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智慧医院2.0时代,详解智慧医院建设路径与领域组成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20-02-10-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方兴未艾,智慧医院建设正当时。

历史上生产力的几次飞跃,都是生产工具的变革、创新和发展的结果,随着人工智能、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涌现,新的变革已经在医疗健康领域拉开了序幕,技术变革使医疗领域掀起了智慧医院建设热潮。

201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这是首次提出“智慧医院”建设,这之后中央和地方发布一系列政策,将“智慧医院”的建设推入高潮。

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提高。从社会发展来看,老龄化社会的加剧、疾病谱的变化,使医保基金支付过快增长。从医院端来看,控费的压力和对医疗安全的需要,是医院智慧化建设的最直接动力。

新一代国家领导人将数字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要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

因此,数字化创新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新动能。数字化创新是指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到研发、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赋能产业现有运行机制和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推动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那么,智慧医院建设是政策的驱动?还是需求的驱动?智慧医院到底应该怎么建设?最优建设流程是什么?除了技术加持,还需要营造哪些软环境?

动脉网蛋壳研究院盘点200+技术企业,解构智慧医院建设路径,定义智慧医院建设手册!希望通过我们深入全面的研究分析,为所有智慧医院建设的利益相关方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

三大动力推动智慧医院建设的发展

无论是信息化建设还是医疗设备的购置,医院更新迭代总离不开来自外界的激励机制,智慧医院的建设同样如此。

细数10年来的政策,总计39条政策提及了智慧医院的建设,而国内外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要建立支撑14亿人口的全面医疗体系,智慧医院势在必行。

政策背景——三大维度推动智慧建设

第一维度——“需求”拉动。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医改的实施为医院的运营、服务质量、区域互联互通提出了挑战,按病种收费、控制公立医院费用增长、取消药品加成等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对医院成本控制提出了“需求”。

第二维度——“标准”推动。2016年——2018年均是引导型政策,引导开展信息化建设,此时医院不具备评级基础。2015年原国家卫计委制定《智慧医院综合评价指标(2015版)》,首次提出了智慧医院评价指标体系,虽然这个版本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未实施,但是毫无疑问为智慧医院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2016年原国家卫计委出台《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明确了在二级以上医院推广和规范信息化建设。这之后国家又陆续发布《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2017年版)》、《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2018)均属于引导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开展信息化建设”政策,无硬性考核措施。2017年《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展测评,这是医院参加绩效考核的平台、是医院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基础。2018年底——2019年开始对医院开展评级,并对绩效考核产生影响。

2018年《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的发布,要求“到2019年,所有三级医院药达到分级评级3级以上,到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药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并强调分级评价工作周期为一年,间隔超过2年未参加评价的医疗机构,需再次通过原级别评价后再申请更高级别评价。

国家卫健委还将对每年度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情况进行通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对电子病历评价成果也有考核。

2019年国家卫健委连续发布《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和《关于开展2019年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工作的函》,卫健委决定在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工作,《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提到“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释放了政府鼓励智慧医院建设的信息,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也有相应的考核措施。

第三维度——“资金”行动。2016年海南省卫计委率先发布《海南省智慧医院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指明了海南省智慧医院建设内容及保障措施。

这之后山西省、重庆市、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等十多个省份陆续发布与智慧医院建设相关的政策,从智慧医院建设的范围到智慧医院建设的目标、内容和保障措施,做了相应的规范。在各项落地政策中都鼓励相关部门落实资金保障。

例如,重庆市《关于开展重庆市“智慧医院”示范建设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医疗机构要创新发展机制,积极筹集资金,保障‘智慧医院’的建设。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与当地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协调,争取本级项目和财政支持。”

经济背景——医疗服务机构亟待升级

消费升级,人们呼吁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随着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增加,人们对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有了更多的需求,也就对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提出了呼吁。

目前很多医院都提供一体机、自助机,推行手机结算、预约挂号、预约诊疗、信息提醒以及一系列衍生出来的服务,都属于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智慧医院”能够给患者求医问诊带来诸多便利。

医疗建设投资增加,医疗服务机构自身升级换代。随着医疗服务机构数量的爆发,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重要性逐渐凸显。

医院运用信息系统进行内部管理,相当于配备了“智慧管家”,有助于医院开展精细化管理,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社会背景——医疗服务机构面临巨大挑战

卫生资源结构失衡。目前,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但受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离群众的期待仍然有一定的距离。

