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留存心得:阻止退订的“小聪明”,反而会加快用户流失
source link: http://36kr.com/p/5151679.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编者按: 产品在渠道推广生,需要投入资金,而这几年渠道推广价格不断上涨,CPC / CPD / CPT / CPA 等等定价不断上涨,应用商店的 CPT 价格更是在半年间翻了几番,很多 企业想要获得一个客户,在时间上、在资金上都要投入很大的成本,也许要花掉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才能获得一个用户。如果这个用户流失了,别说难赚钱,就连本都难返。然而,用户退订,不一定是因为对产品不难移,有时候 要想留住用户,也得学会放手。本文编译自medium的原题为“To Keep a User, Sometimes You Have to Let Them Go”的文章。
网络公司最不喜欢的就是用户流失。因为获取新用户的成本很高,而参与度高的用户是企业制造收入的活血,所以绞尽脑汁,最好要留住熟客。
在互联网行业中,用户在某段时间内开始使用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然继续使用该应用的用户,被认作是留存用户。留存率反映的实际上是一种转化率,即由初期的不稳定的用户转化为活跃用户、稳定用户、忠诚用户的过程,随着这个留存率统计过程的不断延展,就能看到不同时期的用户的变化情况。
于是我们花了很多功夫,创作新内容,组建新功能,给现有用户带来价值,吸引他们留下。但是用户如果真要走,企业一般会认为是因为产品有什么缺陷,所以在用户取消订阅、卸载的时候弹出反馈窗口、调查问卷,问的都是用户有什么不满,选项里也都是我们假想用户遇到的问题。
电子听书Audible的撤销账户页面
如果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产品的缺陷展开,那么解决方案关注的也必定是产品存在的问题。但是,如果要是问题比较复杂,不只是改改内容或者功能就能解决的呢?
以前有一个和我共事的工程师,跟我分享过他的一个洞见:“人都是很复杂的。”
我在一家流媒体网站工作,提供的服务模型就是用户每月注册(和NetFlix很像)。几个月前,我们对取消订阅的一批用户做了调查。问及了产品的三个板块,可用性、内容(视频)和方便程度(是否能在自己偏好的设备上使用我们的服务)。答案很惊人。很多用户虽然取消了订阅,但是他们在这三个板块上的评分还是很高,他们对产品的总体满意度也不想上下。于是我们很疑惑, 为什么用户明明很满意,却还要取消订阅?
直到几个星期前,我在读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书《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的时候,我才慢慢反应过来。
丹尼尔·卡尼曼,生于英国托管巴勒斯坦特拉维夫,以色列裔美国心理学家。由于在展望理论的贡献,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用户感到满意,为什么?
卡尼曼是一名心理学家,还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书中花了很大篇幅,探讨了人们做决策时的心理过程。最让我受启发的事他对某物件的效用对人们拥有它的欲望的之影响,以及人们获得它后的满意度的讨论。
“十块钱的礼物对于资产是一百块的人产生的效用,和二十块的礼物对两百块的人产生的效用是一样的。我们在讨论收入变化时,常用百分比来描述,‘他的工资涨了30%。’这是因为,每个人在购买一件产品之前,衡量的是产品对他们的潜在效用和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如果产品带给他们的效用超过其成本,那用户就比较有可能会购买。”
所以说,如果一个用户看到你提供的服务,他们会考虑服务给自己提供的效用和服务成本,觉得值得,于是选择购买,对自己的体验也很满意,那为什么他们还是决定要取消订阅呢?
这正是这个思考过程最有趣之处。在1738年,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提出效用概念的时候,强调的是消费者凭借效用来做决策,但这个理论实则是有缺陷的。伯努利的假设是,某物件的效用本身会让人觉得满足或不满足,照着这样的逻辑,如果你我面前都有100元,那这100元对于我们的内在价值是一样的。但是卡尼曼举了个例子反驳这样的假设:
“今天杰克和吉尔都有500万的资产。
昨天杰克有100万,吉尔有900万。
他们俩人现在资产一样多,但是两人会一样开心吗(两人资产的效用一样大吗?)”
