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民宿行业风云再起,病入膏肓还是渐入佳境?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cyzone.cn/a/20180730/337320.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MzqEJjj.jpg!web

近两年,先后出现了《亲爱的客栈》、《青春旅社》、《漂亮的房子》等民宿综艺节目,当红明星们跑到民宿里,过上柴米油盐、买菜下厨的日子,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到民宿的生活,回归自然,谱写日常,体会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适然。

近年来,外出旅游的游客在住宿方面更加倾向于民宿,选择住酒店的人则越来越少。在此市场需求下,越来越多企业、资本加入到民宿这个阵营中去。除了国外的爱彼迎之外,国内不少企业、资本纷纷进军民宿行业,出现了住百家、途家、游天下、有家民宿、自在客、小猪短租等企业。整个民宿市场一片热闹繁华,那么这股“民宿热”是如何刮起来的?

忙中偷闲,现代人紧张之余的慢生活

国家旅游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共有53852家民宿,预计到2020年,民宿市场规模将高达300亿元。而推动民宿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因素不外乎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传统酒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宿的多样化需求。传统酒店装饰风格一脉相承,差异性不大,个性主题稀薄,难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新鲜感。且管理模式千篇一律,缺乏人情味。特别是对于那些常年在外出差的人们来说,往往不记得自己去过哪些城市,也不知道那些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等,因为他们除了工作时间之外,基本都待在酒店。而全世界的酒店布置风格无二,除非跨度大洲,否则根本看不出来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想住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是这些人对住宿最直接的要求。

民宿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住有意思的地方”的需求。像是度假式民宿、体验式民宿、情怀式民宿、爱好式民宿等均是瞄准了不同人群的需求,投其所好,从而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如瞄准家庭游团体的蚂蚁短租、建立“情怀民宿”的小猪短租等。

另一方面,慢生活方式的回归让民宿越来越受欢迎。经济的发展带动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求在忙碌的工作间歇找到一个心灵的疗养所,让疲惫的身心得到休息缓解。旅游可以让人们暂时放松心情,而在住宿方面,相比较“理性”的酒店来说,“感性”的民宿更受人们的欢迎。民宿吸引人们前往的原因在于其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怀,不同的爱好驱使人们找到不同的民宿,体验各类生活,实现“快工作慢生活”的目标。在一些人眼里,民宿已经不仅仅是衣食住行,更代表着一种精神寄托。

总的看来,在酒店的“不争气”以及人们的多样化需求下,民宿行业的发展可谓是风生水起。但民宿市场的内在真如同表面这般繁华吗?恐怕并非如此。

外表光鲜亮丽的民宿行业实则问题频出

“95%的民宿都在亏钱”、“美丽乡村将出现大片鬼屋”、“民宿泡沫将破灭”……,近两年来,此类消息层出不穷,让人们意识到,民宿产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其一,安全性不强,用户个人隐私面临泄露危机。民宿体制尚未完善,门槛较低,不少民宿存在经营资质不健全、安全保障不到位、住户隐私保护不周等问题。如去年8月,一对情侣在台湾民宿住宿时发现了摄像头;媒体人小吴在云南丽江民宿刚租下3天,隔天回去发现房间里呼噜声不断……。此类事件的曝光不利于民宿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容易打消游客对民宿的好奇心。

其二,个体孤独存在。民宿由于公共产品配套不足,导致民宿在当地不能形成连贯的旅游链条。民宿的孤独存在除了会造成购买力的浪费之外,还会让环保、规划、安保等公共产品得不到保障,极大地影响着民宿的对外引流。此外,就算民宿经营前期有好的设计与创意,也会在地理环境不佳、产品配套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下陷入客源匮乏、口碑不响的恶性循环。

其三,盈利难。一方面,民宿多为屋主租赁给经营者,他们的契约意识相对较弱,注重直接利益和即时影响,会在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情况下盲目提高租金,压缩租凭年限,给经营者带来高额成本,加大经营者盈利难度。另一方面,在旅游淡季的时候,房源处于闲置状态,且民宿还在星级酒店的硬件基础上有机结合非标准化的文化服务。在此情况下,经营者还需花费高额资金来维持运营,成本压力不断增加。

其四,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的需求让民宿领域中的“玩家”越来越多,市场也越来越拥挤。在此民宿浪潮下,民宿产品同质化现象越发地严重。“千遍一律没特色”是不少游客对民宿最直接的看法。由于多数民宿缺乏个性化、特色化的巧妙创意和服务供给,不能满足游客对农业体验、精神文化等的需求,加上单调的经营模式,大大降低消费者回头率。

随着人们外出旅游频率的增加以及对慢生活的追求,民宿的大热是必然。但在这场热闹繁华之下,问题也越来越多。入局者的增多,进一步切割了市场份额,加上运营成本的增加,盈利难成行业普遍问题。此外,安全隐患难消、产品同质化等也极大地牵制着民宿的发展步伐。要想破除这些难题,民宿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路障重重,中国民宿如何披荆斩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酒店企业和资本力量纷纷进入民宿领域。比如,如家、绿城、绿地等企业均已开展实质性的投资布局;花间堂、宛若故里、幸福时光等品牌民宿管理公司也纷纷开始了连锁扩张。此外,爱彼迎、途家、小猪等纷纷开启多轮融资,整个民宿市场热闹非凡。但基于民宿市场上存在盈利难、安全性不足等问题,民宿行业要想更上一层楼,还得好好谋划。

首先,打造特色品牌、树立人文情怀,贯彻“家”的核心。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民宿与标准化酒店的区别之处在于民宿对当地生活形态的接触以及对特色主题的植入,认为“体验感”和“主题性”是民宿的两大特色标签。这也是消费者弃酒店选择民宿的主要原因。民宿与酒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民宿有主人,当主人的生活经历和爱好与游客产生共鸣时,便创造了民宿的盈利方式之一—“认同经济”。因此,走差异化路线,找到不同于酒店和其他民宿的独特风格才是民宿经营的要点。

此外,要想提升用户入住后的体验感,除了成立培训机构,利用专业人员的经验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养,优化培训体制之外,加强软性服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有情怀、有故事的民宿主与贴心的管家服务体系更能打动消费者的心。

其次,相比较孤立化的单体民宿来说,民宿集群带来的效益更大。通过打造配套齐全的民宿集群区域,实现乡村功能和结构的丰富化,从而带动餐饮、医疗、教育、疗养、农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在经济效应的影响下,能为地方吸引更多的客流,由此可带动当地民宿的发展。此外,民宿集群让民宿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之中,能进一步丰富“玩”的花样,极大地加强了民宿对市场的吸引力和承受力。

最后,推动企业联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让长处更加突出,短处得到弥补。一来,覆盖行业信息网络,加强各级民宿之间的交流沟通,集思广益应对行业发展的矛盾问题和旅游潮流节奏的变化。如2017年途家整合各平台流量,实现“8合1”,包括途家、蚂蚁短租、携程、艺龙、去哪儿、58赶集、微信酒店和芝麻信用等八个平台的房屋实现库存共享,一键管理,大大降低了房东的沟通成本,也方便游客找房。

总的来说,民宿在市场需求与共享经济盛行下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但由于民宿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要想解决其存在的盈利难、体验不佳等问题,可通过建立从业人员培训机制,注重差异化个性品牌的树立,鼓励多元化创新模式,同时注重人文与生态环境的融合等来强化,只有这样才能让民宿行业更上一层楼,迎来真正的春天,成为创新旅游的新力量。

MZvuMrE.png!web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