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新华社:解读数字经济时代的“区块链” | Odaily星球日报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odaily.com/post/514214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新华社:解读数字经济时代的“区块链”

星球君的朋友们2019-10-30

应该加强法律法规与行业监管,增强区块链技术的安全可控性和对区块链平台的自主掌控权。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现在有哪些应用?区块链产业前景如何?就这些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新的产业形态正在形成

“‘区块链’这一概念,早在2008年就提出来了。作为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具有去中介化、可追溯性好、难以篡改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新的产业形态正在随之形成。”中国电子学会数字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凌霞告诉记者。

“区块链产业的形成,一度与比特币的诞生和发展密不可分,但区块链并不等于比特币等数字币。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热潮逐渐消退后,各国已开始意识到区块链作为新兴底层计算技术的真正价值所在,纷纷加快战略布局。”中国电子学会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区块链分会秘书长李颋说,从全球来看,区块链应用场景已基本实现从起始的数字货币和矿机制造向金融服务的延伸,目前向着供应链、数字版权、食药可追溯等多个领域发展。

据中国电子学会统计,2017年全球区块链产业规模为52亿美元,2018年为78亿美元,预计2019年全球产业规模将达到120亿美元左右,从2013年至2019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60%。

蚂蚁金服副总裁蒋国飞表示:“区块链”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产物,“当前全球正快速进入数字经济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数字化。在此过程中,区块链让数字资产实现可信流转,智能合约在区块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上链量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在数字票据、物流航运等领域有应用空间

“区块链产业主要由围绕区块链技术及衍生出的产品、应用和服务。”凌霞介绍,区块链产业既包含区块链本身的硬件制造和软件研发,也包含应用区块链技术所形成的一系列细分行业,涉及制造、金融、医疗、供应链、物联网等多个领域。

“美国、德国、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已经开始围绕区块链部署多维度应用,物流跟踪、生产制造、能源结算、慈善管理都是其中的重点领域,将区块链与实体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增加等公众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李颋说。从我国来看,数百家以区块链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涵盖了产业链上游的硬件制造、平台服务、安全服务,产业链下游的产业技术应用服务。

“据中国电子学会统计,2017年我国区块链产业规模为21亿美元,2018年为29亿美元,预计2019年将达到42亿美元左右,2013至2019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65%。”李颋表示,伴随着数字票据、资产托管、物流航运、食药安全溯源、数字内容版权等领域区块链应用及改造需求的大幅增加,众多区块链解决方案提供商将展开激烈的竞争。

浙江省财政厅财政票据资深专家蓝一鸣表示,区块链在数字票据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因为票据在流转方式上与区块链天然契合,近些年,政府一直在考虑利用区块链进行票据电子化改革。以浙江省为例,税务发票、财政票据的平均每年开票数量高达8亿份。

技术框架仍处“婴幼儿”阶段

据了解,区块链技术诞生有9年了,但在全球的商业化应用规模还有限。对此,李颋表示,区块链技术框架相比5G等技术而言,仍处于“婴幼儿”阶段,存在着可扩展性不强、效率较低、手续费偏高、经济模型设计不尽合理等现实问题,因此未能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同时,由于私钥加密、智能合约、分片、跨链、侧链等关键技术仍处于试验或试用阶段,还存在着程序和代码上的漏洞,故商业化应用受限。

“另外,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规模化应用尚需时日。区块链的正常运行要涉及诸多同步优化和实时转化问题,在区块链上记录相关信息也需要多方参与并数据同步。从目前情况来看,相关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仍需较长时间,超大容量的区块链存储系统暂时还难以实现。”李颋说,而且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特质使得行业监管更加困难,其技术特点决定了不能够被任何单一的个人或机构拥有和控制,即使从法律上确认区块链组织或项目的创建者必须承担所有可预见损害的连带责任,但也很可能因为创建者的匿名和数量众多而难以确定主要责任人。有可能难以追踪有计划的洗钱活动,也对现行税制的严密性构成挑战。

应加强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

“全球主要国家已经开始围绕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重点领域积极部署应用。”中国电子学会数字经济研究室主任张雅妮表示,我国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拥有良好基础,要紧密结合实体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提升等切实需求,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力。

李颋表示,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应该加强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重点支持区块链存储、加密、共识和跨链等关键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着力促进关联区块链技术的跨学科共性基础研究与交叉学科应用研究。另外,要高度重视技术生态培育,整合政府、高校、企业、行业组织等资源优势,建设完善区块链创新生态。加快推动5G与区块链融合发展,充分发挥5G的低时延、高速率、低成本的特点,提升区块链系统效率。

“还应该加强法律法规与行业监管,增强区块链技术的安全可控性和对区块链平台的自主掌控权。进一步研究推出区块链在投融资、智能合约、资产证明等领域的法律法规,维护区块链产业生态的良性运转,降低相关企业的合规性风险。”李颋表示,应该持续加强规范国内数字货币交易所,严控场外交易,严厉打击洗钱、诈骗、传销等行为,加快研究推出数字货币交易监管措施。(袁于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Odaily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Odaily星球日报提醒,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理性看待区块链,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