很明显,虽说两人账面上的资产一样多,但是杰克会更开心,吉尔会更失落。虽说,同样是500万资产,效用对于两人而言应该一样。
“杰克和吉尔的体验,实则取决于他们资产的相对变化,这和他们选取的参照点有关(杰克100万,吉尔900万)”
这一刻,我醍醐灌顶。
这些满足的用户取消订阅不是因为产品的内在价值发生变化;他们之所以取消订阅,是因为当前自己对产品效用的认知发生了变化,而这个认知是基于他们各自的生活状态。
我所在的这家公司在用户取消订阅的时候会通过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用户取消订阅的原因。通常,如果他们选择的是“其他”,旁边会有一个框让他们填写原因。于是,我看了一下用户自行填写的原因,发现有一个类型时常出现:
这个夏天去旅行,回来再续订
刚被炒了鱿鱼,找到工作就续订
需要复习备考
这类型的“其他”原因之前我们都没有注意到。但是现在我算是明白了。如果我们希望用户一直保持参与度,一直订阅自己的服务,就像是在厚着脸皮地无视他们在使用你产品/服务之外,还有自己日子要过的现实,
我们现在在客户留存上的做法是,假设产品的内在价值就能满足用户,于是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来留住他们。但是这么一来,我们就是在重复伯努利在200多年前犯下的错误。我们现在认识到的是,很多时候,用户对产品是满意的,但是自己的生活出现了变化,所以产品的效用虽然客观上没有变化,但在他们主观上看来,不像原来那么高了,现在产品对他们产生的效用比不上成本。
不是所有取消订阅都是同样的性质
当然,提高产品质量对于用户体验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产品的质量是用户体验中的核心一环。但是,我们不是光靠提高产品质量,就能实打实地留住用户。
我们要做的,是重新定义“留存用户”的概念。
用户忠诚度,指的并不是用户会永远追随你。如果用户取消订阅只是因为自己去旅行了,在一两个月后重新订阅,难道这样的用户,算是真的流失吗?他们虽然暂时取消了,不代表他们不会回来。
任何企业都应该以创造最好的用户体验为目标,并且为用户的需求提供支持。如果我们接受且尊重事实,记住“用户的人生不只限于自己的产品”,又会怎样呢?如果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能考虑到“产品对用户的效用,会根据他们生活中的不同环境而有变化”,用户是否更能接受呢?我们该对产品的结构作怎样的修改,才能支持用户的这种需要?
Spotify就在用户取消订阅的过程中作乐调整。如果用户取消订阅的原因是“外出旅行/出国”的话,他们就会有一个漂亮的解释页面,告诉用户它们在海外也能提供服务,页面如下:
但是,如果用户选择的是“我想省点钱”的话,他们就会“力争”说服用户留下。我个人觉得这么做有点不尊重用户调整个人支出的选择。
思考:用户留存应以用户为中心
花点时间,找出影响产品效用的外在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具体的原因,提出留存策略。
你的产品会受到天气影响吗?因为大家在灿烂的夏天都想出去玩,而不是使用你的产品/服务?与其让他们呆在家里,还不如开发一些新功能,鼓励用户外出时也使用自己的产品。或者,你可以接受夏天是使用率较低的“淡季”,抓住时机开发新功能,创作新内容,为秋冬季大爆发做准备。电视网络对此非常了解,不然为什么暑期档总播些老剧呢?
如果你已经在用户退订时,使用调查问卷来了解原因,那么用户本身也应该是调查的关注点,而不要只看产品本身的问题。 给用户留白,给他们解释的机会,而不是全部使用固定选项,逼着他们选一个。你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
不要假定所有退订的用户都是因为不满意。有时候,生活会出现很多意外。要是在他们需要离开的时候,你想尽办法挽留,或者强求他们提前回归,你可能会触怒他们,这样一来,本来打算回头的用户也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相反,你应该尊重用户,尊重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生活要打理的事实。你得知道,自己的产品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是忠诚的用户,就算退订了,也会有回归的一天。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Recommend
-
62
问与答 - @F2Sky - 对于垃圾推广短信你们一般怎么处理?
-
31
程序员 - @kidlj - 是钓鱼还是真的有效?
-
25
分享发现 - @lau52y - 特别是淘宝京东的,各种店铺作死推送
-
20
来源:梨视频旅游业无疑是受疫情冲击最直接的行业之一。回想一个月来种种,携程CEO孙洁突然落泪。据介绍,疫情爆发后电话呼入量增长一二十倍,上亿人次退订,携程第一时间退款。但她对也未来充满信心,目前行业已恢复10%以上。
-
17
梁建章:退订310亿携程无法再佛系 直播自评70分
-
7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锌刻度”(ID:znkedu) ,作者 / 黎炫岐, 编辑/ 流星 ,36氪经授权发布。 撰文...
-
8
岂能将商业短信退订费甩锅给消费者 来源:法治日报2021-...
-
3
如何设计邮件的退订按钮? 我订阅了很多优质网站的邮件,每周邮箱会收到几十封设计精美的电子邮件。 按照类型分为 有事务性邮件 有营销类邮件。 按照内容分为 New feature 我...
-
3
平台可协助退订营销短信站长之家(ChinaZ.com)11月8日 消息:10月25日,工信部召开行政指导会,规范电商平台短信营销行为。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美团等主要电商平台企业,以及相关基础电信企业和短信息服务企业代表参会。会议指出...
-
0
回复 TD 真的能退订吗 V2EX › 程序员 回复 TD 真的能退订...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