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谈谈「下一台电脑」的散热和使用形态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520005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谈谈「下一台电脑」的散热和使用形态

苹果产品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

新 MacBook Air 换上了 10nm Ice Lake CPU 和 LPDDR4X 内存, 并且也用上了 MacBook Pro 16 寸上的剪刀脚键盘. 在 Geekbench 5 中, 性能相比上一代有了明显提升. 但是我们仍然看到这一代在面对高负载的时候无法应对 CPU 的发热量, 而主动的散热风扇对于 CPU 的降温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这里我提出下我的看法.

首先列出三台机器:

v2-9d57899fcb3ca5ffbe2161dda4edfda2_720w.jpgSurface Pro 7(非 i7 都没有风扇)v2-3ea127ac8f52c457705ac586ae60ddd0_720w.jpgMatebook Pro X 18 款v2-a29a08c45ac04069b20163997607eff5_720w.jpgMacBook AIr

这三台机器虽然共同点是都没有散热鳍片和和底部开孔, 但是散热的思路都各有不同:

  • Surface 的思路是既然平板电脑无需放在腿上, 并且本身就是支架立起来的设计, 那么不如就直接更多的依赖被动散热
  • MateBook Pro X 的设计利用的是热管为 SSD/CPU/GPU/内存颗粒进行导热, 然后用匀热板进行辅助, 风扇的作用是从两侧抽出风流, 让气流经过匀热板和热管从而带走热量
  • MacBook AIr 的设计是利用左侧风扇从右侧进风口抽出气流, 然后让气流带过 NAND 颗粒/T2 主控、PMIC供电部分还有 CPU 上热散热片, 然后把热气排出去.

所以结果是:

  • Surface Pro 对机身温度基本没有限制, 只限制 CPU 本身的问题. 这就意味着无论是 Geekbench, 还是单次 Cinebench, 被动散热设计都不会显著影响跑分; 只有在持续 Cinebench 的情况下才会有显著的性能下降. 而支架式的设计则避免了过高的机身温度对使用的直接影响, 但是这种设计造成笔记本放在大腿上使用不便
  • MateBook Pro X 的功耗控制保守不少, 首先一开始 Cinebench 的表现就略差于同 CPU 笔记本的平均水平, 随后还有明显的下降. 而
  • MacBook Air 在 2019 的双核时代基本上 Cinebench 低到不能看, 而 Geekbench 的话也因为核心少拖了后腿. 2020 虽然仍然是一个散热水平, 但是得益于 i5 核心数量的增加, cinebench/geekbench 性能有显著提升. 要注意的是 MacBook Air 的 cinebench 跑分在 2019 表现非常稳定, 不知道 2020 是否也是表现如此.

更加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MacBook Air 在满载的时候几乎只有 CPU 的部分达到了最高的 44 度, 而 MateBook Pro X 则上上下下都显著热于 MBA, 特别是掌托.

所以即便在满载的时候 MacBook Air CPU 温度达到 100 度, 但是由于 CPU 没有和机身有太多的热交换, 所以做到了待机状态和全负载状态下掌托的凉爽. 另外同时值得注意的是 MBA 的风扇最高可达 8000rpm, 但是根据评测, 3000rpm 以上的转速并不能显著提升 CPU 的性能.

ifixit: MBA 的散热器就和 Apple Watch 差不多大.

所以在 2017 年新设计的 MBA 刚发布的时候, 很多人就质疑为什么 MBA 的满载表现甚至不如 12 寸无风扇的型号. MacBook 12 因为把热量带向了机身, 所以就让键盘掌托比 Air 热了几度, 但是换来的确实是更好的性能.

source: Max Tech

而 2020 款 MacBook Air 在 CPU 散热片上做了一些处理, 改进为类似服务器被动散热鳍片式的设计, 增加了表面积. 在 Cinebench 中, 满载功率约从原来的 11W 提升到了 13W, 也算是跑分大涨的原因之一. 但是 Y 系列 7.5W TDP 相比于 U 系列的 15W TDP, 且最高可达 35W 的释放, 这个散热实现确实也说不到强.

