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谈一谈微信电商生态,与“小商店”的四个目标用户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encilnews.cn/p/37913.html?from=article_list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aUneuv.jpg!web

专栏作家 | 师天浩

互联网发展至今已近三十年,由于离钱最近,电商领域的创业一直最为活跃。从最早的卓越网、易趣,到曾名噪一时1号店、库巴,以及刚刚关停不久的淘集集,江山代有人才出。近三十年的历史中,既有“做大”的淘宝、京东、拼多多,也有上面列出的无数个倒在路上的选手。

毋庸置疑的是,在这个离钱最近的赛道里,未来还会有许多失败者或成功者。

随着移动互联网上半场的结束,拥有12亿月活、并秉持开放战略的微信,正在成为许多拥有电商梦创业者的理想舞台。因此,过去的几年里,微信有关电商的一举一动,都会掀起业界极大的关注。上周微信小商店的推出就引来了圈里的一阵“骚动”,在天浩个人的小群里,就有老上司和前同事“寻要”内测的资格。

可一周过去了,微信小商店的热度似乎就已消散。不仅不再有人找内测资格,也很少有自媒体人去谈论它的价值。究竟该怎么去看微信小商店?作为微信小程序团队推出的产品,它在未来会带来哪些机遇?想要了解一切,首先要从整个微信电商生态的构成去分析,获悉了它在整个大生态里的定位,才能清晰的对它拥有本质上的理解。

微信电商生态需要“小商店”吗?

在讨论之前,有必要简单了解一下现在微信电商生态的现状。微信电商虽然没有明确的对外统一品牌,但实际上已经成长为一个较为完善的生态体系。

活跃在微信上的十几亿个人用户和他们后面的企业,共同组成了微信电商生态的庞大结构。用户基数大本身就是天然优势,只要激发出一部分需求,便形成了不可小视的体量。2019年,仅微信上电商类小程序GMV就达到了8000亿元,同比增长160%,市场潜力非常惊人。

在这个生态里,微信是当仁不让的主导者,既是相关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人,也是统一账户体系、支付、广告等生态基础服务的提供者。这一点,与阿里在淘宝生态中的地位无异。近年来,微信一直在不断地尝试推出一些新的工具,如小鹅拼拼、群小店等,以更好地为“有梦想”的商家服务,扩大和完善生态基础。

在微信电商生态的构成方面,天浩认为主要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第三方平台、自有品牌商家、SaaS服务商、官方开店工具。

第三方电商平台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是撑起微信电商业务大旗的主力。除了阿里未“接入”之外,拼多多、京东、美团等第三方平台均以小程序电商方式入驻。这其中甚至也包括了2015年阿里投资并与之战略联盟的苏宁,张近东曾对外表示苏宁独立发展,不要混同于阿里,至少在小程序电商上如此。

此外,拼多多曾多次在小程序年度榜单排名前三,显示了它在深挖微信生态的出众能力。而京东、美团、国美、当当等也在电商类小程序排名上位置靠前,基本和它们的行业地位相当。

平台之外,则是一些具备一定实力的较大自有品牌商家。微信小程序的诞生,给了许多自有品牌商家在这个生态里“牟红利”的机会。以超市、餐饮和生鲜行业为主,如肯德基、家乐福、多点等。它们本身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忠实用户群体基础好,加上业务消费具有高频或周期性的特点,比较容易实现微信用户的留存和运营。

今年6月,此前与阿里牵手的星巴克,也被微信生态吸引入驻进来。未来,此类自有品牌商家的队伍将会越来越壮大。

另一支生力军则是,有赞、微盟等SaaS服务商和他们背后的十数万中小商家。微信生态之前自有的电商工具发展滞后,为SaaS服务商提供了生存空间。它们通过帮助商家在微信开店,以获得技术服务费的收益。2019年有赞财报显示,8200多个存量付费商家,共实现了645亿元的GMV。

不难看出,微信电商生态兼容了第三方平台上的商户入驻,通过开放策略给较大的品牌商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同时又有有赞、微盟等SaaS服务商提供第三方服务,并通过微信小商店等工具型的产品,给中小商户提供舞台。

而微信小商店正是微信近期推出的新工具。如果把微信生态的流量比作一个金字塔,第三方平台站在顶端,具备一定开发实力的大品牌商次之,SaaS服务商和它们服务的中小商户再次之,而微信频繁推出的例如微信小商店、小鹅拼拼、群小店等,则是为更大基数“非主流”商户所服务。要知道,无论是入驻第三方,自建还是选择SaaS服务商,都面临一个成本问题。

