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如何真正深入思考产品本质?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mcaff.com/discuss/2534105089094720?newwindow=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如何真正深入思考产品本质?

现在在这个年代大家都在谈论学会深入思考,不管是面试也好工作也好,都会触及。

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深入思考,不仅仅是局限于为什么做以及产品本质。比如大厂的面试谈论产品本质的时候,也一样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能概括产品本质问题,有没有一个笼统的框架适用我们怎么去深入思考本质。

希望大家能给出比较深入的回答。

  一周前   4210 阅读
  • 产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核心目标是什么,有了这个才会有原则,有范围,而不是别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比如:同样是电商平台,如果你认为仅仅只是解决用户购物问题,那你会发现每个电商都是一样的,只是浏览商品,购买,发货,物流等等。但这就是电商产品的本质了吗?用户购物是用户的问题吗?很显然不是,有用户会去a平台,有b平台,那为什么同样是购物会有这样的区别呢,那仔细思考,你会发现用户群体不一样,用户诉求不一样。有清晰明确的目标购物群体,有没有目标,喜欢逛的群体,有价格敏感的群体,有品质极客群体,那深入思考产品的本质,其实就是解决了这一类人的什么问题。

    个人认为不仅产品,同样适用于产品的模块思考,这个模块解决了什么问题,为什么需要,在产品中是什么地位。这个模块的解决方案,底层是怎么样的,是根据什么样的用户群体的什么特点来设计的。

    总结一下,个人对产品本质的思考,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来源于用户及用户的核心问题,所有的变现,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是基于对用户价值的基础上。

    仅个人观点,谢谢!

  • 想简单点,产品就是用来赚钱的东西,

    “产品是做为商品向市场提供的,引起注意、获取、使用或者消费,以满足欲望或需要的任何东西。”

    分析的是如何创造一个能赚钱的“产品”,很多人喜欢讲些形而上的东西,不实际。

  • tongli

    深度思考,这个需要去看看禅宗、哲学层面的书籍,看完书才能让你有一个深度思考的引子,才能让你更加理性去看待自己,推荐一本书《洞见》。你能从这本书中知道什么是 真正的感觉,什么是理性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如来,但 是《金刚经》里面解释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这句话仔细琢磨,就能知道深度在哪儿。

    回到产品的本质,产品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一些简单的(你所看到的博客、书籍)。这些都是别人的、产品的本质是能够快速的将产品组装起来。举个例子,一辆车,你买了拿到手里。是个完整的,不是一堆零件。同样将事物之间联系起来,找到相关性,而不是毫无关联,毫无关联就是逻辑能力不行,逻辑不行就不会有任何深度思考产生。

    有框架,这个框架要你自己去找,自己去总结。这样的框架才是你的,

    ---下午摸鱼再补充点。

    我们延伸一下,产品的深度问题,要知道什么是深度,深度就是我们天天用微信,你去问张小龙,他的看法和你差别很大,你要是想体验一下产品深度,可以去问问德叔关于pmcaff。你看德叔给你的回答会不会是产品的核心是什么?等等你网上能随便搜索到的内容。

    如果希望有个产品的框架拿来就用,用这个框架就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深度。几乎不可能。

    同理:成年人和小孩关于一件事的理解深度,你觉得是小孩厉害还是成年人厉害?

  • 产品的本质,个人理解是如何通过体系化的产品规划,达成业务诉求、产品定位及产品价值。

    作为一个TO B或TO G 的产品经理,业务诉求是做这个项目的起源,是产品全生命周期所需要的基底和核心,不同的产品经理对同一个业务诉求,可能都会完成业务诉求所要求的的东西,产品做得好不好更多的体现在如何基于这个诉求,结合产品的用户角色,体系化的去规划产品框架,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引导客户的真实需求,让用户参与到需求规划中。

    个人的习惯是拿到需求,第一次沟通的时候我会带上从个人角度理解的整体功能架构图,分功能模块的表达为什么会有,我打算怎么设计,这么设计是关联什么样的业务,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沉淀了什么样的业务价值,经过这一次Battle之后,大家都会对这个产品有个整体的认识。同时定下迭代及整个项目计划的大节点。第二步沟通就是具体模块的具体需求,按照迭代计划,分批进行需求确认及需求复盘,根据产品效果进行调整。

    关于本质的寻找,个人习惯用流程图,业务的大流程要可以串联起所有的功能模块,各个功能模块的小流程,再到功能的流程图,一步步的深入思考及确认,避免走偏。流程图的好处呢是一边画一边调整,不断的进行思维校正,二呢人对图的接受能力比对文字的接受能力要强很多。

  • 在我看来其实是思考问题的层次不断递进,首先是最简单的外观设计,之后是界面交互设计,之后是目标用户分析,再之后是软件商业模式的分析,再往深处考虑是未来行业市场的分析,再向要解决用户哪些核心的需求,再向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再向人最原始的行为去分析,最后就会发现满足贪嗔痴,方可成大器。告别贪嗔痴,方可成完人。其实最后就会发现一切都是相通的,一切都是互相连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最后就是万物互联。

  • 产品本质:一句话概括“解决用户的痛点(或者 痒点、爽点),为用户创造价值,为企业带来利润”。
    要是面试的话,就得把这三点拆开再描述了。

    深入思考:建议采用“九段式提问方法”。同一个问题横向宽度扩展2个同类问题,纵向深度追问2个为什么。

    相关推荐:《QBQ 问题背后的问题》。“藉由提出更好的问题,当下做出更好的抉择”。
    书很薄,里面有很多案例小故事,可以看看。

  • 1、过往成果及语言表达体现认知程度:需要不满足局部最优解,寻求全局最优解,找到第一性原理

    2、在不确定性下提升事情正确的概率:读书、思考、实践、复盘、交流、分享

    3、基于框架、模型、数据等多维度分析:多问为什么、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做成什么、该怎么做

