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条腾讯战事升级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4225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头条腾讯战事升级
虎嗅注:中国互联网已经从数年前的“三巨人”,变成了当下的”两强并立“。这些互联网巨头们或多或少都掌握、把持着互联网世界中重要的”关隘“,要想过关,只有站队。在这种大环境下,一家后来者公司能够不断成长,进而具备挑战两强的实力,都会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互联网巨头统治一切、创业公司后来居上,这两种脚本你会更喜欢哪一个?
本文来自《财经杂志》(i-caijing),作者:房宫一柳/文 宋玮/ 编辑
从2018年4月26日开始,市场上开始流传阿里投资头条,以高估值、不控制为谈判条件。4月27日,阿里集团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表示:“很多人今天在传头条和阿里的绯闻,实际情况是我们各自守身如玉。”
事件中,头条“不予置评”,与王帅类似调侃的回应,并没有清晰地为市场勾勒出头条与阿里之间的关系。回应中,王帅称:“阿里巴巴对文化产业有极大的兴趣和战略,但阿里巴巴无意也不善于媒体产业,未来也是如此,说实话我们缺少媒体集团的基因和兴趣规划。” 其否认了阿里业务线的延展,但并未说明与头条的合作空间。
在估值过百亿美元的TMD互联网小巨头中,头条是唯一一家在官方口径里,没有接受过阿里、腾讯投资的。此次讨论热度,表明了外界正在重新审视头条与巨头之间的竞合关系。这个时间点上,头条与巨头之间的关系,成为了这家公司、以及整个内容行业走向的关键变量。
此时正是头条发展的调整期。自2018年3月开始,不断趋紧的监管压力下,头条下架了产品矩阵中历史最长的内涵段子社区,又陆续调整多款产品的运营和内容审核。根据易观智库提供的数据,调整前后,今日头条APP、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的每日使用时长和日活跃用户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调整期间,抖音、快手等短视频链接在微信上均被封锁。

同时,3月月活达到1.2亿的抖音,产品和商业化进程迈入了新的台阶。3月26日,多个百万级以上的抖音号中,出现了关联淘宝的购物车按钮;4月28日,抖音上线了图文上传功能,进一步强化社交功能。无论是抖音从内容到电商,还是产品社交属性,都挑战了腾讯“通信社交+数字内容”的业务半径。
这场站队关系争论背后,是腾讯与头条的战事升级。

(根据易观数据库,在“资讯+短视频”的产品矩阵活跃度上,头条已经超过腾讯更强大的对手)
滴滴CEO程维曾将与巨头的关系视为宇宙发展第一速度,只有冲破第一速度,才能有未来。滴滴曾受阿里和腾讯共同投资,维持平衡的关键点在于长得够快、够大, 才能定义自己的规则。
这背后是一家公司形成生态、打造闭环并不断造血的能力。目前看来,头条是TMD中唯一一家拥有自己规则的公司——滴滴和美团不仅在投资上与阿里、腾讯关联,在流量入口、支付等业务上受到巨头的支持与牵制。而头条能够依靠自身产品优势自我造血,因为从流量、产品到商业化,头条的生态体系都在自己手上。
2016年年底,今日头条作为一款APP,在用户增长、内容生态、内容分发和商业变现上实现了完整闭环。早在2016年年底,今日头条APP DAU达到7000万,日均用户时长70分钟以上和广告收入60亿元的数据。当时,头条被认为正在挑战作为资讯入口和以广告收入为主的百度。
而进入2017年,头条不再是一个超级APP,APP内上线了问答、微头条等多种短内容产品形式,独立产品上线了多款短视频APP(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及问答社区APP悟空问答,和汽车垂直内容领域的懂车帝,从横向的内容形式到垂直的内容领域皆有尝试。
更为关键的是,头条向市场证明快速复制的产品能力和商业化能力。根据极光大数据,到2018年3月,抖音、火山、西瓜三个产品均成为4千万左右DAU均值的短视频APP,快手为1亿左右;2017年4月22日,抖音日活已超过7000万。头条商业化能力,也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沿用至这几款产品。同时,2014年3月,今日头条APP以24.2%的渗透率超过腾讯新闻,成为渗透率第一的资讯产品。