这些“免费”的官方小工具,给了它们在此之外的选择。

微信小商店四大目标用户

相比之前的基于公众号的微信小店,“小程序版”的微信小商店功能更为强大,不但可以快速实现微信上卖货,还打通了线下门店系统。在微信小商店推出后,官方便宣布不再维护微信小店,以前开通的公众号将升级为微信小商店。更为重要的是,除了0.6%的交易手续费外,微信小商店没有其他相关费用,堪称是免费的零售行业通用解决方案。

微信小商店的这些特点和优势,将吸引以下用户,成为它们拥抱微信电商生态的首选。

1、社群等私域流量的拥有者;

微信是国内最大的私域流量池,微信小商店的推出,最大利好莫过于社群等私域流量拥有者。他们在努力的社群运营之下,拥有了较大规模的私域流量,于他们而言如何通过流量变现成为难题。以往,他们的变现渠道有限,主要是广告或者内容付费,直接向粉丝卖货存在很多门槛。

想要把流量通过“电商卖货”直接变现,无论是选择入驻第三方平台开店、自建商城还是借力SaaS服务商搭建一个“商店”,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微信小商店这类的小工具,免费、简单、官方品牌背书,或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有了微信推出的一系列小工具,他们可以通过自主开店来获取利益,或者获得更大的利益。要点在于:清楚私域流量用户的特点和需求,找到适合的商品,或开发更好的服务。

2、本地零售商户;

一提起本地零售,我们会想到阿里和美团,还有京东。本地零售当下的关键是什么,是商业数字化,还是线上业务导流?支付宝和美团的做法各有不同,支付宝从数字化升级入手,而美团则是业务线上化。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帮助众多线下企业实现业务互联网化,而与之而来的成本,就是需要为流量或服务“付费”。

线下零售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其服务半径较小,老客户的贡献率非常重要。对大多数商家来说,基本功能就足够使用,更主要还是努力做好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微信小商店的模块化设计,对于需求丰富的商家来说是短板,但对于大部分线下商家而言,却是优点。原因很简单:操作方便、学习成本低,无需专业人员即可掌握。

支付宝和美团在做的这些功能,微信小商店一样也能实现,而且是免费。在线下零售商业竞争激烈的当下,无需经过平台抽佣意味着净利润率的提高,而净利润提升一两个百分点,对于商家的意义非常重大。支付宝和美团未来最大的潜在对手,或是不起眼的微信小商店。

3、中小长尾品牌;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短。但在之前,这种距离的缩短往往是营销互动层面上,而不是交易关系上。而在电商平台上和用户发生了直接的交易关系,但却在难以在营销互动上进行结合。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购物只是一个低频率的消费行为。

瑞幸咖啡虽然因为数据造假沦为人人喊打的反面教材,但却是在微信生态中从小做大的典型案例。这足以给中小品牌以启示,只要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消费和营销一体化的微信生态就是一座深不可测的富矿。

相比于收费的SaaS服务商,如果微信小商店能够“容纳”了它们的全部需求,或是更好的选择。那些产品或服务上拥有一定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如果能把这些工具利用得当,就有望通过微信生态找到更多的潜在用户。即使无法将规模做大,也还有希望达到“小而美”的成就。

虽然,现在的微信小商店只提供包括店铺、商品、订单、物流、客服等基础功能,可根据官方的透露,第三方服务商在初期可以提供一键搬家、订单批量发货等提效工具服务,未来也可以提供ERP/CRM、智能客服、店铺装修、营销等经营工具的服务。

借鉴公众号近年来频繁的“改版”,微信小商店的功能丰富化,也许并不会太久。

4、微商为代表的边缘群体;

有人说,微信小商店其实最适合的是微商。只要有企业或个体户的执照就可以申请微信小商店,未来还将降低到个人,是各大平台中门槛最低的。看起来,对于急于正名的微商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只是,目前大部分的微商产品并不太过关,或多或少存在着利润虚高、功能夸大等问题。正名固然重要,但更离不开的是当下的利益。这些灰色下的东西,经不起正名后的规范化管理,在遇到问题之后消费者取证和举报都更为便捷,不少微商企业和个人都愿意隐藏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之下。

传统微商的式微已是事实,想长期经营就必然要变革适应时代。毕竟,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微商传统的那套玩法,更信任正规的销售渠道。微信小商店恰好是不错的壳资源,短期内微商可能申请的很少,但未来却可能成为微商转型的标配。

