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年投资额达8.89亿美元,越南创业的黄金时代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news.pedaily.cn/201912/449962.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一周前,GGV( 纪源资本 )公布了自己在越南的首个投资标的— B2B 电商平台 Telio 。GGV 在越南市场布局的首枚棋子,落在电商并不出人意料。越南电商过去四年的成交交易额,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0%以上。

不只电商,越南的宏观经济表现,呈现了腾飞的前兆。据越南统计局数据,2018年,越南 GDP 增速创十年来的新高,增速达7.08%,是为数不多的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之一。除此之外,越南还有着人口红利,总人口在9500万以上,人口数量在东南亚国家中排名第三。且人口结构年轻,约1/4的人年龄在25岁以下。互联网用户占比达60%以上,约6100万。

这个盘踞在中国南部的国家,因其南北狭长的独特地理形状,被誉为“龙起之地”。越南龙还是这个国家的民族图腾。种种迹象表明,这只龙正在苏醒。

从2012年到2018年,六年的时间里,越南的创业企业数量从最初的400家上升到3000多家。Topica Founder Institute 的数据显示,2018年,投向越南创业公司资金的交易笔数和2017年一样,都是92笔。但是2018年的投资额达8.89亿美元,是2017年的三倍。

去年在越南,创业公司获取投资金额排名前三的赛道分别是金融科技、电商和旅行科技。上周五,路透社报道, 蚂蚁金服 收购了越南电子支付钱包 eMonkey 的大量股份。阿里并不是第一个入局越南市场的中国互联网巨头,2018年京东入股了越南的电商平台 Tiki 。腾讯更是早在十年前,就持股了从游戏和社交起家,堪称“越南版腾讯”的 VNG 。VNG 也是目前越南唯一一只独角兽。

东南亚已经是 新兴市场 中的必争之地,这是 VC 们的共识。只是这11个国家里,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诞生出下一个十亿美金的独角兽。谷歌、 淡马锡 还有贝恩咨询联合发布的《2019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显示,印尼和越南是东南亚互联网经济的排头兵。Golden Gate Venture(金门创投) 合伙人 Justin 在谈及资本正在涌入越南时,坦言印尼市场已经变得拥挤,是资本调转风向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越南政府也给这个正在加温的市场点了一把火,发起了以“中国制造 2025”或“日本制造”为榜样的“越南制造”运动,希望能够在 2030 年年底之前设立 10 万家本土科技公司,并试图在未来10年内打造10只越南本土独角兽。为此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和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的风险投资机构,如 Golden Gate Ventures、500 Startups 和 Cyberagent Ventures 等签订协议,使投资机构承诺,未来三年将投资10万亿越南盾(约4.25亿美元)给越南本土的创业公司。

除了政府的支持,越南本土的创业者也同样具有实力,IT 人才的储备相较于印尼,要好的多。在谈到越南创业者优势时, 真格基金 投资经理秦天一所言 “整个大学的工科教育非常好,很扎实”。在越南本科教育中,人数排名靠前的20个学位获得者里,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占到60%。

尽管有着种种利好条件,顺利成长对本土公司来说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目前,东南亚11家独角兽中,只有一家是越南公司——成长了12年的 VNG 。VNG 在越南的成长路径像是在“摸着腾讯过河“。VNG 的创始人也曾去腾讯总部学习,某种程度上,VNG 是对腾讯各条产品线的复制,包括游戏、社交、支付、电商等,打造一个生态系统。而 VNG 成为独角兽的原因是,VNG 什么都是,什么都能做。

“全能选手”是越南本土公司成为独角兽的唯一选项么?如果只跑一个赛道,又能不能如越南政府所愿,实现未来10年出10只独角兽的“越南速度”?

