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华平“抄底”神州租车幕后:陆正耀涉险过关,董事会2人反对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tech.qq.com/a/20200422/006393.htm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 摘要 ]4月22日,港交所最新资料显示,美国私募巨头华平已完成对神州优车持有的神州租车股份的收购,价值约11.25亿港元,与周二收盘价相比溢价约42%。交易完成后,华平占股27.22%,跃居第一大股东。陆正耀家族掌控的神州优车退居次席。

本文或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未来商业图谱(ID:wlsytp)

1

启动“卖身”计划6天后,命运多舛的神州租车 正式易主。

4月22日,港交所最新资料显示,美国私募巨头华平已完成对神州优车持有的神州租车股份(00699.HK)的收购,价值约11.25亿港元。

QBNbQzB.jpg!web

这笔交易总计约3.63亿股,每股均价为3.1009港元, 与周二收盘价相比溢价约42%。

交易完成后,华平持有的神州租车股份占比从10.11%增至27.22%, 跃居第一大股东。 陆正耀家族掌控的神州优车退居次席。

这意味着,神州租车在创立14年、登陆港股7年后,最终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作为陆正耀出行帝国的长子和基石,神州租车在短短一周内改换门庭,实属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4月2日,瑞幸22亿元财务造假丑闻爆发,股价暴跌逾8成,拖累同为“神州系”的神州优车和神州租车大跳水。

对于2019年净利润萎缩近90%的神州租车而言, 瑞幸暴雷导致的管理层名誉扫地,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rYRRbaI.jpg!web

到了4月16日,神州租车股价跌至2.03港元,相比危机爆发的4月2日下滑逾50%。

跌跌不休中,神州租车陷入流言漩涡。先是公司管理层向媒体透露,陆正耀可能考虑辞任董事长;又有传言称,携程和吉利有意接盘,旋即被两家公司否认。

但在靴子落地之前, 多年老朋友华平率先出手。

股价触底的同一天,神州租车发布公告称,计划向华平子公司Amber Gem出售大笔股份,控股股东的地位也将随之发生迁移。

长期以来,华平是陆正耀的坚定盟友。从神州租车到神州优车,再到如今坠入谷底的瑞幸咖啡,华平与神州系一直同气连枝。

这里面的关键人物是黎辉。

作为PE圈的“老炮”,黎辉不仅在神州租车初次IPO折戟后带来了华平2亿美元投资,又通过主导神州租车吞并美国租车巨头赫兹租车的中国业务,为其登陆港交所铺平道路。

jIJBRzi.jpg!web

瑞幸上市日,黎辉(右)与瑞幸咖啡CEO钱治亚合影

神州优车登场后,黎辉加盟公司担任副董事长,完成了70亿元融资并在新三板挂牌;而他离开华平后创办的大钲资本,在创业早期即押注瑞幸,一度持有近12%的股权。

在神州系风雨飘摇、四面楚歌之际,白衣骑士再次驰援。而这笔救命交易背后,仍有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

2

第一个问题是,神州租车会不会步瑞幸之后尘,爆出惊天大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概率不会。

华平此次接手神州租车股份,设计了一个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批受让约9861万股,每股2.3港元;第二批受让约2.64亿股,每股3.4港元。

与第一批股份相比,第二批股份规模更大、溢价更高,华平对这一交易要谨慎得多,因而多设置了一道 “安全门”。

在神州优车4月21日的资产出售公告中,可以找到这笔股份的转让先决条件:

“UCAR Inc.提供的陈述与保证不存在重大违反或不实; 神州租车的业务未发生重大不利变更; 其他此类性质交易惯常的先决条件等。”

IBNNrui.jpg!web

而根据最新公告,两笔股份均已完成交割。 这意味着,神州租车已经基本通过了华平的检验,经营层面上的预期较为稳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投资圈人士向未来商业图谱(ID:wlsytp)指出,与二级市场相比,一级市场的尽职调查并不会特别严谨和详尽。

这或许意味着,华平如约将神州租车股份收入囊中,意味着认同该公司没有恶性bug,但是否有相对较小的瑕疵则尚待观察。

另一个问题则是,谁在反对出让神州租车股份?

