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万的 Vision Pro 太贵?Rokid AR Lite X499 先在消费市场掀起大浪

 1 month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geekpark.net/news/33410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综合报道
10min read

三万的 Vision Pro 太贵?Rokid AR Lite X499 先在消费市场掀起大浪

2024/04/23
153786b9ba2388f3d02005e7c4315082.png

可以怀疑空间计算什么时候来,但不要怀疑它会来

科幻片中的场景真正走进生活时,常常并不轰轰烈烈,比如电脑、智能手机,乃至接下来的 AI 和 AR,会在新鲜过后,极其自然地融入生活。

PC 到手机,沧海桑田般的习惯变迁从 iPhone 1 到 iPhone 4,只用了短短几年,迅速横扫全球。下一代消费电子,几乎不再有争议的空间计算方向,苹果演示了售价三万的「头盔」Vision Pro,从目前的反馈看,似乎离普通消费者还是有点远。4 月 20 日中国的 AR 代表 Rokid 则拿出了另一种方案,AR Lite 空间计算套装:分体式设计,以眼镜 Rokid Max 2 作为显示终端,重量仅为 75g,Station 2 主机集成了传感、计算、电池模块,还有 Rokid 自研 YodaOS-Master 空间操作系统的最新升级。

这个新品最大的亮点有两个,一个是使用了和笔记本电脑「触控板」一致的交互方式,跟过去的用户习惯无缝衔接,单指、双指、三指操作在三维空间有不同的响应,触摸所代表的静默交互动作最小最安静,毫无社交压力。相比之下,Vision Pro 主推的眼动追踪同样静默、属于非干扰式,但频繁眼动在生理层面有可能让视神经与大脑快速疲劳,每次佩戴因为细微的头部位姿差异,还需要重新进行眼球追踪校准,长期使用用户能否适应并成为「主流」,还有待观察。新品另一个亮点是多联屏模式,直接拖拽的方式,多个窗口同时「并行」,空间显示没有实体屏幕和物理空间的要求,「空间计算」的独占价值,可以在生产力、娱乐、生活上多个场景释放。

在苹果发布 Vision Pro 后,喊了很多年的下一代计算平台终于有了眉目。通常来说,苹果的进场会给一个行业带来指数级别的增长。但人类今天的技术和工业能力显然还不足以满足视效、售价、舒适这个空间计算的不可能三角,Vision Pro 接近三万的价格决定了行业指数级增长还需要数年时间。

Rokid 选择了一条与苹果不相同的道路,Rokid AR Lite 这种轻量化的眼镜产品,OST 的产品原理部分光学透光,不闷、不重,也没有苹果 VST 视频重现有画面畸变和光影还原的问题,更高的佩戴舒适度和几乎十分之一的售价,给消费者和开发者一个 Vision Pro 以外的选择。

究竟哪条道路会成为未来空间计算时代的交互方式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赛道内厂家相继发布新品,空间计算硬件和内容正在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新时代,产业发展正在不断加速,科幻电影中的 AR 眼镜,即将真正成为人们的生活和日常。

正如发布会上 Rokid 创始人祝铭明说道,「我们可以怀疑什么时候来,也可以怀疑是不是 Rokid 来引领这个革命,但千万不要怀疑空间计算时代的到来。」

空间计算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智能眼镜

有人说「简单是第一生产力」,更自然的交互方式是穿戴式设备的终极目标——让人们拥有更多能力,但又像什么都没使用一样「赤裸」。

Rokid AR Lite 的交互设计就很简单,用户只需单手触摸触控板即可完成所有操作,就和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一模一样,完全零学习成本,且同时支持射线交互,甩一下手就可以切换。

在舒适度上,智能瞳距调节、让瞳距不同的人都能获得无重影的画面。0~600 度的无损屈光度调节则让用户能抛开近视眼镜,一副 AR 智能眼镜即能看清现实画面与虚拟画面。超轻空气鼻托和舒适软性镜腿让产品佩戴起来更为轻柔,降低压迫感。

作为想要融入生活的可穿戴设备,外观审美在线相当重要,Rokid AR Lite 在外观方面有极夜黑和曙光银两种色彩,配以简约菱形纹和镜片周围圆环设计,不突兀且有设计感。

