.3%),限额以上同比增长7.1%(前值5.6%);剔除汽车后的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前值2.4%)。

必需消费品中,粮油食品、饮料、日用品、中西药品同比增长8.8%、16.9%、11.7%、10.8%(前值7.8%、22%、10.7%、9.6%),除饮料外,其余增速提升。

可选消费品中,烟酒、化妆品、金银珠宝同比增长15.1%、18.3%、16.7%(前值17.6%、13.7%、13.1%),升跌互现;汽车链条上,汽车类同比增长12%(前值11.2%),石油及制品类同比下降11%(前值下降11.8%),考虑到CPI中的交通工具用燃料跌幅进一步扩大,当月同比下降17.2%(前值下降14.7%),消费端对于石油及制品的用量增速回落。在地产链条上,家电同比2.7%(前值下降0.5%)、家具同比1.3%(前值下降0.6%)、建材同比4.2%(前值增长0.5%)。

在消费回升的同时,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也出现了一定上涨,例如以铁矿石为代表的上游原材料价格,以钢材、水泥、玻璃为代表中游建材价格,都出现了明显上涨。这主要得益于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在拉动经济修复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10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0.7%(前值0.2%);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6.3%(前值5.6%),折算单月同比增长12.2%(前值11.9%)。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前期宽信用,不可避免的会导致部分资产价格上涨,例如近期部分城市房价也出现了短期上涨的迹象,但个人认为短期仍然相对可控,也需要观察下一步政策措施的具体安排。

时代财经:明年应该如何部署疫情期间对冲性政策的正常化退出?

杨畅:本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达的政策姿态也较为明确。

首先,会议对当前经济总体判断是“我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这意味着前期应对疫情冲击采取的货币、财政等非常规政策,或面临逐步退出、回归常态的选择。“但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表述,也意味着政策退出必然是相机抉择的,会是有节奏、有选择、有针对性的调整。

其次,会议提到“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由于疫情的异常冲击,2020年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底部区域,在经济逐步修复后,2021年一季度可能出现高值,同比增速也有望出现较高表现。这就意味着,同比增速不是观察经济运行是否落在合理区间的合适指标,而季度间的环比增速有望成为观察指标。

最后,需求侧改革的主要落脚点还是投资与消费。在投资方面,制约投资落地见效的瓶颈,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化解;在消费方面,国民经济主要部门之间如何分配,是否进一步向居民部门倾斜,值得关注;在流通方面,如何提升效率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