头条的公司价值已经不再是一款或者多款产品资产,而是背后,从战略判断、产品开发到组织能力,一系列的能力复制的机制。
更广阔的战场
3月,抖音带火“小猪佩奇”、“海底捞”等多个品牌话题后,直通淘宝的购物车链接出现在了抖音的界面上。这意味着,头条对其他公司的挑战,不仅升级到公司底层能力对战,更是拉入了新的合作伙伴,将战场范围的拓宽。
在资讯战场上,2014年3月,今日头条APP以24.2%的渗透率超过腾讯新闻,成为渗透率第一的资讯产品。而短视频是一个全新的、规则还在探索的领域。
在“内容+广告”领域,头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规则和生态闭环,现在头条正在尝试另一个“内容+电商”的闭环。
“ 内容+电商”的用户消费路径并非新鲜事,电商平台和内容平台都多有尝试,前者代表是淘宝直播,后者是微信公众号。抖音上营销话题的爆火,证明了短视频在转化率上的优势,让市场重新认识短视频的入口位置。
短视频的兴起,背后是用户社交方式、内容创作方式和消费行为的变化。不断被证明的增长能力和想象空间,这些涉及“社交+内容”的变化,对腾讯的两大主业构成了挑战。
首先是争夺用户注意力。在用户市场总量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用户正在往头部产品聚集。中国报告网数据表示,自从 2013年周上网时长达到 25 小时后,到2017年已连续 4 年保持基本不变。活跃度和日均时长成为了各个产品争夺的主要目标之一。
快手月活跃人数,从2017年8月1.3亿左右增长至2018年3月2.3亿,以及头条系短视频产品的整体增长,说明了短视频正在成为新的生活娱乐方式。
根据易观数据库,头条产品矩阵时长总和已经于微信差距缩小,而从2017年第一季度开始,QQ月活跃账户数连续下滑,2017年第四季度比去年同期下降9.8%。
其次,是对内容创作者的争夺。短视频成为新的创作方式——用户的拍摄工具从摄像机到相机的变化,让主流视频创作者不再是机构、专业用户。这不仅仅降低了普通用户的创作门槛,改变了他们的表达方式,还让原本扎根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海量内容创作者,找到了新的内容平台。
《财经》记者了解到的微信公众号头部创作者,已有不少开设了抖音账号。算法的推荐方式,和多样化的拍摄工具能让他们用短视频的方式,触达更加多样化的用户。同时,微信也做出了相应改版,4月13日,微信后台上线改版,新版公众号可以一次性发出8条图片、视频、音频或图文内容,不再是图片、视频或音频只能单发一条。
最后,短视频与社交的结合点。4月28日,抖音支持拍照和上传图片的功能,加上2017年10月上线的直播和内测的故事相机,产品功能在往Instagram靠拢——同样是创意性的、show性质的图文、短视频内容分享,以及适合社交的阅后即焚短视频。不过,抖音关系链比Instagram更浅,分发以算法推荐为主而非关注,但是作为定位于“记录美好生活”的产品,未来可能会更加强化社交属性。
在抖音突飞猛进的一年里,腾讯对短视频的判断发生了极大的转变。2017年4月,微视宣布关闭,随后腾讯投资快手,表明了在腾讯眼里,短视频领域是产品的战争,可以以投资的方式完成产品布局。而在,2017年3月,腾讯重启微视,宣布投入30亿元补贴吸引创作者,表明了短视频已成为战略重点,投资快手已经不能解决内部产品布局缺失,与社交的结合将是产品生态之战。
张一鸣的竞争观是:“从公司层面不要和别人的核心领域去竞争,这样会牵扯你很多的精力,也没有优势。从另一个角度讲,除了竞争外,不做别人做得好的领域,要做另外的领域。”这意味着,腾讯作为“社交+内容”领域的第一名,并不是头条想直接冲击的业务,但作为一家“不设边界”的公司,内容及天花板更高的电商市场,可以通过新的方式进攻。
阿里入股头条之所以能引起广泛讨论,是电商是头条在“内容+电商”闭环上的落地点,也能形成与腾讯竞争的变量。这场竞争的看点在于,不再是类似滴滴与快的、美团与饿了么经历的巨头代理人之战,而是涉及大小巨头、多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比拼。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