6d56749a824427b4a68ebba308e05614.png

Rokid AR Lite |图片来源:Rokid

不再受限于佩戴要求的智能眼镜,使用场景也变得更有想象力。Rokid AR Lite 在软件功能上更为丰富实用。

得益于轻便和安静,移动办公变得更加可行,随时随地在空间中轻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最适用的场景便是出差在飞机高铁的旅途中,Rokid 将联合长龙航空所打造的「新娱乐出行计划」,4 月 23 日-6 月 23 日,乘客可以体验 Rokid 云端差旅 AR 娱乐。

a6932997869d720d610c72afdd61d208.png

新娱乐出行计划 |图片来源:Rokid

此外,短途出行也完全需要这个小小的眼镜,地铁、乘车无聊时,可以即刻抽离疲惫,享受游戏,用超级巨幕大屏看电影,随时随地沉浸。Rokid AR Lite 可以任意调节虚拟屏的大小和距离,最大可以实现等效 6 米外 300 吋超级大屏。巨幕模式下,还可以开启运动模式,颠簸场景内可以实现更好的画面稳定效果,降低因外界环境抖动带来的眩晕感。

家庭场景中,最常用的观影体验完全被升级,Rokid AR Lite 提供的巨幕模式可以让人在沙发、床和马桶上观看大银幕电影。祝铭明还在采访中透露,即将发布「一起看电影」的功能,让拥有 Rokid AR 眼镜但不在一个空间的人们可以看同一部电影。

a59477d2fe625e3ef988c691927a4387.png

超大屏巨幕模式 |图片来源:Rokid

在生活场景,Rokid AR Lite 新设计的空间投屏的功能,让新的「回忆」功能可以把拍摄的空间视频储存为「空间相册」,并投放在空间中,让生活真正以在空间中发生的样子被记录,被回忆。

不管是 Android 手机、iOS 手机、还是 Mac 电脑,只要和 Station 2 连接同一个网络,都可以实现快速无线投屏,将小屏瞬间变成 32:9 的超宽屏。Rokid AR Lite 还支持多端内容快速共享,通过「远程传输」可以将手机上的内容快速同步到 Station2 上。

户外场景中,随身携带 Rokid AR Lite 可以让你小「装」一下,躺在露营帐篷里,把刚刚拍摄的空间视频「回忆」投放在真实的星空中。

35ee3764ceaf4b89bcb5da545dba9f5e.png

露营时佩戴 Rokid 眼镜 | 图片来源:Rokid

回到「空间计算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智能眼镜」这个问题,从 Rokid AR Lite 看到的回答便是,有魅力的空间体验,和越低越好的使用门槛。

普及空间计算,难点在哪?

其实苹果给出的「空间计算」这个概念,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有门槛,不那么「傻瓜」,只要你上手,感受这个设备的魅力就够了。关注「空间计算」这件事怎么做到其实比关注定义重要得多,也复杂得多。

Rokid 创始人祝铭明在去年新品发布时,曾给出三个关于「空间计算机」的标准:其一,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合二为一,用户的意图、动作、交互在这个新空间里,是即时响应、自然、无障碍甚至无感的;其二,空间计算,背后是对三维空间本身的虚拟和重构,基础是展现处理能力,撑起「计算机」的称号;其三,在空间计算里的应用和软件,良好的兼容性、生态丰富性会导致大规模应用,在消费市场成为主流计算平台。

Rokid Open Day 2024 |图片来源:Rokid

这里面就包含着空间计算涉及的技术难点。「及时响应、自然、无障碍甚至无感」就需要极致的轻便。在接受极客公园采访时,祝铭明聊到过做 OST 眼镜,最大的难点叫「螺丝壳里做道场」。

其实同样的问题对所有 XR 产品,包括苹果来说也是最大难点。硅谷有一个关于乔布斯的故事:当工程师把第一台 iPod 交给乔布斯时,乔布斯走到一个鱼缸前,把它扔了进去,说「你看到那些气泡了吗?这意味着它可以更小。」

不知道库克在看到第一台 Vision Pro 时有没有也扔进鱼缸里,但七年磨一剑的 Vision Pro 依然被广为诟病重量和佩戴舒适程度。

但这台机器一开始的路线就注定了很难有「气泡」可以压缩,VST(视频透视)路线需要更多的传感器,Vision Pro 已经在现阶段技术条件将这条路优化到了极致。

Rokid 则和 Vision Pro 思路不一致,一直坚持 OST 路线,不停地做「轻」。Rokid AR Lite 就是最新的「螺丝壳里的道场」,在给用户全新的交互和系统的同时,做到更极致的轻——仅 75g 的眼镜,重量的存在感几乎消失。

另一个难点是要真正做到「计算机」。Rokid 从一开始就从底层构建了完整的全栈能力,成为至今全球 AR 领域里为数不多的拥有全栈能力的公司。

Rokid 自研了 XR 操作系统和平台,YodaOS-Master 空间操作系统,让消费级 AR 眼镜第一次有了独立操作系统。此次升级,YodaOS-Master 带来文件管理原生级支持 NAS 和云盘,可以免费无限制使用 100G 存储。还和阿里云合作,针对 Rokid AR 进行了应用配置,把云存储能力嵌入 YodaOS-Master 中。

