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疫情之下,创业公司急寻B计划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chinaventure.com.cn/news/80-20200202-35245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文 | 陶辉东 柴佳音

调研 | 陶辉东 柴佳音  马慕杰 冯颖星 张鹏会

来源 | 东四十条资本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一些中小企业的冲击正日益显现。

“关注被投企业的现实问题,这是投资机构现在急需考虑的事儿。”关于应对疫情,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吴子烁向投中网如此表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航空、餐饮、教育等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已经付出股价下挫的代价,经济学家们则开始估算GDP等宏观数据可能会受多大影响。

对创业公司而言形势要更加严峻。创业公司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弱,面临就不仅仅是一个季度或半年时间的业绩问题,还有公司的生死存亡。2020年春节后,多家VC/PE机构给被投企业发出公开信,在给出的建议中,第一条无不是注意现金流,保证公司持续生存的能力。

在这场举国防疫之战中,创业者们不得不检视公司的现金储备,研究让公司活下去的Plan B。2020年的春节假期还未结束,一些VC/PE们已经开始加班梳理被投企业情况,希望能帮上忙。

多重压力叠加

在投中网的调研中,很多创业者、投资人都提到了一件事:因为2019年众所周知,一级市场遭遇募资难,很多创业公司资金面本就捉襟见肘,此时出现疫情“黑天鹅”,恐怕会有大批创业公司就此倒下。

吴子烁提醒大家注意,2019年企业刚刚遭遇了融资难,很多创业公司还是在靠滚动现金流生存,没有几个企业能有两三个月以上的现金储备。

二次元周边商品的垂直电商平台次元仓CEO钱勇也指出了这一点,“这次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最大的问题,在于本身这两年政府去杠杆造成的经济压力就已经非常大,并且2019年底就是很多公司难过的地方,都打算2020年开春现金回流。”

钱勇直言,“多重压力在一起,已经不是冲击了,可以说对绝大部分现金流储备不多的企业来说就是生死攸关。”

岁末年初是中国最重要的消费旺季,餐饮、旅游等行业的很多老板们都指望着春节期间“开张顶半年”。但如今面临的局面是直接断流,其影响不言而喻。

在受影响严重的教育赛道,各地的学而思、新东方已经宣布取消寒假班,用户可选择转到线上或退费。对上市公司而言,损失一个寒假的收入或许可以顶得住。对创业公司而言,那就是生死劫难,全国众多的线下培训机构在生死边缘徘徊。

一位AI教育公司的创始人向投中网表示,门店不能开业,没了新增收入,反而要退费,房租、专职人员工资照付。三重压力之下,他坦诚地估计,如果疫情持续到7月,公司死亡的危险“真的很大”。要知道这家公司的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是细分赛道上的头部公司。

线上公司就可以幸免于难吗?答案是No。对线上公司而言,虽然业务不至于停顿,但在线下获客、业务扩张上同样会受影响。

考拉阅读创始人兼CEO赵梓淳分析认为,“从看的见的方面,这次疫情对我们的直接经济影响至少几百万量级,这还是看得见的损失,主要在公司的房租、员工工资等方面。但看不见的损失上,我们本身要进行的线下获客的举动与措施基本都要停止。春节后我们原规划是大面积招人,目前来看也难以进行。现在多数公司都在全模块获客,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说疫情对线上教育公司没有影响是假的。”

寻找Plan B

天灾人祸,面对“黑天鹅”事件,创业公司能做的唯有自救,尽快准备Plan B。比较趋同的做法是,无论此前业务核心是在线下还是线上,都尽力往线上转。

餐饮是重灾区中的重灾区,目前能正常营业的餐厅已经不多。被称作“寿司界的小米”的村上一屋创始人何世元就向投中网坦言,房租和人员工资都是很大的负担,再者疫情过后,市场的恢复需要一段时间,这期间餐饮经营都会比往常困难许多。

那么餐饮企业该如何自救呢?村上一屋的做法很有代表性:不做堂食,只做外卖。何世元解释道,这样做的原因首先是为了保护员工和顾客,减少接触,降低感染的风险。而且只做外卖可以减少门店用工,不过企业依然要负担未返京员工的薪资。

何世元表示,“留京未回家过年的员工可以满足现阶段门店的经营,外地的员工这阶段我们也没有让他们返京。这个时候减少流动,保护员工健康安全是最重要的。”

前面提到的教育赛道,转线上也是普遍的选择。虽然因为疫情,用户理论上也会更愿意向线上迁移,但贸然转型肯定是困难重重。

赵梓淳就直言,“很多培训机构要转线上,多数都是死路一条。突然从线下转线上的机构怎么能打得过一直走线上的?”

但在另一方面,危机中亦有转机。京东在2003年非典中一战成名的例子近期屡被提及,被创业者们用来为自己打气。投中网在调研中亦发现,现金储备较为充足的创业公司,在这一波疫情中受冲击则较小,乃至在行业洗牌中占据有利位置。

钱勇表示,次元仓从2017年资本寒冬开始,就要求任何时候公司现金储备不得低于两年,因此3个月以内的营收受损还都能接受。

还有创业者表态仍将保持扩张势头。健身平台乐刻运动创始人韩伟就表示,如果疫情在三个月左右得到控制,乐刻会兑现2019年的承诺——采取扩张战略。只不过会随着疫情的变化,在扩张时间点上会做节奏调整。

健身是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再加上目前政府在整顿预付费模式,疫情等于是为行业洗牌火上浇油。但韩伟表示,乐刻受到的影响可能是最小的,因为乐刻没有预付费机制,不存在消费者纠纷等问题;并且乐刻的财务模型很健康,现金流比较充足。而长远来看,疫情结束后,民众会更加重视健康,健身场馆有可能将迎来一波澎湃的健身热潮,这未尝不是个机会。

