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CES 2018】首款全面屏电动车正式亮相,30 万起步有足够竞争力吗?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2879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018-01-08 07:30

【CES 2018】首款全面屏电动车正式亮相,30 万起步有足够竞争力吗?

作为一个关注国内造车创业公司的媒体人,我确实挺幸运。

2016 到 2017 两年,蔚来的每一场重大发布我都没有缺席,从伦敦到美国西南偏南大会到上海车展再到北京五棵松的 ES8 上市会,我全部在现场见证了产品的发布,也都在第一时间与蔚来的创始人团队进行了对话。

当然,中国靠谱的造车新势力不仅仅有蔚来,今天,拜腾的第一款新车正式在 CES 的媒体日亮相发布,尽管拜腾管这部车叫做量产概念车,但从产品层面这款已经距离最终的量产车非常近了。

与蔚来类似,拜腾的每一场重大线下发布我也都在现场见证,并且与拜腾的创始人戴雷以及毕富康博士都聊过几次,这次的量产车发布,我们先从车辆参数和设计亮点说起,之后再来说说吃瓜群众们最为关心的量产以及公司后续发展问题。

85

详细参数有了,和蔚来 ES8 有什么不同?

车身尺寸 4850 x 1650 x 1960 mm,轴距 2945mm,车身重量 2,090 kg,20% 铝制车身。

有两种动力选择模式:200kW(扭矩400NM)的后驱单电机,另一种是350kW (扭矩710NM)的前后双电机组合。后驱版本 71kwh 的电池组,续航为 400 公里;四驱版本采用 95kwh 的电池组,续航可达 520 公里。

在充电方面,后驱版本 30 分钟快充,可达到最高续航里程的 80%;四驱版本, 35 分钟快充,可达到最高续航里程的 80% 。

为了让上面的数据更加直观,也能和蔚来刚刚发布的 ES8 有个全面对比,我做了下面这个表格。

85

总的来说,相比于蔚来,拜腾更加实际的把产品定位在了奥迪 Q5 和 Q7 之间的中大型 5 座 SUV 上,相对于 7 座 SUV 肯定是更适合拜腾给出的 90 后消费者群体定位。另一方面,如果单独从性能参数看,拜腾的这款量产车确实性价比也做的不错,续航够用,动力够用,空间够用,充电体验看上去也够用。

当然,光看性能和尺寸参数显然是没用的,目前造电动车的公司这么多,产品也这么多,大家能够实现的性能参数基本都差不多,毕竟电动车的核心技术可实现的能力区间就在这儿摆着,至于车辆尺寸,也是产品定位的问题,没有太多亮点。

真正能让新造车企业在这样一个新能源汽车井喷前夕获得消费者关注的点,其实是产品以及服务层面的独特创新点。

相比于性能参数,这块全面屏才是拜腾的未来

面对大部分传统车厂也宣布转型新能源,但由于结构庞大而导致的转型困难。新造车公司们最大的优势恐怕也是能够尽可能的以创业公司的扁平化结构,以及新势力资源融合,更高效的实现更多触及消费者刚需的创新。

85

当几个月前拜腾在品牌发布时抛出类似于“智能互联,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理念时,我当时认为这家公司和过往的那些 PPT 造车企业并无太大差别,还是喜欢用扣概念的方式来拔高自己的产品。

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随着产品的逐渐曝光,以及多次与戴雷博士的交流,我开始对拜腾所提出的理念逐渐的认同了起来。

直接掰开了说。

产品的创新点相当多,从最直观的外观设计,到可以说近乎颠覆性的内饰,都能体会到拜腾在打造产品这件事上面的独特思路。

外观部分不必多谈,直接通过图片来看。

85
85
85
85
85

当然,对于拜腾来说,这款量产车的内饰部分才是最大亮点,甚至可以说拜腾的整个企业愿景都是基于这套内饰系统展开的。49 寸的 1.25 米长大屏幕,再加上方向盘部分 8 英寸驾驶员触屏,拜腾想要用一套自己开发的车载系统改变车辆中控的交互传统。

85

49 寸的 1.25 米长大屏幕不可触控,但可以通过手势控制,驾驶员方向盘处的 8 寸屏幕是个 Android 平板,可以安装 app,也可以直接触摸操控,每个座位的扶手处都有触控板,让司机和每一名乘客都可以操控车里的大屏,实现更多的功能。对于这套系统,拜腾说会基于用户反馈保持持续的更新,最初搭载的内容会尽量简化,让用户感觉习惯和舒适,随着用户对产品的不断了解,系统将加载更多的功能和内容。

