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借助贝壳找房 链家想怎样影响行业?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vt.sootoo.com/zonghe/5477.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本报记者 张敏 北京报道

导读

今年4月横空出世的贝壳找房,脱胎于链家,“平台化”被认为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一经推出,贝壳便引发了行业的巨大关注和争论。链家做平台,究竟是资本故事,还是顺势而为?贝壳的诞生,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好像比较尴尬,当裁判员的核心是你得有规则……我认为我的规则还可以,要不咱们一块试试……”5月末的一天下午,贝壳找房CEO彭永东对媒体侃侃而谈,他希望能将贝壳的逻辑、愿景、商业模式解释清楚,化解外界的一些“误解”。

随着黄轩的代言广告迅速铺开,贝壳找房于今年4月横空出世。其定位于“技术驱动的品质居住服务平台”,致力于聚合和赋能全行业的优质服务者,为消费者提供包括二手房、新房、租赁和家装等全方位的居住服务。“平台化”被认为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但一经推出,贝壳便引发了行业的巨大关注和争论。 58同城 、安居客、房天下等老牌居住类信息平台,被视为贝壳颠覆的对象。易居旗下的房友,既是“旧势力”的颠覆者,又是贝壳的竞争者。

这种关注背后,还源于一个重要背景:贝壳找房脱胎于链家。彭永东的上一个职务,就是链家网CEO。

链家做平台,究竟是资本故事,还是顺势而为?贝壳的诞生,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链家的基因

作为链家网的升级版,现阶段贝壳网络平台的界面,与前者有着高度雷同。一方面,这是由于贝壳的技术团队出自链家。另一方面,链家网本身就是一个企业平台,因此两者的功能有类似之处。

不同的是,贝壳诞生后,链家就成为贝壳平台上的一个直营品牌;前不久成立的德佑,则成为平台上的加盟品牌;自如也入驻贝壳,成为其中一个租赁品牌。“链家系”的几大主要品牌,与贝壳的关系大致如此。

贝壳仅有两个股东,分别是左晖(链家地产董事长)和单一刚(链家高管),从认缴出资金额上看,左晖的持股比例超过94%。但高管团队以彭永东为主来组建。

除彭永东外,贝壳的很多创始员工也来自链家网。5月下旬的一份最新人事任命显示,贝壳设南、北两大区域,分辖十多个省区、40多个城市,链家调动直营体系内资深管理团队,奔赴贝壳任省区和城市业务负责人。

彭永东表示,贝壳将下设四个业务平台:包括经纪平台、租赁平台、新房平台,以及正着手准备的装修平台。后续还将纳入家政、搬家、维修等一系列社区服务,打造成大居住领域的平台。

人员则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按照计划,线上的技术、品质、内容、品牌等团队最终将扩充至一万人左右。由区域经理构成的线下团队,也将达到一万人。这部分团队将被划分区域,服务辖区内的经纪人。

链家耗时十年打造的“楼盘字典”,将作为贝壳一项重要“基础设施”而存在。由于覆盖面广、颗粒度细,“楼盘字典”能解决“信息不透明”、“房源不真实”等问题,对于房源管理大有裨益。链家自主研发的VR看房技术,则力图让“带看”的线上化成为可能,加快贝壳平台的线上化步伐。

彭永东认为,贝壳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则体现出链家的价值观。认同“真房源”原则和服务精神、相信合作共赢的品牌,都有机会入驻贝壳。相反,若触及上述底线,平台上的品牌会面临被清退的可能。

虽然已引起行业极大关注,但目前贝壳尚处于试点阶段。其中,长春、徐州、郑州三城做经纪试点,成都做租赁试点。

分工时代

在贝壳诞生之前,链家不仅在多个城市的市占率居首,GMV也连续两年突破万亿。既然如此,为何不再寻求纵深发展,而选择横向的平台化运营?

彭永东表示,存量房交易是个十分繁杂的过程,提升服务质量是大势所趋。为降低这一过程的成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动。贝壳的诞生,便是借助链家的力量,解决B端和C端的矛盾。

而B端与B端的矛盾,同样需要解决。小型中介常因房源、客源有限陷入信息孤岛。链家早已借助线上和线下管理系统,建立了经纪人合作网络(即ACN网络)。其核心在于,把整个服务链条细化,然后根据经纪人在各个环节的贡献率进行分佣,从而使分佣机制趋于均等化。

具体而言,房源端可细分为录入、维护、实勘等;客源端则分为带看、成交和金融服务等。即使从事录入房源工作的菜鸟经纪人,也能够在交易中分得一杯羹。

据介绍,这一模式的好处在于,一方面保护新人成长,使之不会因为业绩问题而遭遇淘汰,同时也降低了公司的管理和培训成本。另一方面,ACN网络的构建会大大提升效率。

彭永东认为,房产经纪服务环节正不断细分,而一旦将ACN网络推广开来,整个行业的效率也将大大提升。

截至今年5月初,贝壳平台上定义为品质加盟的德佑,通过ACN实现了联网合作,德佑70%的交易已经来源于联营模式。这个数据让彭永东信心十足,说明加盟商愿意分享资源,也证明“ACN网络可以打破品牌的界限”。

除房屋交易服务本身外,这一平台上产生的数据信息、孵化空间等,都可以带来长远的附加值。

侵略者还是颠覆者?

在贝壳之前,58同城、安居客、房天下等老牌居住类服务平台,已经占据这一市场。易居于去年推出房友平台,同样瞄准了这一领域。

贝壳找房虽是后进者,但野心不可小觑。按照规划,贝壳将在今年进驻100个城市,赋能的经纪品牌超过50个。到2020年,贝壳希望赋能100个以上的经纪品牌,并达到十万家店、一百万经纪人的规模。有分析认为,如果真的完成既定目标,到2020年,贝壳很可能成为这一领域的规模之王。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几家平台都不缺乏资金支持,行业空间也足够大,因此主要的竞争在于运营层面。

他表示,贝壳的优势和劣势都较为明显。劣势在于,作为一个新品牌,贝壳的认知度不高。优势在于,贝壳是唯一一个具备多年直营管理经验的品牌,其线下管理能力,将使贝壳在业务层面具备明显优势,这甚至有可能推动行业的改变。而在互联网管理系统和技术支撑方面,高下还难以区分。

严跃进还指出,贝壳是按照平台交易额的一定比例来收费,与传统平台端口费的模式并不一样,这种方式能对品牌产生多大吸引力,还需实践验证。

因此,贝壳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行业,目前仍需观察。不过从贝壳内部透露出的消息,四城的试点颇有成果。

据介绍,今年5月,在贝壳的支持下,德佑经纪品牌进驻河南,不到一个月里达成200家店的开业意向;3月平台开拓徐州和长春市场,贝壳均与当地最大的经纪品牌达成合作,并助其拓展店面;而在成都试点的租赁业务,现已吸纳1000家品牌公寓入驻。

贝壳对行业格局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严跃进指出,随着存量时代到来,未来该行业不会仅有一家平台。他认为,数家大平台共存共荣,应是行业的健康生态。但从贝壳引发的反响来看,未来的竞争格局有可能发生变化。

至于贝壳“资本故事”的评价,在业界同样有市场。对此,彭永东否认了这一说法,他表示,如果能在改善用户体验、赋能行业的同时,将贝壳平台做大,将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但分析人士仍然指出,这一平台的搭建,仍然在客观上做大了链家的估值。由于链家已经有过多轮融资,未来不排除贝壳单独融资的可能。

(编辑:骆轶琪)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