根据公告,神州优车于4月18日召开董事会议,就向华平出售资产的议案举行投票。

董事会7位董事全部出席, 最终同意5票,1名董事反对议案,1名董事因对本次董事会召开程序存在异议未投票。

也就是说,虽然议案获得通过,但董事会内部的反对声音也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公开资料显示,神州优车董事会包括CEO陆正耀、副总经理王培强、副总经理李晓耕、CFO陈良耘等4位核心高管,以及外资股东Orchids Capital代表陈凤娟(Weiss Fung Kuen Chan)、中国银联投资总监陈雷和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华山等7人。

63M7zyv.jpg!web

神州优车方面尚未披露,具体是哪两位董事投了反对票。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蛛丝马迹可寻。

早在2019年3月,神州优车谋划斥资41亿元收购宝沃汽车67%股权时,董事会在表决时同样出现了2张反对票。

彼时,神州优车透露,投反对票的2名董事均为公司 两家国有控股企业股东派驻的外部董事。 揆诸资料,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陈雷和华山二人。

宝沃汽车自从2016年入华“品牌复兴”后,给母公司福田汽车带来超过40亿元净亏损,烧钱规模不断扩大,销量却始终在3~4万辆徘徊。

对于这一烫手山芋,陆正耀的团队或许能够从战略生态之类的角度认同其价值;但对于中国银联、人保财险这些财务投资者而言,必须考虑接盘后对于神州优车中短期业绩的拖累。两位外部董事为了 保护投资利益 投出反对票,并不意外。

3EN77jm.jpg!web

如今,在是否抛售神州租车股份的问题上,高管团队与股东的分歧再次摆在了眼前。

整个2019年,神州租车股价始终在7港元左右波动;神州优车持有的神州租车股份,一度占据总资产的近1/4,堪称整个公司的“压舱石”。

而在瑞幸危机爆发后,华平给出的每股3.1港元均价, 看似厚道,其实几乎算是“抄底”, 这或许是引发股东抗争的最重要因素。

于是有了新的问题:如今的神州租车,被低估了吗?

3

从价值投资角度来看,在一嗨租车被携程收编后,神州租车身为国内最大的连锁租车公司,具备唯一性和领先性,是一个十分理想的投资标的。

此外,在陆正耀相继在网约车、汽车金融、汽车新零售等赛道落子后,作为帝国基石和生态中枢的神州租车,其股价本应更加强势。

meaQVjq.jpg!web

但恰恰相反,神州租车自2014年在港交所挂牌后,除了在最初几个月内大幅攀升至19港元外,长期处于下行区间, 走出了一条“L”型曲线。

截至本周二,神州租车报于2.18港元,相比7.5港元的52周高点已跌去71%,市值不到50亿港元。

不断下滑的盈利能力,是阻碍神州租车股价上行的内因。

2019年,神州租车录得净利润人民币3100万元,相比上一年度下滑89.3%,连续第三年走下坡路,且跌幅不断扩大。相比近80亿元的全年营收,区区三千多万元的净利润实在算不上丰厚。

在年报中,神州租车将净利润大跌的原因归结于 “单车日均收入减少,折旧成本及财务成本增加”。

3IZZveB.jpg!web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简单描述背后,蕴含着神州租车奉行多年的商业模型。

汽车租赁是典型的规模经济。2016~2019年,神州租车不断采购新车,拥有的车辆数分别为9.6万、10.3万、13.5万、14.9万辆,不断攀升。

然而,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仍然倾向于购买私家车,对于租车的接受度并没有设想的那么高。

悟空租车CEO胡显河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中国有4亿人拥有驾照,但租过车的仅有约2000万人。 对于这块发展了几十年的成熟市场而言,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数字。

