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近年读过对我影响较大的书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940500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近年读过对我影响较大的书

前端职业咨询加微信 yutou-963

关于读书这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都带着不同的目的。我一直在想自己读书的习惯或者说核心方法怎么总结比较好,因为我看书的频率不高,一年可能也就那么几本,而且不是一个持续行为,可能的原因是我觉得读书不是成长的主要方式,成长更多来自于实践,但是有时候回过头想想,又感觉读书对我的影响其实很大,有些时候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虽然如此,对读书这件事的观点却没什么变化,所以我一直在想,我对读书这件事的核心态度到底是什么?

后来仔细回顾了一下之前看过的几本书和后来从其中吸取的知识,我发现用这句话来总结这个核心态度非常贴切:一书一观点

这个态度其实很明确的,读书不在多,在精,而且非常精,从一本书里,只需要吸取一个能给你带来思维震撼的观点。所以,读书的频率,读书投入的时间,读书后记住的内容,甚至是你有没有把书看完,这些可能都不重要,特别是非学术类书籍,我们看它的目的,更多是想带来认知上的变化,而人和人的认知差异,往往来自于一些简单明了的观点或者处事方法,所以,想清楚这个,我就知道之后要如何读书了。

这个观点,其实我也想与各位分享,不鼓励阅书无数,也不赞同读书无用,希望大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接下去,介绍几本我近期读过的一些书,以及每本书给我带来的那个观点。这些书,有一半以上我没有完全看完,不过这不妨碍它给我带来的指引和思考,一书一观点,不是把一本书浓缩成一个观点,而是说我只需要从一本书里学习到一个新的观点即可 。

这些书,大体分为 职业/通识/技能,我们一一道来。

1.【职业】别让猴子跳回背上

观点提取:小型团队向中型团队发展的一个核心卡点:责任的合理分布。书中最触动我的是他描述的一个场景,作为团队 leader,每天操碎心/忙成狗,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团队内外,所有的人,都像巨婴一样看着你,觉得所有根源都是你没做好/能力不行。

用朋友的话说,这是一本教科书类型的书,目的很明确的管理学书籍,不过如果你对书中的观点没有太大感触的话,可能它也不一定能够解决你的问题,就跟你看过的其他教科书一样。

但是我看这本书,其实是抱着很明确的目的的,因为我平常一般不会看所谓的“管理学”书籍,总觉得这类型的书非常难以实操,管理有时候很看机遇,不是看几本书就能管理公司管理大团队了。不过在你开始管理团队后,困惑还是随着团队变大蜂拥而至,然后你会发现有些困惑你是可以看清的,只是需要时间去解决,而有些困惑则是模糊不清的。

其实我前几年一直都在带团队,但是人数一直在20人左右徘徊,这个过程中,虽然我感觉我的某些管理技能有一些提升,但是总感觉有一个很明显的瓶颈在卡着我,我感觉如果我的团队增加到 30 人,我和我的团队可能随时都会崩溃,但是我无法梳理清楚这个瓶颈卡点到底是什么!

后来的一段时间,我就开始找书看,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怎地,这本《别让猴子跳回背上》是我看的第一本,也是当时唯一一本管理学书籍,为什么是唯一一本,因为刚看了2章,我就恍然大悟,这本书最核心的论点直指要害,我深切的感受到,我所谓的瓶颈就是这一个论点,解决了它,团队就可以得已突破。

书里一开始就讲到,很多管理者开始都很容易陷入一个困境,就是成为了一个保姆型 Leader,具体表现就是团队里所有的重要问题都要你来解决,所有需求都要你来协调,你是团队里最累最苦的,但是,注意这里,当团队里的某件事情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不会觉得自己有太大问题,而是齐刷刷看向你,埋怨你管理不良、协调不力,整个团队以你为中心,你是所有人的保姆,你照顾他们呵护他们,但是一有一点小问题,大家都像巨婴一样埋怨你。