VC/PE:当务之急是帮助企业找钱

面对疫情黑天鹅,投资机构也是如临大敌。一方面疫情导致的差旅出行困难,毫无疑问会降低投资效率和速度;另一方面被投企业面临的生存困境,更是让VC/PE难以放心。

华映资本创始合伙人季薇向投中网透露,华映资本投前投后人员已经分别与所负责的每家被投企业创始人进行了一对一沟通,了解企业状况,看华映资本能提供哪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季薇举了一个案例,对一个车金融方面的项目,华映帮助企业进行了人力资源筹划,用外包和灵活用工优化人力结构,更好地面对人员波动的风险。

但VC/PE能做更多也只是给企业家提供建议和支持,在背后加油打气。有投资人无奈地表示,“谈到如何度过危机,我觉得我们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不多。”原因是创业公司的很多开支是刚性的,比如房租、人员工资等,又不能因为一次疫情而裁员。

吴子烁表示,如果疫情将影响Q1、Q2两个季度,当务之急只能是帮助企业去找钱,解决现金流的问题。

对于接下来的任务安排,在投资端,吴子烁表示项目还是会看,但一定会有一些实际困难。相比之下最重要的事在投后这一端,“我们要做好救自己被投企业的准备,救自己被投企业的命是急需考虑的事儿”。

积极面对“融资难”

一个现实,创业公司眼下“找钱”是前所未有的难。可以预期,从2019年以来的“融资难”,必然会进一步加重。

季薇提醒创业者,原计划在节后开展融资活动的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现金流问题,当下投融资节奏因为业务放缓、差旅大量减少等原因,时间上会拖慢。

吴子烁也指出,“去到企业看项目的时候,企业的业务也在停滞,了解业务的核心需要花的精力也会更大。”

在这场危机中,此前踏错赛道的投资机构也会像它们的被投企业一样面临生死劫难。朗然资本创始合伙人潘育新指出,对于曾经过于集中投资于细分行业的机构,如果行业投反了,那是灭顶之灾。

总而言之,种种不利因素叠加之下,可以预期2020年上半年的融资节奏会很慢。经纬创投此前的研究给过一个预测,2020年投资机构观望情绪将会持续加重,大部分标的会面临Q1、Q2数据下滑的挑战,融资窗口将从Q2后延到Q3-Q4。

疫情导致业务停滞,没有现金进账,导致融资需求格外强烈。但另一方面,从2019年开始,投资圈的风向在急剧转向风险厌恶,关注现金流,两相叠加对创业公司而言是雪上加霜。

经纬创投此前提出寒冬警告,指出眼下现金流已经成为VC考察项目时最重要的指标:“严重亏损(月度亏损在收入50%以上)或者低于6个月现金流都会成为投资交易的实质性障碍;如严重亏损,现金流低于6个月,无论增长是否达到预期都建议迅速调整经营模型,优先转正现金流,最好转正损益,经营调整动作务必要大于融资动作。”

潘育新也强调了现金流的重要性,“对所投资的影响很大的项目,必然更关心现金流,千万不能断。”

对受疫情影响的创业公司来说,这个年关是前所未有的难过。恰如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朱璘给创业公司的建议,“我觉得要尽快面对现实,以最坏的打算来面对2020年上半年的局势。盘点一下手上的资源,以最稳健的发展计划来度过2020年。”

急盼外力支持

面临困境,在投中网的采访中也有众多创业者、投资人呼吁各方能够为中小创提供支持。

加华伟业创始合伙人宋向前此前撰文呼吁“结构性税务改革”,对面临经营危机的中小企业在近半年内降低甚至免征增值税及所得税,延缓汇算清缴等税政改革的推广周期。

“税收政策的本质是调整社会收入结构,在保证社会资源效率最优的基础上平衡各阶层的税收负担。”宋向前向投中网解释称,“因此,根据疫情严重冲击国民经济的现状,适当调整税政是合理且必要的。”

减税对中小企业无疑将有直接的支持作用,为中小创“减税”的呼声相当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此前也撰文建议,相关部门应该考虑采取一些措施缓解受影响企业的困境,比如大规模地减免它们的税收,甚至为部分企业提供一次性的补贴。

当然,亦有很多人指出减税还不是最直接的方法。

吴子烁认为,减税是一个后滞反映。相比之下,资源占有方如果能小微创业者一些利益让度,效果或许会更为立竿见影。例如,物业持有方帮租户减租,银行将授信的门槛放宽,对企业的帮助会很大。

这些已经有部分地产公司、银行在做了。目前,全国已经有近500家百货购物中心主动为租户减租。近日渤海银行也宣布对湖北地区存量信贷业务逐一进行排查,对于疫情影响正常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信贷重组、减免逾期利息等方式予以全力支持。另外还有一些银行给出了降低利率的政策。

这一场席卷全国的黑天鹅,既是考验创业公司的内功,也需要全社会抱团取暖、众人拾柴。正如宋向前对投中网所说,“真正好企业依然可以傲雪寒梅般怒放,当然经济的托底,政策作用必不可少。”

值得高兴的是,政策“组合拳”已经在有条不紊推进。2020年2月1日,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提出了五大措施,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二、合理调度金融资源,保障人民群众日常金融服务;三、保障金融基础设施安全,维护金融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四、建立“绿色通道”,切实提高外汇及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效率;五、加强金融系统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无疑,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将为现阶段企业的发展给予有力支持。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