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2个词,读懂新质生产力

 3 week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74422273601190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12个词,读懂新质生产力

王智远·2024-04-22 08:42
理解概念,并不难。

几个月前,有个词特别火:新质生产力。

我还发条朋友圈说,谁能帮我解释一下。后来没然后了,因为信息量巨大,展开一下,太多,省略的说,又怕说不透。 

这个被首次写入政府报告的词,很快在市场传播开来,火热程度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官媒、外媒报道以外,无数自媒体也要讨论一番。 

大家都围绕自己所在行业提供一些独特视角,质量参差不齐,最近由于工作原因,要恶补这节课,搜一下,大部分属于蹭热点,说来说去也没说明白,甚至让人越看越乱,真是头大。 

于是,我下定决心,认真研究了一番。 学完之后发现,从生产车间到实验室,从偏远乡村到繁华城市,甚至从广阔的海洋到浩瀚天空,到处都充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活力。 

所以,它包括很多方面。 

例如:人工智能、绿色环保、医疗健康、数字化转型、战略人才等等。这些都对产业创新、市场发展、企业转型乃至个人成长,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那么,新质生产力新在哪?表现形式有哪些?主导催生因素有什么?和我们工作、生活有什么联系?我决定将个人学习笔记分享出来。

如果你能读懂,兴许会在核心概念上会得到不同视角。

就从定义开始说:什么是新质力?

原话:新质生产力是 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符合新发展理念的 先进生产力质态。 

它由 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 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 全要素生产率 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 质优 。 

简单讲,新的生产力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

它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主要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实现质的飞跃;这种生产力标志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提升,特点在于创新,关键在质量优越。 

等等。每个词都懂,放在一起咋看晕了呢?别着急,我第一眼感觉和你一样,觉得好多概念堆砌,又抽象,又难以理解;怎么办?就把它拆一下。 

既然创新起主导作用。 什么是创新呢?

实际上,创新有很多类型,主要聚焦三种: 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除此外,还有产业创新、文化创新和管理创新,但这些由前三种创新衍生出来。 

科技创新,是实验室发明里发明新技术,把技术用在实际生产上,带动整个产业进步。 比如,电池技术,带动汽车行业,这就是科技到产业。 

理论代表新知识、新思想更新,通过它能为解决更复杂问题、指导实际行动和政策制定。 

经济学中的「行为经济」算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融合经济学与心理学,挑战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提出人在做决策时受各种感性影响,这一思想,应用在多个领域。 

制度又是什么? 改变规则和管理方法。宏观层面,中国改革开放,是一种制度革新,微观层面,法律、政策条理、垃圾分类,也是制度创新,它能推动经济更高效发展。 

并不难理解,对吗? 

所以,当把他们放一起看,新质生产力由创新主导。

这意味着, “新质生产力主要由科技创新驱动” 。总书记也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要求相适应。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可是,问题来了: 

如果想创新,该怎么创新呢? 这里,必须改变传统经济运作方式。 那么,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具体怎么运作的呢? 

依靠三大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简单称:人、钱、地。 比如,你要建一个弄产品加工厂,得靠土地建厂房(地),然后需要工人操作机器(人),还得要钱买原材料(钱)。 

这种模式在改革开放初期,快速帮助经济发展,现在依赖大量劳动力、大规模使用土地、资本的方式越来越难了,并且随着劳动成本增加,带来的问题也比较多。 

比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所以,得改变增长结构。

这种情况下,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变得非常重要,前者可以看作新的生产要素,即:第四、第五要素。看到这,你又疑问了, 四、五要素怎么理解呢?

劳动力、资本、土地是经济贡献的基础部分,现在随着经济发展,除了三个传统要素外,其他重要生产要素也能带动经济增长,特别是技术、数据、信息。 

所以:四、五是新的增长要素,它的优点比较明显,可以提高扭转效率,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如同我们经常说的数字经济,整合各个应用后,让产业链韧性更强、更安全了。

要看不明白,我打个比喻: 

想象一下,你在玩一个模拟建城市的游戏。最开始,城市依靠(地、人、钱)发展。游戏进行到一定阶段,你会发现土地资源有限,居民满意度下降,城市也开始交通拥堵,这时,靠传统发展已经无法提高运行效率了。 

怎么办?引入新技术,如,智能交通,数据分析平台,它们能提前告诉你哪里最堵,避开高峰,这就是第四、五要素的作用。 

明白它,也能明白下一个概念: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

来看一个例子:

我家河南,小时候记得,爷爷、父母那一辈农耕时代。 

种地主要靠手工或者牲畜来耕作,还得依靠天气吃饭,如果想增产,只能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劳动人数。因为当时使用的工具和技术都很原始,没法做更大改变。 

我有一个朋友家在河北,他们家有个鞋厂。他跟我说,以前鞋底打胶和绷帮全靠工人手工完成。一旦订单多了,就忙不过来;想增加人手,但到淡季,多出来的人就成额外的成本。 

所以,这种方式,在提高技术、效率上非常受限。

那么,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肯定得靠更高的科技、和更新的技术;因此,总书记提出了利用新技术来解决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摆脱线性增长,从而让经济更上一层楼。 

问题又来了: 什么算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呢?