这个阶段,相信每个人都会经历,保姆和巨婴,这样的团队肯定是存在很大问题的,事实上这本书最大的作用是,帮你定义清楚了问题到底是什么(就是上面描述的这样),其实看完了前两章,这本书就可以合上了,接下去,可以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如何制定规则,如何界定边界,如果宣导落地,这个每个人就可能有自己的解决方式了。

2.【职业/通识】人类简史

观点提取:社会的发展和组织形式的演化有非常大的联系,而且是互相促进的作用,回到你想达成的事情或者工作中来,其实有同理的映射,多思考一下你想成就的事情,如何透过组织更好达成。

不能说看完这本书后我对某个问题有了清晰的观点,更多是看完这本书后,我对社会从原始状态到组织形成到成长为成熟的社会体系的震撼,事实上这本书虽然叫做“简史”,但是其实它既不“简”,也不“史”,对,这不是一本历史书,而更多是一本社会哲学的书,从书中最开始的原始社会,作者就开始阐述自己对于原始社会人类行为的一些哲学思考,然后这种思考贯穿始终,是这本书最为出彩的部分,寻着作者对不同阶段社会发展的一些思考,你可能会受到一些触动。

对于我来说,这种触动主要是两方面的。

一方面,当时我手里有一个事情,我很困惑,也很纠结,当时我在组织一个线下的技术分享会,但是在几次之后,我觉得自己精疲力尽的在做这个事情,因为精疲力尽,我觉得自己难以坚持,而且我也觉得大家对这个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各个方面并不满意,在经过一连串的纠结之后,我觉得这都是我的问题,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性格,我是个内向的人,我不擅长沟通,我不能很好的组织活动,我也厌倦组织活动(不一定是事实)。事实上,我的这些想法有一些是绝对错误的,但是当时的确这个事情搞不下去了,所幸当时我开始看《人类简史》,看到书中社会组织形成和强化的过程,我突然想,这个分享会其实不是我一个人要做的事情,它需要一个组织,去定义它、运作它、维系它、发展它,再仔细想想书中的观点,事实上组织有一些明显的特性,例如去个人标签的、组织利益为上、共同目标和信仰(我自己总结的,书里不一定是这么说的),如果这个分享会要持续下去,我可能需要让它演变成一个组织,这个组织 有使命和目标(促进技术社区发展),有社会成员(讲师,组织者,参与者),现在可能缺少的是强化组织标签弱化个人标签(组织名称,logo,基本组成部分),形成组织长远运作的规则(组织形式,财务管理等)。经过那几天的密集思考,后来快速的为分享会成立 github 组织,设计 logo,明确名称,并且成立了一个基金会的组织作为活动运作的主体代表以及财务手段,并且在运作形式上,将其从我和我们公司剥离,组织形式也转换成交由社区,不同的公司来负责组织,而我会在背后提供一些组织需要的关键资源和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简史》这本书起了非常关键的启迪作用。

另一方面,这本书对于我的管理思路也有一定的影响,虽然不是非常的明确,但是至少书中关于社会体系的理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某些方面必然存在一些真理性,其中某些点会和“公司”或者“团队”这些组织类型存在关联,对你规划团队或者管理团队可能会有一些启发,具体可能有很多点,例如,为什么要存在公司或者团队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对组织成功的高度抽象,是组织成功的真理总结,而不是成就个人的口号,认可价值观事实上是对公司或者团队组织成功高于个人成功的一种认知。另外团队为什么需要制定愿景/目标,其实不论什么类型的组织都需要一些形式来描述现在和未来组织层面的方向。诸如此类,不细展开。

3.【职业/通识】活学活用博弈论

观点提取:重要的不是博弈论的各种理论总结,而是意识到生活中很多场景是博弈甚至多层博弈的场景,你要做的是对它想多一些,自我分解成两个小人,来回 pk,最终形成的思维习惯才是最有价值的。博弈不是玩心眼,而是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现在我的状态是有意识在积累实践经验,但是不是特别系统,某一天再回头细看这本书,和足够多/足够深度的场景映射一下,才能转换为真正的技能点,这其实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读书方法:初步了解 -> 场景实践 -> 理论体系 -> 技能固化。

