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源码学习(二)-默认标签解析
source link: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eQv2ayB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
- 创建 GenericBeanDefinition
- 解析 lookup-method 属性
- 解析 constructor-arg 属性
从上一篇笔记可以看出,在容器注册 bean
信息的时候,做了很多解析操作,而 xml
文件中包含了很多标签、属性,例如 bean
、 import
标签, meta
、 look-up
和 replace
等子元素属性。
上一篇主要介绍 Spring
容器的基础结构,没有细说这些标签是如何解析的。
所以本篇是来进行补坑的,介绍这些标签在代码中是如何识别和解析的~
本篇笔记的结构大致如下:
demo
再次说下,下载项目看完整注释,跟着源码一起分析~
在 Spring
中,标签有两种, 默认和自定义 :
-
默认标签这是我们最常使用到的标签类型了,像我们一开始写的
<bean id="book" class="domain.SimpleBook"/>
,它属于默认标签,除了这个标签外,还有其它四种标签(import
、alias
、bean
、beans
) -
自定义标签自定义标签的用途,是为了给系统提供可配置化支持,例如事务标签
<tx:annotation-driven />
,它是Spring
的自定义标签,通过继承NamespaceHandler
来完成自定义命名空间的解析。
先看源码是如何区分这两者:
protected void parseBeanDefinitions(Element root, BeanDefinitionParserDelegate delegate) { if (delegate.isDefaultNamespace(root)) { // 注释 1.12 遍历 doc 中的节点列表 NodeList nl = root.getChildNodes(); for (int i = 0; i < nl.getLength(); i++) { Node node = nl.item(i); if (node instanceof Element) { Element ele = (Element) node; if (delegate.isDefaultNamespace(ele)) { // 注释 1.13 识别出默认标签的 bean 注册 // 根据元素名称,调用不同的加载方法,注册 bean parseDefaultElement(ele, delegate); } else { delegate.parseCustomElement(ele); } } } } else { delegate.parseCustomElement(root); } }
可以看到,在代码中,关键方法是 delegate.isDefaultNamespace(ele)
进行判断,识别扫描到的元素属于哪种标签。
找到命名空间 NamespaceURI
变量,如果是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表示它是默认标签,然后进行默认标签的元素解析,否者使用自定义标签解析。
本篇笔记主要记录的是默认标签的解析,下来开始正式介绍~
Bean 标签解析入口
定位到上面第三个方法 processBeanDefinition(ele, delegate)
:
protected void processBeanDefinition(Element ele, BeanDefinitionParserDelegate delegate) { // 注释 1.15 解析 bean 名称的元素 BeanDefinitionHolder bdHolder = delegate.parseBeanDefinitionElement(ele); if (bdHolder != null) { bdHolder = delegate.decorateBeanDefinitionIfRequired(ele, bdHolder); try { // Register the final decorated instance. (注释 1.16 注册最后修饰后的实例) BeanDefinitionReaderUtils.registerBeanDefinition(bdHolder, getReaderContext().getRegistry()); } catch (BeanDefinitionStoreException ex) { getReaderContext().error("Failed to register bean definition with name '" + bdHolder.getBeanName() + "'", ele, ex); } // Send registration event. 通知相关的监听器,表示这个 bean 已经加载完成 getReaderContext().fireComponentRegistered(new BeanComponentDefinition(bdHolder)); } }
上一篇笔记只是简单描述这个方法的功能:将 xml
中配置的属性对应到 document
对象中,然后进行注册,下面来完整描述这个方法的处理流程:
- 创建实例
bdHolder
:首先委托BeanDefinitionParserDelegate
类的parseBeanDefinitionElement
