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云时代再记云壤(下)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mp.weixin.qq.com/s/99tGLh8Oh4F-_Ut6Hgx7bg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云时代再记云壤(下)

Original 叶顺平 技艺丛谈 2018-01-29

没读过上篇的同学请点击这里:

云时代再记云壤(上)

要打磨产品还是要快速迭代

上篇提到,当时对全公司花费一年时间磨练技术其实没什么特殊的理解,直到我阅读了李开复的自传《世界因你不同》才恍然大悟。你看,李开复在书中反复提及搜索质量是重中之重:

从2006年强调专注搜索开始,我压抑着身边跃跃欲试的年轻工程师要做更酷、更炫产品的呼声,同时也把那些“想快赚钱,买流量”的声音屏蔽在我们的世界之外。“解决断网问题、提高搜索质量、让整合搜索呈现得更完美”——这是谷歌中国创立后最专注的事情。——《世界因你不同》

云壤走的是和谷歌中国一样的套路,先花一年的时间,把搜索的基础技术,以及搜索质量先做上去。不过我觉得采取和谷歌中国一样的思路,对于创业公司云壤来说不见得是一个好的策略。原因很几个:

其一,谷歌有流量、有技术基础。谷歌中国属于谷歌,而谷歌在美国等全球市场是遥遥领先的,只是中文搜索还没有做本地化,因此搜索质量略差于百度,但是整体技术和基础架构是遥遥领先百度的。只要谷歌中国把搜索质量提高上去了,用户量就会比较自然地往上走,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儿。而云壤呢,作为一家创业公司,不像谷歌中国一样本来就有不错的流量,可以为搜索效果的提升提供数据支持。

其二,PC 已然式微,移动互联网已经来临。云壤创业的时间节点,也就是2010年那会,移动互联网已经来临。李开复已经大量投资移动互联网了,而雷军也开始了智能手机的狂飙突进。这个时候云壤要定位 PC 上的搜索引擎,并且要 PK 百度,显得有点鸡蛋碰石头。当时除了百度外,还有搜狗,搜搜,有道,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等搜索玩家,而云壤的优势在于,团队新,技术实力雄厚,因此打造区别于 PC 搜索的产品,是有一定机会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产品的。在 2012年那会,包括百度等搜索玩家,都已经开始大规模投入移动搜索了。当然,神马搜索,360 移动搜索都难言成功,可能和一开始就定位 PC 搜索有关。

其三,云壤作为新公司,需要做一些产品出来,拿到最开始的一批用户。否则没有经过市场检验,没有锻炼公司的运营能力,后续的很多动作都会变形。谷歌中国可以专注,因为谷歌有足够大的影响力了,其在全球搜索市场也遥遥领先,就是中国市场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因此哪怕谷歌中国的流量很惨淡,谷歌中国的工程师照样可以一呆就是五年十年。而创业公司一年没什么产品出来,并且没什么流量,一些工程师可能就呆不住了。这与后来不少谷歌工程师在呆了不到两年就离开也有一定关系。

目前看来,10年那会搜索产品是有机会的,要是做移动搜索,比百度、360 早,比早期的宜搜科技等移动搜索玩家技术强、包袱轻。最重要的是,优秀的团队,加上精准的定位,更能打造较好的搜索体验——PC 搜索需要两百亿全文检索,而做移动搜索,完全可以先做三五十亿的移动网页搜索。先上三五十亿,再快速引入流量迭代改进,随着用户规模和进一步融资,再做到百亿、两百亿也无伤大雅。

与360的合作可能

大约在12年8月,360推出了自己的搜索引擎。而在 11年那会,360 曾经计划投资云壤,那会我在爬虫组,还为配合他们的搜索质量评估,做了一些时效性方面的改进工作。

后来听一个重要角色说,技术评估好像已经通过了,不过此事后来不了了之,据说是 360 想要的是收购,而不是简单的财务或者战略投资。当时的两大主要股东,一个是新浪,一个是刘骏,显然他们不会赞成公司被收购。

从目前看,如果当时被收购了,也就不会有后来几个搜索干将纷纷加入 360 公司的事情了——当时的 CTO 孙峥加入360网页搜索,负责搜索质量,当时的技术总监项鲲也随孙峥加入。而去了盘古搜索当 CTO 的陈利人,也在 13 年加入 360,负责当时的移动搜索。

事后诸葛亮一番,假如当时 360 收购了云壤,不知道未来的搜索之战,会不会有更多的变数。有一点很明显,360 推出综合搜索的时间肯定会提前,而大战这东西,讲究的是兵贵神速。