有个生产服装的工厂。他们通过科技创新、稍微提高一下生产力,裁了一波人,或者,他们让生产效率翻一翻,但服装质量很一般,再或者,他们提升质量,但生产效率很低,这算新质生产力吗? 

因此,总书记说,真正新质生产力,必须满足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 也就是说:科技要先进的,出来质量是高标准的,利用最少的资源还能达到最大效果。

若你无法理解效能,还有一个和工作比较相关的通识: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公司,十几个人,全年营收超过千万,这种现象就体现出高效能,即便资源有限(如,人手不多),却依然可以通过优秀的管理,创新方法,实现出色的业绩。 

那么,当谈到大的政策决策时,该怎样确保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突破,还能提升整体生产、产品质量呢?或者说,制定政策、企业战略时,应该如何才能平衡好创新的速度、成本和质量,以达到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呢? 

就像在做一个团队项目,要确保每个部分都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同时,还要保证最后作品既出色又高效该怎么办? 

这时,得有「新发展理念」做支撑。什么是新理念?

我查阅一下,2016年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上,把发展理念说透了。 

里面包括5个方面: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便于理解,我展开一下: 

创新能力 对于一个大国非常重要,它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未来和命运。 协调 ,像是一条因果链,强调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要发展中做好局部,还要顾全局,知道主次、重点和非重点关系。 

绿色什么意思? 强调人与自然感性层面,讲究和谐共生,顺势而为,推动美好生活方式;而 开放 ,则要求顺应全球化潮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至于共享,则要求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这就是,新理念。问题是理念知道,怎么落地?靠“先进生产力质态”。这里主要的两个字:“质态”,什么是质态?

百科给的定义: 

简单来说,当各种生产要素组成一个系统时,首先在物质、技术属性上需要相互适应。这种相互关联的状态就叫做“质态”。 

我的理解是: 

「质」,指质量和性质,比如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和它的价值;而「态」,则指要素的状态。与传统生产力比较固定和实体的特性比,新型生产力,更注重实用数据这样的虚拟和流动性要素。

嗯,怕难理解,我举个例子: 

如果把生产力比作一个乐队。传统乐队里,你会看到每个成员都固定地演奏同一种乐器,比如,鼓手总是打鼓,吉他手总是弹吉他。这种方式可以制作音乐,但它的风格、表现形式相对固定,变化不大。 

新型生产力,或者说“先进生产力质态”,就像一个现代电子音乐乐队。在乐队里,成员们使用自动化的音乐设备、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来创作音乐。

这些高科技工具,允许他们迅速调整音乐风格,适应不同的听众口味、市场趋势,甚至在现场演出中即兴创作,这样,不仅能增加演出的观赏性,还能提高制作效率。 

因此,当我们说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时,在强调,生产力不仅要在物理、技术层面上是先进的,在运作、应用方式上也要非常灵活和动态。 

对了,这种生产力,要通过大量虚拟资源,比如数据、网络技术实现,超越传统物理限制,才称之为「质态」。所以,如何实现新质态?在传统行业中,引入先进生产力质态会面临哪些挑战? 

总书记又说了,一个关键: 要技术革命性突破。 “技术革命性突破”到底什么意思? 

简单讲: 在技术领域,做出非常重要的创新,它不是小改小修的,是大幅度提高技术水平,甚至改变整个产业面貌,创造全新的产业出现。

如果能发展出1纳米手机芯片技术,将极大推动半导体行业进步。因为这样的芯片不仅性能强大,还能大幅减小大小,这会彻底改变智能设备的设计和功能,还会带来很多新的产品和市场机会。 

还有一个例子是人工智能领域。 

比如ChatGPT、文字转视频的技术。它通过全新的方式,理解、生成语言或视觉内容,改变人机交互,还在教育等各领域开发新场景。那你会说,这种东西市面好多啊,该怎么办? 

总书记指出,技术革命性突破特征具备原创性、颠覆性,因为对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至关重要,能增加实力同时,还可以减少对国外技术依赖。这也是,为什么要加快科技自强的原因。 

想实现革命性技术,一定离不开:生产要素重新配置。

还记得什么是生产要素吗?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依赖不断增加 劳动力(人)资本投入(钱)和土地使用 。但现在,要用新技术、新方法来重新组合这些生产要素。 

这种新配置,不仅关注增加生产要素,更重要是,如何更智能、更有效地使用。 

一个公司,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精准预测市场需求,优化库存管理。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使用资本(也就是钱),同时,减少仓储空间(也就是土地)的需求。 

