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从鹿晗公布恋情看,知乎、今日头条抢内容抢得过微博吗?

 7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pintu360.com/a3758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从鹿晗公布恋情看,知乎、今日头条抢内容抢得过微博吗?

摘要:三巨头抢内容,说到底是在抢“人”,不公平的地方是,时机靠老天我们不谈,微博独抱着“地利”抢人,至少保持住了不败。

史上最长黄金周结束前的最后一天,鹿晗与关晓彤无预警公布恋情,造就了国庆期间的最强热门话题。原本因用户还在路上、在游玩、在吃喝而备受冷落的微博,瞬间又被第一流量鲜肉的新闻强势唤醒,甚至挤到系统崩溃。

b09a6de6-0fe6-48ae-8823-44c06fd583a4.jpg

鹿晗公布恋情短短3个小时内,微博就率先被热情击溃,我们可以预计,未来一周内,事件的发酵和余温,会迅速从微博蔓延到知乎、今日头条等舆论战场,各种分析、各种爆料、各种站队,造就全民的话题狂欢。

说起来,谁也不服谁的3巨头,抢内容之争由来已久,可谁能更胜一筹? 

巨头不合,各玩各的

互联网大佬的争斗,向来遵从金庸先生的武学造诣: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要发现问题,立马出手,且见招拆招,花样百出。

今年8月10日,微博宣称今日头条擅自抓取微博自媒体账号内容,于是修改了用户协议,禁止第三方抓取内容;而今日头条即刻反击,亦开始禁用微博账号登录,微博和头条彼此关闭了帐号同步服务。两大社交资讯巨头由账号合作互通走向兵刃相见。

头条并没有把全部战力都对准微博,与知乎之间,也有一场“不得不打”的仗。8月29号,今日头条把自己弄上了头条,挖角签约300余名知乎大V,而且是独家买断式的。签约之后,内容不可以再发到知乎上,这意味着知乎丧失了最为看重的内容创作者。当然,知乎也不是省油的灯任人欺压。9月20号知乎打响了一场反击战,宣布开放机构号注册,并将其原名“机构帐号”改为“机构号”。具有正规资质、合法合规的组织机构,均可通过知乎首页的机构号注册入口,直接注册开通机构号。培养大V一直以来都是知乎的优势,现今已吸引 3000 多家机构入驻,覆盖汽车、科技、数码产品、文化娱乐、旅游、摄影等上百个行业。

向机构张开怀抱之后,势必会吸引到今日头条以及微博上的机构大V前来入驻。 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知乎与头条干架,微博躺枪,三巨头相爱相杀,

说明敌人的敌人,也只能是潜在敌人。 

巨头偷师,相互借鉴

微博、知乎、今日头条,虽然谁也看不上谁,但不妨碍三者之间的竞争交流。有时候真的会让人产生错乱:这三者是不是都去了韩国动刀,是不是都找的同一个医师,是不是拿的都是对方的照片。

微博开始打造兴趣内容推荐,抢夺资讯入口,明显有模仿今日头条的痕迹,如今微博上的资讯、短视频,也悉数变成了以机器为主的个性化分发。

今日头条也没客气,先是推出了西瓜、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补缺娱乐短板,随后又上线微头条,可谓越来越有微博即视感。今日头条显然不满足于一个内容资讯分发平台,而是不断向社交发起了进攻,向微博发起了挑战,甚至连身价也与微博市值达到了同一水平。

至于知乎,从头条和微博那儿挖来的大V,势必为知乎注入宽度的基因,以抵消散户流量对深度的抗拒感,从而在流量红利上分一杯羹。

招牌本事 立市之本

作为一个互联网内容平台,最重要的其实就三要素:用户、环境、内容。也就是说:你吸引的是哪些人?你提供什么样的环境和氛围?你能不能提供有用的信息?

微博在这三个层面都很强大,但它最核心的优势是用户基数。丰富轻松的社交氛围带来了高度活跃化用户--哪儿有事就往哪儿围观的吃瓜群众。同时,利用意见领袖、大V的力量,以及明星效应,来保持平台活跃度和知名度,时不时的爆一个话题,都是微博的强项。

今天头条在获取用户的过程中,通过搬运媒体内容、扶持自媒体等手段为用户个性化推荐。知乎那儿挖大V,快手那儿挖MC天佑,微博那儿挖明星,财大气粗的头条丝毫不掩饰对内容的渴望。同时,多金的今日头条把自己慷慨的形象做到极致,用物质奖励去鼓励生产更多优质内容,用优质内容来吸引更多流量,形成良性循环。

不同与social的微博和不差钱的头条,一提到知乎,大家都会赞赏其内容的深度。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深度专业化的内容,营造了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严谨度的氛围,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用户和大V,促进友善讨论的空间;另一方面,这也圈固了用户对知乎的认知改变。其实和其他平台一样,知乎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但为什么用户的印象仍停留在“小众”?不过知乎正在朝着专业趣味化与大众互动的方向调整,以更接地气的趣味性表达,深入浅出地展现知识点,打造一个冷静理性的讨论氛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少在知乎上,看到在微博里那种无理的谩骂与恶毒的词汇。

第一现场,微博的不败优势

讨论了这么多,好像还是没有明确答案,抢内容这场战争,微博、知乎、今日头条,谁最可能拔得头筹。老祖宗给我们总结过赢得对抗的三大关键: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再回到开篇的话题,10月8日鹿晗公布恋情,原本因为长假冷清的微博3小时内火到崩溃,而舆论之火还没在知乎头条上点燃,为什么?此现象不是个例,之前的薛之谦事件,王宝强事件,都是微博火了,再导入其他平台,为什么?

作为社交工具的微博,凭借庞大的流量,早早占据了天时和地利两大优势:不管发生什么事,它都是案发的第一现场。先拥有足够多吃瓜群众关注,才会有内容生产者的分析、造势、立人设、抹黑、洗白、炒作……只要第一现场不改变,那么第一桶金就难以被轻易瓜分。

三巨头抢内容,说到底是在抢“人”,不公平的地方是,时机靠老天我们不谈,微博独抱着“地利”抢人,至少保持住了不败。更现实的事,这种明星事件的背后,谁又能说得清楚,除了铁粉黑粉脑残粉,谁会去打破砂锅问到底。生活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而那些有探索欲求知欲的客群,就自己从专业的深度的内容中得到乐趣;其他的路人,看过衍生的各路段子之后,该干嘛干嘛。三巨头的竞争,满足了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至于谁输谁赢,互联网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停的变化,自要你好我好大家好,我们就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吧。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