当时 360 为什么有意投资云壤,我没搞明白,后来在读了周鸿祎的自传《颠覆者》后,才知道他有非常深的搜索情结:

  • 做 3721 的时候,因为对 3721 的产品本质是搜索引擎缺乏认知,因此对错失搜索市场耿耿于怀。

  • 加入雅虎期间,全副身心投入其中,发力搜索,推出“一搜”,想尽办法提高雅虎搜索的市场份额,可惜创业感爆棚,人家雅虎总部全不当回事。加入雅虎这样的巨头公司,却没能和百度展开全部竞争,让周鸿祎非常郁闷,以至于此事让周鸿祎花了十年时间才冰释前嫌,其自传中有一章标题为:“和解——雅虎十年后的醒悟”。

  • 离开雅虎后,创立奇虎搜索,2006年,专注做社区搜索。后来社区搜索式微,但是搜索梦一直保存在老周心中,奇虎一直有一支小队伍,在坚持搜索研发技术的积累。后来的好搜,就是这拨人开发的。

  • 12年8月,推出综合搜索,后来推出独立搜索域名“好搜”。

周鸿祎这么想做搜索,难怪对云壤有兴趣,更难怪他如果要投资,就想并购掉。不过 360 当年的口碑一般,尤其是 3Q 大战之后,假如云壤卖身 360, 会不会有一堆人集体离职,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至少,卖给 360 对云壤的搜索产品,是一条非常好的出路,对技术也是非常好的练兵机会。

移动阅读类产品尝试

社会化问答网站云云社区,曾经试水一段时间,产品的形态类似于知乎。在最开始一段时间,尝试在高校做推广,但是听说推广经验不足,被严重刷单,真实的用户比例才 20% 左右。

社会化问答产品刚推出的时候,我还在上面创建了一堆问题,并自己回答了一些,挺有创造的热情的。不过没有真实用户进来,也没有类似知乎的大V 策略,因此几乎没什么人气。在几个月之内,基本上社会化问答的战略就宣告失败了。公司创立的产品初衷是“社会化搜索”,也就是社会化问答+搜索,自己的社会化问答产品折翼了,我相信对产品团队,以及主要做社会化问答的前后端技术团队的打击还是比较大的。

当时前端团队有两个谷歌技术,其中一个还是之前谷歌中国的技术总监,比较资深。在社会化问答浅尝则止即告失败之后,前端的负责人便离开了云壤。而设计的负责人,也是一位前谷歌人,也在类似时间段离开公司。

在 12 年那会,云壤开始孵化了一个新的产品,当时我们做了一个 App,叫做云云阅读。云云阅读的前身,应该是云云的微博订阅。云壤当时抓取了四大微博的内容,一天的抓取规模达到几千万,加上和新浪微博的独特关系,做微博订阅可以说自然而然。搜索了下当时云云阅读的产品介绍:

订阅随心享,世界大不同! 一款基于全网搜索的阅读软件,将全网资讯按兴趣话题的组织方式推荐给你。同时对资讯进行去重、聚类,并按照热度进行排序。欢迎体验!

以下是目前网上能找到的云云阅读的截图。

640?wx_fmt=png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产品形态已经比较接近后来大热的新闻 App 了。至于后来今日头条大热,至今估值甚至到了几百亿美金,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事情了。从上图可以看出,云云阅读依托搜索的全网数据,根据分类/主题做新闻分发。其实稍微扩展一下,就会走到根据用户的浏览行为,隐式挖掘用户的兴趣(显式则是主动订阅关键词),转向今日头条的推荐模式。

云云阅读没有能够做起来,可能和云壤的产品经理缺乏移动互联网的经验和创新有关。否则依托全网搜索,以及新浪微博的特有资源(云壤是新浪投资的),是很有希望做出区别于甚至优于今日头条的阅读类产品的。大家对比下百度首页信息流相比头条的资源优势,再想想微博特有的时效性内容和热门话题优势,不难想见,整合搜索+微博+全网内容去做阅读分发类产品的优势所在。

缺乏产品创新很容易看出来,基于订阅的模式,在谷歌Gmail中早就有了,Gmail的用户可以订阅关键词,如果有新的网页是关键词相关的,用户可以定期收到邮件推送。关键词订阅虽然是 RSS Feed 的搜索版,但是都是基于主动订阅,而用户都是比较懒的。另外,分类浏览的模式和瀑布流模式相比,交互上又复杂了一些。