顶级赛道:难上加难

说到越南独角兽可能出现的赛道,“从整个全球市场来看,打车、外卖和支付是最顶级的赛道,因为在用数字化的方法解决国计民生的需求”,秦天一称。

日光底下无新事。这些最顶级的赛道,在越南早已被国外巨头环伺。本土创业者想得一席之地,无异于“虎口夺食”。

来自于美国的打车软件 Uber 和新加坡的 Grab ,启蒙了越南的网约车市场。这两个巨头在2014年进入越南。初入越南,Grab 和当地政府签订了在胡志明、河内、岘港、芽庄、还有下龙等城市的试点协议。这个只有三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却有63个省份。而这些城市是 Grab 获取客源的关键,河内和胡志明是北越和南越的两大核心城市,人口都在8000多万以上,岘港、芽庄还有下龙则是越南的旅游人口集中地。

2018年4月,随着 Grab 全面收购了 Uber 在东南亚的业务,Uber 退出了越南。在合并 Uber 业务时,为了避免越南监管机构的注意,Grab 声称自己在越南的网约车市场份额低于30%。只是市场监管机构坚持将 Grab 在越南的市场份额定在50%以上,并报送工业贸易部审查。

交通部则随后拒绝了 Grab 在嘉莱省和同塔省等其他省份的进入请求。越南前交通部部长曾公开发言,期待本土的经营者上线类似的服务,可以 实现网 约车市场内更公平的竞争。意欲鼓励本土的创业公司和出租车公司,挑战 Grab 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越南本土公司 Fast Go 跑进了这个赛道,只是相对于有钱有资源的 Grab ,Fast Go 在越南的业务扩张并不大,只在胡志明、河内和岘港上线了打车服务,并宣称自己占到了当地市场份额的20%。值得注意的是,Fast Go 也并不是平地而起的草根公司,它是“越南版 阿里巴巴 ” NextTech的成员之一,Fast Go的业务更多的是对 NextTech 现有生态体系的补充。

与此同时,Grab 并不满足于只是越南的网约车服务提供者,更想在当地构建从外卖到快递的全系列服务生态。

2018年6月,Grab 在胡志明上线了旗下的外卖业务 Grab Food,在上线7个月后,Grab Food就攻下了包括胡志明、河内、岘港等在内的15个城市。Grab Food 在进入越南市场一周年之际,交出了一份每日订单上涨了250倍的漂亮成绩单。在今年4月,市场调研公司 Kantar 进行的调查显示,80%的受访者会在最常选择的外卖应用里选择 Grab Food 。

Grab Food 并非越南外卖市场里的先行者,能够成为后起之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可以提供平均在20分钟左右最快的外卖配送速度。根据市场调研公司 GCOMM 在胡志明和河内的调查,96% 的受访者表明配送速度是选择外卖平台的最重要因素。而能实现快速配送的重要原因,则是 Grab 本身打车业务中就有广泛的骑手基础。

在激烈的外卖市场竞争里,越南本土的创业公司 Lala 在运营一年后退出了这个市场。而在2011年就运营的外卖平台 Vietnammm 则被韩国独角兽 Woowa Brothers 收购。

Grab 已经在越南的网约车出行和外卖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今年8月,Grab 还宣布再向越南市场注入5亿美金,用于公司在越南物流等方面的新业务探索,以扩展其在交通、外卖和支付领域的服务网络。

在东南亚各大战场和 Grab 掐架的印尼独角兽 Gojek ,也同样盯上了这个市场,只是在越南入场晚。去年,Gojek 为了在越南做好本土化,和当地的合作伙伴运营出打车软件 Go-Viet 。 Go-Viet 进入市场不久后,就在胡志明的网约摩托车市场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并在随后也上线了 Go Food 。Gojek 后续还会根据越南市场的需求,推出购物、上门保洁和美容服务等服务。