方法进行元素解析,经过解析后,bdHolder
实例已经包含刚才我们在配置文件中设定的各种属性,例如class
、id
、name
、alias
等属性。 - 对实例
bdHolder
进行装饰 :在这个步骤中,其实是扫描默认标签下的自定义标签,对这些自定义标签进行元素解析,设定自定义属性。 - 注册
bdHolder
信息 :解析完成了,需要往容器的beanDefinitionMap
注册表注册bean
信息,注册操作委托给了BeanDefinitionReaderUtils.registerBeanDefinition
,通过工具类完成信息注册。 - 发送通知事件 :通知相关监听器,表示这个
bean
已经加载完成
看到这里,同学们应该能看出, Spring
源码的接口和方法设计都很简洁,上层接口描述了该方法要做的事情,然后分解成多个小方法,在小方法中进行逻辑处理,方法可以被复用。
所以看源码除了能了解到框架的实现逻辑,更好的去使用和定位问题,还能够学习到大佬们写代码时的设计模式,融入自己的工作或者学习中~
创建 GenericBeanDefinition
关于 GenericBeanDefinition
的继承体系上一篇已经讲过了,所以这里再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方法的用途:
createBeanDefinition(className, parent);
从方法名字就能看出,它的用途是创建一个 beanDefinition
,用于承载属性的实例。
在最后一步实例化 GenericBeanDefinition
时,还会判断类加载器是非存在。如果存在的话,使用类加载器所在的 jvm
来加载类对象,否则只是简单记录一下 className
。
解析 meta 属性
先讲下 meta
属性的使用(汗,在没了解前,基本没使用该属性=-=)
<bean id="book" class="domain.SimpleBook"> <!-- 元标签 --> <meta key="test_key" value="test_value"/> </bean>
这个元属性不会体现在对象的属性中,而是一个额外的声明,在 parseMetaElements(ele, bd);
方法中进行获取,具体实现是 element
对象的 getAttribute(key)
,将设定的元属性放入 BeanMetadataAttributeAccessor
对象中
因为代码比较简单,所以通过图片进行说明:
最终属性值是以 key-value
形式保存在链表中 Map<String, Object> attributes
,之后使用只需要根据 key
值就能获取到 value
。想到之后在代码设计上,为了扩展性,也可以进行 key-value
形式存储和使用。
解析 lookup-method 属性
这个属性也是不常用,引用书中的描述
通常将它成为获取器注入。获取器注入是一个特殊的方法注入,它是把一个方法声明为返回某种类型的 bean
,但实际要返回的 bean
是在配置文件里面配置的,次方法可用在设计有些可插拔的功能上,解除程序依赖。
代码写的有点多,我贴张图片,介绍一下关键信息:
首先我定义了一个基础对象 BaseBook
和两个继承对象 SimpleBook
、 ComplexBook
,还新建一个抽象类,并且设定了一个方法 getDomain
,返回类型是基础对象。
我觉得是因为抽象类无法被实例化,必须要有具体实现类,所以在这个时候, Spring
容器要加载 AbstractGetBookTest
对象,可以用到 <lookup method>
属性,通过注入特定实现类,来完成类的加载。
config.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bean id="getBookTest" class="base.label.parsing.AbstractGetBookTest"> <!-- 注释 2.6 loop-up 属性:chestnut: --> <!-- 获取器注入 name 表示方法,bean 表示要注入的类--> <lookup-method name="getDomain" bean="complexBook"/> </bean> <bean id="book" class="domain.SimpleBook"> <!-- 元标签 --> <meta key="test_key" value="test_value"/> </bean> <bean id="complexBook" class="domain.ComplexBook"/> </beans>
Spring
会对 bean
指定的 class
做动态代理,识别中 name
属性所指定的方法,返回 bean
属性指定的 bean
实例对象。
既然叫做获取器注入,我们可以将 bean="complexBook"
替换一下,换成 bean="simpleBook"
,这样注入的类就变成了 SimpleBook
对象了,这样只需要修改配置文件就能更换类的注入~
然后代码对 <lookup-method>
解析跟元属性的解析很相近,所以阅读起来也很容易噢
解析 constructor-arg 属性
解析构造函数这个属性是很常用的,但同时它的解析也很复杂,下面贴一个实例配置:
<bean id="testConstructorArg" class="base.label.parsing.TestConstructorArg"> <!-- 这里展示一个构造函数的情况下,如果有两个以上,解析会更复杂 --> <constructor-arg index="0" value="JingQ"/> <constructor-arg index="1" value="23"/> </bean>