最近一次和朋友聊相关的话题是管理方式的博弈,放权式和强权式,在不同的环境/阶段/团队情况都会有不同的利弊,如何平衡,事实上是自己和自己的一个博弈吧。博弈,我理解,就是在复杂的环境变量中,取得最大利益/最有效果的决策方法或者合作方法。

4.【职业】管理的常识:事情一来,就让你知道怎么管 (鲁克德著)

观点提取:构成绩效的三个核心点:技能/知识/才干,其中才干这个词特别触动人,他是一种软性能力。

技能和知识都是人人可以通过后天学习积累获取的,但是才干却往往没那么简单,很多才干都是天生的特质或者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影响下催生出来的能力,我理解就是成事能力。与通过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不同,缺乏才干会更难取到根本的突破。所以后来我一直在想,自己的才干是什么?周围人的才干是什么?如果不刻意去培养自己的才干,技能和知识很容易过期,就像大家通常说的程序员 35 岁的梗一样。

5.【通识】逻辑的引擎

观点提取:我们现在用的编程理论和计算机理论,在萌芽期其实是很难想象得到的,大师们怎么一步一步抽象现实世界的逻辑表达,用存储和计算,循环和判断这些简单的方法抽象整个世界的逻辑本质,其实是一件非常震撼的事情。

从这本书里大体可以了解到这些萌芽的过程,从好奇 -> 到各种抽象的思路 -> 到抽象的大一统 -> 体系化发展,其实体现的是人类彻底征服世界某个领域的思路过程,底层逻辑,这种底层逻辑或多或少会给其他事物带来一些思路。

另外,作为互联网行业的程序员,因为上层建筑足够厚实,很多人已经接触不到底层的实现和思路,适当的了解一些底层逻辑,有益无害。

6.【通识】基因传

观点提取:通识类书籍最大的作用,其实是展现整个人类如何长跨度但是系统化地解决世界性难题的底层逻辑,不管是人类简史里的社会组织发展,还是逻辑的引擎里的逻辑符号抽象,还是基因传里对生命本质的探寻,这些通识不能解决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可能会在一些重大决策上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基因这个话题探讨起来难免会触碰到人类的一个非常敏感的神经,进而演变成一个哲学话题,之前其实看过不少大家觉得比较优秀的探讨人类本源的电影,例如 黑客帝国,例如异形,这些电影如果当作娱乐片看看也是极好的,但是更优秀的在于他们试图根据一个假设推导人类本源,推导上帝的具象,并且阐述人类窥探到上帝的本质之后会发生的事情,虽然这一切都是假设,但却是人人感兴趣的话题,人类在掌握了生命的密码之后会发生什么?人类还是人类吗?上帝是谁?上帝为何创造人类?意识的来源是什么?如果我们真的搞清楚了这一切,世界的秩序还会维持吗?

书里其实没有探讨这些话题,但是基因这个事物本身自带这种哲学属性,当你看着科学家不断探索并逼近生命的真相时,会有一种彷徨感,恐惧感,但是这种潮流却是不可阻挡的,只要人类理论上可达的状态总有一天会发生,细想想这些事情,上升到生命的高度,感觉人类真的非常渺小,但是又非常伟大。

7.【技能】经典人物原型 45 种

观点提取:很有意思的一本小书,你会发现这本书把你生活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总结成了几种抽象的人格原型,这样在你编写故事的时候,可以像查字典一样快速创造角色,原来编故事这种看起来摸不着头脑的事情,变成了和代码一样清晰,这本书给我的触动主要是,以前我以为文学创作是纯感性的,后来我发现文学创作也可以条理化,和上述的对科学问题抽象表达一样,戏剧行业其实也是从感性的故事到理性的分类总结,让更多人可以快速的掌握创作的能力。

最后简单总结看贯穿全文的读书方法:

  • 一书一观点,一书能够吸取一个改变你思维的观点即可。
  • 底层逻辑,注重各方面底层逻辑探讨和借鉴。
  • 理论 -> 实践 -> 理论,迂回形成方法论。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多多交流。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