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主流媒体酿造一线实地体验,首支白酒产区纪录片讲述酱酒酿造的“天时地利人和”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www.mycaijing.com.cn/news/2022/11/29/47023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主流媒体酿造一线实地体验,首支白酒产区纪录片讲述酱酒酿造的“天时地利人和”

来源:金沙酒业 浏览:7615 2022-11-29 11:32:52
来源:金沙酒业好山好水出好酒,在《走进金沙产区》上集节目中,全国观众跟随主持人蔡紫的脚步,了解到金沙产区出好酒的历史与地理优势。节目播出后,历史地理学家罗权关于金沙产区的观点引来行业与消费者的多方热议,“原来川盐入黔还带动了贵州酱酒的发展!”“上游好,赤水河才能好,金沙一定要守住生态防线!”赤水河上...

来源:金沙酒业

好山好水出好酒,在《走进金沙产区》上集节目中,全国观众跟随主持人蔡紫的脚步,了解到金沙产区出好酒的历史与地理优势。节目播出后,历史地理学家罗权关于金沙产区的观点引来行业与消费者的多方热议,“原来川盐入黔还带动了贵州酱酒的发展!”“上游好,赤水河才能好,金沙一定要守住生态防线!”赤水河上游金沙产区,成为继仁怀产区之后,行业关注的下一个酱酒热门产区。

在节目中集,观众将继续跟随蔡紫走入金沙产区酿酒一线,在制曲车间、酿造车间里深入了解一杯酱酒是如何酿成的。大众耳熟能详的“12987工艺”究竟有何秘密?赤水河上游与中下游相比,酿酒的优势何在?本集节目中,这些疑问将一一被解答。

image.png

在制曲车间,轻盈的女工们熟练的动作引来主持人蔡紫接连发问,“为什么她们都是女生?”“为什么大曲是这种形状的?”面对追问,工作人员耐心回复,将大曲制作背后的秘密揭示给节目观众:“女孩子体态轻盈,力度掌握比较好。”“中间松四周紧的龟背型,有利于微生物的发酵,可以给微生物制造一个很适合的生长环境。”

在问答之间,本集节目的主角——微生物,正式登场。

看不见的微生物,是赤水河上游真正的酿酒师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它们可能是细菌、真菌也可能是病毒。但在酿酒这个行当中,微生物却是人们视若珍宝的财富。

“酒中风味物质的多与少,是和微生物种类呈正相关的。像金酒、威士忌等洋酒,都是采用单一菌种发酵,所以风味就比较单一。而我们白酒是采用开放式的酿造过程,能够让环境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参与发酵,从而形成富含多种风味物质的白酒。”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白逢彦介绍。

image.png

为了让水土、空气等环境中的微生物都能参与到酒的酿造中来,全国各地的酿酒匠人们在酿造时各显神通,不断总结经验,让酒体品质能够不断提升。主产浓香型白酒的四川地区,酿酒工匠们利用不间断使用的窖泥及反复使用的糟醅来让微生物不断保留,所以才流传出“酒好还需窖池老、千年老窖万年糟”等古训;而赤水河流域生产酱香白酒的匠人们,则将目光聚焦在大曲上,“端午制曲,重阳下沙”的谨遵时令,与“高温制曲”的严控温度,都是为了通过一块块小麦制成的大曲,更大程度地捕获空气中微生物们。

“大曲,是中国白酒独有的秘密武器,它就像是蒸馒头用的酵母一样,为粮食的发酵提供启发剂。”白逢彦用一个比喻,来解释大曲是如何在酿酒中发挥作用的。

空气湿润、温度适宜的贵州,无疑是微生物们生长与繁殖的温床,当端午来临,赤水河沿岸更因降雨充沛,成为了酿酒微生物生长的乐土。“赤水河上游的条件,非常适合酿酒微生物生长。”白逢彦表示。

此外,由于酱香型白酒需要发酵温度达到60-70度的高温大曲,所以制曲的温度也尤为重要。在端午前后,赤水河沿岸高温湿热的天气,尤其适合耐高温的酿酒微生物生长与繁殖,这才是酱香酒风味来源的真正秘密。

“回沙工艺”的真正密码,远比12987复杂

在制曲之后,酱酒长达一年的生产周期正式启幕,而这一系列工艺,也被人们称为“12987”。但在赤水河上游,这个工艺还有另一个名字——“回沙工艺”。

所谓回沙,就是指将被称为“沙”的高粱反复蒸煮而出酒的过程,而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的“12987”工艺,只是“回沙工艺”更为具体的展现。相传,这种工艺是由茅台酿酒师刘开廷祖师带回金沙,而回沙的名字中,也暗含他两次回到金沙传授技艺的寓意。

刘开廷带来的配方与技术,开创了金沙酿造酱酒的先河。但具体到一杯酒的酿造,还需要无数匠人们对每一个环节精益求精。想要掌握这些技巧,不仅需要师傅“传、帮、带”式的口传心授,还需要亲自上手的实践与总结。

90后厂长孙延斌,师从拥有40余年经验的王世辉。从拜师学艺开始,他在师傅的引领下,逐步熟悉出窖、蒸馏、摊晾、堆积……等环节。从糟醅的温度,到上甑的角度,他都认真学习并不断练习。

在他看来,真功夫,往往藏在看不见的地方。回沙的工艺密码,不仅在12987的口诀之中,更藏在温度与角度的“一度之间”。只有不断从先辈的成功经验中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才能让回沙工艺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image.png

微生物与酿酒匠,就像是一对合作无间的亲密伙伴,他们通过彼此配合,共同酿造出一杯来自赤水河上游的优质美酒。“酿酒就是一个不断发挥人的智慧,来配合大自然的过程。”90后的厂长孙延斌这样解释。

在日复一日的酿造中,酿酒微生物不断在赤水河上空繁衍生息,成为飘荡在赤水河空气中的酒香源头;而生活在赤水河上游的酿酒工匠们,也在口传心授间,将酿艺密码代代相传。下一集,我们将继续跟随镜头,走向金沙产区的第一车间,探寻一粒“沙”为金沙酿酒人带来的命运改变。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