此外,技术使用还可以提升劳动生产率,让员工能够处理更复杂的任务。

再举个例子:智能制造业。 

引入自动化机器人、智能生产系统,提高效率,还降低劳动成本,还能让生产线根据市场需要即时调整生产策略,使供给侧不再浪费,减少对物理空间的依赖。 

说得更简单一点,以前在网上买东西,大部分商品先做好了再卖。但现在,你下订单之后,他们才开始制造,哪怕只有一件商品,也可以马上发货给你。 

明白它,你也就理解了生产要素重新配置: 人力、土地、资金、数据和技术要相互交织和融合,才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那么,你会说了,啥都用机器,人不失业了吗?别着急,总书记又强调,生产要素配置,会让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升级后,要关注新兴产业、未来行业。

又产业、又行业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抽象解释下: 

你去过图书馆吗?那里,每一个书架就像是一个产业。 

每个产业里,有很多不同的细分领域,比如心理学和经济学,这些就类似于行业。在每个行业下面,还有更具体的小分类,比如心理学下的积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等...... 

所以,产业是一大块经济活动的集合。农业是第一产业,制造业是第二产业,像餐馆、银行等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 

谈到老产业升级,意味着过去的传统方式将发生变化。

你以前去图书馆找书,按照类别、编号、目录一个个分类找,特别麻烦;现在有新技术,在大数据库搜名字,直接能知道在哪,这就是一种产业升级。 

你家那种大块头旧电视,正在被新型智能电视取代。新电视不仅屏幕更大、更清晰,让你看视频、玩游戏。这个替换过程,就很像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我们把这个过程应用到一个国家的各种产业上,就是要把旧的、不那么高效的产业变成新的、更高效、更符合现代需求的产业。

看到这里,你可能在想,如果开公司,赶紧关注新兴产业;找工作,也应该选择那些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别急,我已经帮你整理出一些信息: 

2023年,国家也发布了一个叫做《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的计划,确定一个8+9的布局策略。‍‍ 

“8”是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这八个领域。

“9”则是未来产业。涵盖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技术、未来网络和新型储能这九个领域。

所以,新兴产业是刚开始发展,有很大成长潜力的领域,而未来产业指,未来成为经济支柱的行业,比如量子信息技术;对比下自己的工作,思考下公司所在行业上下游客户群,到底和哪个类别关系最近。

不过,当我们说产业和行业要升级,这还不是全部。

背后生产要素也在改变,所以,对人、接受的信息,学习资料也要进行升级。因此,新质生产力中还有一条叫: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

具体什么意思呢? 

来看看劳动者。 顾名思义,我们自己。假设你能学习更多知识技能、就能更有效率地工作。比如,某个工厂工人学会操作最新的机器,那工作效率自然那提升。 

接下来是劳动资料。

我认为资料,有两块,一,知识,简单讲,你的懂,懂就要学;二,工作设备和工具,想想看,工具升级,理论学会后是不是要实战? 

最后是劳动对象,这里主要指加工的东西。 如果用更环保、更耐用的新材料,那么,制成的产品质量自然会更高,对环境的影响也会更小。 

所以,优化三者组合,意味着找到最佳方式,让人、工具、材料协同工作,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才能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更快满足市场需求。 

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想象一下,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像一辆车的速度。通常,我们可以加更多的油,和让更多的人来推车,来加快车的速度。 

但是,如果车本身变得更先进呢?比如,给它安装一个更强大引擎(这代表技术的进步)。那么,即使不增加油量和推车的人数,车速度也能显著提高。 

因此,全要素生产率是“更强大引擎”。

经济学中,我们会认为资本(比如机器、工厂)和劳动(工人的工作)是制造产品的主要元素。其实,两者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有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比其他国家更快。 

全要素生产率,就是用来衡量除了资本、劳动投入之外,由于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所带来的那部分经济增长。 

再举个例子: 

假设有一家工厂,每天生产100件商品。 

现在改良生产流程、引入新技术后,即使使用相同数量的原材料和工人,也能生产出150件产品。这种生产能力的提升,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那么,为什么要提出新质生产力(why)呢? 

想象一下,我们要把一堆煤炭从一个城市运到另一个城市。已经知道要 运到哪里(目标) ,要 走的路线(路径) ,也明白 为什么要运煤(工作的原因) 。但如果没有一辆 好的卡车(先进的运输工具) ,一切都很难实现。 

而新质生产力像先进的卡车,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 

总书记说,国家要发展得更好,要新方法、新技术来帮助我们工作。之前一直强调创新,创新,包括新的想法、新的科技和新的管理方式,这些还不够。 

我们要一个具体的计划,来说明如何使用新想法、新科技,这就是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理解12点,就明白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通俗的说: 用新科技、新想法,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

那么,问题又来了,怎么发展新质生产力(how)?企业如何应用?对此,我查阅今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一共10条,这10条,网上有很多,感兴趣可以看看。

总结而言

理解概念,并不难。‍ 

我们要有一种自信,只要用心,没有学不会的东西;这些内容纯属个人理解,不够全面,希望能为你的工作,带来一些启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