  • 谈一个我印象比较深的因为“本质”的不同,带来的产品体验的差异。关于个性化推荐本质的思考,今日头条的 - 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而网易云音乐是 - 懂你。从技术角度,推荐是通过工程手段帮你筛选内容,本质是特征的匹配,但是抽象成意识形态是不是有很多想象力,就是这种思考定位上的差异,决定了业务决策的不同,以及产品在用户心智感受的差异。

     我自己的思维习惯是这样的: 

    第一步,宏观边界

     “是什么“取决于所处的价值网络。推荐2本对我宏观思考有帮助的书,《系统之美》和《规模》,核心其实是系统思维,相关书很多,可以从豆瓣找。系统思维培养的是一种思维习惯,遇到问题能跳出二元思维惯性,知道现状是由空间、时间、事件、人、关系、规则等共同演化的结果,建立一个宏观的相关联的思考范围。

      第二步,微观联系  

    有本书叫《直击本质》,通熟易懂,整理了很多思考方法。这本书主要将本质拆解为三种:

    1、事物的根本属性 

    2、问题的根源

    3、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每一种都有对应的思考方法,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实践和掌握。方法是工具,结果好坏取决个人的观察敏锐性,以及信息组织归纳和抽象等综合能力。 

    image.png

    直击本质书里的内容👆

  • 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深度思考吧,如果不具备这个能力,无论让你分析商业模式,还是产品逻辑,还是各种现象的本质 都是做不到的.所以需要练就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和打篮球打乒乓球一样,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并且不断实践,才能培养出来优秀的思考能力. 个人觉得理论部分可以通过看书,比如思考快与慢,思辨与立场这类的书籍,然后采用针对 行的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而对于产品的本质,那就是我们结合现有的信息,将深度思考结合到产品领域,多想 多总结,能力自然会有的

  • 深入思考的其实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习惯,只有你的逻辑能够形成一个开环闭环逻辑可通的情况下,你才可能去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连思考都没有学会,逻辑都没有掌握,怎么能深入思考呢?有些人不是没深入思考而是他们根本没有这个习惯

  • 有没有一个笼统的框架适用我们怎么去深入思考本质。希望大家能给出比较深入的回答

    恰好我在知乎有篇回答,符合题主“笼统的框架”和“比较深入”的要求: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459876/answer/534533931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这个“笼统的框架”,就是“结构化思维”。关于结构化思维最经典的书是《金字塔原理》,可以试着看看,但它对初读者非常不友好,如果一点结构化思维都不具备的人,看起来会异常吃力。可以先试着先搞定下面几个概念,再读可能会好一些:

    1. 厘清概念(定义)。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必须确定你要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定义出清晰的边界,比如提到“马”,究竟这个马是河马,海马,还是普通的马?概念如果不统一或者模糊,后续所有的研究都会有问题。而且,在实际场景中,清晰的概念定义,可不会像“马”这么好界定。比如经常挂在嘴边的“用户体验”,可以尝试下怎么定义,以及怎么确定边界(哪些属于用户体验,哪些不属于?)
    2. 逻辑思维。这个不是开玩笑,多数人其实没有逻辑思维,有的只是诡辩。想搞清什么是逻辑思维,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穆勒五法”。
    3. 归纳推理(归纳法)。 归纳推理的结论一般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只具有或然性。( 前提真实,推理形式也正确,但不能必然推出真实的结论 )。
    4. 演绎推理(演绎法)。演绎推理只要前提真实并且推理形式正确,那么其结论就必然真实。( 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正确,结论就必然是真的)。
    5. 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重点是“独立”和“穷尽”,独立就要求在概念定义上,一定不能有重叠部分;穷尽则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或规定场景下)做到“完全归纳”。

    上面这5个概念理解清晰并可以正确使用后,会对《金字塔原理》有更好的理解。

  • 产品的本质,从两个方面讲,

    1、从用户维度,要能为用户提供用户价值,解决用户问题或者满足用户需求,而且要能持续为用户提供价值,用户一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想到你的产品,有自己的壁垒,不会轻易别被人代替

    2、从企业层面,产品必须具有商业价值,没有一个企业会做不挣钱的产品,没有商业价值,产品本身也不会存在

  • 这个问题太形而上了,感觉是阿里出来的人最喜欢的话题哈哈哈

    个人看法,产品的本质是:他的核心目的;为了实现他的核心目的而进行的线下实操业务;将实操业务和核心目的关联在一起的一系列过程。

    对大部分产品来说都可以这样思考一下。

    不过其实对于很多应用型的产品,行业往往有一定门槛,导致产品经理对线下实操业务理解不是很多,因此会有误判。

  • 这个问题有点大,或者想的有点太复杂。

    产品是由人加工,有用户,可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务。离不开三个环节:需求>>生产>>销售;

    从企业角度来说,能盈利(钱/流量..)的业务模式是产品的基本能力;

    从产品经理角度来说,如何给用户带来最大价值效用,如何给公司带来持续利润,这个平衡点是决策需求的关键点。

    产品小学生,大佬轻喷。

  • 这是三层思考

    第一层:逻辑层。思考产品的时候梳理所有的逻辑关系,看看逻辑是否正确

    第二层:结构层。将正确的逻辑功能分拆成多个模块,降低耦合性

    第三层:系统层。在这些模块中找出数据的通用性,抽离出中台和微服务功能

    这就是我中台产品对于产品进行深度思考的方法框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