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上海斯歌李明:新趋势下的业务数字化和流程智能化
source link: http://www.ciotim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65&id=19626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上海斯歌李明:新趋势下的业务数字化和流程智能化
上海斯歌李明:新趋势下的业务数字化和流程智能化
2020-11-05 16:52:51
来源:CIO时代网
2020年10月23-25日,“第六届中国行业互联网大会暨CIO班15周年年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CIO时代学院主办,新基建创新研究院协办。在24日的主论坛上,上海斯歌总裁李明发表题为“新趋势下的业务数字化和流程智能化”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明:各位好。在开始前我先把上午董老师讲的片子回顾一下,她最后总结的时候讲到速度、范围、规模和价值。范围里面提到了边界、生态,规模有弹性伸缩、模块、商业价值和价值分配。其实当我们谈业务数字化、流程智能化时,会把这几点,从速度、范围、规模到价值给串联起来。我今天将从三个大的方面展开,串四个问题,最后做一个总结和愿景。

新基建驱动新模式,对于“新基建”前面各位的演讲已经说的很清晰了,那么“新模式”到底是什么?我觉得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议题摆在所有中国企业的面前,就是中美贸易战,由贸易逆差掀起的反倾销、加税等一系列影响。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服务贸易与我国的服务贸易之间存在巨大的顺差,根据2019年数据来看,是2600亿美元。美国通过提供各种软性服务,比如金融服务、咨询服务、技术输出等形式,给中国企业提供贸易服务。我们为什么要提新基建,未来新模式又是什么呢?我国接下来经济结构或者经济模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基建未来引领的新模式一定会在各个行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这是我对此的一个理解。

这个片子反过来看,其实就是通过所有这些技术来帮助企业完成重构,最终达到转型的目的。其实用“转型”这个词并不恰当,企业在重构的过程中实现的并不仅仅是转型,而是重生。这是一个产生新生事物的过程,而不是老瓶装新酒。企业为什么会“变”?是技术驱动企业发生变化,还是需求驱动了技术落地让企业发生变化?这是我今天的第一个问题。答案很简单,是需求驱动的,并不是技术真正驱动了某一企业发生变化。

我们是做流程的,帮助企业从一开始做管理类流程,到后来做业务类流程,到全流程,到端到端流程,我们对流程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左边这张图是传统的由流程驱动的架构,右边这是当下很多客户在做的场景,就是跟数据结合,混合驱动的架构。流程与数据结合就会实现效率的再次提升以及自动化落地的可能。所以企业会把流程做得更深、更广,跨出企业内部,以打造供应链或者经销商体系为主,这就代表了“边界”的打破,即从数字化企业到数字化产业链。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可以驱动边界打破?任何一个上下游的企业,互相联通后会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所以是利益在背后驱动整个产业链的打破。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IT架构是核心是关键。还有就是企业的经营模式、思维模式、业务模式也要随之进行调整,要调动需求去促进IT技术的落地,到最后让每个员工、每个部门都被“武装”成数字化、现代化,真正实现整个企业的重构。企业IT从工匠时代,走到工业化时代、再到现在的数字化时代,仍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那么IT的下一个时代会是什么?答案是智能化时代。我们要用智能化的方式思考新的业务怎么建设、怎么落地,怎么能够被推广从而形成商业化。所以下一个时代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时代。在智能时代落地过程当中,企业IT经历了从数字化1.0到2.0的转变,即从传统IT架构向基于云边协同的新架构转变,与此同时中台也应运而生。企业需不需要中台?需要。但中台的落地方式因企业而异,需要每家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可实施的计划。需不需要服务化?需要。因为没有服务化就不可能做到一系列快速迭代。所以这是我们整个对新模式、新基建、IT数字化的一个理解,它是可以串联起来的,只有有了云原生、微服务等技术的支持,才能让企业完成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形成中台、形成服务化,结合业务模式的变革,实现企业重构。

