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巴比特专栏 | 寻找区块链行业的投资圣杯,牢牢抓住这一点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8btc.com/article/62560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区块链是新兴行业,是接下来5年、10年甚至30年最大的风口之一,它背后对应着人类从物质社会向数字社会迁徙的大趋势。

区块链行业曾经有过“三个万亿美元”这种说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我非常认可这种说法,我相信区块链领域迟早会出现市值万亿美元的公司,关键是:它是哪一家公司?以及我们如何找到它?

我相信这样的公司如果出现,一定是抓住了趋势中最重要的东西,那这个东西是什么呢?

一、是流量吗?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什么最重要?流量最重要。流量背后就是人,流量的背后就是人的需求。

这是有原因的:互联网上的信息非常多,而且信息的边际成本非常低,只要一个产品做出来,卖给一个人也是卖,卖给100万人也是卖,所以如何吸引更多的流量来使用它就成了关键。今天,无论是各大平台网站,还是各个自媒体,还是各个商家,最为追求的一个东西就是流量。

在互联网时代流行的一个公式是这样的:

收入 = 流量 * 转化率 * 客单价

而流量是这一套公式的起点,所以可见流量到底有多重要。那么到了区块链时代,流量还是这么重要吗?

流量当然还是很重要,无论是对现在的区块链媒体,还是对这些中心化的交易所,还是对钱包、矿场等生态方来说,流量仍然很重要,有流量就有人气,有人气就有共识,有共识就有一切。

但是,区块链时代的流量好像又没有那么重要,至少没有互联网时代那么重要。

我们先看一个历史事件:

时间回到1、2年前,那个时候国内的中心化交易所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趋势,OK、火币和币安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交易量,其它中小交易所完全没有办法与这三大交易所相提并论。

如果用互联网时代的逻辑,这三大交易所牢牢的占据了流量的入口,而且已经形成了网络效益,其它中小交易所应该很难有翻身的可能性。

但是,短短几个月之后Fcoin横空出世,凭借着“交易即挖矿”的激励机制,在几个月之内跃升到了交易量的第1名,而且它的交易量最高的时候,甚至远远超过前三大交易所的总和。

当然,现在FCOIN已经销声匿迹了,这一切也都成了过眼云烟,目前三大交易所仍然是牢牢占据着数字货币交易市场绝对的市场份额。

但是无独有偶,在“交易即挖矿”销声匿迹之后,近段时间又出来“借贷即挖矿”,Compound借助“借贷即挖矿”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市值翻了几番,一跃成为了Defi领域的新龙头。

从这两个案例,我们仿佛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丝丝新的变化,那就是:依靠流量来垄断市场,好像越来越难了。

二、是财富效应吗?

并不是说流量没用,流量仍然很有用,毕竟大家形成的交易习惯是很难一时之间改变的。

但是有另外一种力量,它仿佛来自于另外一个维度,可以较为轻松的击败流量入口的垄断效应,这个东西就是利益,或者叫财富效应,也可以叫商业模式。

为什么Fcoin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拥有如此巨大的交易量,因为它推行了“交易即挖矿”,使得每个人在交易都能够获得相应的利益,而在传统的交易所没有这个利益维度。

人们为了利益可以做出很多疯狂的事,包括克服自己的交易习惯,当这个利益足够大的时候,利益的力量可以轻松的冲破大的流量平台的网络效应。

用一个公式表示就是:

利益(财富效应) > > 流量

我相信在区块链行业,未来还会有很多的这样经典的翻盘案例出现,因为这在我看来并不是偶然,因为而是一种必然的事件,这背后是信息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底层逻辑的差异。

信息可以轻易的产生,所以大多是免费的,在这种情况下流量就显得很重要,谁能够聚集到更多的人,那么谁就能从免费当中获得更多的盈利方式;

价值不是免费的,价值是很难产生的,价值本身就约等于利益。如果谁能够贡献更多的价值,谁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那么人们就会像飞蛾扑火一样冲进来,从而忽略流量的作用,在短时间内击败流量所构成的护城河。

三、最重要的是可扩展性

利益听起来总觉得粘性不够,因为一般来说,哪里有利益,用户就往哪里跑,利益一变,用户就离开了,好像不适合沉淀为核心竞争力。

那有没有比利益更加重要的东西,可以源源不断带来利益呢?

