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不会出格的人,只会出局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36kr.com/p/510349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不会出格的人,只会出局

36氪的朋友们·2017-11-20 12:48
在生活中回避人际冲突,虽然能保全自我价值不受侵害,但会让人固化某种过去错误的行为模式,放弃学习一些新的、有利于自己的成长行为。

编者按: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剑圣喵大师(ID:swordpain)”,作者:剑圣喵大师,高校心理学教师,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青年学术带头人,省心理指导委员会理事,著有《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给情绪》。36氪经授权转发。

曾经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孩问我。

“渔,你学心理学的,你平时是怎么看我的?”

“怎么看?当然是用肉眼看啊,难不成我用快播看吗?”我回答。

女生娇嗔一声,粉拳打在我身上说:“说正经的,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笑嘻嘻地反问她:“要是我把你夸上天,你信吗?”

“不信!”

“所以,你这是个无效问题。一个人是没法从别人嘴里问出真实自己的,因为他们的评价总带有自己目的。人想看清自己,只有一种方法,那便是学会冒险卷入冲突,就像在黑暗中,我们能看清路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会撞墙!”

看着女孩半懂不懂,问我:“怎么样冒险卷入冲突呢?”

我告诉她,我在研一年级的时候,曾经和一个朋友混进隔壁医科大学临床专业课堂里。因为我们在网上看到一张图,说是医学院全是女生,清一色治愈系美女,还配着图:欢迎学弟报考。

结果,我和朋友坐了大概一节课,我就被台上的教授点起来回答问题了,大概是细胞在什么情况下,要使用什么药剂、剂量多少?

我直接就懵逼了,连题目都听不懂,班上女生都看着我笑,尴尬极了。

教授让我坐下,然后缓缓地说:“你才坐进教室,我就知道你不是我们专业的学生。”

我看了下,教室里很多男生啊,教授没理由全部都认识!

这时教授接着说:

“我们临床医学院的男生,天天在门诊住院部收集资料看病,晚上还要值班或者做实验,来上课都是一脸睡不好的样子。我就没见过你这样,精神抖擞、一脸阴笑的,你旁边那个也是这样,我看你们是隔壁大学的吧,你们休闲自在惯了!”

我两害羞极了,下课后逃离了医科大学。但我觉得这次丢人之行,却让我明白了一件事。

平日里,我觉得自己很用功,也许是个错觉。

直到今天,我在评估自己“是否把足够的时间玩在工作上”时,我都要对比下我的一位临床医生朋友的作息,我大概有他的三分之二就算是优秀的了。

日本著名时装浪潮设计师山本耀司有过一段名言: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女孩似乎明白了,她问我:那她该做点什么样的冒险?

“要不你结个婚试试?”

说完,我又遭到了她的粉拳。别同情我,我还算人缘好,部分原因是,我聊天时不喜欢“安全话题”。

网上有很多这样的名言“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圈子虽小,干净就好”。

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因为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即便你永远把自己锁起来,不受外界的窝囊气,也总会有一天,被别人用大炮打开你的国门。

这个世界像一片汪洋大海,带着摄人心魄的张扬的力道,将我们的人生卷入一个巨大的漩涡。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每一件事,都把我们的命运往前推进了一步。

总有一天,我们身边所有的每一件事,那些被我们漫不经心错过的细节,会组成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将我们所有人裹腹其中。

日本幕府因为闭关锁国,被殖民者打得满地找牙,日本政府痛定思痛进行明治维新,在冲突中学习西方技术,之后把爪子伸向了另一个闭关锁国的邻居——自诩为“天朝上国”的大清。

近代这么多的磨难无一不在告诉我们,封闭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为了不被时代洪流所淹没,你必须意识到,即便自己和某种人群格格不入,你也要学会“强势插入”他们。目的并不是为了融入他们,而是为了了解他们,了解了他们就了解了自己,最后师夷长技以制夷。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人是有回避冲突的本能的,这是由于俄狄浦斯情结导致,如果一个人表达了违背群体的观点和需求(恋父恋母),就会遭到群体的责备和排斥。

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在生活中回避人际冲突,虽然能保全自我价值不受侵害,但会让人固化某种过去错误的行为模式,放弃学习一些新的、有利于自己的成长行为。

这样人逐渐会变得害怕冲突,对权威的服从,过于约束自我。但是这样的状态,也不会长久,一旦压力到了一个阈值,会爆发出更大的冲突。

北京一个16岁少年,将长期霸凌自己的学生刺死,网络上一片叫好之声,但我只能感到痛心,痛心所有学校几乎都因为顾全学校名声,而不把学生矛盾当一回事,都认为是过分的玩笑,一味压制受害者的诉求,才有如今的结局。

虽说中国人是不爱惹事的,但我们也发现,怕事的话,事更多。

1、吵架,有时是解决矛盾的良好方式

提起人际冲突,不要立马就想到麻烦事,想到两个人打的头破血流。只要冲突克制在不伤害对方,不在一开始就宣布断绝关系,冲突有可能是解决人际矛盾的良好方式

其实,真正稳定的感情,不是王子和公主的一见钟情,也不是哪一方的痴心无悔,而是势均力敌的争执。

微博上,很多网友是这么总结自己的感情的:

喜怒怒怒怒怒怒怒怒哀哀哀哀哀哀哀哀哀乐。

酸酸酸酸酸酸甜苦苦苦苦苦苦苦辣辣辣辣辣辣辣。

通过冲突争吵来划定双方的界限,表明自身需求,有时是很有效,这是维护感情的核心力量。

只不过很多人不理解,良好的吵架是。

“真因为我在乎我们关系,所以我有XXX诉求,希望你配合。”

大部分人喜欢用断绝关系来回避人际矛盾,比如很多女生一遇到情感冲突就想着分手,旁边的女生鼓励她“这样的渣男,难道留着过年”。

所谓解决问题的吵架,是一种利益与需求的平衡,是需要一点大国风范的,要在谈判桌上对自己的利益据理力争,而不是轻易地把矛盾归结于“对方人品低下”继而断交,这也是一种回避冲突的表现,展现了自己的不安全感和弱小。

希特勒有句名言:“我建议你还是去打仗别去爱了,因为在战争里不是死便是活,但是在爱里,你既死不了也活不好”。

2、八卦,是看清因果的好方式

我们很早就学过,人类社会是一个充满矛盾辩证发展的过程。这话不仅仅用于政治,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个冲突的背后都蕴含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看清了这点,可以看清你的命运。

作家朋友孙晴悦说:“30岁去相亲,是一种自取其辱”。

但我觉得,你哪怕30了,依然可以去。等你内心强大,辱不辱已经不重要的时候,你会清晰看到那些只喜欢年轻,忽视教养和实力的男性,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接着你才能明白,30岁以后的道路该如何进行。

另外,被大家嫌弃已久的同学会,我也建议去一下。

不要在意那个嫁了有钱老公的女同学,也不用同情那个毕业就失业的好舍友。正因为你曾经对他们如此了解,你才能明白,分道扬镳后,什么样的选择会导致什么样的命运。

这便是因果,想清楚了这个,你也许能明白,自己为什么走到了今天?

你会明白自己今后该坚持什么,该放弃什么,得了宝贵的生活经验却又不用受生活的苦。

“丢人、吵架、八卦”,这些在父母看来很“出格”的事,恰恰是年轻人进步的重要方式。

我们必须学会去和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弱点和优点在哪里,才能知道我们的情绪会被什么样的东西激惹,才能知道我们的肌肉到底能抗多大的压力,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平日里很难看清的“自我”。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