当分析了微信小商店的目标用户之后,更为大家所关注,是它未来会给电商行业带来哪些变化?微信小商店短期不可高估,长期却不可低估。

难动平台商的“蛋糕”,长期价值却很明显

有人将微信称为电商第四极,从规模来说,此话确实不假。微信数据显示,去年其小程序电商的GMV达到了8000亿元。虽不及阿里和京东,但遥遥领先于苏宁等一大堆电商平台,与拼多多的10066亿元也只有2成左右的差距。

在增速上面,微信小程序电商更是笑傲群雄,去年GMV同比增长了160%,不但让阿里、京东望尘莫及,连拼多多也不得不甘拜下风,后者去年GMV同比增长了113%。如果今年能保持同样的增速,小程序电商GMV有望突破2万亿元,或超过拼多多而逼近京东。

当然,这只是基于假设条件下的预测。我们不认为微信电商业务能够在短期内冲击阿里、京东和拼多多。根本原因是在于:微信电商不具备公域流量池,无法为商家提供有效的流量成长扶持。前面分析过了,微信小商店吸引的多是私域流量能力较强的用户,而他们并非电商平台的主流商家。

因此,可以认为微信小商店与传统电商平台形成了一定的差别化区隔,它获得的增量成长,以微信内生态需求和线下商业零售转移为主,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电商平台提供。比如,在电商类小程序排名中,仍然是拼多多、京东和苏宁等传统电商平台的天下。在去年8000亿元的小程序电商GMV中,传统电商平台贡献颇多。

但不容忽视的是,正如当年拼多多通过吸引无力购买流量的淘宝商家一样,微信电商可能重演类似的一幕。

一些平台商家苦于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希望通过产品和服务来经营私域流量。微信小商店恰恰满足了它们的需求,不但具有低门槛、低成本、低风险的优势,而且可以最短路径地无缝渗透到直接用户群体之中。只要产品和服务做得好,就有机会做大做长久。

微信小商店威胁不了阿里、京东和拼多多的市场地位,但会抢走它们看似不能创造价值的长尾商家。随着时间的推进,或将慢慢侵蚀掉它们的一部分市场份额。

其实,SaaS服务商面临的威胁,相比电商平台反而要大得多。

微信小商店上线的消息一发布,微盟和有赞的股价都出现了下跌,反映了市场对他们业务受到冲击的担心。不过,随着微信小商店关注度的下降,后两者股价也迎来了一定的回升。

从本质上来说,微信小商店和微盟、有赞等一样,都是SaaS服务商。只不过有赞、微盟等做得更早,经验丰富、功能更强大,而微信小商店只提供基础性服务。比如说,营销功能中,微信小商店目前只有优惠券。对于不少商家来说,微信小商店的功能还是有点过于简陋,或难满足其运营需求。

前面有说过,在多年的努力运营下,有赞、微盟等凭借着技术和服务,积累了较大规模的商家资源,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而且技术服务和普通商品不同,变更服务商有着较高的用户转换成本,比如数据迁移风险、时间成本等。即使其他厂商价格便宜,多数商家通常也不会轻易更换服务商。因此,尽管微信小商店是微信的亲儿子,当下它在市场竞争中整体并不占优。

微信小商店也有自己的优势——免费开通、免服务费等长期政策,能切实地降低商家的运营成本,特别对于新用户有吸引力。毕竟,零风险、低成本,总是让老板能够快速拍板的关键因素。此外,微信将会继续完善和补强微信小商店的功能,届时它将对有赞、微盟等构成威胁。

原本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微信小商店将倒逼SaaS商家提升服务质量,以和前者竞争。在免服务费的冲击下,有赞、微盟适度降价应该在所难免。当然,对于商家和大生态来说,这并不是坏事,反而能促进繁荣和发展。

疫情期间,微信虽然不是电商平台,却成了无数“宅家”消费者解决生活需求的重要平台。那些活跃在微信群里的社区团购,或许给了腾讯一个极大的“启示”。在京东、拼多多、苏宁等第三方平台生态,大的自有品牌商家,以及寻求SaaS服务商完成“微店”搭建的万千商户之外,还有许多以上各个势力无法服务到的长尾商家存在。对于它们而言,提供最便捷、最省钱的工具,就是给了一把“关键”的钥匙。

毋庸置疑的是,电商这块大蛋糕,无论是京东、拼多多、苏宁,还是多点、家乐福,还是许多有赞、微盟的客户,它们都在微信这个生态里找到了生存位置。可月活12亿的大生态里,细分长尾用户的需求是难以穷尽的,短期来看微信小商店这样的小工具似乎推出来就没有了“声音”,可它就像一个火种,或许会催生出下一个的拼多多。

李宁说一切皆有可能,这个“不起眼”的微信小商店,或正在酝酿一场新的革命。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