上海斯歌作为一家以BPM平台和云原生PaaS平台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服务提供商,我们为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帮助客户实现端到端流程建设,从流程咨询开始到流程落地、分析优化,打造一个完整的闭环。沉淀了丰富的行业业务应用,帮助众多大型企业客户实现端到端的业务场景。融入RPA、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实现流程环节的自动化,使流程效率从半个月缩短到8天、7天,甚至4天,提效显著。我们的流程挖掘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识别流程瓶颈,实现管理优化。

我们发现很多企业虽然有几百上千个系统,但是对于一些需求到底应该放在哪个系统中实现、去落地却不清楚,放到A类系统B类系统不能用,放到B类系统A类系统又觉得很别扭,在这个过程中斯歌的低代码平台应运而生,将这个用来填缝的应用给建立起来,实现完整的系统间的链接,其中的流程部分还是在我们的流程平台上完成流转。
我这里有两个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个是万科。他们的信息化做得比较早,万科的流程一开始是放权给所有的城市公司、大区公司运行的,后来集团说要开始做统一管控,发现这个时候要破边界很难,必须靠中台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于是我们帮万科筹建了一个流程服务中台,再加上私有化部署,在今年6月份万科第一个全集团使用的大型应用成功迁到阿里云上。
第二个案例是金茂,我们共同研发打造了轻应用开发平台,第一个上线的应用是设计管理平台,基本覆盖了整个开发过程中所有设计相关的文档环节。第二个就是科研管理系统,金茂鼓励全员参与科研,那么怎么去管理、怎么去立项、怎么管理成本,我们也是利用低代码平台给他做了一个构建。至今集团内部已开发和上线了全专业设计管理平台、科研管理、基金管理等多个系统,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一个总结,我们要找到用户真正的需求,然后寻找相关的利益和可以突破的边界,用中台服务的方式+微服务架构来完成一个系统的建设,来支持需求的落地。智能化在其中必不可少,所以这就是一个真正的新模式,这个新模式应该可以应用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面,大家都有资源浪费、资源冗余。面临枯竭,怎么整合资源,重新回到一个大河里面,形成一个大水库,未来可以调节流量,调节输送输出。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HyperBusiness,超商业引领变革。这会在未来很多方面产生变革。比如未来在线,IoT设备让万物产生互联,那供需关系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只要接入的设备、接入的端够多,那么中间的匹配关系就会发生变革,更加实时的交互,就会创造一个更加智能的协同时代,这会是人机一体的协同,打破物理空间的边界,实现随时随地及时的配合和协作。其实现在所有的基础建设都是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再结合到每一个行业里考虑,这个行业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从政府到企业到个人。一次我和政府的大数据主任聊天,说我们现在在打破原来的烟囱,同时又要允许别人建立新的烟囱。疫情来了,各个政府机构都要建立疫情系统,最后怎么去整合,只有在新模式下,先把中台这件事实现了,才有可能把整个模式变革实现。有了新基建,就有了新的模式,有各种新的技术支持,然后结合商业模式怎么去落地,业务模式怎么去变革,把整个给串起来。
所以我们对这个的理解是,物理世界比特化是第一步,就是把所有的东西数字化,0和1的关系全标注出来。比特化之后一定会驱动未来的算法化,算法流会驱动物质流,这是一个反向的结果,不再是说整个物理世界是怎么流动的,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去加强、提效,这就是我们传统说的互联网+,通过各种元素实现高效率的运转,产生更高的绩效。但是我们要反过来实现这件事情,让物理世界比特化后形成一定的算法化,然后重构未来物质世界的流动。
在这整个过程当中我们已经跟一些客户、伙伴在谈,大家怎么结合一些场景来实现这些,基于新技术、基于新的数字化落地,我们也欢迎有兴趣的合作伙伴,有兴趣探讨交流的客户一起聊聊,共谋未来的场景。
最后,我觉得要做新模式、数字化,应该是群策群力,应该做到成果共享,应该允许共性的发生,同时让很多企业又有一定的个性化。所以它会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可能原来不合作的公司会走向合作,原来的大型企业会愿意跟中小企业合作,因为大家扮演的角色会有一个角色定位的调整。我就汇报到这里,谢谢各位。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