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BSN实名DID服务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6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tech.caijing.com.cn/20231212/4977202.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BSN实名DID服务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12月12日,由国家信息中心、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发展联盟、中关村安信网络身份认证产业联盟(OIDAA)承办的“BSN实名DID服务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BSN实名DID服务。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徐强、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所领导、多维身份识别与可信认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关村安信网络身份认证产业联盟理事长于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政企事业部副总经理杨林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国内多家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的代表,以及分布式技术领域的专家参加了会议,共同就分布式数字身份认证体系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场景,促进链上多机构业务协同、数据流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

BSN实名DID服务充分融合了BSN区块链服务网络和CTID数字身份链两大基础设施,满足“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管理要求,对服务数字经济发展、支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徐强在致辞中表示,BSN实名DID服务的发布有助于构建多元化的实名认证体系,为在各种区块链应用场景中向海量用户提供可信的身份保障创造了便利条件,并将对个人数据管理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关各方一要保障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二要坚持服务至上,便捷高效;三要注重开放多元、协同发展,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助力数字要素合规高效、安全有序流通,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于锐在致辞中谈到,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是国家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信数字身份是构建数字生态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关系到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和安全稳定。本次国家信息中心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联合推动区块链产业和数字身份产业的创新融合,推出基于BSN和权威数字身份技术的新型数字身份分布式认证基础设施,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实际举措,有效拓展了我国身份认证体系,更好地为Web3.0时代多方协作的分布式应用场景服务。

杨林(移动)在致辞中提到,中国移动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推动区块链技术自主创新的号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统筹资源布局,全面发力打造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和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不断推动创新应用的落地实践。BSN实名DID服务将成为我国数据要素可信流通的关键能力,未来中国移动将继续禀承开放合作、共创共赢的理念,推动基于BSN实名DID服务的应用创新,努力为数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BSN发展联盟理事长单志广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提到BSN实名DID服务是对身份认证服务的重要拓展,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和CTID数字身份链两大基础设施充分融合,在全球率先推出面向未来数字经济时代的实名DID系统,代表着身份认证能力的升级和升维,将会推动个人身份、隐私数据的管理方式变革,提高数据要素的管理水平,助力数字经济真正做大做优做强。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身份认证事业部负责人、中关村安信网络身份认证产业联盟秘书长杨林以“基于法定证件的数字身份区块链研究与应用”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介绍了我国可信数字身份的发展现状和分布式数字身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心化管理+分布式认证”的混合架构,为Web3.0时代的数字身份服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演讲的最后,杨林还代表安信网络身份认证产业联盟,发出了一起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字身份生态服务体系的倡议。

以“破镜重圆”和“窃符救赵”两个成语典故解释公钥和私钥作为开场,BSN发展联盟常务理事何亦凡在主题演讲中介绍了BSN实名DID服务在各种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何亦凡指出,BSN实名DID服务的推出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其技术架构将在三个层面影响未来的互联网发展,一是注册和登录方式的变革,二是数据权利的完善,包括数据确权以及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等,三是赋予个人更多加密手段来保护隐私数据。未来五至十年内,实名DID有望成为互联网的标配服务。

国家卫健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果吉尔锑发表了题为“实名DID赋能数字医学与家庭医生服务生态前沿创新体系建设”的主题演讲,阐述了如何利用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医疗服务动态评价体系,提高医务服务质量,以及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解决医生收入和医疗资源分配等问题。果吉尔锑认为,BSN实名DID服务将会为推动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构建统一的大健康市场,建立高质量的数字化医疗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太平洋保险公司区块链首席专家连理发表了题为“保险中的实名DID创新应用”的主题演讲,介绍了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对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与保险业务相结合的探索。连理表示,这种结合有助于提高机构间的信任和协作,突破个人信息壁垒,向客户提供更加定制化的保险服务。例如在健康保险领域,分布式数字身份可以实现医疗数据的授权共享,提升理赔效率;在财产保险领域,则有助于责任认定和快速理赔。下一步,太平洋保险还将推动分布式数字身份在更多保险业务场景中的商业化应用。

围绕“实名DID服务:助力企业业务协作、支撑个人隐私保护”这一主题,在BSN发展联盟秘书长谭敏的主持下,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研究员郝久月、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项目建设处处长沈军、中国移动研究院业务研究所所长喻炜、民生银行总行信息科技部安全运营中心副处长虞刚、上海浦江数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虎共同在圆桌讨论环节展开了探讨和交流。几位嘉宾一致认为,实名DID将在保护个人隐私、实现身份互认、支撑业务协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助力。

数字化时代,人们的大量个人隐私数据,包括身份信息、位置信息和通讯信息等,都存储在互联网上的各种应用中,建立完善的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机制是互联网下一步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趋势。

作为一项底层技术,BSN实名DID服务由CTID数字身份链提供,生成具有实名属性可追溯的分布式数字身份。基于该服务可以打造出覆盖各个领域的场景解决方案。此次就有多个应用场景与BSN实名DID服务一同正式发布,其中包括:BSN个人数据实名确权服务、BSN个人数据加密流转服务、BSN个人隐私保护登录服务、BSN自定义业务实名DID服务、BSN官方个人身份证明凭证服务、BSN官方个人身份信息凭证服务、BSN自定义业务个人身份凭证服务,这些应用场景涵盖了数据确权、加密传输、用户隐私保护、相互认证、身份验证等多个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能够有效保障个人隐私数据安全,助力业务接入机构构建多元化的数字身份服务体系。

除了这些应用场景以外,BSN实名DID服务还可以与延安链上已经发布的其它权威官方应用相结合,例如与全网分布式域名的结合,以实现更加方便的寻址、登录和调用等操作。

目前,已经有民生银行、太平洋保险、中移动互联网公司、河南广电、国家卫健委等多家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参与了BSN实名DID服务的前期测试,针对上述应用场景进行了试点应用。相信未来随着更多业务平台的加入,还会创造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充分发挥BSN实名DID服务的潜力,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BSN实名DID服务以其独特的技术创新,必将对整个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也欢迎所有对BSN实名DID服务感兴趣的业务平台加入应用测试,一起开拓创新更多、更广泛的业务应用场景,为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