越南的打车以及外卖市场已经成焦灼状态,想在网约车市场分一杯羹的还有越南最大的电信通信运营商 Viettel,推出了打车平台 MyGo 。新起的创业公司,再想在打车和外卖市场里占据一席之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与此同时,其他的顶级赛道同样竞争激烈。电商的领域也已经被国外巨头布局。从新加坡起家的 Shopee 占据着越南电商排行榜第一的位置。根据 iPrice 发布的越南2019年 Q3 电商市场数据显示,不管是每月活跃用户数量(MAU),APP 下载数量,还是月度网站浏览量,Shopee 都稳居第一。从每月活跃用户数量(MAU)的角度看,在越南电商市场前十的排行榜上,本土电商只有三家榜上有名。分别是 Tiki(第三),Sendo(第四)还有 Adayroi(第六),其余则被 Shopee 、阿里、Lazada 、亚马逊和 ebay 瓜分。

对本土创业公司并不算友好的,还有在线旅行平台(OTA)市场。根据越南电商协会(Vietnam E-Commerce Association)的数据,已经做了多年的 OTA 巨头 Agoda、Booking、Expedia 以及新晋独角兽 Traveloka 占据了越南线上旅行市场的80%。尽管本土也出现了一些创业公司,但是成交量非常低。

突围的方向

尽管在打车、外卖、电商、还有在线旅行平台领域,创业公司面临着巨头的围追堵截,但是在社交媒体和移动支付领域,本土的公司并非没有向上的成长空间。

在社交媒体行业,当下越南的社交媒体市场是美国公司的天下,但是政府的支持给本土社交软件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Facebook 十二年前就进入了越南,直到今年,Facebook 在越南已经有6000万左右用户,超过越南人口的二分之一。本土虽然涌现了和 Facebook 类似的社交软件 Gapo 和 Lotus 等 APP,但是使用者对于本土社交软件的评价大多是人性化设计程度不高,并且功能大多是 Facebook 的复制。

从收紧互联网监管政策出手,越南政府正致力于给越南本土社交软件的发展提供机遇。信息通讯部的部长已明确表示,本土的互联网公司要大力发展社交媒体应用,以和 Facebook 等巨头竞争。只是,据东南亚研究所的分析师评论,越南发展出能对抗 Facebook 和 Google 的社交软件工具的可能性不太高,只要 Facebook 和 Google 在,本土的社交软件就不是越南人的首选。

移动支付行业也由于政府的监管,给了本土创业公司一席之地。据相关数据显示,现金仍在越南的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超过50%的交易都是由现金完成。即使是非现金交易,银行卡也占据了大部分,二维码和电子钱包的应用在越南有着广阔的上升空间,越南国家银行(SBV)已经给32家电子支付钱包发放了牌照。根据 SBV 今年第二季度对交易量的统计,排名前5的电子支付钱包分别是 Momo、Payoo、AirPay 、Moca 和 SenPay ,由于牌照的限制,越南的本土公司占据着五分之四的绝对优势。

本土创业者已经在各个领域进行各种尝试,越南政府也致力于给越南的创业者保驾护航。今年 2 月,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签署了一项政令:科技初创企业运营前四年免税、后续九年享受减税 50% 的优惠。

而外来的风险投资机构里,由于日本和韩国都曾是越南最大的外商投资来源国,且在上个世纪90年代,韩国的电子产业如三星、LG 等就在越南布局产业链,两个国家的投资机构跟越南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越南众多创业公司的背后都有日本 VC 的影子,独角兽 VNG 的背后就有日本风险投资公司 CyberAgent Ventures 。当前越南电商创业企业的投资机构里,日本的风险机构投资者最多。对于韩国,就在六天前,韩国投资公司国民年金公团 NPS 宣布与韩国集团 SK Group 联合成立万亿韩元(8.6亿美元)的风投基金来投资越南公司,“有的韩国人 base 在首尔,一年要去韩国看两三个项目。”

只是,在中国见惯了大江大海,水大鱼大的投资人,在对越南抱有期望的同时,带着谨慎和迟疑。有投资人表示,越南的人口和 GDP 约等于中国一个省的体量,跨国投资还要穿越层层监管,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越南创业公司的崛起,政府和资本的支持终究只是其中一方面,最终能不能成,还是要看创业者本身。希望未来十年,是越南创业者的黄金十年。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