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美团也开始布局社区生鲜店了,「康品汇」如何打造“家门口的好食材”?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36kr.com/p/5107411.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美团也开始布局社区生鲜店了,「康品汇」如何打造“家门口的好食材”?

高歌·2017-12-25 00:30
社区生鲜风口渐起?

毫无疑问,生鲜业态正在发生变化。

以新场景、新体验入场的玩家们——盒马生鲜、百联RISO、永辉超级物种、京东7Fresh等,展开了线下流量的争夺。 

与此同时,社区生鲜风口渐起,那些初具经营规模、具有场景优势或创新的实体店铺,正受到资本的青睐。

今年6月,京东旗下启承资本投资深圳钱大妈社区生鲜超市;11月,生鲜传奇宣布获得红杉资本2亿人民币A轮融资,以现有34家店,获得资本市场10亿人民币估值。

2011年成立的上海社区生鲜品牌「康品汇」,也在不久前获得了美团点评产业基金龙珠资本的A轮融资,且为龙珠资本在新零售领域的首笔投资布局。

定位“家门口的好食材”,从50-60平米的第一代社区生鲜店,到如今300-500平米第五代社区生鲜店,「康品汇」完成了多次迭代和升级。

康品汇创始人陶云回忆,一代店开在菜场里,是一个50-60平方的小店;二代店面积100平方,品类更加丰富,中低端定位;三代店200多平方,品类不多,开始定位中高端;300多平方的四代店,引入了“生鲜+”的业态。而如今的五代店,是社区+生鲜+O2O的融合: 

定位上,将生鲜店的位置,定在“老百姓的家门口”;人群上,定位中高端,瞄准对品质生活有一定追求的消费人群;品类上,精选SKU,以健康、品质为导向;门店布局上,注重体验及场景化营销。

目前,「康品汇」在上海已有12家店,预期明年开到40-50家门店。门店分为三个层级,100-150平米的“生鲜盒子”;300-500平米的标准店,以及1000-2000平米的康品汇市集。

v2_09f76e386a534553bfd7ab80e7e6859e_img_000

在品类上,「康品汇」的思路是精选SKU,充当消费者的“生鲜买手”。

“每一个细分品类,都会选择尽量少的品牌及SKU,并且仍在不断的精简。”陶云告诉36氪,每个品类中,根据数据分析动态精选出1-2个SKU。再通过供应链的采购能力降价,让更多消费者以更高的性价比享受到鲜食美味。 

在康品汇的线下门店中,有1500个SKU,其中蔬菜、水果、鱼、肉占到40%,剩下的包含冷藏、冷冻、常温以及其它综合品类。而在线上的部分,会从这1500个SKU中再精选出500个SKU,“只做最顶级的”。

高品质+高性价比,归根到底考验的是供应链能力。“生鲜的核心仍然是供应链”,陶云表示,只不过以前我们以品类来看待供应链,而现在颗粒度更细,需要以单品的思路来看待供应链。 

v2_64c055cc8027414b99b4957eafc647a5_img_000

康品汇计算过,一家300-500平米的标准店,自营面积需要占到250平米,剩下的空间如何利用?康品汇引入了“生鲜+”的概念。 

生鲜+,几乎是所有生鲜新业态都在提的概念,或加餐饮、加音乐、加书店,组合成一个“体验”的空间。

但在相宜本草CEO、康品汇联合创始人严明看来,周边业态的融入,不是品牌的简单叠加,而需要根据周边不同的圈子,匹配不同的业态。 

严明举例说,12家社区生鲜店,分别引入了不同的业态:包括熟食、早点、烘焙、果汁、快餐、休闲食品、蔬菜沙拉等。比如靠近小区的店,引入了酱菜、来伊份、沈大成等品牌;而更靠近商业区的店,引入了Subway、果之满满等更贴近年轻消费者的品牌。

在其它业态的叠加上选择联营而非自营,是康品汇和其它“新物种”的区隔之一,“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陶云告诉36氪,今年春节后计划开出的第一家的康品汇市集,2000平米的市集,可以说是“生鲜+”的一个充分概念。 

v2_69447961870b4781b56ab2ec318b44f0_img_000

以前说O2O,现在说OMO——线上线下的无边界融合,无疑是新业态的一个重要特点。

关于+互联网,陶云认为,“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渠道的概念,更多的意义在于互联网思维,包括对产品包装、策划和营销的理解。”

此外,一些“重体验”的融合店,坪效并不高,预期在线上产生更多的销售额。在这一点上,「康品汇」的核心仍然在线下门店,不刻意引导消费者到线上购买,增加线上,更多的只是顺势而为。 

线上线下的选品也不尽相同,前面已经提到,线上的部分会“优中选优”,从线下1500个SKU中再精选出500个SKU,其中包含了康品汇的自有品牌。 

根据「康品汇」提供的数据,300平方的标准店,每家店一年的营收达到1000多万,坪效在2.5万-3万之间。目前来看,线上的比例在10%-15%,明年预期做到30%-40%。

不过,龙珠资本的本轮投资布局,无疑将为「康品汇」带来美团点评的流量加持。 

v2_c940add4480c4992a54ab90981a92975_img_000

谈及差异化,陶云表示,核心仍然是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表演差异化”。

超市+餐饮,线上线下融合,体验为先坪效其后,各种新元素的叠加不过是表象,真正的差异化仍然在于供应链的管理、购物体验的营造、衍生服务的提供及周边社区的融入。 

“生鲜行业是需要不断累积和优化的,而不仅仅是靠资本去堆积的。” 严明表示,一个成熟体系的建立,需要不断修炼内功,而非资本一蹴而就。

相比其它“新物种”,陶云认为最大的差异化在于定位,做家门口的好食材——精选品质SKU的同时,符合“菜篮子”定价,做老百姓每天都能买得起的好食材,而不是偶尔“fashion”一回。

2018年,「康品汇」计划开到40-50家门店,一个月增开3家店左右,主要集中在上海,可能覆盖苏杭。

对于「康品汇」未来的门店,陶云希望,“这是一家24小时的门店,灯一直亮着”。这是一个非常感性的定位:当老百姓看到康品汇的灯还亮着,就知道回家了。

本文由「高歌」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寻求报道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