85

针对媒体对于安全性的顾虑,拜腾表示这套系统经过了严格的碰撞测试,确保碰撞情况下屏幕不会伤害到车内乘客,并且屏幕可以根据环境光照的变化调整明暗度,不会分散驾驶注意力。

要知道,大面积的屏幕其实就意味着,整个车辆内饰部分都会变成类似于智能手机一样的产品,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更新和可自定义。

这显然与传统的汽车中控系统有挺大不同,传统汽车中控相当于把一套已经搭建好的系统装进了你的车,基本上不会更新。而拜腾用各种大屏以及触控板,相当于搭建了一个车载系统平台,也构建起了车载系统联网以及内容更新的完整生态。

85

拜腾说自家为这款车载系统搭建了一个叫做 BYTON Life 的数字云平台,这是一个可以连接应用程序、数据和智能设备终端的开放式数字云平台,将整合所有相关的第三方服务和生态系统,并且会为开发者提供 SDK 来方便适配开发,并且整个系统还具有机器学习能力,让每次交互都变得更加智能。

毫不夸张的说,这应该是目前把车载系统未来描绘的最清楚的构思之一了。

当然,我在之前的文章也阐述过我对这种愿景落地实现的担忧。智能手机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占有率,想要实现软件生态上的繁荣,难上加难,历史经历可参见多次扑腾但还是淹死了的 Windows Phone。而在车上,想要自己搭建起整个生态,其实是难上加难的。

方向盘上 8.8 寸的屏幕其实是一块 Android 平板,在 Android 系统的支持下,UI 和整体体验都比较好实现并且确定,找 app 提供方进行合作和适配就行了。但是 1.25 米的那块大屏,拜腾要完全自己定义产品 UI 走向以及交互,并且还要实现足够多的基础功能和联网功能,难度相当大。

担心和顾虑肯定是有的,但好在现在看起来拜腾的进展还算顺利,在 CES 这次展示上,拜腾已经有了车内系统的基本 demo,而据我的了解,负责车载系统研发的美国总部依然在扩充人才资源大力招聘,相比于车辆性能硬件,这套车载系统才是拜腾的真正未来,也是他们“智能互联”这一主打卖点的根基,他们必然会全力投入去做。

产品是亮相了,之后呢?

对于国内的新造车创业公司来说,打造产品确实是重中之重,产品亮相也是证明自家企业实力的重要里程碑,但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发布产品后,真正的竞争角力才刚刚开始。

85

量产怎么做?销售怎么做?什么时候交货?服务怎么做?市场竞品都在做什么?整体进展如何?这些都是摆在所有造车创业公司面前最直接的问题。在发布会前拜腾 CEO 接受了新出行的采访,我截取一些有用的放出来。

先谈量产,拜腾的量产车会在国内生产,目前南京工厂的一期产能为 10 万辆,这在 2019 年就能推出产品,随后长期则能扩展到 30 万辆。

在充电服务上,拜腾已经成立了国内负责充电方面的团队,同时也计划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这类能源公司相互合作。不会做蔚来一样的换电,优先考虑做更好的充电桩方案。

对于定位,拜腾想要切的是奥迪 Q5  这部分市场空间,因为在中大型豪华车领域中,像奥迪 Q5 和宝马 X5 这类细分市场占据了中国整个豪华车市场的四分之一,这个领域也是未来很多消费者都会去升级的一个区间。

85

另外说点更远的事,拜腾后续还会有两款车发布,3 款车都出自于同一个平台,而且相同的功能配置率可达到 60% 以上。其中第二辆是一款纯电动三厢轿车,尺寸大小介于奥迪 A4L 和 A6L 这两款长轴距版车型之间,计划在 2018 年下半年与大家见面,上市时间则比首款 SUV 要晚 18 个月。

具体试乘体验,等我的视频

不准备在今天拜腾的产品首秀上做太多的评价,因为目前还没有一个相对时间长一些的机会近距离体验下这款产品,目前也只是简单拍了拍照。但车载系统体验如何,车辆动力表现如何,通过图文确实不好展现。

所以如果你对这款车感兴趣,可以等下我的体验视频,接下来的几天 CES 大会,还会有更多关于新科技,新趋势,新产品的报道。

85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