云云阅读没有做起来,除了缺乏运营经验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那会大家还在死磕搜索质量,核心的研发都没有把精力花在上面。我作为爬虫团队主要负责时效性的技术,甚至对这个产品都没有多少精力投入,产品也几乎没有找过我反馈时效性方面的问题。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我大约在2012年9月离开云壤,当时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公司发展乏力,核心搜索团队一直保持在三十个人左右,新人成长缺乏机会。加上外面有其他的机会,除了薪资有不小的上升之外,也有带近十人团队的机会。其实之后想想有些后悔,假如当时云壤加薪能够跟上员工发展,这么好的技术团队和工作氛围,我是会考虑继续留在公司卖力工作的。毕竟不是大牛,还有很多的学习空间。而个人能力还不到的情况下,我对做出超一流用户产品,创造巨大用户影响力也没有太高期待。

我在云壤呆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而大部分核心员工,呆了差不多三年时间,基本都坚守到了最后。云云的核心团队,在11年开始成型,在 12年年初才基本组建完毕,也就是说核心的 VP 才全部到位。

由于产品上的失利,从12年下半年开始,云壤渐渐有一些核心成员离开,从成型到有核心成员离开,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其实对创业团队而言,是有着不好估摸的士气影响的。几个比较核心的成员的离职时间表大概如下:

  • 12年下半年,工程VP安兴华(前谷歌人)离职,在职时间不到两年。后任万达电商CTO。目前创办鸡尾酒公司。

  • 约12年下半年,UI 总监(前谷歌人)离职。

  • 12 年12月,工程VP陈利人(前谷歌人)离职,在职时间不到两年。后加入盘古搜索任CTO,后加入360 任移动搜索技术负责人。

  • 12 年12月,负责社会化问答后端的工程VP王东(前谷歌人)离职。

  • 2013年,另一位前端负责人(前谷歌人)离职。

  • 2013年7月,产品 VP 盛佳(前谷歌人)离职,在职时间2年8个月。后加盟网信金融,任CEO。

  • 2013年6月,CTO 孙峥(前谷歌人)离职。

  • 2013年9月,技术总监曲径等(前谷歌人)离职。

  • 2013年9月16日,云壤创始人刘骏离职后加盟百度。

云云网后来并入新浪微博,而创始人加盟百度,宣告云壤在创办三年后以失败告终。

后来我阅读了一本腾讯科技频道出的书籍《教训:互联网创业必须避免的八大误区》,最后一章竟然是雷建平写的云云网教训(雷建平是公众号 雷帝触网 的号主),章节名叫《云云折戟社会化搜索,依附与独立的纠结》。当然读的时候觉得不痛不痒,不过今天看起来标题取的挺到位的。作为内部亲历者,对依附和独立的纠结深有感触。以下是书籍截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买书来读读。

640?wx_fmt=jpeg

聊了那么多,接下来说说对云壤创业得失上的一些体会。当然,我当时只是一个普通工程师,对公司管理层的决策并不熟悉,很多真实内幕更是不得而知,因此以下所谈难免主观。假如有同事了解更多,可以留言指出我的理解偏差。

创业公司的核心团队构成

云壤核心的管理层,几乎都是谷歌工程师出身。创始人是谷歌工程院副院长,长期做搜索技术。工程VP更是有四五个。工程总监四五个。产品VP是谷歌的,UI总监是谷歌的,销售负责人也是谷歌的。基本都是清一色的谷歌班底,并且技术占比非常高。

清一色的谷歌班底,虽然对打造搜索产品而言,是莫大的优势,但是对于创业公司而言,不一定是优势。同一家公司出来的,容易有相同的文化,大家不容易形成思维碰撞。招聘核心团队上,也容易找类似风格的人。

此外,清一色的谷歌人,会使得公司的决策权都在创始人手中,原因很简单,很多人之前都是创始人的老部下,大家会比较“听话”。

假如当时是谷歌的技术班底,但是产品,市场,运营,销售等引入其他巨头的重要角色,比如 BAT 的高管等,那么我相信混血出来的公司决策层,会有更好的思维碰撞效果,整体的活力也会更好

技术强,产品运营弱。技术团队过于强大,在整个公司管理层中占比过高,会使用公司成为技术过强,而产品运营过于弱势的情况。整个公司大部分的精力都围绕着搜索产品的质量改进转,很少想着怎么去做产品创新和运营创新。说闭门造车可能有点过于夸张,但是说缺乏急迫感却不过分。有融资,不缺钱,还有即刻的国家队大腿,国图等ToB的大项目,也有一定的利润,要我我也不着急。