有!我认为对一个区块链项目(协议)而言,最重要的是可扩展性。

如果把区块链比喻成一个自由开放的市场的话,那么这个市场一定要足够大,市场上的玩家一定要足够多,市场上的生意业态一定要足够丰富,这些东西背后都要求区块链协议具有非常强的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这个词可能听起来文绉绉,也可以用更直白的话说: 什么是可扩展性?可扩展性就是看谁能够链接更多的生态,谁能够搭载更多的智能合约,谁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

有了可扩展性,才有可能构建足够大的平台,才有可能形成足够大的生态,才能形成网络效应的护城河。

那如何才能拥有足够的可扩展性呢?根据我自己的理解,可扩展性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

标准化是提高可扩展性的底层基础,任何行业想要有最大的扩展性,那么一定要求它有最大程度的标准化。

比如最早有一本书叫《集装箱改变世界》,集装箱为什么能够改变整个海运行业,甚至改变世界呢?

因为集装箱有标准的尺寸,当集装箱标准化之后,那么码头的装卸就可以标准化了,吊车、物流、海运就有标准可以依照了,如果一直往前端延伸,工厂的生产、包装也都可以标准化了。

同样的,在金融行业也有类似的案例,期货行业早期主要是远期交易,但是远期交易的规模一直比较小,直到后来把远期合同标准化之后,将它分成明确的多少吨为一手,然后按手来交割,后来才有了期货交易所,整个期货行业才真正发展起来,风险对冲作用才发挥出来。

标准化之后,商品的流动性会提高很多,同时整个社会的分工协作就有了明确的协议和连接标准。

数字货币行业也有类似的案例,比如以太坊能够如此快速的发展壮大,跟它的ERC20协议能够把发币这个过程标准化是离不开的,同时它还有大量的智能合约,把原来很复杂的融资过程用标准化的协议取代,这样币与币之间就可以无摩擦的交互。

2、易用性

标准化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对于TO C的项目,除了标准化之外,易用性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什么是易用性?就是操作要简单,上手要容易。

因为扩展性强的项目,最终会触达无数用户,当你的目标基数这么大的时候,你一定要考虑大众的操作习惯。如果一个人进来使用一次马上就可以上手,那他很有可能就会长久留存;如果一个人进来,1分钟之内不知道干什么,不知道怎么操作,那说明这个产品的易用性不够,使用门槛对用户来说可能就高了一点,这样就很难吸引到更多的用户使用。

3、正反馈路径

除了标准化和易用性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项目要能够形成正反馈的路径。

所有项目早期的时候的用户一定是比较少的,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产品如何一步一步的变得更好?流量如何一步一步的变得更大?这就要求项目必须要形成有效的正反馈路径,有了这个正反馈路径,项目才会慢慢成长,从小变大。

比如说,项目早期有一些种子用户,这批种子用户能够在项目中获利成为项目的铁杆粉丝,他们一方面给项目提供初始的流量,另外一方面不断的给项目提供使用建议和反馈,让产品能够做得更好;同时这批种子用户又会不断的对外宣传,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这时的项目已经有了比较好的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那后进来的用户也能从中获益;这批后进来的人又会成为下一批的种子用户,他们又会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参与的人多了之后,项目流量起来之后,本身就会形成网络效应,甚至形成生态效应,这样就形成一个正反馈路径。

正反馈的核心,是让用户获利。尤其对于想要构建复杂生态的项目方来说,正反馈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复杂的生态早期可能是多点并进,各个点之间不会形成有效的联络,没有明确正反馈的路径,所以会显得比较杂乱无章,看不到方向。直到把这条正反馈路径建立起来,整个正向的循环才开始,那时候整个项目才真正走入正途。

四、结语

区块链的本质是一项技术,这个技术上可以搭载很多协议,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传输协议。既然是协议,那么当然是用的人越多越好,越开放越好,搭载在协议上面的生态越多越好,简单来说也就是扩展性越强越好。

围绕这个扩展性这个特点去深入挖掘,去对比几大公链的发展路径、现状和未来的可能性,也许我们才能够找到区块链行业的“圣杯”。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