“智慧医疗”可以针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提供远程解决方案。通过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升级改造,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进一步推动医疗资源从院内向院外延伸、从大医院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延伸,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

人口老龄化,医疗服务机构承担的患者压力增大。根据国家老龄办公室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77亿人的高峰,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34.9%。

人口老龄化将给未来医疗服务机构带来巨大的压力。随着智慧医院推出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化应用,对于老人来说,有越来越多的智慧服务可以享受。比如,家里的失能老人或是有长期慢性病服药的老人,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把用药的指导延伸到家里。通过“互联网+”的护理服务,通过家庭病床、上门护理等方式得到满足。

智慧医院建设功能模块

智慧医院在立足于信息化建设、互联网化建设、物联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对就医流程、医疗流程、管理系统、医教科研的优化,最终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我们将这种智慧医院的建设称为智慧医院1.0版本。

1.0版本的智慧医院智能化水平不高、医疗数据利用程度较低,但是1.0版本的智慧医院已经满足了迫切需要提高的患者就医体验以及对控制医院运营成本的要求。医院要真正实现智慧医院2.0版本,还需要加强智慧医院整体平台的搭建、医疗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

智慧医院2.0版本的建设主要集中在综合能力建设,包含云平台建设、大数据整体建设、人工智能在医院的应用。

6naeae3.png!web

1、智慧医院1.0版本建设

在最初的版本之中,智慧医院的模块主要包括智慧患者、智慧临床、智慧护理、智慧医技、智慧管理、智慧后勤、智慧教学科研、区域互联互通8个方面。这8个模块的建设为最终的智慧医院打好了软硬件基础。

智慧患者

“智慧患者”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首要阶段,是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智慧患者”功能模块覆盖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微信平台、预约分诊、预约叫号系统的完善,使病人预约难、排队时间久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自助机结算系统的普及,大大减少了病人排队结算的时间;移动医护、远程探视、远程会诊系统的建设,则能大幅度提高医疗质量。

具体而言,自助终端机、院内导航系统、医院APP、床旁结算系统、医院门诊叫号系统、床边呼叫系统、医院点餐系统、医院随访系统、智能陪护床等系统均属于这一范畴。

M7faQ3M.png!web

RVRVFri.png!web “智慧患者”相关技术企业名录(不完全统计)  

智慧临床

智慧临床是医院通过数字化升级,建立一系列的数字化系统,包括EMR电子病历、MDT多学科会诊系统、急诊管理解决方案、住院临床管理系统解决方案、PASS合理用药管理系统、LIS临床检验系统、手术麻醉管理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输血管理系统、重症监护系统、心电管理系统、智慧体检解决方案,构建临床数据中心(CDR)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实现医疗智慧化。

eIVvQra.png!web

RN7BBrb.png!web “智慧临床”产品企业名录(不完全统计)  

智慧护理

国家卫健委对护理效率和管理效能的提升十分重视,在《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中均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强化护理应用信息体系,减轻护士负荷。

同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护理中心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使用手册》中规定的13个护理敏感指标已成为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关键指标,其中之一是对护士执业环境的测评。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善护士执业环境、提升护士工作效率已逐渐成为医院的关注领域。

具体而言,智慧护理包括输液解决方案、婴儿安全解决方案、医疗护理手持终端PDA、陪检信息系统等。以陪检信息系统为例,智慧医院下的系统实现了闭环管控:医生开具医嘱的同时即生成检查申请信息,相关科室在自己的信息处理平台上即可对检查进行预约安排与调整。

与此同时,针对患者的病情及检查的内容,陪检系统能够将检查前的具体注意事项精准到人。陪检中心根据预约信息对陪检护工统一进行工作的分配,并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实现了陪检工作的精准化、高效化、全程化。

FFJjUru.png!web “智慧护理”企业名录(不完全统计)

智慧医技

院内的PACS、RIS、LIS、病理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数字化血液透析信息管理解决方案、检验检查临床应用及智能提示系统均属于智慧医技模块。即在传统的信息化基础之上,用互联网、5G等技术使其实现更深层次的应用。

举个例子,数字化赋能下血液透析信息管理解决方案一方面可满足科室内数字化管理的需求,全面涵盖诊疗活动、护理活动、设备保养与管理、药品耗材管理、费用管理等信息的数字化;另一方面也满足血透科室全院信息共享和质控管理需求。比如检验、检查、病历、药品、耗材费用信息的共享、调阅和联动。

