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行业深度】洞察2024:中国生成式AI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区域竞争格局、企业竞...

 1 month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240430-ef64dcac.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行业深度】洞察2024:中国生成式AI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区域竞争格局、企业竞争格局)

• 2024-04-30 14:07:01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601G1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百度(BIDU.O);科大讯飞(002230);腾讯(0700.HK);阿里巴巴(BABA.N);商汤科技(0020.HK);拓尔思(300229);出门问问(2438.HK)等。

本文核心数据:生成式AI行业企业竞争派系;生成式AI行业竞争者入场进程

1、中国生成式AI行业竞争派系

当前,我国的AIGC行业可划分为基础设施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三个层级结构。AIGC行业的头部上市公司主要有百度、科大讯飞、腾讯等;未上市的AIGC产业领先公司有抖音集团、华为、小冰、启元世界、创新奇智、影谱科技、拓尔思、云舶科技、联汇科技、一览科技、视拓云、智源研究院、出门问问、无界AI等。

图表1:中国生成式AI行业竞争者派系概览

2、中国生成式AI行业竞争者入场进程

从代表性企业成立时间来看,华为公司入场较早,于1987年之前成立;大多数企业在2000年前后间成立,腾讯、百度、科大讯飞、万兴科技等企业均成立于这一时期。从注册资本情况来看,阿里巴巴和华为企业的注册资本较高,其注册资本超过400亿元。成立更早的互联网科技巨头企业在当前市场上更具有规模优势,能够为生成式AI业务布局提供资金支持。

图表2:中国生成式AI行业竞争者入场进程(单位:亿元)

注:横轴代表企业成立年份;纵轴代表企业注册资本。

3、中国生成式AI行业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企业综合竞争力

根据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公布的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企业综合竞争力10强排名情况来看,腾讯、科大讯飞、阿里巴巴分别排名在前三位,反映这三家企业的大模型产品在中国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其余上榜的企业大多数是互联网科技产业巨头企业。

图表3: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企业综合竞争力10强

4、中国生成式AI行业产品布局

当前主流的生成式AI产品及大模型有百度的文心一言、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腾讯的混元大模型、盘古大模型、华为的盘古大模型等,各家头部科技企业研发打造自己的大模型及生成式AI产品,以达到或超越OpenAI推出的GPT-4生成式AI产品。

图表4:中国生成式AI行业重点企业业务布局梳理

5、深度合成服务备案排名:网易算法备案数量排名第一

深度合成服务备案情况与生成式AI有着极为相似的技术特性。根据网信办公布的深度合成服务备案情况来看,在这些算法中,既有来自互联网大厂的,也包括垂直领域的领军企业,还有一众的创业公司。从服务技术支持者情况来看,算法备案数量的前十名基本都来自大厂,包括网易、腾讯、阿里巴巴(达摩院)、商汤科技等在后面的榜单中,也有科大讯飞、京东科技、出门问问、360、猎户星空等知名互联网公司。

图表5:截至2024年中国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TOP10企业(单位:个)

6、中国生成式AI行业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生成式AI注册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其中北京市的代表性企业有百川智能、出门问问、百度等,上海市的代表企业有喔哇宇宙、英矽智能、设序科技等,广东省代表性企业有妙语生画、翻江倒海、若愚科技。此外浙江省、四川省、安徽省、江苏省等也同样布局较多生成式AI业务相关企业。

图表6:截至2024年4月中国生成式AI行业区域热力地图(单位:家)

7、中国生成式AI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从波特五力竞争模型角度分析,中国生成式AI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前景广阔,企业竞争激烈。生成式AI行业上游主要为基础设施层,包含硬件层及软件层,其中硬件层主要包括AI芯片和存储芯片的设计及制造,软件层主要有数据层、算力层、计算平台、模型开发训练平台和其他配套设施,技术附加值较高,市场集中度较强,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生成式AI行业下游为应用层,消费者涉及各行各业,且渗透率不断提高,需求范围广、应用程度不断加深,整体来看消费者议价能力较弱;生成式AI行业进入壁垒较高,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程度较高,但行业增长较为迅速,吸引力较大,整体新进入者威胁较高;生成式AI行业替代品威胁主要体现为行业内部产品及服务的替代和竞争,以及不同技术、新旧技术之间的更新迭代,整体来看中国生成式AI行业有一定的替代品威胁;我国生成式AI行业由于技术迭代快、市场需求大、细分赛道多,参与者数量较多,且互联网等头部企业掌握主要关键资源,整体来看行业现有企业竞争较为激烈。

综合行业五方面力量对比,可以看整体的竞争强度较大,行业处于结构调整期。根据以上分析,对各方面的竞争情况进行量化,5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生成式AI行业的竞争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表7:中国生成式AI行业竞争状态结论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AIGC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