所以 Apple 为什么要出那么一款散热弱鸡的产品? 我的想法如下:

  • Apple 认为 MBA 是一款经典的延续, 所以认为就算定价相对 Windows 笔记本高也能买的出去, 另外也需要和 MacBook Pro 拉开距离. 事实上虽然这代因为更换键盘, 以至于重量更接近了 13 寸 Pro, 但是 13 寸 Pro 可能会升级到 14 寸屏幕, 从而便携性会拉开差距.
    • 拉开价格区间. 这次降价+扩容之后, MBA 和 MBP 重新出现 Retina MBP vs MBA 时代的差距.
    • 屏幕的差距(亮度、色域)也是差异的一部分.
  • Apple 对 Intel 工艺的误判. 就事实上来讲无论是 Ice Lake 还是 Comet Lake, 能效比都不及 7nm 的 Zen 2.
    • 包括 iPhone X 将基带放在外面, 也是对 Intel 工艺/5G Modem 的误判. 当然 Apple 对发热的理解, 即 Modem 的 Radio 是日常功耗大头(和屏幕同级, 大过 CPU)的判断是没问题的, 而且 5G 时代就算 7nm/7nm EUV/5nm, 把基带和 CPU SoC 整合, 从市场来说都是不合理的事情(包括还有 mmWave 5G NR), 而堆叠则是一个非常兼顾的做法. 只不过 Intel 是真的不争气.
    • 正因为如此, 无论是自研的 ARM SoC, 还是转向 Intel 的 SoC, 都会比现在这个尴尬的情况好, 并且集成度有望提高. 这样一来说不定通过缩减主板体积, 能做到两侧风扇+热管的配置.

不过目前的好消息是年底到明年, 12“ MacBook 可能会以 A14X 作为 CPU 复出.

而 iPad Pro 就没有收到散热问题的困扰. 几个原因:

  • iOS 配合 SoC 的更好的睡眠、对多任务的优化
  • 低功耗核心
  • 7nm 的高能效
  • SoC 和 DRAM 封装的调整

当然这里又不得不提新 Magic Keyboard 改进的使用形态. 之前提到 2in 1 的很多问题:

  • Surface 的支架模式并不适合于放在大腿
    • iPad 的支架通过连体支架设计, 放在大腿的体验比 Surface 好, 但是键盘可调节角度的问题就相对有限
  • 传统的笔记本电脑, 比如 MBP/MBA/Surface Laptop, 问题主要在于放在大腿上虽然相对稳定, 但是比较占据空间, 而且屏幕相对偏低.
    • 其中一些高性能笔记本因为过度依赖底部进风, 忽视机器内的风流, 导致放在大腿上很容易散热不良. 这就是 MacBook Pro 本来可以降低厚度并提升散热, 但是始终没有这么做的原因.
    • 当然像是小新 13 Pro 能够做到这个尺寸下的极高的散热&性能释放, 但是如果拿底部封闭的状态和 MBP 比, 估计就跑不出那么好的成绩.
    • 同样的, 之所以很多笔记本底部开口+不愿意做过高支撑脚的原因, 也是希望底部风流能够降低 D 面外壳温度
  • 可拆卸二合一, 比如 SurfaceBook, Porsche 都有头重脚轻的问题, 导致在倾斜的表面上不能稳定放置
  • 传统式屏幕升高的笔记本, 比如提到的 R7-571, 问题在于重量偏重, 并且 R7 这款本子本身触控板的设计也很有问题, 一方面是位置不方便, 另外就是触控板下面就是滚烫的 CPU 和 GPU.

iPad Pro 相比屏幕升高的笔记本来说, 一方面可以做到拆卸键盘以方便携带, 另外一方面就是让重心保持在机身内, 减小了对纵深空间的需求(对比传统笔记本和重心不稳的 2in1). 同时还做了触控板, 方便了很多触控操作. 最后就是加入了充电接口, 避免 Surface 那种充电器线缆高于平面的设计, 毕竟 iPad 的 USB-C 接口位于中部, 一根线飘这么高也不算太方便.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Magic Keyboard 的重量预计会和 iPad 本体差不多重, 即预计 12.9“ 版本会达到 1.2kg. 作为对比, Surface Pro 键盘差不多 240g, 键盘+本体合计约 1.1kg. 不过考虑到 iPad 键盘对机身背部的保护作用, 并且 Surface Pro 本体集成了支架, 外加 4:3 的比例让 iPad Pro 的实际面积更大, 总的来说虽然重, 但是新设计让 iPad Pro 可以更方便的在各种场景使用. 并且 Apple 似乎在暗示用户出门的时候可以选择不带键盘, 而是把这个键盘作为带有充电功能的一个支架, 仿佛让人看到了当年的 iPad 键盘.

所以我认为 iPad Pro 的 Magic Keyboard 是对未来便携电脑形态的尝试, 一方面要兼顾多种使用环境, 无论是腿上、桌面还是折叠后直接手持, 另外一方面则是对传统交互模式的兼容. 虽然这次升级是以更贵更重, 以及收纳的时候误触为代价的(不过不会有奇怪的凸起), 但是考虑到触控板对 Mac 生态的兼容和实际体验的改善, 或许我们看到了两者加快的融合.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