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日本科学家用脑波训练“第三只手”,灵活柔韧多任务处理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10tiao.com/html/511/201807/2652023465/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志愿者正在用“意念”操控机械臂







  新智元报道  

来源:SPECTRUM、Youtube

作者:Emily Waltz、Hiroshilshiguro Lab  

编译:三石


【新智元导读】近期,日本国际先进电信研究的所两位研究员Nichio和Penaloza开发了一种用脑机接口来操控机械手臂并完成多任务处理的设备,打破了人类“一心不可二用”的局限性,并有望挖掘并提高人类潜在的能力。



人们总是在万分忙碌的时候抱怨:“要是我有三头六臂就好了。”且不说三头、六臂这么多,单单凭空给你多添一只手,你确定能控制得了它吗?


近期,来自日本国际先进电信研究所(ATR)的两位研究员Nichio和Penaloza研制出了一种设备,能够让(身体健全的)用户在双手都处于工作的状态下,使用脑电波向机械手臂发出信号,使其同时完成另一个任务。这项多任务处理(multitasking)实验的完成,打破了人类“一心不可二用”的局限性。正如Nichio所说:“多任务处理能够反映一个人转换注意力的能力。如果我们能让人们通过脑机接口(BMI)来完成多任务处理,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挖掘并提高人类潜在的能力。”


神奇的大脑在这里

 

人类在执行某种物理行为时,大脑特定区域会产生特殊的脑电波,而不同的行为产生的脑电波也是有差异的。Nichio和Penaloza就是抓住了这点,通过开发算法来读取不同行为的脑电波,从而完成了这一壮举。


在实验中,使用EEG信号来捕捉大脑活动(此处使用九个电极)



同时在实验者旁边设置一个机械手臂,让他们觉得这个机械手是从他们的肩膀“长”出来的。这个手臂会根据脑电波信号的频率,随着预先设定的轨迹进行移动



开始训练你的第三只手吧!

 

为了测试这个系统,Nishio和Penaloza招募了15名(身体健全的)志愿者,让他们完成多个任务的同时读取他们大脑的活动信号。每个参与者都戴着电极帽,坐在椅子上,用双手去控制板子,并让上面的小球保持平衡,不让其掉落。



接下来,让他们坐在同一张椅子上,这一次,除了电极帽外,还将机械手也加了进来。让志愿者想象机械臂能替自己够到附近的水瓶,并将这个脑电波信号记录下来。



最后,要求志愿者同时完成上述两个任务:用自己的双手保持板子上小球的平衡,使其不掉落;让机械臂拿住附近的水瓶。



“单排”容易,“双排”难!

 

最终,实验成功率达到了3/4


有一些志愿者在多任务处理实验上表现优异,这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有些人擅长多任务处理,成功率高达85%;而有些人不擅长多任务处理,成功率只有52%。


Penaloza对此解释说,对后者的结果,只能说明这部分人转移注意力的能力强弱,而不代表脑机接口的准确率。Nishio表示,人们应该更加关注这些志愿者学会同时完成两个任务所花费的时间


两位研究员认为人们通过使用像这样的脑机接口,可以提供正确的生物反馈,这有助于人们更好的学习多任务处理。日后的研究有望在医疗健康领域起一定的作用。


最后,研究员们也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


如果你有第三只手,你将如何使用它呢?




新智元AI WORLD 2018大会【早鸟票】开售!


新智元将于9月2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AI WORLD 2018 大会,邀请机器学习教父、CMU教授 Tom Mitchell,迈克思·泰格马克,周志华,陶大程,陈怡然等AI领袖一起关注机器智能与人类命运。


大会官网:

http://www.aiworld2018.com/ 


即日起到8月19日,新智元限量发售若干早鸟票,与全球AI领袖近距离交流,见证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跨越发展。


  • 活动行购票链接:

    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6449053775000

  • 活动行购票二维码: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