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穹顶骤下,资本遇冷:文娱真的遇上“坏时代”了吗?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intu360.com/a59687.html?s=9&%3Bo=0&%3Butm_source=tuicool&%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文娱产业迎来寒冬。”这句话几乎每年都会被拿出来说一遍。如果你往回翻看过去5年的媒体报道,每一年,都有许多关于文娱行业走向衰败的报道。

比如O2O占据一切注意力的2013年,文娱融资数量少到可怜;风头正盛的2014、2015年,百舸争流,真正的匠心从业者才高运骞;创投圈遭遇寒冬2016,文娱投融资的数额开始出现回落;头热脚冷的2017则是以调整、淘汰、洗牌为主题,等待上市的影视类公司更是“无人生还”。

到了各种红利见顶的2018,“寒冬论”又一次甚嚣尘上。而今年的论调比过去更

“丧”——“脱虚向实”的退出通道非常不畅、资本积极性骤降,政策穹顶突然落下、商业模式遭遇拷问。

另一方面,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根据鲸准研究院的数据,截至今年8月,文娱行业融资金额基本与上年融资总额持平,但融资数量却仅为去年的40%,创业公司的成长机会更少了。

所以,这真的是一个文娱产业的“坏时代”吗?我们用数据与事实来说话。

uMrQRzj.jpg!web

核心与证伪

今年是“证伪”的一年。

从时间线上来看,文娱赛道投资最火的阶段是2014年-2016年。如今,经过几年发展,当时投资的“概念”已经处于该接受市场验证的阶段。

但比较尴尬的是,“做大”和“做强”一直以来都是投资人判断公司前景的两个维度,相比于其他行业,文娱行业的这两个维度都很难保证。

最让人苦恼的就是内容的不确定性实在太强,同时,由于内容的标准性很难界定,规模化不像互联网、软件、电商那么好做。

fu2iUjA.jpg!web

文娱产业链简图

(图片来源:鲸准中国文娱产业大报告)

事实上,文娱产业从商业模式上看,很简单,无非两种方向:内容与平台。只是内容本身的特点,让这个产业变得格外非常复杂。

纯内容创业者的商业模式直接明了——做好内容,将内容卖个好价钱。而这个出钱的购买者,可以能是平台,也可能直接是用户。根据鲸准的数据,80后、90后、00后等年轻的用户对于互联网化生活方式接受程度高,有较强的粘性和归属感,对互联网内容有普遍认知度和认可度,付费意愿强,预计2020年,此群体人口数量将超5亿,带来可观的付费市场。

而平台的商业模式相对复杂。广告变现、内容付费、版权增值(开发/分销)是三种主流的商业模式。下图总结了文娱行业主要内容形态所对应的商业模式,千变万化,不离其宗。

aiUnaeR.jpg!web

文娱产业商业模式概览

(图片来源:鲸准中国文娱产业大报告)

一个毫无争议的结论是,所有的商业模式的源头都是内容的优质性。

当然,“优质”的含义极其丰富——良心制作、用户喜爱、行业认可、没有政策风险、具有传播性、具有延展性……而内容生产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人”的行业,环节太多、人的因素太强,导致决定内容是否优质的变量太多。

这些变量也导致了内容生产的边际扩张成本极高。

冷静的资本

边际扩张成本极高,加上退出渠道受阻、监管趋严,2016年以来,资本趋于理性的由热转冷现象在文娱行业凸显,文娱行业的投资热度和投资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先来看下文娱行业非常严重的资本退出问题。

鲸准数据显示,2014-2018年,创投市场文娱行业退出数量呈现递减趋势,退出金额每年较为平均。在2015年退出数量和金额均达到最高峰,退出数量达91起,退出金额破千亿。

“脱虚向实”原则是目前资本市场主要监管机构贯彻规范化和严格化的主导思想,进行“窗口指导”,单看今年,还没有看到一家在A股成功上市退出的标的。

不过,今年的美股、港股上市潮虽然“惨痛”,但也让一些平台型文娱公司完成了上市使命。B站、映客、虎牙、爱奇艺等公司的上市,是投资人文娱产业中“平台”的押注成功。根据文化产业的结构,平台是信息传播的媒介,是最容易聚集用户的地方,也是最容易集中资源的标的,而这样的标是稀少而昂贵的。这类投资机会在2010-2014年之间比较诱人,但16年之后的资本想要分得一杯羹就较为困难了。

B站的上市背后有A站的黯然落幕,映客的上市也映衬着当年上百个直播APP的逐渐退场。文娱的市场结构决定了平台类项目的稀缺性,也就意味着文娱行业的马太效应会越发明显。

而在上市通道不畅的情况下,并购倒是一个退出的好方式。例如今日头条全资收购Musical.ly,阅文集团收购新丽传媒等等。

meeE7zY.jpg!web

2014-2018文娱行业上市融资数量及金额

(图片来源:鲸准中国文娱产业大报告)

“一是受制于商业模式,一是受制于规模,有不少前几年投的公司在市场验证面前就不是那么成功,再加上外部资金链收紧,整个市场就陷入观望了。”曾投出SHN48、B站、米未传媒的陈悦天如是总结当下的文娱行业情况。

那么,严峻的形势面前,现在的文娱投融资和创业又有哪些趋势呢?

· 影视受宠,短视频、直播、知识付费兴起。

· 文学、知识付费集中在创投市场,成熟的音乐、影视并购比例高。

· 目前投资更关注垂直领域的流量转换和变现创新,各类内容、业态和场景结合下的投资机会。

ZJrqyyM.jpg!web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