我当时作为早期的工程师,就感觉公司的产品设计等团队缺乏存在感,倒不是说他们不优秀,而是说相比投在搜索技术线的大部队而言,他们能调动的资源实在有限。

此外,技术人很容易有一个毛病,陷入在执行中,而很少抽身出来思考战略。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毛病,当了技术总监还喜欢写代码, 享受写代码带来的创造愉悦,遇到什么问题和 Bug,喜欢自己亲手上帮别人解决。而花在管理上,花在战略思考上的时间不够多。当然,我只是技术总监,而不是公司创始人或者合伙人,因此尚情有可原不算失职。但是假如技术出身的创始人,还喜欢纠结在代码性能,架构美丑,搜索质量改进方案等事情上,而对公司整理的战略,方向,融资缺少思考,那么整个公司就悲剧了。

技术团队培养思考

云壤有不错的技术班底,有很好的工程文化,这个对工程师成长而言,无异于是天堂。我不知道谷歌怎么样,不过从谷歌CEO等人写的书籍上来看,云壤的工程文化和谷歌较为接近。聪明的人,在云壤都可以有不错的发展。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谷歌的那拨人,不少其实在培养新人上,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经验。也有可能是他们其实在谷歌的时候并没有带团队的经验,因此显得不够用心。举个例子,代码审核这个事情,也不是每个人都把得很严格,因为这个事情花精力。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最开始的时候几个 360 的人来过几个月,他们的代码就没有养成 Google code style的规范。而一部分团队的人,在工作一两年后,依然有部分代码冗余,不遵守规范的情况存在。可能是因为代码比较早期,但是早期没有把好也是一个问题,而后期没有及时进行重构,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在我目前所在的公司,我们所有的 C++ 代码,都会经过严格的审查。审核不通过,代码不会被允许合并。而如果谁在代码审核这个事情上偷懒,我们也会严肃告知 Reviewer 这个事情的严重性。

有一点区别可能在于,谷歌招聘的都是自学能力非常强的聪明人,聪明人看着别人的代码,就会模仿学习,因此Code style等基本一个月左右就熟悉了。而云壤不是谷歌,在招聘上又没有很强的吸引力,加之产品不出彩,因此招聘的人也很难比肩谷歌。那么问题来了,谷歌的新人培养方式是一套,但是面向资质中等的人,培养方式又是另一套。

假如在细节上抓的不够紧,在培养方式上采取粗放式野蛮生长,那么优秀的技术便很难得到传承,在社招不够给力,而校园招聘又几乎不做的情况下,技术要持续保持高水平就会很难。

融资策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云壤一开始能够拉拢十几个谷歌人,可能得益于新浪的早早投资。不过两三年后依然没有在产品上爆发,可能也和新浪是独家投资人有很大的关系。正如我们所知,新浪微博在10年势头大好,流量暴增,新浪微博本身是有搜索需求的。而后来微博推出的短链接,则在平台上聚集了很多人为分享的长文章,这个也是非常高质量的网页内容,值得去做二次分发。也许正因为新浪本身有需求,也愿意持续投资下去,所以云壤在后来一直没有寻找其他的投资方。

按目前 AI 行业的创业势头和投融资环境看,云壤这样的技术团队,要融资还是很容易的,不少资本方会追捧。至少在 C 轮前一点问题都没有。而假如公司能够引入类似 360 这样钟情搜索、也有浏览器等流量型产品的公司,那么引入搜索流量,对打磨搜索质量,提升团队士气而言都有重大价值。

可惜的是,在10年到12年那会,资本市场并没有那么活跃,投资技术型团队的热情也不如目前 AI 行业一般疯狂。否则,以云壤的技术实力和团队战斗力,一年融资一两轮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融资后还是需要有产品突破,才能不断引入更重要的投融资战略伙伴。比如假如机缘巧合,类似搜狗一般引入腾讯投资,并得到搜搜等资产,可能后期便是会另一个故事了。

云壤开始是新浪投资的,最后也并到新浪的微博,可以说“成也新浪败也新浪”了。

好了,云壤这篇文章总算写完了,自 12 年离开云壤,到今日也差不多5年半了,互联网时代,五年差不多就一个周期了。10年成立的小米,如果已经是几百亿市值,上市在即。而类似云云阅读的今日头条,则成立在后,但发展飞速,也在几百亿美金规模了。

云归云,土归土,云壤没有成为云时代的宠儿,肥沃的技术土壤上也不曾长出绚烂的产品之花,遗憾满满。不过遗憾归遗憾,那两年的时光,倒是成了彼此美好的怀念。

云壤已经成为过去,而云壤人则继续在各个公司奋斗。不少云壤人,更是持续奋斗在创业第一线。希望大家都有好的结果。

最后放一个云壤的 Logo,以当怀念。

640?wx_fmt=jpeg

图源:来自互联网

听说公众号的赞赏功能就快回来了

640?wx_fmt=jpeg
640?wx_fmt=pn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