这个配置所实现的功能很简单,为 TestConstructorArg
自动寻找对应的构造函数,然后根据下标 index
为对应的属性注入 value
,实现构造函数。
具体解析在这个方法中:
/** * 注释 2.8 解析 构造函数 子元素 * Parse constructor-arg sub-elements of the given bean element. */ public void parseConstructorArgElements(Element beanEle, BeanDefinition bd) { NodeList nl = beanEle.getChildNodes(); for (int i = 0; i < nl.getLength(); i++) { Node node = nl.item(i); if (isCandidateElement(node) && nodeNameEquals(node, CONSTRUCTOR_ARG_ELEMENT)) { // 循环解析 constructor-arg 属性 parseConstructorArgElement((Element) node, bd); } } }
代码太多也不贴出来啦,感兴趣的同学定位到我写注释的地方详细看下吧~
下面来梳理下解析构造函数代码的流程:
① 配置中指定了 index
属性
- 解析
constructor-arg
的子元素 - 使用
ConstructorArgumentValues.ValueHolder(value)
类型来封装解析出来的元素(包含type
name
index
属性) -
addIndexedArgumentValue
方法,将解析后的value
添加到当前BeanDefinition
的ConstructorArgumentValues
的indexedArgumentValues
属性中
① 配置中没有指定了 index
属性
- 解析
constructor-arg
的子元素 - 使用
ConstructorArgumentValues.ValueHolder(value)
类型来封装解析出来的元素(包含type
name
index
属性) -
addGenericArgumentValue
方法,将解析后的value
添加到当前BeanDefinition
的ConstructorArgumentValues
的genericArgumentValues
属性中
这两个流程区别点在于,最后解析到的属性信息保存的位置不同,指定下标情况下,保存到 indexedArgumentValues
属性,没有指定下标情况下,将会保存到 genericArgumentValues
。
可以看到,这两段代码处理上,第一步和第二部其实是一样的逻辑,存在重复代码的情况,我刚学习和工作时,为了求快,也有很多这种重复类型的代码。
在慢慢学习更多知识和设计模式后,回头看之前写的代码,都有种删掉重写的冲动,所以如果如果在一开始写的时候,就 抽出相同处理代码的逻辑,然后进行代码复用,减少代码重复率,让代码更好看一些,这样就以后就不用被别人和自己吐槽了Σ(o゚д゚oノ)
ref
value
属性的处理比较简单,所以大家看代码就能了解它是如何解析的,比较难的是子元素处理,例如下面的例子:
<constructor-arg> <map> <entry key="key" value="value" /> </map> </constructor-arg>
具体解析子元素的方法是: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xml.BeanDefinitionParserDelegate#parsePropertySubElement(org.w3c.dom.Elemen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config.BeanDefinition, java.lang.String)
这个方法主要对各种子元素进行解析,包括 idref
value
array
set
map
等等子元素的机械,这里不细说,同学们感兴趣继续去跟踪吧~
解析 qualifer 属性
大家更熟悉的应该是 @qualifer
标签吧,它跟 qualifer
属性的用途一样。
在使用 Spring
框架进行类注入的时候,匹配的候选 bean
数目必须有且只有一个,如果找不到一个匹配的 bean
时,容器就会抛出 BeanCreationException
异常。
例如我们定义了一个抽象类 AbstractBook
,有两个具体实现类 Book1
和 Book2
,如果使用代码:
@Autowired private AbstractBook book;
这样运行时就会抛出刚才说的错误异常,我们有两种方式来消除歧义:
① 在配置文件中设定 quailfer
通过 qualifier
指定注入 bean
的名称
<bean id="testBean" class="base.TestBean"> <qualifer type="org.Springframeword.beans.factory.annotation.Quailfier" value="book1"/> </bean>
② 使用 @Qualifier("beanNeame")
@Qualifier("book1") private AbstractBook book;
同样的,代码的解析过程跟前面的套路相近,留给同学们自己去分析吧~
参考资料
- Spring 源码深度解析 / 郝佳编著. – 北京 : 人民邮电出版社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