操作系统为生态建设提供更完善支持,比如在新发布的炫酷 Rokid AR Lite 中,微信可以由一个独立画面,在空间中裂成三个画面——通讯录、聊天记录、朋友圈和视频号同时出现,各不耽误。而这个功能让开发者不需要做任何代码的更改,底层操作系统解决了所有问题。

8dc2b4b1b2e66d1c9ad712098cf88486.png

Rokid 多联屏|图片来源:Rokid

Rokid 还在积极提倡并参与建立 XR 领域的开放标准,在开发者生态方面,尝试推动跨平台内容生态统一。原生引擎应用、OpenAI 、Hololens 所主导的 MRTK1-3 的 AR 开发架构,Rokid 都能兼容接入。

下一代计算平台,会如何落地?

XR 会是手机之后的下一代个人计算平台,这已经是一个定论且老生常谈了,但业内厂商的新品让这个老生常谈有了眉目。苹果的进场也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指数级别的增长,市场消费者被苹果吊起了胃口,但 Vision Pro 的价格却令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

Vision Pro 最低定价为 3499 美元,约合人民币 2.5 万元,最高被炒到近 10w 人民币。

在 Vision Pro 高昂的价格和不完美的佩戴体验之下,有着巨大空档,众多厂商正在加速填补,为消费者提供不同定价的更多选择。祝铭明也认为,「苹果做过一轮市场教育以后,对于行业来说是一个时机。」

Rokid 在发布会上说,他们把价格「打下来」了——只要「X499」人民币,还没有正式宣布最终价格,但「保证人人都买得起」。

除了定价之外,生态也是诸多厂商生死战的胶着之地,谁能把生态建设好,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体验和服务。一个空荡荡没有内容的 AR 眼镜,是没有吸引力的。

Vision Pro 的生态被诟病太贫瘠,原生应用只有 300 个,但其实苹果在强调 2D 内容的自然兼容和迁移,先把 iPad 放进 visionOS 里,提供系统支持,让各种开发者轻量级进场。发售一个多月,3 月最新数据,visionOS 已有 1300 多个应用。

Rokid 思路也一样,先给开发者提供进场支持,同时和更多知名伙伴合作,建设内容生态。三年前上线的 Rokid 的 AR 开放平台,如今累计有注册开发者超过 3000 名,企业家开发者超过 2000 家。

Rokid 空间 3D 应用| 图片来源:Rokid

此次 Rokid 宣布与爱奇艺达成了深度合作,爱奇艺开发爱奇艺 AR 定制版应用。与印象笔记的合作将支持用户在 Rokid AR 设备上随时随地查看和编辑笔记,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立体和自由的内容呈现形态与笔记处理方式。

a93444e1a14f076d1d8dcb61de3d3401.png

星空电影节 | 图片来源:Rokid

Rokid 也官宣了全新品牌户外 IP 活动星空电影节的活动,它计划发起多场户外星空电影节活动号召每一位朋友参与,让每个人都能在星空之下,山野之间身心放松地享受一场不一样的露天电影,找回生活的松弛感。

在与高通的合作上,主要释放关键性能匹配大多数场景的高频应用。Rokid 研发团队与高通技术公司合作,实现了多项性能优化,为 YodaOS-Master 操作系统的 GPU 图形渲染和 AI 计算带来澎湃动力,更强的性能释放,让用户能够享受更长的续航、更好的散热管理和更畅快的游戏体验。

Rokid 这次对一直提了 10 年的 AI 聊得不多,祝铭明说到,「Rokid 是国内 XR 公司里 AI 底蕴最强的,大家体验到的绝大部分能力背后都有 AI 支撑,但我们很少告诉你们这是 AI。AR 就够新了,要一步一步给大家。」其实就像文章开头所说,科技真正的应用是会是察觉不到的。

很长一段时间,XR 行业在用 To B 赚的钱养活着 To C 的梦想,Rokid 的现金牛业务也来自于 To B 业务。但 To C 业务上,Rokid 收入占比已经有一半,并且持续出新面向更广大人群。

Rokid 不亏钱卖产品,并在「吃灰」常态的 XR 设备现状中,有着不错的用户数据。发布会上透露,Rokid 周活已突破 40%,祝铭明和极客公园也分享过其用户平均日使用时长超过 1 个小时,这个数据行业中举不出第二个例子。

当然,这次 Rokid AR Lite 的发布,留下了售价 x499 悬念,已然准备先在消费市场掀起大浪。Rokid 走上与 Vision Pro 一条方向相同但并排行驶的路,而且形态上目前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下一代计算平台落地过程还需要时间,Rokid OpenDAY 之后,野心未完待续。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