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世道变好,从百度也“维权”开始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3397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ZjyYJ3v.jpg!web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2019年的公共情绪,“看衰”可能是最热门的答案之一,特别是对于与市场环境度对接的互联网行业而言,“看衰”更是一种真实现状的写照——创业明星肉眼不可见、优质工作环境日渐稀缺、媒体直言《2019年的中国互联网让人失望》——总之只要你问问身边的互联网人“2019年过得怎么样”,答案大概率是高度类似的:

“大环境不行,饭不好恰啊”。

不过老话说得好,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2019年真的是糟糕的一年吗?似乎我们也能找到很多反例,比如考虑到心理学上最常见的现象“归因倾向”,2019年弥漫在整个社交网络的“看衰”情绪,是否是一种可以将失败归结于外因的结果?显然有这种可能。

并且随着年底百度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对“头条搜索”提起诉讼,并随之引发了2010年代最后一场行业大讨论,我们甚至可以在2019年的最后时光里找到一点正能量。

百度和头条搜索之间发生了什么?

先来说说这次事件的前因后果。根据海淀法院提供的信息,百度起诉头条的原因在于,他们在调查后认定“头条搜索”干预了最终的搜索结果,导致他们的视频产品“百度视频”、“好看视频”无法正常地显示在结果页,并主张这种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要求相关的赔偿。

QbAf632.jpg!web

(图)海淀法院官网快报

“海淀法院受理了此案”是个非常关键的信息。根据民事案件起诉的4个必要条件,即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法院管辖,“受理”意味着百度做足了充分的准备,直接推动整个事件跳过舆论争议阶段,直接进入法律程序。

因此与我们平时常见的“大厂互撕”不同,在“法院受理此案”的前提下,头条搜索不仅需要在官方层面进行回应,还需要在法律程序的框架内,对百度提供给法院的例证和相关主张进行有理有据的回应——用一句押韵的flow来总结:百度对这事儿挺重视的,头条看这事儿挺复杂的。

目前事件的最新动态是,头条搜索于12月30日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回应声明,正面解答了百度提出的“搜索排序不公”的质疑,强调“品牌保护”策略的公平公开。

A32q2iV.jpg!web

(图)这份回应还是挺硬核的

不过严格来说这并不是百度和头条第一次在法律上碰面,甚至不是海淀法院第一次承办两家的对垒。早在今年4月,海淀法院就曾经受理过类似的诉讼:当时百度认为头条违规使用了百度搜索产品结果,头条则发现百度搜索违规使用了大量抖音短视频,双方各自要求赔偿及道歉。

umeiIre.jpg!web

(图)百度的“简单搜索”app直接增设了“抖音”一栏

只是这次比较特殊的是,头条搜索本质上是跨界到了百度的老本行,并因为这次“呛行式”的跨界给百度“造成了麻烦” (至少百度是这么认为的) ,再考虑到两家公司近些年来呈现的不同发展轨迹,整个事件显然拥有不少天然的、能够脱离事件本身的舆论爆点:

比如头条真的分走了足以让百度感到焦虑的搜索份额吗?《百度搜索已死》中描述的“信息孤岛”现象真的成为搜素引擎们的最大痛点了吗?头条闷声建立的内容生态,已经足够他们挑战传统巨头了吗?

当然这些问题都没办法用三言两语简单论证,也不是这次热点才引发出来的思考,但你也能在巨大的关注热度中看到互联网人的一种释放式的热情:丧了这么久的2019年,确实应该这么热热闹闹地收尾了。

但这事儿能火,仅仅是因为人们爱凑热闹吗?