几年间,神州租车各个网点停放的车子越来越多,新用户却并没有同比增加。反映到业绩上,就是车辆利用率从2018年的61.5%,降至2019年的57.5%。

4个百分点的下滑,意味着平均每天的闲置车辆增加了2000多辆。为了提高出租率,神州租车只能降价促销,这又导致单车日均收入从134元下滑至121元。

尤其是2019年第四季度,神州租车单车日均收入仅为97元,环比下滑24.2%,同比下滑19.2%; 车辆利用率仅有50.1%, 两项数据均创下近两年最低记录。

2019年,神州租车的租赁收入总额为55.6亿元,同比增长4.1%,低于车队总规模逾10%的增速,运营效率有所下滑。

而在成本方面,2019年神州租车的直接运营成本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另一个大头——车辆折旧则从14.9亿元增长至18.4亿元,拖累租赁业务毛利从21.3亿元下滑至18.9亿元,毛利率从39.8%下滑至34.1%。

u67rAra.jpg!web

车辆折旧的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神州租车为了促进二手车销售,调低了大部分车型的剩余价值估计,也就是降价甩卖。受此拉动,神州租车去年处置29,203辆二手车,同比增长131.8%。

但与瓜子、优信等二手车交易平台不同, 神州租车出售二手车的首要目标并不是赚取差价。

作为整个租车生意的关键一环,它会在最佳时间点将车辆退役、转售,从而在收入与成本之间取得平衡,在租赁车辆全生命周期中获得更大利润。也就是说,处置更多二手车,并不会直接拉升神州租车的盈利水平。

2019年,神州租车二手车销售成本占收入的102.7%,基本打平。过去几年间,这块业务始终处于基本盈亏平衡的状态。

另一方面,神州租车上一财年 财务成本 为9.84亿元,同比增长25.8%,对于净利润也产生了明显的拖累。

神州租车在年报中指出, “提升盈利能力将是2020年的重点” ,具体举措包括推出全新的会员体系、升级手机APP、优化智能管理系统、强化股权激励措施等。此外,公司已暂停购买新车,以保持安全的现金水平。

不料,“组合拳”还没来得及完全施展,神州租车就迎面撞上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

神州租车的订单有很大一部分来自 旅游城市 ,这些地方客流量急剧减少,将不可避免地拖累神州租车的业绩表现。

从长远来看,疫情终将结束,旅游和商旅租车需求也将迎来强劲反弹。但与短期困难相比,神州租车的长期挑战则是新兴业态对于传统租车市场的蚕食。

威胁最大的,当属网约车。

与租车相比,网约车的覆盖面更广,灵活性更高,对于市内租车有着天然的替代性。

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约车,陆正耀 进军敌人腹地, 于2015年初推出神州专车。在初期“充100送100”等高额用户补贴的刺激下,神州专车增速迅猛,号称占据国内专车市场近4成份额。

bYr26zz.jpg!web

2016年7月,神州专车母公司神州优车挂牌新三板,成为“网约车第一股”,市值突破400亿元。但在短暂辉煌过后,神州专车的烧钱模式日渐难以为继,开始逐步下调补贴力度,裁退司机、缩减车队规模,并向轻资产的C2C模式转型。

作为最大的车源提供方,神州租车来自神州优车的收入大幅下降。

2016和2017年,神州优车向神州租车支付的采购费用均接近30亿元;到了2018年大幅下调至10亿元;2019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约2.6亿元。

租车与专车业务相互协同,互为补充,原本是陆正耀津津乐道的好故事。但过去几年间,神州专车在强敌环伺的网约车市场逐渐边缘化,对于租车的贡献度明显下滑。

而在租车这块根据地,各地中小租车公司诸侯割据的局面未有改变,滴滴亦已把触角伸向了这块市场,并通过低价攻城略地。

再加上瑞幸丑闻的影响,神州租车要想在命运多舛的2020年赚到大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资本眼中,重资产、重运营的租车并不是一个“性感”的生意,想象空间十分有限。

在消费者习惯、车牌、自驾文化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下,中国租车市场已经培育多年,仍未迎来真正的爆发式增长。

投资圈人士指出, 租车行业非常考验团队积淀和运营能力,资本玩家华平不可能自行经营神州租车。 最大的可能性是,华平施展财技、将神州租车洗心革面、打扮一新,再转手给能够与租车业务产生化学反应的接盘侠。

而在投资者社区雪球上,已有用户猜测陆正耀将正式辞任神州租车董事长,彻底与公司切割。神州系的重生之路,才刚刚开始。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