智慧管理

管理对于医院运营效率的提升作用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随着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出现,医院管理者对于院内管理也逐渐重视起来。在智慧管理中,许多曾经人力的流程正逐渐为医院所替代。

手术室是医院最繁忙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每台手术都牵动着众多人的心,手术中的每一个纰漏都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而手术器械作为手术的主要工具,更加智能化的管理是每个医院的迫切希望,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快速的多标签阅读能力,可以让手术器械管理更智能。

具体的实现方式是在每把手术器械上加装小型的RFID电子标签,在需要识别的环节安装RFID读写器或使用手持终端,对每个需要清点识别手术器械的场合进行精准识别,以减少错误的发生,提高管理效率。

ERP系统是在HIS和财务管理中间加了人、财、物的运营管理。ERP系统在人、财、物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分管理,从而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组织结构、岗位类别、人员类别、薪酬福利、入转调离、人员资质等;资金管理是指门诊、住院收入以及相关管理;物资管理包括医疗物资、后勤物资。

借助ERP进行财务管理,兼顾了事业财务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两大属性,既可以实时管理医院内部财务,也可把实时的财务管理生成医院的卫生事业费财务管理系统上报到上级部门。

类似的场景还有许多,动脉网将部分从事智慧管理应用开发的企业及产品整理如下:

auY3Yny.png!web “智慧管理”技术企业名录(不完全统计)  

智慧后勤

智慧后勤其实与医院本身关系不大,如安防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均非医院专属,从事这方面的企业较多,不作过多介绍。

智慧教学科研

智慧教学科研是医院通过数字化升级,构建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使医疗产生的临床数据运用于科研、教学,促进临床科研成果转化。医院智慧教学科研的建立,包括医院手术示教系统、智慧医疗研究中心。

手术临床教学是众多医院的任务,培养方式通常是现场观摩,但是由于现场条件或手术设备的现状,现场手术观摩的空间狭窄、参加人员受到限制,同时也给病人正常治疗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手术示教系统,采用视音频数字化编码转播示教系统可以在手术室外通过大屏幕观摩手术过程,进行实时教学,既减少手术室内交叉感染,又可以保障手术室内无菌要求,同时也扩大了手术示教的范围,从而摆脱了传统示教模式在时间、空间和人数上的限制。

智慧医疗研究中心是通过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将医疗产生的临床数据进行结构化的储存、利用,将海量医疗数据应用于疾病诊疗研究和新药的研发。

7r6ZNfU.png!web 智慧教学科研”技术企业名录(不完全统计) 区域互联互通

医院的互联互通是通过数据资源标准化建设、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医疗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主要包括:医院信息等级保护解决方案、全面健康信息平台接口软件解决方案、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平台、远程诊疗系统。

eeyYruN.png!web 区域互联互通技术企业名录(不完全统计)

2、智慧医院2.0版本建设

2.0的智慧医院在已有的基础上新增了云平台建设、大数据解决方案、人工智能三个方面。

智慧医院云平台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医疗大数据以及医疗知识图谱搭建,包含云计算平台搭建、医院信息化桌面云终端解决方案、数据容灾备份等建设。智慧医院云平台建设,可以实现海量医疗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利用,优化医院运行,集成智慧导诊、智慧诊断、智慧随访功能。

医院大数据解决方案可以使医院实现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价值变现。通过对医院产生的大量临床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处理,采集内部和外部数据、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清洗脏数据和无效数据,打通不同来源的数据,对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结构化加工,对数据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可靠存储、安全访问、快速访问,最终实现数据价值变现。

人工智能的出现改变的过去数据解读的方式,研究人员以此为基础开发了一些新式算法,用以支持手术机器人、导医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应用。

如何建设智慧医院?

智慧医院的建设是一个持续性的工程、系统性的工程,其中的每个领域智慧化都包含了众多子系统的建设,而只有每个子系统之间通过协调作用,最终才能实现医院的智慧化运行。

2015年11月原国家卫计委制定了《智慧医院综合评价指标(2015版)》,确定了基础设施、智慧患者、智慧医疗、智慧护理、智慧医技、智慧管理、智慧后勤、智慧保障、智慧科研、智慧教学等智慧医院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144个三级指标。复杂的指标体系背后是智慧医院的功能模块,只有从顶层规划智慧医院建设的体系,才能科学的运用人力、物力建立智慧医院相应的模块。

基于诸多规则,要建设出合格的智慧医院,我们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如何确定子系统建设顺序?