显然不是。尤其是当我们对整个事件进行“脱水”,你会发现整个事件不仅仅是一次“市场竞争纠纷”那么简单,其背后所包含的信息量几乎足够在中国互联网的行业发展史上,留下一座里程碑。

首先拿掉百度和头条这两个品牌,整个事件可以“脱水”出这样一个故事内核:新生产品想要快速成长,却发现有先行者挡住了前进的道路,这让他们决定利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很容易被理解为一个“新产品创业维权故事”。

而按照过往的案例来看,能火的“新产品创业维权的故事”,基本可以归类为两种公共情绪的寄托:

-人们通过对新生事物的推崇,来定义相关领域的运行标准或者准入门槛;

-人们通过对新生事物的推崇,来表达对现有解决方案的不满,推动相关领域发生变革的进程。

那么百度和头条的争议,适用于以上哪种情况?很遗憾,都不符合,甚至我们可以在百度身上找到中文搜索引擎中“排序不公”、“品牌保护”的源头。比如早在2011年,央视就曾经进行过一次名为“竞价排名的白与黑”的报道。

当时的状况是,记者发现在百度进行“麦当劳”关键词搜索时,结果页面优先推荐的却是“肯德基”的网站推广结果,并以此为切入点批评百度使用他人的商标作为关键词竞价排名,涉嫌违法。

Nve6jmy.jpg!web

2016年5月的搜房网事件则更加直观。搜房网CEO李忠在当时发布的那封著名的公开信中表示,如果想保证自己的产品正常显示在搜索引擎的结果页面,就不得不向保护缴纳不菲的“保护费”,比如“搜房”关键词的报价就是每年1000万、“搜房网”为每年2500万——则让他直呼“没花钱的资格,也买不起”。

z6NrIfu.jpg!web

也就是说,在这次的故事主线上,我们没有看到新秩序的诞生、没有新解决方案的形成、没有新生事物带给固有场景的变革,而是看到了一个大型的“双标+护犊子现场”:“好看视频”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好孩子被欺负了,身为爸爸的百度必须要出口气——哪怕打脸也再所不惜。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百度也有“反思”的权利,这种“护犊子”也能理解为百度开始知错就改。但更有魔幻色彩的地方在于,经历了年初由微信引发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大讨论,实际上人们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这样的共识,并且是有利于B端的共识:

无论是即时通讯软件、社交平台还是搜索引擎,作为一款企业开发的产品,优先服务于自有的生态体系、对内容进行一定的筛选本身也是一种正当权益,就像当年百度将百家号的搜索权重优先级调高相同,谁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本身无可厚非。

在这样的前提下,百度的诉求到底是什么呢?是联想到前不久《路透社》那篇“字节跳动即将成为BAT新的B”所引发的一场高层嘴仗后,整个事件的背后故事,或许我们或许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答案:

这很有可能是百度在无数次“争议后”的反思结果—— 一款新生的搜索引擎,能在短时间内就能触动我们长期沉淀的核心产品?看来品牌效应正在失效,看来护城河已经失守,那么我们也要进攻,用新的产品进攻 ——既然“好看视频”这孩子不错,那么作为“爸爸”的百度就想想办法帮它“突围”吧。

所以这件事虽然魔幻和热闹兼具,却也在细品之后成为了2019年不可多得的正能量样本,恶龙愿意成为重新成为少年,有人愿意发起这样的挑战,有人愿意在这样的挑战中迎战终归是一件好事:

当百度这样的巨人放下了身段,当头条这样的新贵保持锐气,当行业巨头将人们的注意力拉回“产品使命”和“社会分工”,开始遵从于行业共识展开公开形式的竞争,这不就是肉眼可见的“希望”吗?

用更简单的话来说,你已经多久没有见到这样硬核的“产品交锋”了?往小了说,这样的行业配得上更好的搜索产品。往大了说,行业需要这样的“火药味”。

最后再啰嗦一点

百度和头条的这次纷争最终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其实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很理想的模板,那就是被无数人怀念的“3Q大战”——网民们觉醒了隐私保护意识,产品功能大量从产业上游下沉,开发者边界被进一步明确——那场大战几乎拨快了中文互联网世界的一个时代,也是我们期待行业“火药味”的原因。

不过3Q大战也是有一个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艰难的决定”本质上是以“用户体验”为代价去助推行业之间的博弈。虽然如今我们站在时间线上来看结局是好的,但无论如何用户在那个过程中显然也“越界”地承担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

所以如今当我们看到了类似的一个开头,有机会以正能量的姿态去重新回顾2019,也需要保持谨慎的心态来督促整个事件在完成的产业闭环中,发挥其最关键的价值,而不是在更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演变成另外一场“强拉用户参与”的大博弈。

这场争议配得上一个完美的结局。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