智慧医院建设应该从医院需求出发,优先建设跟医疗安全相关、跟患者服务相关的项目。电子病历系统、医院互联互通建设等国家政策要求的功能模块是首选要考虑建设的项目。医院在智慧化建设过程中都有自己特定的需求,智慧医院建设应该兼顾全面的同时分清主次,重点打造相应场景。

医院智慧化建设,实质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是信息化建设,然后是数字化建设,最后是实现医院的智慧化。

以华山医院为例,1996年以前,华山医院的信息化以医保结算为主。

1996-2000年,华山医院开始建立以收费管理为中心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2000-2013,华山医院在收费管理基础上,临床的需求开始慢慢提出,信息化的方向也开始往临床以及管理的支撑方向转变。

2013-2016年,华山医院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围绕临床数据中心的临床、管理以及科研应用,同时将信息化延伸到病人服务,全面实现数字化。

2016年至今,结合医院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华山医院开始智慧医院的探索。

智慧医院建设难点在哪里?

难点一:各科室需求不一致,模块、功能选择难。智慧医院建设所需的技术创新容易,但智慧医院相关模块的建立困难。智慧医院建设所需的技术支撑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难点在于,各个科室或者部门提出的需求不一致,如何权衡协调各个科室、部门之间的需求,建立高效适宜的智慧化功能、模块,并协调各相关科室和部门完成相应建设。

难点二:建设风险大,投入产出比难控制。智慧医院建设的另一个难点表现在,智慧医院建设具有较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投入产出比。如果智慧医院项目技术不成熟、解决方案不到位、需求把握不准确、组织架构没有配套,都有可能导致项目产生不了应有的效应。

智慧医院建设要素保障?

要素一:“人力、资金、技术”缺一不可

智慧医院建设需要多方的要素保障,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资金和技术”。要保证智慧医院顺利建设,首先,需要资金到位,每年医院应该有相应的预算来保障医院按照规划进行相应的建设。

其次,智慧医院建设需要专业团队,专业的人才支撑是智慧医院建设的基础保障。最后,智慧医院建设需要专业的技术合作伙伴保驾护航,技术支撑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中之重。

要素二:医院一把手重视,事半功倍

资金和人力的保障,归根究底都离不开医院一把手的高度重视,以及信息部门能够主导业务部门高效协同。由于智慧医院涉及到医院各个科室的方方面面,仅有信息科推进,肯定是不够的,院长需要在智慧医院建设中扮演核心协同角色,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河南省人民医院在智慧医院建设过程中,院长在其中扮演了关键推动者的角色,助推河南省人民医院很快实现了智慧医院转型,并通过智慧医院建设,降本增效,增强了对患者的吸引力,提高了医院的区域影响力。

智慧医院建设未来十大需求

医院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变化,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的,智慧医院建设是需要持续改进的,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动脉网认为,未来智慧医院建设的目标在于,促进医院提供 “优质、便捷、智慧、人文”的服务;实现未来智慧医院建设的方法在于“精进、协同、合作、共赢”。

智慧医院建设未来的“十大需求”是什么?动脉网对未来智慧医院建设十大需求进行了梳理:

第一大需求,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医疗差错,背后需要有效的数据和必要的人力支持。

第二大需求,医疗安全,通过物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量化药品效果,持续监测病人体征。

第三大需求,减轻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医生的效率,将可规范化、标准化的业务自动化,让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提高。

第四大需求,提高患者、医生的体验,建设患者服务平台、优化医生工作平台等互联网应用系统。

第五大需求,优化流程,通过移动端将繁琐的业务流程简化。

第六大需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物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互联化技术将医院的资源实现智能化利用,提高专家资源、设备资源、病房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第七大需求,降低医疗成本,建立相应的系统优化医院管理,实现控费目的。

第八大需求,提高科学决策水平,通过人工智能系统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第九大需求,提高科技研究水平,通过大数据技术,挖掘临床数据价值,助力医院科研。

第十大需求,医疗协同水平的提高,包括医院内不同专科实现协同、医院之间的医疗实现协同、各个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最后,十大需求之外,医院的根本在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体验差”的问题,未来智慧医院需要改变医疗服务模式,通过“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使未来大部分的疾病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解决,减少病人到医院就诊的服务模式。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